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十 If线 (三)黛玉vs燕临(第一世)
不管怎么说,燕临没有将林氏赶走,这就是一个好兆头啊。李香淳简直要喜极而泣了,他想趁热打铁,赶紧来问:“圣上,那林姑娘应该安排住到哪里?”
他一出口,就知道问错了。
燕临对整座宫殿都有着一种深深的反感,即便他把各个宫殿的名字都改了,即便他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但他依然像是一只被这座宫廷所困住的野兽。
其实那些大臣并不能理解,反而像李香淳这种不管朝代如何更迭、永远走不出宫廷的特殊人群能够明白。
果然燕临咆哮道:“朕不养闲人,你给她找个事做!”
声音很大,黛玉听到了。
别看黛玉表面柔弱,她内里是一个宁折不弯的性子,虽是女子,却有真正的文人风骨。潇湘馆的每一棵竹子,都写着着她的纤枝曳愁、傲骨藏节。
她对李香淳欠身道:“既如此,还请公公给我派个差使,我虽愚钝,但也不敢懈怠。”
哎哟,这么娇滴滴的姑娘,派什么差使?李香淳离得近,一眼瞄到她脖子上绳子勒出的红痕,哎,也是个身不由己的可怜人。
不过片刻,李香淳就有了主意:“我观姑娘一身书卷气,想来颇通文墨吧?”
黛玉谨慎答道:“不过略识几个字。”
“那就好!”李香淳带着黛玉一路往东,来到了丽正殿,这里是燕临的内书房。
燕临登基以来,深感自己学识不足,一改武夫做派,得空经常听课读书。不仅如此,他还收集了一些有用的孤本,让人抄写后将原本奉还,他可不想抢臣子家的东西。
丽正殿另一个差使事关谢少师。谢危离奇自尽,让燕临这个表弟百思不得其解。他命人将谢危生前的扎子、批文、书信、诗稿通通寻来,让丽正殿的人誊抄整理并存档,他也经常翻阅,虽没有找到答案,但也觉得受益匪浅。
丽正殿夏总管可就遭老罪了。他年纪大了,本来管着这里的书册,是个养老的闲差。最多就是皇帝命人来找书,他查找、登记就行。
这下子还要抄书!字不好还要被骂!!小黄门的字更是惨不忍睹!!!再练个十年都不知道能不能看。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李香淳带着黛玉过来,夏邑清还以为自己眼花了,伊人走来,若轻云之蔽月、似流风之回雪,夏邑清不由得把呼吸都放轻了。
李香淳道明来意,夏邑清直犯嘀咕:他们的圣上是不是没救了?这样的人,竟然发配到丽正殿来,果真是铁石心肠。
夏邑清听说黛玉识字,便让她写几个字来看看。黛玉不敢暴露自己的字体,拿出从前帮宝玉写作业的功夫,一手馆阁体出神入化,很快就抄好了一封信。
夏邑清接过一看,差点老泪纵横,呜呜呜,他的救星来了!
从此黛玉就接过了抄写谢少师文集这个差使,夏邑清就抄孤本。燕临不怎么查孤本的抄写进度,他老人家也就没那么急了。
小黄门们一看来了个这么能干的姑娘,夏总管再也不逼着他们练字了,个个欣喜万分,平常帮她干点杂活,陪她说说话,甚至耍个宝逗她开心。丽正殿比之前可热闹多了。
黛玉趁机读了不少这里的史书,对这个世界也多了几分了解。
原身的黛玉,虽然受到姑父姑母的疼爱,但是她没怎么读书,最多不过是《女训》、《女戒》之类的。她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对外面的世界也知之甚少。
黛玉在丽正殿自得其乐,抄着锦绣文章,累了,就读一些历史故事当做调剂,夏邑清对她很是客气,小黄门也非常好相处,这日子比她预计得要好得多。
燕临那里,连续半个月都收到了夏邑清呈上来的“成果”。这一手字是真的漂亮,尽管有些匠气,但将这种匠气做到了极致,就成了艺术,譬如庖丁解牛,近乎道也。
燕临没有见过这种字体,翻来覆去,欣赏了很久。她真的没有吃闲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倒显得他小气了。
李香淳见他看了许久,提醒道:“圣上,近日辽东进贡了一对蓝色的兔子。”
“哦,”燕临又不傻,还是听懂了他的暗示,于是大方说道:“你去拿给林氏玩儿吧!”什么蓝色的兔子,他像是玩兔子的人吗?
“呃……”李香淳踌躇。
“又怎么啦?”燕临不耐烦地瞪了他一眼,见李香淳整张脸都皱了起来,似乎想要说什么话、又找不到词儿。
不会想让他亲自把兔子送过去吧?
