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十 If线(六)黛玉vs燕临(第一世)
面对燕临的逼问,黛玉有一瞬间的惊慌,但她很快就镇静下来。燕临离她很近,她的所有表情,他都一览无余。并且这位圣上也不是好糊弄的人。
黛玉字斟句酌地答道:“谢少师大仇得报,虽是好事,但多年夙愿,一朝实现,此后便觉人生了无生趣,失了寄托……”
这话,燕临也听过,并不能让他满意。失了寄托?他何尝不是谢危仅剩的亲人??他们并肩作战,与亲兄弟也没什么差别,为什么要抛下他而去???
黛玉虽然不敢抬头看燕临的表情,但不知怎的,她竟能猜到燕临的心思,因而,她继续说道:“我观谢少师的随笔,他颇有厌世之心,若无复仇的念头撑着,若没有圣上的支持,他极有可能早就去了,未必会苦熬到最后几年。”
燕临听得一愣。
这话有些道理,当时他们打进皇宫,众人兴奋不已,谢危却依然面无表情。或许,他早已对这个世界厌倦了。
“谢少师与圣上之间……燕家军要做什么取舍,圣上知道,谢少师何尝不知道,” 黛玉缓缓说道:“说来,圣上才是少师信赖之人,他知道您能稳住局面,不费他的苦心……”
黛玉的声音如冬日暖阳下的微风,有着清冷的质感,却又能奇迹般地安抚人心。燕临不知不觉放下心防,静静听她说话。
“至于世人么……”黛玉顿了顿,继续道:“少师幼时有过这样的曲折经历,难免偏激,对他人无法信任。可是,百姓亦有百姓之苦,战乱之年,兵祸连绵,新朝初建,赋税徭役,饥荒之年,易子相食,丰收之年,谷贱伤农。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以,大多百姓,只关心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只想着来年的收成而不计长远,其实也是人之常情……”
黛玉当时读到那句“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心中大为震撼,她能体会到这短短八字中蕴含的激愤、不满和失望。
就如同现在,她能感受到,燕临隐隐也有愤世嫉俗的倾向。
谢少师便罢了,燕临可是皇帝。一个皇帝若存厌世之心,若视万物为刍狗,这个天下会是什么样子?百姓又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黛玉心中害怕,但还是勉力劝说:“仓廪足而知荣辱,若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人人都能读圣人之言,相信违法乱纪、见利忘义的恶行会少很多。谢少师并不是憎恶世人,只是将教化百姓的重担留给了圣上。”
燕临听罢,笑了起来。这个林氏聪慧敏锐,竟能洞悉他的内心。他看向一直低着头的黛玉,她这么单薄,这么柔弱,却自有风骨,虽然心存畏惧,也要劝诫他。
瞄了一眼黛玉微微颤抖的肩头,燕临终于后退,不想给她造成压迫感,心中也有些后悔,不该逼她。
说到底,林氏也只是父母双亡的可怜女子,如今又被他困在宫廷,连唯一的亲人也不得见。近期大病初愈,可别再让他吓出个好歹来。
燕临抬手,正想拍拍她的肩,忽听到陈自珍来报:“圣上,勇毅侯求见。”
见黛玉微微松了一口气的样子,燕临又忍不住起了促狭的心思,他故意恶声恶气道:“就知道打扰朕!”然后故意凑近黛玉,轻声道:“我还是喜欢林姑娘陪我说话!”
黛玉果然一惊,急急抬头看向燕临,脱口而出:“想来勇毅侯有要事相商……”
终于看到美人的脸,一双似笑非笑含情目流露出惊慌和祈求,燕临咳了一下,明知道不应该逗她,却又忍不住。
他抬手握拳,掩住笑意,郑重道:“朕去去就来,你记得等我一起吃饭。”
哎,和皇帝吃饭可不是什么好差使,黛玉的小脸垮了下来。
哼,不爱和我一起吃饭,我偏要和你一起吃!燕临重重哼了一声,推门出去了。
燕航来找燕临,果然是有要事。“臣弟得报,大臣们打算开年后一起上折子,”燕航这里通风报信:“打算逼圣上立后呢!”
开年之后,燕临二十六岁了,这事不能再拖了。臣子们都被没有皇帝、天下大乱的局面搞怕了。这次连燕家军的那些武将们,也被文臣拉拢了,打算一起逼燕临就范。
燕临火起:“不知所谓!朕立不立后,与他们何干?!”又看向犹犹豫豫、似有话说的燕航,哂道:“你不会像他们一样,也想和朕对着干吧?”
燕航深吸一口气,道:“臣……这会儿,就这一会儿,圣上能把臣当做弟弟,听我这个做弟弟的说几句么?”
燕临看了他片刻,道:“你说吧!”
