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贾政的觉醒 > 第9章 一家欢笑灯烛下

红楼之贾政的觉醒 第9章 一家欢笑灯烛下

作者:张白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9 10:26:45 来源:文学城

“二老爷近日事忙,实在辛苦些,可有中暑呢?”贾母问贾政道。

“多谢老太太关怀,新接的案子是在京郊工地上,又因为路远来不及回城,就常宿在外面。虽然天热,但是夫人日日为我送来驱暑的丸药与羹汤,派来的下人们也很细致,因此在外面是半点苦头都没有的,更没有中暑了。”贾政起身笑着回答了贾母,说罢又坐下。

贾母点点头,“你太太的确细致,珠儿这几日恢复的也很好,想必你太太和珠儿媳妇也都辛苦了。”

王夫人与李纨都笑着说是份内的事。

今日晚饭分了三桌,贾母与女眷们坐在大桌,贾政与贾赦一桌,几个孩子一桌。

贾政本来想与兄长贾赦商议一下贾母的寿辰可否不要大操大办,但刚才听了贾赦叮嘱王熙凤的话,他立刻歇了这个心思。想在母亲的七十寿辰在节俭文章,几乎不可能。

他看着贾赦的神情与服饰,就知道他是个耽于酒色,喜爱享受的。

连袭了爵位的长子都是如此作风,贾家还能出来什么力挽狂澜的后人吗?

饭罢,众人各自散了,只是王夫人与贾母说,宝玉很久都没有见过父亲,今日正好贾政回来了,不如让宝玉去她院子里睡,也好与父亲说说话,亲近亲近。贾母也允了。

贾政几个离开贾母的院子,去贾珠屋里走了一趟,又是一番关怀劝慰,更不必说。

夏日天长,待他们回到自己院子时,天刚擦黑。

屋里,宝玉和探春坐在炕桌前一起解九连环,王夫人在一旁陪着他们。

贾政在书房转了一圈,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是不要忙公事了,应当陪陪孩子。于是拿了本闲书,又去了王夫人屋里。

宝玉本来玩得好好的,见贾政进来后也坐在了桌前,他就有些拘谨,浑身都不太自然,手中的九连环也放下了。

“怎么不玩了?”贾政笑着自己拿了九连环把玩。两个孩子已经解开了两个,在第三个难住了。

探春说“二哥哥许是玩累了吧,不如咱们来编花篮怎么样?”

正说话间,贾政已解开了第三环,吸引了宝玉的注意力。

贾政见宝玉看向他手里的九连环,就往前挪了一下,坐在了探春和宝玉中间,拿着九连环说“九连环是个讲究耐心的游戏,有时也需要反向思考···”

这边贾政给宝玉探春讲着解九连环的技巧,王夫人看着两个孩子听的很是专注,轻声吩咐丫鬟准备了几盘点心端了上来。

贾政讲完,有些口干,把九连环给了宝玉探春让他们去实践了。

他喝了一杯茶水,歇了会儿。

王夫人满眼慈爱地看着玩得起劲的宝玉探春,还给他们各喂了一块糕点。

宝玉仍有些不得其法,解不开就给了探春。他耍赖般将半个身子埋进王夫人怀里,小声哼着。王夫人紧紧抱着宝玉,喜欢地满脸满身的抚摸儿子。

不一会儿,探春解开了一环,惊呼出声。这反而激起了宝玉的好胜心,忙坐好后拿过九连环又开始解。王夫人也就把探春揽到怀里,摸着她头。母女二日均是兴致盎然地看着宝玉如临大敌般解九连环。

两个孩子都聪慧,再加上贾政的不时点拨,一会儿就把九个环都解开了。贾政见宝玉探春都是意犹未尽的神情,难得一起玩得开心。于是他又在脑中想着有什么游戏适合他俩玩。

“我教你们一个新游戏,保管你们好几天也玩不腻。”贾政神秘地说。

“老爷快快说来吧!别卖关子了!”宝玉见贾政说得有趣,却没了下文,急忙催促道。毕竟父子天性,此时与贾政亲近了一会儿,宝玉已经全然忘了以往那个严肃的贾政。

探春也很有兴趣,摇着贾政手臂说“老爷快说吧,我和二哥哥都等不及了。”

贾政见孩子们成功被勾起了兴趣,就叫过来自己的书童,在他耳边叮嘱了几句。

不一会儿,书童过来了,呈上来两张纸,画着九横九竖的线条,组成八十一个小格子。

贾政拿过纸张,指着格子对宝玉探春说“这个游戏叫做数独。一会儿我会在这些格子中随便填一到九的数字。你们要做的就是把剩下的格子填满。”

“那有什么好玩的呢,不过是填数而已。”宝玉失望道。

“二哥哥别着急,老爷还没说完呢。”探春拉住宝玉右臂,安慰道。

“你还没有听我的要求呢,这八十一个格子按照顺序分为九宫,三三为一宫。共有九行九列。要求是你们填的数字,在每一行每一列每一宫,都只能是一至九,不可缺一,也不可重复。听懂了吗?”

