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长公主养崽记 > 第19章 原因

红楼之长公主养崽记 第19章 原因

作者:枕梦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08 12:16:45 来源:文学城

“玉儿应该知道,卢皇后生养了一位小公主。”

黛玉点了点头。

卢皇后生养了两个皇子,分别为大皇子和六皇子,在六皇子之后,她还生了一位公主,排行行三,人称三公主。

但三公主幼时体弱多病,有那高人算过,三公主必须养在道观里,方能平安长大。先前在贾府时,她便听过这位三公主的事,进宫几次,她也的确未见过三公主。

想来的确在那道观里养着。

赵令仪道:“常乐大你一岁,先前本来好好的,可三岁那年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宫中太医皆束手无策,皇后眼睛都快哭瞎了,后来承恩公夫人找来了一位高人,那高人算过,道常乐本不是这凡世之人,若想她好,须养在观里,不见外姓人,才能好。此等荒诞之语,我那皇兄自然不信,可做母亲的,心中挂怀儿女,什么偏的不偏的法子都想试一试,后来常乐进了观里,病果然好了。”

本是客观陈述,说到后来,赵令仪也有些唏嘘。

说常乐命不好吧,她出生在皇家,生来就是皇后嫡女,外祖是承恩公。说她命好吧,可她偏又没有那样的福分。

沈贵妃母家世代杀猪,二公主琳琅从出生就顺风顺水。大公主早夭,常乐在道观,其他公主年龄太小,琳琅竟成了宫里最得宠的公主。

每每看到琳琅,她都忍不住想,若常乐在宫里长大,怕也是这副天之骄女的样子吧。

做姑母的尚且如此,做母亲的,心里又能好到哪去。

卢皇后稳重,这个皇后做的让宫里宫外都交口称赞。苗太后轻易不说人好,对这个儿媳却甚为满意。可卢皇后是皇后,也是母亲。

一晃已经快七年了,卢皇后只在每年二月十五才能见常乐一面。玉清观离京师不算远,可明明这么近,骨肉却不能常相见,

黛玉年岁与常乐相仿,两个小姑娘又都历经坎坷,常乐喜欢吃桂花糕,黛玉也喜欢吃,看到黛玉,卢皇后便想到了常乐,自然就忍不住稍稍移情了。

“没想到三公主竟也有这样一番际遇。”

黛玉有些意外。

幼时家里也曾来过一位癞头和尚,提起她的病,也是类似的说辞,只道要么出家,要么除父母外,其他外姓亲友一律不见,才能保一世平安。

三公主养在玉清观的事,并不是什么秘密,但个中内情,外头人并不知道,外头只知道她因病养在道观。

一时间,她对这位素未谋面的三公主生出些同病相怜的感叹。

叹了一回,又忍不住暗想,我和她两个,到底谁比谁要好些?

我先没了弟弟,后又没了母亲,没几年,父亲也去了,虽说养在外祖家,外祖家到底不是自己家。

三公主金枝玉叶,父母皆健在,可偏偏又不能承欢膝下。道观虽清净,却不如宫里,三公主虽为公主,却又不像个公主。

为三公主感慨了一回,蓦地,情绪有些低落。

赵令仪敏锐地发现了小姑娘的不对劲,忙拉住了小姑娘的手,笑道:“玉儿,别皱眉,虽然你皱眉的样子很好看,但义母不希望你皱眉,不然……”

顿了顿,又道:“我会觉得,外头人说得对。”

“义母。”

黛玉忙舒展了眉头,又急急看向赵令仪。

赵令仪却浑不在意,似乎并未将“外头人说的”放在心上。

自从她要收养个小姑娘的消息传开后,外头便炸锅了,有不少人等着看热闹,也有不少人等着看笑话。

外头都说,永嘉长公主哪里做过母亲,虽说有一堆侄子侄女,可养孩子和养侄子侄女哪里一样。驸马死后,永嘉长公主又是那般心如止水的样子,对着个半大的孩子,束手无策的时候多了去,就看到时候是这外来的林姑娘先泄气,还是永嘉长公主先泄气。

诸人多不看好赵令仪,又因为她未出嫁前说一不二,被娇宠着长大的皇室公主,如何肯迁就一个没有血缘的孩子?

