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不一样的林黛玉 > 第5章 第五章

红楼之不一样的林黛玉 第5章 第五章

作者:南山阁中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7 20:13:57 来源:文学城

宋家大姑娘今年已经十三岁了,帮着母亲操持家务不在话下,在扬州诚的一众贵女中名声很是不错,此时正和几个闺中密友聊着天,就见宋夫人身边的大丫鬟领着一个女孩子过来了。

宋家大姑娘知道,能让母亲身边人送来的,必然身份不凡,于是连忙起身迎接。丫鬟在中间介绍道:“这是巡盐御史林大人家的千金,太太让姑娘好好招待,千万别外套才是。”

宋家大姑娘倒是十分热情,随即就拉着黛玉的小手到了女孩儿堆里,众人见着黛玉年纪小,长得又可爱,都十分亲切地上前打着招呼。

宋家大姑娘拿了一块花生酥饼,笑着问道:“往常倒是见过林夫人几面,倒是不大见妹妹出来玩玩,平日里都在家玩些什么呢?”

黛玉虽然不爱吃花生饼,但是出于礼貌,还是双手接过了,十分认真简短地道:“读书习字。”

其中一个穿着嫣红色衣裳的女孩儿听了这话,不免诧异,道:“妹妹这么小,就要去上学不成?”

宋家大姑娘连忙找补,道:“上学倒是谈不上,林家大哥哥本就文采斐然,想必闲暇之余,教导妹妹也是有的。”

这一下提到了自家哥哥,黛玉明显感觉到这些小姐姐的眼睛亮了不少,宋家大姑娘笑道:“听说林家大哥哥也来了,这会子应该正在前头,我的两位兄长还说今日要以文会友,待会儿又能听到林家大哥哥的佳作了。”

不得不说,放眼整个扬州城,甚至整个江南,在一众青年后辈中,林瑜的名气都是数一数二的,林如海刚开始还担心儿子会被名声所累,刻意低调,谁知儿子太优秀,没办法,现在林瑜可以说是江南不少闺阁女儿家的梦中情郎。

“不如咱们也来一场诗会如何,”一个女孩提议道:“各人作诗一首,隐去姓名,誊抄一份送去前面,由各家公子评比,传出去也算一段佳话。”

宋家大姑娘听了这话,眉头微微皱起,这算什么佳话,时下风气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南边尤甚,虽然大户人家的女孩子都会识文断字,但是才名过甚对女孩子的名声没什么好处,更何况还把自己的诗文传扬出去,给那些不认识的公子哥传看,到底不该。

于是便开口说道:“何必要送给他们评比,再说了都是自己姐妹,也没必要分出个高低来,依我说,便以这园子的风景为题,五言七律韵脚一概不显,捡各人爱做的做去,若不想做的,也可以来看看,如何?”

到底是宋家大姑娘的东道,她既然开了这口,众人也不好说什么,纷纷附和说好。

宋家大姑娘立马命人去准备笔墨纸砚,众人得了题目,各去思索,有的倚着围栏看树影,有的三五结群去赏花,有的当没事人一样,做在一处敢围棋。

黛玉看着手里的花生饼良久,最终还是默默的把饼子随手给了身边服侍的丫头,很明显,这次作诗,众人根本就没把她算进去,黛玉本就不认识她们,又不喜欢这样的场合,索性跑去水池旁,看游鱼。

宋家大姑娘见她一人在这里自娱自乐玩的开心,也就没多做理会。

丫头们怕黛玉栽下去,只能在一旁小心地护着,一时又有人拿来了鱼食,黛玉嫌腥味重,便让丫鬟们投喂,自己则在一旁看热闹。

树欲静而风不止,不一会儿就有好几个过来与黛玉打招呼的,有同知大人家的千金,也有盐商家的姑娘,不过说来说去,最后的话题总会落到林瑜身上,问些林瑜平日都做些什么,喜欢吃什么之类的。

黛玉哪里不清楚这些小姐们的心思,过来搭话不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罢了,偏偏黛玉是个鬼精灵,总也不上当,跟这个人说哥哥最爱吃辣,跟那个说哥哥最爱吃酸,戏弄一个算一个。

众人哪有不清楚的,只当她年纪小,胡乱说的,也有不知羞的,当即边指出黛玉胡说。谁知黛玉丝毫不惧,睁大一双含露眼,‘天真’地问道:“这位姐姐为何如此在意我家哥哥的喜爱?”

话虽然还没有说完,但是就是这种似明非明的话语更容易让人引起遐思,那个姑娘听了这话,立时红了脸,嗫嚅道:“我不过随口一问罢了。”

黛玉也不再去理会,转过身去,依旧去赏自己的鱼。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众人陆陆续续交领自己的诗句,宋家大姑娘领头,一一评比,黛玉并没有走上跟前去,只在一旁听着,看着众人讨论吟诵,不过是没什么大的利益。

偶然间听了一句“妹妹这句写的不错,用盐比作白雪,去年下的一场雪可不就是这样,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黛玉随口说道:“倒不如用柳絮的好,更显得雪花轻盈飘逸。”

这是东晋时期才女谢道韫著名的柳絮论,谁人不知,众人只当黛玉小孩子家家,知道一两个典故,在这里卖弄才智,笑道:“林妹妹有所不知,诗词也是讲究起承转合,平声对仄声,虚实相对的,柳絮虽好,只是放在这里对不上。”

“平仄虚实不对又如何,”黛玉摇摇头,道:“这些个规矩格调本就是最无关紧要的,只要立意好,词句新奇,何必墨守成规?”