两个孩子毕竟还小,听到这里都有似懂非懂,贾政就拿一张纸给他们演示。

“比如我在这个格子填了三,那么这个数字所在的这一行,这一列,这一宫都不能再有三。”贾政见宝玉探春都点了点头,于是决定先出好题,再与他们讲解。

王夫人没有打扰正投入的他们,她时刻关注着桌边的烛火。不时拿起剪子剪去多余的烛芯,屋里也就一直很是亮堂,他们写字也看得清楚。灯光摇曳下,她看着父子三人其乐融融,有些入神了。

很快,贾政就在九宫格中填了一些数字,让宝玉探春试着填字。见两个孩子第一次玩,仍是不得章法,就细细讲了排除法和唯一法的技巧。

如此下来,又是小半个时辰过去了,三人的齐心协力下,完成了一多半的格子。

本该到了睡觉的时间,两个孩子还都兴致满满,毫无困意。贾政不想小孩子熬夜,就抽出纸张,答应明天再给他们玩,让他们的奶娘抱走睡觉了。

“孩子们可真是有精力,玩这一会儿,我都有些累了。”坐的时间长了,贾政起身走了走,双手还揉了揉腰。

“要不让丫鬟给老爷揉一揉,可以松快些。”王夫人见贾政体乏,就想叫丫鬟来服侍贾政。

“那倒不必”贾政接过王夫人给他倒的茶,抿了一口“只是年纪大了,经不住久坐。”

“老爷平日里也要注意些,要好好保养身子。”王夫人边说边起身,在贾政肩颈两侧为他轻揉了一会儿。

在王夫人轻柔的揉捏下,贾政不仅觉得肩颈放松许多,连日来心中的些许紧张和忧虑也都荡然无存了。他似乎越来越喜欢王夫人这样体贴入微的照顾。

“夫人辛苦了,我果然觉得好些了,不那么僵硬了。夫人早些安寝。我明日不用去当值,一会儿再看几页书也就睡了。”贾政轻按下欲起身送他出门的王夫人。

次日清晨,在贾母处请安,用罢早饭后,宝玉就跟在贾政身后想要昨晚没有填完的纸张。贾政就带着宝玉探春还有迎春一起回了院子。

“这个宝玉,怎么今日偏与他老子这么亲近?”贾母也乐意见到宝玉亲近父亲,很是满意地笑着。

“还不是昨晚,老爷给宝玉和探春说了个填数游戏,两个孩子玩了一晚上,今早一洗漱完,就要找老爷再去玩那游戏。”王夫人也笑着把昨晚的事情说了出来。

“宝玉平日里见了二老爷的确有些畏惧,如今这样确实好。儿子天性总是更亲父亲,女儿嘛,就亲近母亲一些。”王熙凤说道。

几人又在贾母处谈笑了一会儿,就各自离开了。

出门后,王夫人叫了王熙凤去她院子商议贾母寿诞的事情。

她们刚到院门口,就听到宝玉的声音“我知道了,这里要填五,不能填七!”

“这个孩子,真是入迷了。”王夫人笑着摇摇头,与王熙凤进了平时议事的屋子。

“转眼已到了六月中旬,老太太的寿诞你操办的怎么样了?”

二人一坐定,王夫人便问王熙凤。边说,边捧了杯凉茶,抿了一点。

“回太太,今年是老太太的整生日,我问了大老爷大太太,都说最好是要大办。昨日我与珍大哥商议过,寿宴两府都摆。我想着是从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初五日,总共八日。”

王夫人点点头,“之前老太太六旬诞辰也是设宴八日,这次也是应当的。”

王熙凤见王夫人也赞同,就继续说道“东府单请官客,咱们府单请堂客。二十八日至三十日这三天宴请外面的公侯长官等。初一初二初三分别是老爷们的家宴,初四是族里的家宴,初五日就留给家里管事的下人热闹。”

“各处应该请哪些人你有单子了吗?”王夫人又问道。

“先前已问大老爷与珍大哥要了名单,其他的名单老太太吩咐我来找太太拿就行。”王熙凤如实说道。

王夫人今日叫了王熙凤来商议也是要把名单给她的,就吩咐了一个小丫鬟去取。

一会儿丫鬟拿来几本名单,放在小托盘中,呈给了王熙凤,王熙凤的丫鬟平儿帮着收下了。

“这些单子上的人都是以往府上摆宴常请过的,或有些新增的需要请的,锦屏都知道,你有拿不准的地方,派人来叫了她去就可以了。”锦屏是王夫人身边的得力丫鬟,做事也很妥帖。

