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红楼倾美人志 > 第23章 第二十一章 落花时节又逢君

红楼倾美人志 第23章 第二十一章 落花时节又逢君

作者:囚烟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5-03 11:43:17 来源:文学城

李府*后花园

玉簪吐芳,芍药相于阶,杜鹃归,荼蘼香梦。

簪黛二人到时,金陵、苏、扬三地的官宦小姐已嬉笑开来,或捣凤仙花,或染葱段般的指甲。

江南民间素有端午或七夕佳节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之俗。凤仙花又名透骨草,捣之染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正是:端午阶前采凤仙,小钵加矾细细研。染红女儿纤纤指,粉白黛绿更增妍。

而今年金陵的花开之候格外的早,恰逢总督府内,透骨草争香斗艳,欲与芍药比娇,于是这日清晨,李玉簪便命了众丫鬟取而捣之,以染指甲。李府二小姐李玉珏一眼就瞥见黛玉二人,忙扑了上去,直赶着黛玉叫:“林姐姐,你回来了,也不来看我,姐姐成日里颂读经史通略,再不就是给爹爹出谋划策,也不陪我玩;哥哥那个二木头,只知道研习兵法,总不理我,连你也不陪我玩了,这四年,我可是过着囚牢一般的日子。”忽的眼珠子又一转:“清和哥哥怎么没有来,素日不是跟姐姐形影相随,生怕我欺负林姐姐了似得。”言语仍是天真无邪的模样,面上却隐隐有了几分羞涩。

数年的两小无猜,黛玉瞬间明白玉珏的心思,一转眼五年了,玉珏比自己尚小半岁,已情窦初开,这些幼时拌家家斗草簪花、拆字猜枚的小姐妹都已是豆蔻少女了,玉簪姐姐都及笄了,自己终不是那个宠爱无边的林家大小姐了,娘亲也不在了,自己也该替娘亲撑起林家的内务了。

玉簪见黛玉不答话,只当她还沉浸在刺客的事里,于是笑着戳了戳玉珏的额头:“你啊你,成天就知道玩,你看不过五年不见,你林姐姐都愈发超脱了,都是窈窕淑女了,哪像你还跟二疯子似的,人家清和公子是要金榜题名的人,哪有时间理会你这疯丫头。”

黛玉讪讪道:“自花朝节后,我也两月不见清师兄了,秋闱在即,清师兄虽满腹经纶,但仍被家父命去游学。”玉簪笑道:“闺阁女儿的饯花节,尽讨论他们做什么?好妹妹,她们都染美了玉甲,就我们俩还素着,来,看我给你染上十指丹蔻。”黛玉推辞道:“今儿是姐姐的生辰,怎敢劳烦姐姐,珏妹妹,你替玉簪姐姐染上透骨红。我的脂粉装扮向来是由紫鹃料理的,有她跟我弄就好了。”玉簪素来爽直,见状也不在客套,随了黛玉。

染甲完毕,玉簪见三请父亲众长辈还未到,也不便开宴,便命了小丫鬟去取瑶琴来。原来这李府,因李玉簪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因此,李家每常宴宾客,并不避外男。

待丫鬟取得琴来,只见这琴为连珠式,琴漆有梅花断纹,琴头微翘,琴腹微凹,前广而后狭,其表象刚柔而音色通透。

李玉簪见黛玉看的出神,便笑道:“妹妹怕是数年没弹了吧,今日在这总督府为我抚一曲算是祝寿可好。”黛玉婉谢道:“黛玉经年不习乐理,何况幼时所学不过嬉戏而已,素来指法不正,技艺不精,不敢在姐姐面前献丑。”李玉簪道:“妹妹何必太谦,妹妹自幼聪敏,又兼有敏婶子和林叔叔的指点,虽指法不精,领悟力想必是通透的,何况现今并无外人,妹妹就算给我这寿星的一个面子如何。”黛玉见推辞不过,只得应允。

遂净手焚香,择了一略高的琴案,端坐于蒲团,左手按弦取音,右手弾弦出音,调了下弦,顺了顺指法,其音通透,其色明澈。一曲委婉深情的《空山忆故人》就倾泻而出,清澈飘逸的泛音,尽诉空山幽谷之静谧;跌宕灵巧的散板,又展空山月下徘徊沉吟之寥落,音律慢慢,琴意绵绵,曲调**而悱恻。

李府*画廊长亭

李益领着北王、忠顺世子、巡盐御史林如海、苏州应天府王允、扬州应天府并淮扬监察使自正厅缓缓而来,其子、李玉簪之弟、玉珏之兄玉赞陪侍左右。众人行至画廊,忽闻得一阵叮咚之声,众人皆道:“哪来的琴声?”

李益道:“小女历来喜欢琴瑟丝竹,今日又兼有众姐妹齐聚一堂,想来是她们姊妹在抚琴奏曲。”言罢,偷偷瞅了瞅水溶的神色,见水溶驻足细听,便也长立不动了。

众人在山子石坐着静听,甚觉音调清切,轻柔飘忽。只听得低吟道: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

歇了一会,听得又吟道:

山迢迢兮水长,路遥遥兮断肠,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又歇了一歇,水彧道:“其琴技拙劣也就罢了,这天朗气清,暖风和煦的,作此悲音,真是不知理趣。”水溶亦感叹低语:“何忧思之深也!”

