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傻大姐 > 第33章 第 33 章

红楼之傻大姐 第33章 第 33 章

作者:树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1 01:40:12 来源:文学城

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对于药浴王夏至是喜欢上了。

或许是因为水里加了清凉的药,整个人泡过之后,从里到外冰冰凉,犹如行走的人行冰柜。

不过这个效果只能维持两天,两天一过就没感觉了。

“什么泡啊?”距离上次的药浴已经一个礼拜了。

“下个月。”再好也不能天天泡。

“哦”王夏至啃了一口包子,又道,“了空师傅做了三伏贴,你贴不贴。”

吃完最后一口早饭的李延年,表示道,“留着。”

“行。”

早饭后,李延年回了城,王夏至溜达到寺里,与六婶摘菜,与方丈闲聊,和小沙弥扫地,找空了贴三伏,悠闲的把大白天的时间耗完,晚上回家睡觉。

半夜十分,天地一片静悄悄,睡梦之中的王夏至,梦到自己回到了婴儿时代,每天在摇篮里除了吃就是睡,当然,还有尿床。

尿床?

床湿了!

触发关键词的王夏至一下子从梦中醒来,然后,自己真感觉……裤子有点湿。

不会吧……别跟我说是补齐童年……

再怎样猜测,裤子还是要换的,爬起来点灯后,才看到床上有红点。

“呼!”原来是来经期了,不是尿床了。

“幸好是我在,要四妞,估计嗷的山下的狗都能听到了。”

“姑娘怎么起来了。”在外次间睡着的翠草,感到一阵亮光后,睁眼发现灯光是从姑娘房里传出来的,便进来一看。

“来……”剩下的经期二字还在喉咙里时,想起这辈子自个是第一次,应该还不知道这玩意是什么,于是,便指着床说,“翠草,血,床有血。”

一听血,翠草里面紧张起来,往床一看只有一点点的红,接着想到什么,立马往姑娘身后看。

“没事的,姐儿这是长大了。”说着,翠草从箱子里翻出月事布、草纸、棉花,然后又拿出里衣里裤来。

换好衣服,被褥之后,接着又去厨房拿了点红糖、枸杞、红枣泡上。

“姐儿肚子可疼。”翠草问道。

王夏至摇摇头,要不是感到裤子湿了,压根就没察觉来了经期。

“这可好,姐儿不必受苦了。”有的人来了,可是疼的连身都直不起来。

盯着人喝完红水,翠草又加了一层单被,“时候还早,姐儿快躺下休息吧。”

“嗯,”王夏至点点头,“姐姐也睡。”

现在才凌晨一点,还能睡个四五小时。

第二日,等人再睁眼时,已经太阳晒屁股了。

或许是初次来,或许是第一次带月事布,人一走起来就不舒服,所以没事干脆不动,反正是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

“你家姑娘今儿是怎么了,怎么这么安静,可别是病着了?”连白芷见人安安静静的坐在哪里圈线团,都惊讶的过来问道,

翠草笑道,“不是的,我家姑娘来月事了。”

“原是这样。”白芷点点头,“可告诉了嬷嬷?要不要请太夫来看看?东西齐备了?”

“一早就告诉嬷嬷了,咱姑娘身子底好,并未有什么疼,早先放着三四天的布,今早洗了一些,剩下的我赶着做出来。”翠草说道。

白芷听后道,“姑娘底子好,也不可大意,我先去吩咐厨房,这几日多做些清淡补气血的菜食来,等忙完再与你一起做活。”

“好。”

接下来的日子,王夏至可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三门不靠,将摇椅焊死在自己屁.股底下,甚少一动。

其实,四天了,自己也很无聊啊,天天对着院里晒的布条,也很无聊。

不过好在这样的日子也不久了,估计就两天,就可以到处溜达了,也不用面对着这半个院子的布条。

说来,一次要用的月事带可真多,看别人院子晒着的时候,还不觉得多,等自己晒时,才发现已经晒了三条竹竿了,而且还不够。

“这有什么多的,等生娃后用的,那才叫多,一个院子都不够晒。”嬷嬷笑道。

说到以后,就想起现在,“姐儿也是大姑娘了,可以簪花戴耳环了。”

“等天气冷了,就可穿耳洞了。”

“不!”一听穿耳洞,王夏至摇头摇的跟多动症一样。

这穿耳洞可不是用细针穿,而是粗针,就比纳鞋底的针细一点点,痛死!

