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情衷钗黛 > 第11章 初进贾府共叙闲话

红楼之情衷钗黛 第11章 初进贾府共叙闲话

作者:蜗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28 08:20:57 来源:文学城

查账一事过后,金陵各铺子一时间都安分许多,只敢埋头做生意,没有汲营之事账目好看许多。

因薛蟠不谙世事,又不愿行商视察,各地分号、买卖承局难以整改,伙同欺瞒起来,各省生意亦渐消耗。

薛家族老心急不已,因薛蟠为长房嫡子,性子又霸道不容置喙,只得另谋主意。

幸喜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1】

几位族老得闻消息,喜不自禁,以宝钗之相貌,参选后何愁没有机缘,于是相携着与薛姨妈道喜。

薛姨妈既喜女儿有这样的机缘,又忧与女儿分离,儿子大大咧咧莽撞得很,怎比得上女儿体贴陪伴。

恩旨既出,一家人或喜或愁准备收拾行装细软进京。

宝钗担忧商铺之事,将华茂与双兰留下,既是互助也是监督之意,又令他二人有事发信来告,这才忧心忡忡准备进京。

最高兴的当属薛蟠,他早欲游览上国风光,欢喜极胜,难得周全地将亲友的赠礼一并备好,只等母亲妹妹一同上京。

三人同行,因时间闲余,薛蟠又是个精通玩乐的,一路央着母亲妹妹周览名胜古迹。

看得多了,他便觉得没意思了,一样的亭子一样的花,这些他平时里见得多了,也没个趣味。宝钗反而绕有兴趣地邀母亲同游,登高看景,对月小食,兴起了还会诵一二唐韵。

薛蟠不愿被撇下,跟着母亲和妹妹又不知她们在做什么雅事。

见妹妹念诗,母亲也笑着轻念。奇了怪了,其他的母亲与妹妹心灵相通就罢了,念诗这个母亲根本不识字!

于是薛蟠蹲在小案面前,问母亲,“妹妹这念的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薛姨妈回他。

“那您还跟着念,我以为母亲您听明白了呢。”薛蟠抱怨道。

薛姨妈看着面前愚笨随性的儿子,又看看月下举止娴雅的女儿,闭了闭眼,“别人说的,若是听不明白只需笑念即可,其余人便不知我不懂了。”

“有意思。”薛蟠也坐在母亲身边,一边饮酒一边跟着念。那架势,跟逛风月之地一个样,薛姨妈默默换了一个方位。

玩闹过后,一行人再度启程,慢悠悠地终于进了京城。薛姨妈与家人许久未见,正是思念时,又听闻兄长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便决定暂住贾府与姐姐叙旧。

宝钗知晓黛玉寄养在贾府,几年不见,想念得紧,自然支持母亲的决定。薛蟠见母亲妹妹都如此,只好诺诺。

平时薛家独居金陵,薛姨妈对一双儿女都纵容的很,如今新进京都,又将自家都有哪些亲戚,表兄弟如何悉数讲清,以免礼数不周,产生冲撞。

为选秀而来,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方是时,三人进府,王夫人率众姊妹接出大厅。只见薛姨妈居前,面目宽和慈祥,两姊妹暮年相见喜不自禁。

后面宝钗与薛蟠并立,薛蟠生的英武俊朗,自带一股贾府少见的英气,他会怒极殴打管事也不足为奇了。

宝钗则端庄大气,与兄长并立丝毫未被压下去,反而自带一种孑立的气质。

黛玉悄悄瞧她,只见她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2】

一时间竟看呆了,又听身边姊妹赞她好容貌,黛玉回忆起幼年的安抚,她细心周到的陪伴,两人信里的相交,一时情怯竟不敢如三春那般上前。

王夫人与薛姨妈说了一会话,又引着三人去拜见老太太,黛玉等人自然跟着,她恍恍惚惚好像又回到自己初进府那年。

听到舅舅开口邀请薛姨妈留居贾府时,黛玉才回过神来,她拧着帕子,不知……所幸她没有悬心多久,薛姨妈很快应下来,只说自己出开支。

薛蟠被领着拜见贾赦等人,老太太便打发几个小的去后花园话家常。

宝钗早知几位妹妹,便让莺儿先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迎春是一盒暖玉制成的棋子,探春是一幅当世名家的书法,惜春则是文征明所绘的兰竹。

至于黛玉,宝钗所赠为一枚质地细腻滋润的羊形玉坠,相较前三者并不出类,黛玉轻轻一捏便察觉后边有字,上刻着“无忧无疾,福寿宜宜”八个小字。

那字迹,分明是宝钗的。

她将玉面一斜,抬头看向宝钗,宝钗含着笑微微一点头,两人便悄悄笑开了。

待三春各自收好礼物,几人一起说些闲话,问及宝钗读过什么书?

