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穿成林姐姐 > 第29章 又一年宫花

红楼之穿成林姐姐 第29章 又一年宫花

作者:一口芝麻月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3 11:15:44 来源:文学城

黛玉早起打了一套拳,通体舒畅,因在家里不出门,便穿了一身嫩绿色,通身只在袖口和领口有一圈黑边,上面用银线滚了如意云纹,十分清爽。

听翠梧派了一个小丫鬟过来说,薛姨妈过来了,还带了一个薛家的侄女,现和太太在聊天,太太让黛玉收拾妥当便过去。

黛玉听说薛姨妈还带了一个侄女,便来了兴致,她记得宝钗有个堂妹叫宝琴,看曹公在书里的描述,宝琴绝色且才华横溢,对她着墨却不太多,如今真身来到面前了。

这会临时要见客,也不必太繁琐,雨荷便取了一套东珠的首饰过来,作为点缀。

色泽泛着浅金的东珠,颗颗饱满,尤其手上的戒指,三个珠子并排,颇具匠心,黛玉管它叫做平衡木,这也是琼华阁的畅销新款。

等黛玉到了正厅,先给薛姨妈见了礼,才又和宝琴相认。

“宝琴今年十四岁,比黛玉大一岁,黛玉该叫姐姐。”薛姨妈笑道。

两人姐姐妹妹地称呼起来。黛玉才有机会仔细打量宝琴。出人意料地是,宝琴并没有想象中的美丽,黛玉自己不说,便是宝钗的端庄大气,宝琴也不太比得上。

唯有一双眼睛十分清亮,像一汪泉水般灵动,让人印象深刻。

薛姨妈解释道:“宝琴是我亲侄女儿,此次赴京,乃是待嫁,因她之后长住在京城,所以我最近串门子也都带着她,让她认一下亲戚们的门。本来你舅母让她住贾府去,但看在我身边没人说话,还是割爱放在我家了。”

贾敏看着比黛玉才大一岁的宝琴,竟然已经要嫁人了,不由微微惊讶:“不知宝琴许的是哪家公子?”

薛姨妈答道:“当年她父亲在京时,已经许配了梅翰林之子为婚,就是那时定下的婚约。”

贾敏便了然地点点头,夸赞道:“梅翰林家我素有耳闻,家风清正,是个好人家,宝琴说的该是梅翰林的嫡次子,最得宠爱且年龄相仿,真是相配。”

薛姨妈的笑便带了点苦涩出来:“梅翰林家是好人家不假,想当年我家......还兴盛,梅翰林受了宝琴父亲恩惠,便定下了娃娃亲。

只是梅翰林今又升官,合家离京外任了。

是以,宝琴还得再等上一段时日,几年也说不准......还好此番她亲兄长送她过来,顺道备考,也在我家住下了,他两人便安心呆着吧。”

贾敏和黛玉默然,听这意思:亲事是早就定下来的,现在薛家早早发嫁,梅家外任却没提前告知,让人大老远来京扑了个空,显然梅家是不那么热切的一方。

虽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媳,但门第差的多了,也有悔婚的,就不知这梅翰林是不是守约的好人家了。

薛姨妈带着宝琴四处走动,未尝没有广而告之的意味,到时梅翰林若真想反悔,也要掂量掂量是不是要忍受同僚的嘲笑了。

贾敏正想安慰一二,宝琴却笑了:“连累姑妈又为我着急了,咱们今天可不是诉苦的,是来送宫花的,姑妈可是忘记正事了?”

薛姨妈这才轻轻一拍脑门:“可不是糊涂了,这是宫里头作的新鲜花样儿堆纱花,这一盒是六枝,虽不贵重,胜在新意,给黛玉平日带着玩吧。”

宝琴便呈上一个盒子,里面是一排各种各样的宫花。

黛玉虽已不是那个黛玉,看到这一匣子整整齐齐的宫花,却一时间不知什么心情。

“姨妈都给了我,亲戚家的姐姐妹妹这么多,姨妈可还给的过来?”

薛姨妈一愣,没料到有此一问,以为是黛玉体贴给出去的宫花不够,便回道:“一共有十二枝,这边六枝,还给了贾府六枝,让你舅母分一分便是了。”

“那便多谢姨妈了。”

黛玉心想还是大不一样了,书里的黛玉孤身一人,寄居在贾府。

按照礼节,本来就该先客,再府上的姑娘,最后再是府上的媳妇,何况那时薛姨妈提前想到了,给了王熙凤四枝宫花,就是备着最后挑剩下的花样王熙凤不喜欢,反而落下埋怨。

只是周瑞家的为了讨好王熙凤,先让她挑便罢了,竟最后留了两枝宫花给黛玉,显然在周瑞家心里,黛玉是最不需要考虑的了。

如果是现在的黛玉遇到此事,也会挑破。不然大家有样学样,都来欺负人了。

今世,薛姨妈没有寄居在贾府,更不用谋划着宝钗嫁给宝玉,便没有那么费心思了。

送完宫花,薛姨妈又说起宝钗。

“宝钗进宫之前,特意交待我,如果遇事不决,可以来你们这商量。宝钗自幼心思细腻,不肯轻易表露喜恶。她这么说,便是与黛玉十分要好且十分信任的意思。

这一晃几个月了,也不知宝钗在宫里咋样。”

这么说着,薛姨妈便真的落下泪来。

还是宝琴贴心,劝慰了薛姨妈半天,又说起小时候跟着父亲到处走山玩水,四处做生意的趣事,黛玉也十分感兴趣,和宝琴两人相谈甚欢,才把这事揭过。

宝钗在宫里过的确实不尽如意,她们一批秀女进宫的有六人,她家世最差。

而皇帝仿佛是按照家世来排宠幸的先后顺序。

而今,不过翻了三个,宝钗还没轮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

皇上显然更钟意旧人,便是翻了牌子的三个,也翻过就放一边了。

宝钗知道进宫就是服侍皇上的,也做好了准备,没想到连见皇上的机会还没等到。

宫里没有恩宠的女子多的很,下人们惯会拜高踩低、见风使舵。

哪怕贤贵妃特意多召见了她两面,但因贤贵妃本人也不是那么得宠,不是个有力的靠山,也不太有用。

幸好,宝钗有钱。

她毫无根基,没有人脉,只有钱。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在宫里也行得通,甚至太监宫女看银子重,希望有一天出宫后能养活自己,所以钱尤为有用,只是在宫里托人办事花销高昂,比外面高的多。

宝钗拿银子收买了几个不不起眼的太监和宫女。

比如御膳房的小太监,分分例到各宫的时候,总会挑新鲜一些的。

比如御花园负责洒扫的小宫女,虽没什么能耐,但是听到一些八卦消息的时候会传给宝钗。

比如太医院的小太监,虽不会医术,但宫里婢女生病了,拿点对症的药还是没什么困难。

宝钗对自己宫里的人,便更好了。

宝钗也不着急,她每日准时恭恭敬敬给皇后和太后请安,如果她们不见客,便祈福或是做一些手工活,有时也做一些小糕点送给自己宫里的主位娘娘。

宝钗拿出了十余年经营自己名声的耐心,像一只小蜘蛛,在织着属于自己的小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