这人还没穿呢,就已经感觉耳朵在疼了。

“冬天穿不疼的,耳朵冻麻就没知觉,穿过去了你还没感觉呢。”嬷嬷笑道,

“可不是,我娘给我穿的时候一点都没感觉,等针放下来后才知道穿好了。”白芷笑道。

冬天打耳洞啊……

还有四五个月的时间,长着呢,说不定到那时她们就忘了这事。

这么一想,王夏至立马感觉不疼了,接着听八卦闲聊。

从冬天穿耳洞到过年,再倒回马上要过的中元节了,大家都觉得差不多要先收拾好东西来,以免仓促。

一来,李延年就不用说了,只要是节,基本都要回去。

二嘛,这山上凉是凉快,但毕竟阴气重,再这样的节日里,最好不要多待。

三则是,随着节日越来越近,王夏至发现自己飘的时间又长了,前面的药浴好像白泡了。

还是回到人多的地方,看看什么情况。

随着中元节这日的到来,寺庙、道观、神庙等场地都举行了祈福吉祥道场。

人们捧着花蜡、果品、香烛供奉与庙前,听着大师念经祈福,烧香祭拜,之后随着敲打法器的大师,一起祭送法船,入河焚化。或带着香烛果品到城外祭祖念先人。

到了晚上,可就热闹多了,人们纷纷结伴相游,带着种类繁多的花灯游街赏玩,放灯祈福。

“真漂亮!”莲花灯、鹤灯、竹篮灯、南瓜灯、西瓜灯,各种各样的灯顺着水流随波荡漾,与天上繁星倒影成双,灿若银河。

“明年或许后年,我就能自己放河灯了。”

踏着星辰回到家内,路过园内时,还有些小丫头们在溪边放灯 ,她们是估计才得了空,也来祈福放灯。

放完灯后,小丫头碰碰身边的人,说悄悄话,“你许了啥?”

“希望别被放出去。”老太爷孝期过后,肯定就要分家,听说还要放一批人出去。“我又不似你般是家生子,说不定就会被放出去。”

“放心了,你绣活顶好,嬷嬷们又喜欢你,夸你能干,定不会让你出去的。”小丫头安慰道。

“走吧,我们回去了”丫头起身道,“你就别安慰我了,我知道我的手艺,比我好的人太多了。”

小丫头想了想,笑道,“我有主意了”

“什么?”

“养安院的张姐姐到了年岁,不是说要放出去了吗,你与周妈妈要好,想办法请她老人家说情,把你弄进去。”主子虽然不在这儿住了,但回来看太太时,偶尔会回来休息一下,所以一直就保留着别院。

“你说的到是轻巧,哪有这么容易,多少人虎视眈眈的盯着,尤其是巧儿,上跳下窜的想进去。”

“她是痴心妄想,一心想攀高枝,不就仗着有点样貌嘛,也看她配不配。”这样的人,太太还能放其进去,压根不可能。

“养安院清闲、又不会被克扣,万一哪天能被看中,去了皇子府,可就一辈子的运气。”

“被看中也不一定是去皇子府,有可能是去荒郊野岭的山间别院,说不定你们还不愿意去。”在岔道口停留的王夏至嘀咕道。

“府里现在确定是很躁动,上上下下都在谋划着。”才回来没几天的王夏至就已经明显感觉到了,“算了,这事与我没关系,这府上怎么样也是太太她们操心。”

到是那丫头说的绣活,就想起太太有件‘慧纹’璎珞,是要送贾府老太太八十大寿的。

府里是要守孝,是不能去了,就算去,也不知太太会不会带自己。

李延年哪儿,估计也是送礼人不到,

那就看看哪天自己会不会出来,去给老太太拜寿。

这贾府老太太的八十大寿,是大寿,两府商量着要大办,热热闹闹的大办。

从七月二十八日到八月初五日,一连办个八天。

头天宴请皇亲国戚,郡主、王妃、夫人等,第二日便是阁下、都府、督镇及诰命等人

第三日则是诸官长及诰命并远近亲友及堂客。

前三日是外人,后面五日则是两府及宗族,还有族中管事下人们凑的贺寿。

前几日回到别院王夏至还是出不来,只听闻两府如书上所说般悬张灯结彩,屏开鸾凤,褥设芙蓉,笙箫鼓乐之音,通衢越巷。

翻译过来就是,

热闹!

