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傻大姐 > 第48章 第 48 章

红楼之傻大姐 第48章 第 48 章

作者:树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4 14:50:10 来源:文学城

谁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当初……

不提以前,最重要的是今后,她哥问道,“你到底是老太太身边出来的,等宝二爷回来后去求求老太太,看看能不能把你要回去。”二爷若回来,或许还有转机。

袭人低头不语,半响,才摇了摇头。

反倒是她嫂子看的明白,回自个男人,“不中用。”

自个一家虽然不在府里当差,但也听说过一些事,“当初二爷院里撵出去多少人,同小妹一样是老太太院里出来的晴雯,到现在你看看可有回去过。”

有几个公子小姐会因为个丫鬟违背母亲的,这传出去就是不孝。

“况且你们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又有多少人排着队想进去,等新人一来,那还能想起旧人来。”就算想起来,这旧人估计不知道去哪儿了。

这话虽然是大实话,但听着着实刺耳,也让气氛更加沉默。

“罢了罢了,现在也晚了,日后再说吧。”男人起身回屋去了。

夫妻俩回到屋内后,女人卸妆松发,对着脱.衣男人说道,“这两日赶紧找户人家把你妹子给嫁出去。”

男人把外套往床角一扔,道,“人才回来。”

“不是我不想留,实则年岁大了,拖不得。”女人将簪子取下,转头对着男人说道,“你看看她表妹,孩子都两个了。”

“还有,她若是伺候的是老太太、姑娘,便撵出来了也没什么可怕的,可她偏偏伺候的是爷们。”

女人接着说道,“咱老娘病重那年她回来时的情况,亲戚家那个没看到,谁人不说她日后就是公府少爷家的姨奶奶。”

“如今她这般出来,稍微打听打听,亲戚闲的闲言碎语就能把人给啐沫死。”女人松了头发,起身一边脱外套,一边说道,“到时没说是寻常人家,连鳏夫都未必看的上。”

“往里点,”上了床的女人接着道,“趁着人知道的少,赶紧把人嫁出去才是。”

说了一大堆,该当家的拍板时,却沉默不语……

“我知道以前家里苦,全靠你妹子卖了身,才活了下来。”说着抹了抹眼角,又道,“但你也得想想咱家喜姐,过不了二三年姐儿也该相人家了。”

说道自家闺女……当家的更是沉默了。

“你放心,咱也不随便找人家,”女人接着说,“那些穷的叮当响的、鳏夫、打牌吃酒的、莫说你看不上,连我也瞧都不瞧。”

“睡吧……”

有时一种沉默也是答应,所以不上二三日的功夫,嫂子就找了一户人家。

“是你八叔的表妹的姨姐家的儿子,家在城南有房有铺,虽略你大几岁,可模样俊,人又好,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回答嫂子的依旧是低头默默哭泣。

“我知道,你心里还想着二爷,”嫂子劝道,“但凡回的去,咱也不会找其他人家,可你回不去,与其虚耗着,不如找一实心人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我也知道你在府里过的好,吃穿也有人伺候,比外面小门小户的小姐还体面。但世间从丫鬟变主子的能有几个,那个不是熬油灯一样熬了大半辈子,才好一点点。不如八抬大轿做个正头娘子。”

“这蔣家有房有铺,你去了不说吃穿不愁,还能穿银戴金,呼奴唤婢,当个说一不二的当家主母。”

见人还是不吭声,嫂子也知得慢慢劝,“你好好想想吧。”

就在让人考虑中,另一边的孩她娘通过周瑞家的,在京郊外买下了二亩地,又悄悄的在城南买了房,就等着四妞回来告诉人。

这个信息,四妞估计要两年后才能收到了,现在,人正头疼着呢。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自从小厨房建起来后,花钱速度是直线上升,瓜果蔬菜这样日常的伙食就别说了,还常常拿人参、黄芪等养生药材来炖汤配菜。

而这些,还不算大头。

真正的大头是李延年!

这败家男人!

在陈府住了还不到十来天,就说找到了工作。

用他对外说的意思是,虽然本人‘入赘’了,但不是吃软饭的,是男人就该养家活口。

所以,便走大少爷的关系,在军中谋了一份打酱油的文职工作。

一个半道加入的人,想要快速融入关系圈怎么办?

当然是用钱来开道。

这不,短短一个月,还没见他的俸禄,银子就要了三回。

第一回五百两,第二回三百两,第三回八百两,就在刚刚送来的口信,说要三千两。

三千两!