正好太监来报:户部尚书等着叫起。燕临起身就走,低头喷了李香淳一脸不满的龙息,哼!尽想着逗引他不务正业。
等燕临回寝宫,已是夜幕降临,他匆匆用了晚膳,忽问道:“兔子呢?”
李香淳赶紧答道:“已给林姑娘送过去了!”
什么?把兔子都送过去了,他还找什么借口去看望林氏??这个李香淳专跟他对着干,是不是???
李香淳一脸奴才有罪的表情:“圣上说送给林姑娘,奴才赶紧现宝去了!都怪奴才腿跑得太快了!”
燕临压住火气,问道:“那林姑娘喜不喜欢?”
丽正殿上下围着个兔子开心坏了,林姑娘大着胆子先摸了一把,然后大家轮流摸,现在这两只兔子就是他们丽正殿的土皇帝……啊不……兔皇帝了!
李香淳当然是有后招的,他做出一个又喜又忧的表情,道:“林姑娘怎么会不喜欢哦?笑得可……开心了……”
废话,她笑不就是开心吗?是想说她笑起来很美吧?!用这个奴才说么?他也想象得到!不过还没瞧见罢了。
“不过……”李香淳忧心道:“那两只兔子娇气得很,换了个地方,不吃东西,林姑娘担心得要命,这毕竟是圣上的赏赐!”
啊?本来送兔子过去,就是想让林氏高兴的,这要是兔子养死了,她岂非伤心不已?燕临的眉头皱了起来。
“故而奴才这里才寻到各种不同的干草和菜叶……”李香淳一脸忠心:“正打算给林姑娘送去呢!”
好啊!在这里等着他呢!
你说说,他身边这些人,个个有小心思和小手段,他又不能喊打喊杀,毕竟他是立志要做明君的。
燕临正了正脸色,肃然道:“那就一起带过去吧!朕要去丽正殿找本书,没别的意思。”说着迈着四方步,朝丽正殿而去,似乎跟上朝没什么两样。
李香淳抹了一把脸,也换了个脸色。嘲笑皇帝,不要命了嘛?!他老人家说没别的意思,那就是没别的意思。不得多想!
来到丽正殿,小黄门们围着兔子在看西洋镜。这个点了,他们也没什么活计了,不过闲坐唠嗑,没有聚众赌博,那是夏公公管得严。夏邑清年纪大了,睡得早。
只余下黛玉还在灯下奋笔疾书,今日她寻到一本游记,文字生动有趣,间或还有一两句题诗,读来满口余香,是一位大臣家中的长辈所写。他一生不羁爱自由,走过千山万水,记录各种风景和美食。
因无人通报,燕临抬脚就走了进去,隔着碧纱橱,他看到烛火摇曳中一个婉约的身影。她一会儿翻书,一会儿写字,一时浅笑,一时顰呻,显是入了迷。
不知怎的,燕临竟不想打扰她。
燕临看了一会儿,悄然转身走了。跟在他后面李香淳吃惊地瞪大了眼睛。燕临心里恼火:他该不会以为自己要兽性大发、冲进去“幸”了人家吧?!
有些错,不能犯第二次。
走在回宫的路上,燕临忽觉天凉好个秋,不由放松下来,深深吸了一口气。虫鸣声声如奏乐,树叶沙沙作响,隐隐能闻到花园中桂花的芬芳。此时此刻,他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刚见完心爱的姑娘,哼唱着自编的小曲,脚步轻快,开心地朝侯府走去。临近中秋,月亮越来越圆,照亮了他回家的路。
终于,有什么东西在这个夜晚悄悄改变。那股曾经奔涌在他血管中的无名之火,渐渐熄灭。那种因父兄亲人故去带来的巨大伤口,悄悄疗愈。
有些人热烈如骄阳,炽热耀眼,但也可能在不经意间灼伤他人,有些人则皎皎如明月,柔和静谧,于无声处滋养人心。
他何其有幸,都遇到了。
燕临在丽正殿呆了好一会儿,其实后来黛玉也觉察到了,正有些害怕,他却走了。黛玉暗自松了一口气,她可没忘记来到这个世界前北静王所施的暴行,那真是一生之阴影。
黛玉忽然想到入宫前,她表姐劝她的话,“他虽然性情乖戾,但从前是个好的”。黛玉不由地笑了笑。
北静王被喻为光风霁月的君子,内里却好色残暴。这个别人口中的“性情乖戾之人”倒还有几分可取之处。
黛玉提笔写下了乐天先生的一首诗:“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①”
①引用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
不知道咋回事,越忙的时候越是灵感爆棚,结果又写长了[爆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1章 番外十 If线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