锦屏闻言走出来向王熙凤行了礼。

“太太跟前的人,定是调教得极好,也要让平儿多和她学学。”王熙凤笑说道。

“谁不知道你的丫头都是七窍玲珑心的,锦屏也就在我这里还看得过眼了。”王夫人素来喜欢侄女王熙凤的性子,不然也不会促成贾王两家的第二桩联姻。

二人正笑说着,贾政掀帘进来了。

“老爷”“二老爷”王夫人与王熙凤均是起身行了礼。

“说些什么呢?这么热闹。”贾政说话间坐在了炕桌东侧。

王熙凤回道“太太正吩咐我操办老太太的寿辰呢,我年纪轻,不懂的地方多,还要太太多指点。”说罢,亲给贾政倒了杯茶端到跟前。

“凤丫头歇着,让丫鬟们来就行。”贾政笑着接过茶,又问道“老太太过寿,你父母亲肯定是要来了。你父亲倒是会享福,早早辞了官,回了金陵颐养天年。许久不见,他们身体可还好吗?”

“回老爷,前些日子他们还给我传了信来,说他们在金陵一切都好,老太太七十寿诞,他们月底就准备动身了,早日来京,也与亲戚们多走动走动。”王熙凤回道。

王熙凤的父亲是王家长子王子安,前两年回了老家金陵,不再做官。其弟王子腾,这两年仕途正通,做京营节度使。还有两个亲妹妹,一个嫁了贾家二老爷,也就是王夫人,另一个嫁了皇商薛家的长子,也就是薛蟠与薛宝钗之母薛姨妈。

说到这,贾政又问王夫人“你妹妹他们薛家也要来人的吧?”

王夫人略一犹豫,回答道,“前些日子她也捎了信来,说是妹婿身体不太好,怕是经不住舟车劳顿,两个孩子年纪还小,她又走不开,大约不亲自来了。”

贾政闻言安抚道“既然妹婿身体不好,就不要勉强,亲戚之间,无论哪日走动都是好的,不拘什么时候。”

“听说两个外甥,蟠儿宝钗与宝玉年纪相仿,都是很聪慧知礼的孩子。”贾政又问。

王夫人点点头,却不赞同。她自然知道薛蟠是个什么性子,年纪虽小,可薛姨妈信中总是不忘诉苦,说薛蟠又闯了什么祸,想来长大了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

“琏二爷去金陵时倒是见过姨妈家的宝钗,说是极聪慧伶俐的孩子。比她哥哥强上不少呢。”王熙凤又道。

“扬州林姑爷那边,应该也会派人过来···”贾政说到这里就没说下去。

贾敏已经过世,林如海虽官职不低,但身居高位,也是如履薄冰。再加上夫人去世,这几年他的身体也不好,膝下只有一个女儿黛玉。

几人想到这里,都是难过,各自叹气。

“若是你林姑父来了信,或是派人来贺,你记得也传话叮嘱他保养身体,切莫忧虑。”贾政暂时也只能这样,林家远在扬州,他想提醒黛玉的父亲注意身体,也鞭长莫及,没有合适的机会。

随后,贾政让书文递了一份名单给平儿,对王熙凤说“这是我这边需要宴请的一些人,人不多,办的不要太铺张,按规矩来就好。”王熙凤听了,略有些纳罕。

“前几日,从宫里传了一些消息,说是圣上不喜那些豪门大族行事太过铺张,因此还借机惩治了几户人家。所以我看,这次寿宴,你们还是要谨记,不可以太奢侈靡费,一定不要太张扬了。”

王熙凤见贾政说得严肃,虽然心里不太赞同,但也应下了。

王夫人见王熙凤听完贾政的话并不很是赞同,于是补充道。

“凤丫头,宴席既然安排了,就仍是摆八日。但在各处宾客人员上,把不必须邀请的减免了。还有诸多精细之物,丫鬟小厮,符合规格够用即可。来的人中不乏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宴席与回礼都按照等级规格来就行。圣上既然重视,咱们切不可因为此事被有心之人传扬出去。”

她见贾政眼含赞赏,王熙凤也听得认真,就继续道:

“只是记住一点,虽然不能太张扬,也不可因为过于俭省而让老太太不高兴。宴席多了,只要处处稍微克制一些,老太太发现不了,面子上也过得去。咱们呢,也不容易被有心人抓住把柄。普天之下,哪有国公之家,没有一点气派的呢?”

“的确是这个道理,老太太过寿,做子女的必然是要孝顺的。只是为了不被有心人拿这个说事,不如咱们处处做到符合规矩就行了。不铺张,也不寒酸。”贾政意识到目前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如此,他也忙说道。

王熙凤见贾政夫妇都是同样的说法,就很干脆地应下了。

她丝毫不觉得为难。相反,她很有信心办一场既不铺张也不寒酸的寿宴。既要让老太太满意,又要让二老爷与太太满意。还要符合国公府的规格,但不能逾矩铺张,惹得圣上不满。

正是: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