够全家吃一年的米了。

这败家玩意,还是回来吃软饭的好!

再在外面呆着,全家都要喝西北风了。

“你家爷,在外真干实事?”

过来送信的平安,小心翼翼的说,“爷,真在外应酬。”

这话,最多信一半,王夏至进屋拿到银票,出来后说道,“叫你们爷有空早点回来,不然,就只剩西北风这一盘菜了。”

“是。”收好银票的平安,打安后立马溜了。

看着溜了的人,王夏至摇了摇头。

送出银票的第三天,人终于回来。

刚开始,人回来一切正常,没察觉到什么,等靠了近时,才闻闻一股淡淡的药味。

“你受伤了?”

松懈下来的人,随手把桌子上正看着的书那过来,“不碍事,只是一点擦伤。”

“擦伤?在哪里?我看看?”说着人就起身过来了。

见人要上手扒衣服,忙道,“手臂上。”

撩起衣袖一看,手臂上裹着纱布,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怎么回事,你不是打酱油的参谋吗?怎么还受了伤。”

“营队里,都是真刀真枪的地方,难免会有些。”李延年靠着圆枕轻描淡写的说道。

知道有些东西不能说,王夏至放下这人的衣袖,瞪了一眼,才道,“不说就不说,但你也要自个注意些。”

“不然,我又要另招‘赘’了。”

听了这话,知道这人是真的关心,但还是忍不住要去敲一下。

见势要打人,王夏至蹿的一下跳开来,转到对面坐着。

李延年又靠了回去,闲说道,“家里最近怎么样。”

“还能怎样,我天天数着票子,看看哪天吃西北风这盘菜。”说完自己先笑了起来,又接着道,“忙着呢。”

“来到这儿除了隔三差五去老太太哪儿请安说话,进园子与姑娘们聊聊,就是在家洗洗晒晒个没停。”

“你是不知道,在船上飘了这么久,好些衣服东西都潮了。”

听人这么说着,便将视线看向桌上的一堆书,“我说你摆这么多书出来干嘛。”

“趁着这几天天气好,把这些书拿出来晒晒,还有棉呀袄这类的,”说到这又觉得头疼了,当初装箱时没感觉有许多东西呀,这么要晒时就这么多。

“你那天休假。”回来帮忙晒东西呀。

“这……”李延年算了一下,“估计,要到中秋节。”

两个月后!黄花菜都凉了。

算了,果然不该指望这靠不住的家伙。

“家中就辛苦家主操劳了,等中秋团圆时,定带厚礼以谢之。”李延年笑道。

“这还差不多。”说着起身道,“走,吃饭了”

第二日,天还未亮人就走。

等王夏至知道时,已经是日晒三杆的时候了。

同样是王爷,别人是吃喝玩乐那叫一个悠闲,这家伙,睡的比猪晚,起的比鸡早,干的比狗累,这日子过的我都心疼……

“奶奶,新料子到了。”止钺捧着新布过来。

王夏至摸了摸布料,看了看上面的手工刺绣花色,道“原来这就是江南新鲜的界线刺绣。”

这玩意可是一寸一金。

嗯,李延年还是好好工作吧。

不然靠他几两的俸禄,还是买不起这些着布料的。

心疼不人不到三秒,王夏至道,“收起来吧,改日是再动。”

“是。”

今天依旧没啥事,王夏至接着把书拿出来晒。

没过一会,三姑娘、四姑娘过来玩。

“好多书!”

“《万源记》,《青草本》”三姑娘帮忙一边念叨着书名,一边摊开来晒着,“这,这……”

“怎么了?”三姑娘听到声响也凑过来。

“《本氏书论》的孤本居然在你这儿!”三姑娘指着这本书道。

“听说这孤本在查抄前户部员外郎陈家时见过,之后就没了踪迹,没想到在你这儿。”

“我也不太清楚,这些书是哥哥的,哥哥去后,老仆带着哥哥与东西全运回来了。”

“我,抱歉……”

“这没什么”王夏至看着三姑娘很喜欢这孤本的样子,便道,“你若喜欢便借给你抄。”

“真的,那可太好了!”三姑娘欢喜笑道,“我抄,不,我每天来你这儿抄吧。”

“好。”

“尚用不了一个半月就能抄完,那时也到了秋收之时,咱们会去骑马狩猎,到时我打些上好的皮毛给你用。”三姑娘笑道。

“那我可就先谢谢了。

”说到骑马狩猎,可是好久没骑过了,还真有点想。

“等你出了孝来,到时我们再约。”四姑娘也笑着道。

“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