因此对她的七分不看好,渐渐就变成了九分。

赵令仪将这些闲言碎语听在耳里,心中倒不以为然。见小姑娘一脸着急的样子,心中宽慰,正打算再说几句,马车却突然停了。

她险些一个趔趄撞到车窗上。

下意识地将黛玉揽在了怀里。

车夫着急的声音响起,碧云又急又气,喝道:“怎么回事?”

一边微微掀开帘子往外探看。

车夫道:“有人惊了马。”

说话间,碧云已经看清楚了外面的情况。原来是两个醉汉喝醉了酒在街上发疯,推推搡搡间惊到了马。

此时马儿已经平静下来了,那两个醉汉竟然就地一躺,躺在了马车前面。

车夫挥了挥手,催促道:“永嘉长公主出行,速速让开。”

两个醉汉:嘿嘿嘿嘿。

其中一个更道:“周盛,公主喊你呢,去……过去,你不去,你爷爷……你爷爷回去就……就点个炮……炮仗,让你烂裤-裆。”

“薛大爷,你才烂裤-裆。狗屁长公主,算什么东西!”

马车里的黛玉眉头微微一皱。

薛大爷、周盛。

如果没猜错的话,外面是薛蟠和周瑞的小儿子。

想到薛蟠,心里有些厌恶。

她面色难看,赵令仪不知周盛,见她面色不好,忙问了一句,这才知道,原来外头的竟是鼎鼎有名的大傻子薛蟠。

至于另一个,则是周瑞家的小儿子。

周瑞家的。

默念着这个名字,她冷笑了一声,而后轻轻开了口。

……

荣国府里。

周瑞家的一边走着,一边和王夫人说话。

贾母叫人来传话,说永嘉长公主来了,让她们过去一趟。虽不知贾母的用意,到底也不敢违背。

“老太太叫给姑娘们做衣裳呢?”

王夫人随口问了一句。

周瑞家的点头,道:“太太不知道,奴婢刚给二奶奶传完话,二奶奶就开始叫苦,说家里的姑娘一人两身,便是八身。姑娘们的衣服料子又不能差,零零总总算下来,得花不少钱,问要不要把赵姨娘那里的燕窝撤了。”

王夫人面无表情,似是不在意道:“撤了就撤了吧。”

话音落,又道:“怎么是八身?”

周瑞家的忙道:“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还有林姑娘,一人两身,可不是八身?”

动了动嘴,还想说点什么,见王夫人面色不好,眼珠子转了转,赶忙又道:“老太太没说给哪几个姑娘做,二奶奶便按照惯例给四位姑娘做,奴婢已经提醒过她了,太太放心,宝姑娘的少不了。”

王夫人面色这才缓和了几分。

周瑞家的又道:“这林姑娘也是,不是说她的衣裳首饰都由永嘉长公主包了吗,怎么还……”

觑着王夫人的脸色,又小声道:“说起来,奴婢心里还疑惑呢。永嘉长公主要养个姑娘,多的是比林姑娘好的。可……林姑娘那风一吹就倒的身子,永嘉长公主竟也不介意?”

“本宫不介意把你的嘴缝起来。”

一个冷淡的声音突然响起。

周瑞家的吓了个半死。

侧过头一看,顿时魂飞魄散。

那位永嘉长公主,竟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旁边的叉路上。

知道对方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了,慌忙跪下,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子,又一叠声道:“奴婢该死,奴婢嘴贱,请长公主恕罪!”

“黄叶,去给本宫找根针来。”

赵令仪冷声叮嘱了一句。

周瑞家的大惊,难道……要来真的?

慌忙看向王夫人,又不住地磕头认错。

王夫人眉头紧皱,心中暗骂她大嘴巴。可,到底是她的人,不好当着众人的面打她的脸,她便看了王熙凤一眼。

王熙凤撇了撇嘴。

然后不情不愿地开了口:“长公主,这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针。”

“你们府上,竟然连根针都拿不出来吗?”