宋家大姑娘听了这话,深以为意,越发觉得黛玉谈吐不凡,笑道:“今日可见古人说的不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林妹妹小小年纪,见识不小,倒是我等太过注重细节了。”

究竟只是小小游戏,众人一笑了之,最后也没平出个一二三等来,等到最后,宋家大姑娘一直拉着黛玉说话,讨论些诗书,直到丫鬟们过来传膳,女孩子们这才往前头去。

等戏班子散了,宋家大小姐早就牵着黛玉的小手到了前头,兴致勃勃的把方才黛玉所说的‘柳絮’论说给宋太太听,宋太太转头笑着对贾敏说道:“到底是妹妹会教导孩子,不仅哥儿知识渊博,就连姐儿也聪慧得很。”

贾敏搂着黛玉,笑道:“小孩子家家,成日里听她父兄讨论文章,也来学得有模有样的,让姐姐见笑了。”

“哎哟哟,妹妹这是说的什么话,”宋太太笑道:“这么好的姐儿还不让人夸了。”

因贾敏黛玉病都才好,又坐了一日,所以席间并未多吃,一时辞了主人,一家子便坐上轿子回了家。黛玉早已累的躺在奶嬷嬷怀中,还是被叫醒,擦了把脸,脱去外衣才罢。

林如海今日没有去赴宴,也没什么公务,早早地就回了房,贾敏服侍着他脱了外衣,笑着把今日黛玉席间的话说了一遍,当作一件新鲜事,道:“小孩子家家,也会点评诗文了。”

林如海得知女儿说出这样的话,很是高兴,脸上颇有些自豪,道:“我看玉儿于诗文一道上很是有灵性,便是她哥哥像她这般年纪也比不上的。”

“老爷还说呢,”贾敏整理好衣裳,挂在红木架子上,道:“女孩子家家要这么多才名做什么,将来未必不会被这些所累,要紧的还是要明辨是非曲直、知晓道理才好。”到底是内宅当家太太,看得更通透些。

林如海听了这话点点头,道:“夫人说得在理,不如送玉儿上学去?我记得盛大人家里就有个书孰。”

贾敏顿了顿,道:“之前听盛家太太说过,她家孩子多,请的先生据说是早年在瑜哥儿他们书院教过书的,虽说玉儿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去了也无妨,只是她身子本就弱,路上太过折腾,磕着碰着不说,被风吹了也不好,二来他们家哥儿也在那里读书,到底也该避讳着些。”

林如海笑道:“既如此请一位先生回来家里不就好了,不说进士,请一个举人回来还是轻而易举的,左右也不求她读出什么惊人才学,若能如夫人所说,可以怡情养性、明事理便是极好的了。”

夫妻二人两下一合计,便打定了主意,这段日子黛玉先跟着贾敏学些东西,慢慢放出消息,挑个好的师傅来。

这一日,贾敏终于松了口,准许黛玉去花园里转转,黛玉被奶嬷嬷带着玩了一圈,太久没出门,黛玉有些兴奋,回了屋子还有些依依不舍,贾氏摸了摸女儿红扑扑的小脸,忙让人取水来给她洗脸擦汗。

黛玉坐在靠窗炕上,瞧见贾敏面前的炕桌上有一个厚厚的册子,原以为是母亲看的什么书,爬过去细看原是账册子,密密麻麻的,字差不多都认识,但是就是看不懂。

黛玉歪着头,疑惑地问道:“娘,这都是什么呀?”

贾敏笑着摸了摸黛玉的头,道:“这些都是咱们家的账册子,每月支出收入,都在这上头。”

“那玉儿平日里吃了多少点心,上面也都记着吗?”黛玉继续问道。

“哪儿记得这么细,不过是从你每月的月例银子里扣就是了。”贾敏说道。

黛玉撅着小嘴,嘀咕着说道:“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却要花去大把的时间去,倒不如读书写字来的自在。”

听见女儿小小年纪,说出这样的话,贾敏隐隐有些担忧,怕她养成个目下无尘,清高孤僻的性子来,于是便耐心地教导起来,道:“虽说这些都是些家长里短的小事,但是治家如治国,上到出门会客,下到厨房里的一针一线,这些都是人情世故,大有文章的。现在你还小,等再过两年,有了自己的院子,管制丫鬟、银钱收支都是要自己来的。”

黛玉点点头,道:“玉儿知道的。”

看着女儿稚嫩的脸庞,贾敏心里叹了口气,索性搂着女儿看起账本,处理家事来,也不管黛玉看不看得懂,好歹先学学仗势。

林瑜已经出了门,在他的据理力争之下,只载了一条小船,四五个随从,一路上轻装简行,不过一个多月,京中就传来了平安信,一块来的还有贾母身边的钱嬷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五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