她答:“不过看过几本诗集罢了。”

黛玉暗暗想道:才不是,你还曾教我吟读《论语》《礼记》。

又问宝钗在家做些什么。

宝钗答:“时常与母亲做些女工,帮衬家务。”

这个倒是很擅长,不过前阵子她们听说的那个薛大爷怒揍贪管事,定是有宝钗使坏,黛玉悄悄腹诽。

因时常在园子里,三春又问及宝钗路上风光,宝钗一一答了,辅以词句,连章妙语引得几人娇笑连连,神思不已。

正说着话,前面又派人来传姑娘们回去,恐亭子四面临风,待久了受寒。

今日登门,老太太设宴邀女眷一同用晚膳,待宝玉放学回来也打发去与薛蟠贾琏等人外间同坐。

宝玉听说今日姨妈与表姐前来,急赶着回来,遇上这安排正遗憾,又听小厮说安排表姐暂住梨香院,这才与薛蟠敬酒。

几人饮了两壶酒,薛蟠嫌不够味又让贾琏换烈酒来,见薛蟠言语间颇粗俗,宝玉开始怀念与诸姊妹一同用膳。

女儿家是水做的骨肉【3】,相处起来竟连吃饭都是香甜的。与男儿家酒肉只觉酒肉腥臭,与女儿家酒肉则是人生一大雅事,快活不已。

尝眼前苦,忆过往甜。宝玉这顿饭吃得没滋没味,又见薛蟠与贾琏贾珍等人行酒令,不会明日那位宝钗姐姐也是这样吧?

想着,宝玉顿时兴致缺缺。

回到院里,又听丫鬟俱在夸赞宝钗,原来是偷听了宝钗与诸姊妹讲述路上见闻,优雅娴静,又饱读诗书。

听得宝玉心里欢喜,又央她们仔细说来。

袭人给他端来水盆伺候梳洗,笑着:“我就说宝玉会问吧,还好都给你记下来了。”

晴雯也笑他:“听到个姐姐就欢喜得不得了,来作弄我们这些旧人。”

宝玉连忙使出浑身解数,上蹿下跳将人都哄笑了,这才安心听起故事来。

次日他不必上学,去贾母处问安后,就跟着姊妹一同去宝钗处。

因他爱与园里姐妹厮混,又能哄人说些奇经怪典,往日大家都稀罕他,今日倒都说起宝钗来。这些姊妹俱为宝钗带了礼物,连黛玉也亲自捧了个小盒子。

众人笑他两手空空,宝玉大呼失策,忙求袭人回去为他选个好东西来。

宝钗早知众人会来,京都已转寒凉,她便备了围炉煮茶的物事,姐妹间吃喝玩乐也可,却不想还有宝玉。

宝玉初见这位姐姐,也不知脾性,昨夜已听晴雯赞她容貌美丽,又听袭人赞她优雅娴静,一时间看呆了。

黛玉与他相识已久,哪里不知他这毛病,恐他唐突了宝钗,不经意间一脚踩上他的石青靴子。

宝玉这才回过神向宝钗告罪,又赞她容貌绝伦。几个姊妹挨着坐下,一面替他解释,一面又促狭笑着叫宝钗别饶过他。

宝钗素闻他荒诞不经,本不与他计较,几个姐妹又故意与她说悄悄话,把宝玉架在那里臊一臊。

宝玉正急着,平日里捉弄他倒不怕,只怕姐姐也跟外面的人一样不懂他。

恰巧袭人从他私库里选了赠礼来,一只贾母赏他的汝窑美人觚,宝玉一见就心花怒放,此觚赠与宝钗真是配极了!

宝玉连捧了献与宝钗,如此宝钗倒不好再强与他计较,邀他一同坐下。

待三春都将礼物揭晓,黛玉才打开锦盒,里面放着一支羊脂玉单钗,关结处以银丝和珍珠缠绕成花叶状,白如截脂,温润光亮。

宝钗一一谢过,亲自将东西收起来。

这时,宝玉一个哎呀,“我想起来了,这支钗子跟林妹妹那支好像!”

他这一说,大家也都想起黛玉惯常爱戴的那支珍白珠单钗,她今日换了一只红珊瑚单钗,看着较往日灵动夺目不少,尽都打趣她。

按理薛蟠早已给宝玉见了礼,只是今日大家齐聚一处,只单他未有赠礼,宝钗便将自己携带的簪花集赠予他。

黛玉方才被他哎呀一声说破,被众姐妹轮番打趣,眼下正恼着,又见宝钗送他簪花集。

于是说道:“某人送出去个花瓶,倒得了本簪花集,此时无花胜有花。我们这些人空戴着支簪花,真是有花羡无花。”

其他姐妹也不依,探春说道:“既然宝玉得了诗集,那便与送的美人觚抵了,你还得想办法与宝钗姐姐赔礼。”

其他人跟着附和,宝玉哪有不依,“妹妹既说有花羡无花,那我就为各位姐妹折几枝桂花装点,让满室生香,今日可否饶了我?”

大家自然应好,待宝玉回来,宝钗打发莺儿将花枝插进美人觚中,探春递过手绢,迎春又为宝玉送上新茶。

几人就这样靠着火炉烤些瓜果零嘴吃起来,也不用丫鬟帮忙,自己动起手来格外有趣。

将瓜果吃完一轮,宝玉意犹未尽,又央着上些果酒。宝钗见惜春年岁尚小,为她另备甜饮,黛玉则为众人温酒。

真是好不快活!

【1】引自原著第四回。(除标注处外,升九省统制、暮年相见也属第四回)

【2】引自原著第五回。

【3】引自原著第二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初进贾府共叙闲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