“不是拿出来针,而是,那针刺一下疼,民妇怕伤了长公主的手。”

“那就拿一盆浆糊来!”

赵令仪动了气,知道王熙凤的小把戏,却不肯给她一个面子。不等王熙凤开口,她又道:“怎么,你又要说,你们府上没有浆糊?没有的话,现在就去熬!”

王熙凤没辙,无奈看了王夫人一眼,只得唤了个人,叫她去找浆糊。

心中却乐开了花。

周瑞家的这个老东西,平日里仗着王夫人,没少在她面前拿乔。她早看她不顺眼了,此次得了机会,她巴不得看这个老东西吃瘪呢。

她不肯再劝,又想到周盛那个狗奴才还被丢在外院呢。便假意咳了一声,而后对着周瑞家的斥道:“周妈妈,你是怎么教你们家周盛的?都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你可知,现在大家都怎么说你的?”

周瑞家的懵了。

什么怎么说她的?

她怎么了?还有盛儿,盛儿怎么了?

“二奶奶这话是何意?盛儿怎么了?”

心里忽然有些慌。

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王熙凤道:“你们家周盛冲撞了永嘉长公主。”

“什么?!”

周瑞家的大惊失色。

着急忙慌地看了王夫人一眼,又看了赵令仪一眼,急道:“长公主恕罪,盛儿有眼无珠,是他的错,奴婢定好好收拾他,还望长公主念在他初犯的份上,饶了他吧。”

知道眼前这位永嘉长公主是个狠角,她也顾不上追问其中究竟。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盛儿怕是要挨罚了。

哀求了一声,又再次把求救的目光投向王夫人。

“长公主。”

王夫人不情不愿地开了口。

可,刚开了个头,便被贾母打断了,“你这没皮没脸的奴才,瞧瞧你教的好儿子!”

紧接着,她的身影便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永嘉长公主。”

贾母面带歉意,看向赵令仪,道:“外头的事,我已经知道了。长公主放心,我一定给你一个交代。”

“那本宫便拭目以待。”

赵令仪神色未变,也不多言。

她倒要看看,贾母究竟会怎么罚!

“把她给我捆起来!”

手指着周瑞家的,贾母扬声开了口。

周瑞家的瞬间白了脸。

“老太太!”

“老太太!”

主仆两个的声音同时响起。

贾母骂道:“平日里一个个在我面前装的人五人六的,背过人,净弄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主子们心慈手软,倒让奴婢们爬到头上,传出去,没得让人家以为我们家不懂规矩。”

将拐杖重重地往地上一杵,她又道:“周盛冲撞了永嘉长公主,传令下去,杖责五十,逐出贾府,再不准进!若有人敢弄鬼,一并逐出去!”

“老太太!”

好似一盆冷水从天而降,周瑞家的彻底慌了神。

五十杖!

不得了了,盛儿要被打死了!

看向贾母,她的嘴皮子疯狂地抖动起来。

贾母却并不看她。

而是看向了那位永嘉长公主,问:“这般处置,长公主可有异议?”

她听到,长公主说:“老太太最是公正严明,本宫并无什么不满。只是。”

说到此处,顿了顿,又道:“府上的下人,确实懒散了些。不过一盆浆糊,到现在都没有拿来。”

“浆糊?”

贾母有些懵。

王夫人忙看了王熙凤一眼。

王熙凤却似没看到一样,上前一步,站到贾母跟前,小声道:“老太太,刚才……周妈妈说了句不中听的话。”

贾母脸色一变。

王熙凤便把刚才的经过说了一遍。

周瑞家的嘴角发苦,一时间恨不得死过去。

贾母的脸已经比锅底还黑了,若不是还要用到手上的拐杖,她真想一拐杖扔过去,把周瑞家的砸死。

“烂了舌头的混账老婆,谁叫你来多嘴多舌的!”

劈头盖脸地骂了一句,心头越发烦躁了。

“冷风都堵不住你的嘴,那你便去厨房熬浆糊吧!”

周瑞家的还没反应过来这个熬浆糊,便又听得一句——

“罚她半年月钱,拿了她花木上的差事,让她去小厨房。收拾东西,现在就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