很热闹!

非常热闹!

热闹的让人心痒痒,也想去瞧瞧。

“天天飘的时候就想着脚踏实地,现在能脚踏实地了,却又想着飘着也不错。”

“人类果然是反复无常,喜新厌旧,厌新怀旧,爱吃窝边草,……

“你絮絮叨叨的念什么?”什么厌新怀旧,什么反复无常,说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还有,平日里也没见你少说几句,这回来怎么还不会说话了,”多年书都白读了 。

这家伙是吃了炮仗嘛,还是更年期来了,自个碎碎念念的说了两句,就唠叨他这些话。

心里这样嘀咕,但嘴里却说“怎么了?”

“今年南方水汛严重,拖下去恐有决堤之势,到时不知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说完,话语一转,接到王夏至这儿,“别总想着溜达出去玩,凑热闹,人多了什么人都有,保不齐遇上不怀好心的或者拐子之类的。”

这人以魂魄之态时,虽有诸多限制,但来去自由,总喜欢到处凑热闹,现在常是人身,却一时改不了以前的习惯,总是待不住。

且魂魄之时来去自由,什么路都敢走,怕就怕一时待不住了,自个找了小路、偏路跑出去,那时连人都找不到。

“真要闲的慌,看书,做手工、拔草都行,就是别到处跑,尤其不能自己一个人溜了,”说完又道,“等离魂时爱去那去那。”

“真的!”人一下子高兴的拍胸脯直说,“放心,我是哪种没事就偷溜出去的人吗?”

“每次出去前不是都会跟你报备。”三申五令,一条条家规摆在哪里,那敢私自溜出去。

李延年笑了笑,“这到是。”

有时话不禁说,一说人还真离魂了,在初三这晚,赶上了心心念念的热闹。

“好多人啊!比祭祖的时候还多人,”三春姐妹、黛玉、宝钗自是不用说,还有其他房的贾家子侄也带了自家儿女、孙子,大小共来了二十多人。

堂上是女客,帘外两廊是男客,外加管事奴仆,上上下下加起来尽有上百人之多。

人多拜寿都要分批,先是女客给老太太拜寿,接着是男客,然后是众家媳妇、丫鬟、管事、仆人,一群人热热闹闹,欢声笑语的给老寿星祝寿。

王夏至也跟在其中给老太太拜完寿后,看雀儿放生、焚天地寿星纸,再是开戏饮酒。

吃饱喝足,戏了完毕,太阳已快西下,正当王夏至往外走时,听见大太太当着众人给自个媳妇下脸,说在什么老太太好日子里,不说舍钱舍米,周贫济老,也不能捆绑下人婆子,处罚起了人,还是看在老太太面上,放了人来。

这简直就是当众说,你在老太太八十大寿的好日里,打打杀杀是几个意思,是诚心不想老太太过好寿吗。

说完也不听人解释,直接上车走了。

这一套下来,二.奶奶听了是又羞又气,憋得脸紫涨,回头与众人道,说是这两婆子因昨晚得罪了珍大奶奶,本要节后送过去给人赔罪,谁知底下的献殷勤,当了大事,现捆人,扔到柴堆里了。

知道了原因,二太太便道亲戚间不用这些虚礼,老太太的千秋要紧,还是放了人为是。

放了人,又受了委屈,平日里霸王般的人,回到屋也不经哭了起来。

看着独自委屈在抹眼泪的人,王夏至摇了摇头,在回去前嘀咕道,“当家三年,猫狗都嫌,真不是人干的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