燕航一鼓作气地说了出来:“皇兄,我今年二十三,儿子两岁了。之前我也不想成婚,乱军之中,不知什么时候脑袋就掉了,何苦拖累他人。可是孩子出生之后,我看着他,只觉得浑身使不完的劲儿。原来结婚生子,并非什么坏事。皇兄,若您还像从前一样,非……非她…不可,臣弟绝不逼您。可是林氏入宫这些日子,您没有把她赶出宫,臣弟斗胆揣测,皇兄并不讨厌她?”
燕临叹了一口气,道:“林氏…林氏很好。”仙姿佚貌,又玲珑剔透,他确实很喜欢她,所以才不愿放她出宫。与她相处的日子,他感觉自己蛮荒的心田,慢慢长出了一株嫩芽。
这株嫩芽,弥足珍贵,所以不可揠苗助长。
燕航道:“既如此,皇兄何不顺势而为呢?也免得君臣之间闹得不可开交。”
旁人也就算了,像常衡,那可是燕家军中的中流砥柱,若因此与燕临生了嫌隙,就太可惜了。所以燕航赶紧入宫,劝说燕临。
燕临想了想说:“我知道了。只是……我不想为难她,总要她自己也愿意……”
燕航眼珠子差点瞪出来,什么意思?那个林氏看着柔柔弱弱,跟个美人灯似的,她能说个“不”字?
转念一想,他大哥是个心气很高的人,必定不愿用权势压人,而是希望能凭借自己的魅力,打动对方,让她心甘情愿嫁给自己。
这无关权力、地位或金钱,仅仅是出于一个男人的自尊心。这也不是不能理解,就像当初燕航求亲,也是希望对方能看上他这个人,而不仅仅是他的姓氏。
想通这一点,燕航立马换了个口吻:“皇兄说得对,强扭的瓜不甜!婚姻是结两姓之好的,若皇兄和嫂子能相亲相爱、永结同心,那才是天下之幸。”说着,朝燕临行了个臣子的大礼,承诺道:“臣即刻就与他们去说。”
燕临看着他的背影,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他这个族弟,越来越靠谱了。
燕航一走,立马有大臣递牌子。原来临近年底,大臣们本不想再打扰皇帝,不料皇帝见了勇毅侯。一看皇帝如此勤政,咱也不能偷懒不是。赶紧的,把事情都报上去吧!
燕临又处理了一堆事务,好容易才脱身。回到寝宫,他刚往台阶上走两步,转身又往司珍院而去。一阵琴声远远传来,宫人们停了手里的活计,都在侧耳倾听。
燕临的脸刷地拉长了,他们听了多久?他还没听到呢,真是便宜了这群奴才。他在宣室殿做苦工,这帮奴才在听曲儿,到底谁是皇帝啊?!
一见他的脸色,众位宫人如鸟兽散,还好啦,曲子快到尾声了,真是如听仙乐耳暂明,这也是忙中偷闲的一种快乐吧!众人脸上带着满足,赶紧退下。
燕临敲了敲门,杜鹃来应门,见到是他,赶紧行礼。黛玉见他又回来了,只能又上前迎接,又冲杜鹃使了眼色,让她不要关门。
“你刚才弹的是什么曲子啊?”燕临问道。虽然只听到最后几段,但他竟没有印象,要知道他师从谢危。天下名曲,他不仅都听过,还能弹上几曲。
呃,《潇湘水云》是南宋名曲,但这个地方并无南宋,黛玉踌躇片刻,答道:“无意中听一位世外高人弹奏的,只记了一个大概,不敢污了圣听。”
哦?燕临不置可否。
“哪来这么多世外高人?”燕临盯着她道:“朕可以派人去找。你从未离开过京城,想来这位世外高人也出不了这个地界吧?”
黛玉心中一凛,知道说错了话。
“罢了,你挑你喜欢的,再弹一支曲子来吧!”燕临见她小脸煞白,到底不忍为难她。
黛玉无奈,弹了一支《吴王曲》,这是她前两天才看的曲谱,虽然她有过目不忘之能,但琴是需要练的。这一曲下来,明显不如刚才那□□么熟练。
黛玉不自觉地垂下头去,纤长的睫毛不住地颤动,仿佛不安的蝶翼,红晕漫上耳根,可怜又可爱。
果然病如西子胜三分!
燕临放缓了语气,道:“还是把刚才那支弹给朕听吧!”
一支《潇湘水云》奏来,燕临闭上眼,在云水激荡间,听出了黛玉对故土的无限思念,她是在诉说,还是在抗议?
燕临睁眼凝视黛玉,问道:“世外高人?”他凑近,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问道:“你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吧?”
燕临:哈哈,终于轮到我说这句话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4章 番外十 If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