林海听得这近似贤妻的弦音,早已浊泪湿衣襟,终是偷偷拭去,听得水彧贬低黛玉的琴声,却不敢多言,后思及水彧不过声色犬马之徒,别处也算了,唯独在音律这些赏玩之物上甚是精通,又兼女儿多年未习琴曲,他的品论虽过了点,但林家的抚琴向来不为技巧乐理所束缚,只以真情动人,便也释然了。

忽尔,旋律移向高音区,单音旋律转向空弦,低音转为衬托和音。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故人兮情难诉。

琴音渐低,情绪渐趋平静。

众人闻之,却讶然失色,相顾无言。水溶心道:“这个女子,终究是太胆大了些,尽在这总督府伤怀其姐。”水溶终是静不下心来,霍然起身,如入魔障,步履虽轻却极快的直奔琴音源处,众人忙跟上。

边走,又听得里头又调了一回。

烛影兮摇红,灯花兮泣血,恨天涯兮路远,望云沉兮雨散,凭阑干兮东风泪眼,春草年年绿兮山空,陌上花开兮人不归。

低音跌宕,又起泛音,再起波澜。

一曲未了,泪浣衣袖,鸟雀惊飞,不忍再听。

水溶立于桃树下,遥望那石亭里那双泣血描蓝的纤纤柔荑,默然不语。

李玉簪早已瞧见那妖妖灼灼的桃树下,衣冠如雪,眉目如画的身影,笼了烟,罩了纱,隔了雾,遮了光。忙迎了上去:“白公子何时来的,爹爹也不派人通报一声,到叫女儿失了礼数。”虽是对着李益说话,眼风却一直瞟向水溶,丝毫没留意到水彧的存在。

娇娇切切的声音唤醒了沉思中的黛玉,抬眼却见到了那个一面之缘的人,众人间,唯独他长身玉立,玉面羞花。原来,这就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玉珏燕妮众女也看到了水溶水彧二人,水彧虽也生的也还好,亦有几分英气邪魅之惑美,但终究张狂了些,又兼了水溶在侧,不比水溶来的大气雍容,清贵逼人,到显的有几分粗鄙。两相比较下,众女的视眼短短的停留在水彧身上后,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水溶,好一个秀丽人物,眉目流转间数不尽的光华,那一袭染雪白衣洗净铅华。

水彧初见黛玉虽初见黛玉,惊为天人,但终究嫌她太过减薄又稚嫩如婴孩,恍若风过人倒。因此不过略驻足欣赏了一会,便转注视着丰盈妩媚的李玉簪,早已酥倒。

水溶道:“李小姐及笄生辰,在下怎好意思叨扰。若是有什么礼数不周之处,还望李小姐见谅。”玉簪笑道:“何必那么生疏,若称我李小姐,那又称我妹妹作甚么,白公子唤我玉簪便是。”

水彧笑道:“难怪名为玉簪,果是高雅华贵,暗香盈盈。不招蜂引蝶,不妖色媚众,唯玉洁冰清,奇香馥郁,古人以玉簪喻美人,果是不差的。”言辞间满是欣赏。

李玉簪闻言一惊,猛地一侧头,待看清水彧的容貌,更是心下一惊。李益见玉簪神态,生怕出了什么差错,忙介绍道:“这是忠顺亲王嫡子,水彧世子。”水彧笑:“玉簪姑娘,我们又见面了。”

同时沉浸在震惊中的还有黛玉、紫鹃主仆,黛玉不是没有听到紫鹃戳她背低声唤的数声“姑娘”,那样一个光彩夺目的人,叫人见了一面怎么会轻易忘记,只是,在这李府之中,自己又能说些什么。

水彧见李玉簪不理他,自讨没趣,便转身尴尬的朝黛玉等人笑:“不知刚才弹奏《忆故人》的是哪位姑娘,情真意切,只是琴技上略差了些。”黛玉这样一个七巧玲珑心的女子,素来敏感善察言色,如何看不出水彧微挑的眼神和李益暗抬的下巴那隐隐的轻蔑,又瞥见李益和玉簪交换对视的眼神,心下明了。叙叙打了个万福,道:“回世子,妾身是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素来在音律上有限,不比玉簪姐姐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言罢,果见李氏父女面有得色。

水溶闻言皱了皱眉头,原来你也是逢迎取巧的女子,为了你父亲竟极力夸赞奉承李玉簪,原来,我是看错你了。

水溶并未瞧见黛玉咬碎的贝齿,渗血的掌心,黛玉又怎会不知道自己为李玉簪所用,怎会不知道这个水彧就是有着杀姑害姐之仇的忠顺王之子,只是又能叫她如何,她一个小小的巡盐御史之女,又不是你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位高权重的北静郡王,自己年过半百老父的身家性命还掌握在这些人的手里。

李玉簪见自己的目的已达到,便假意谦道:“玉簪不过略善琵琶,并没有林妹妹说的那么出色。”水彧道:“玉簪姑娘貌美如花,才艺出众,今日有幸,水彧斗胆请玉簪姑娘奏一曲可好。”李益忙替玉簪答应下来,早已有眼色的小丫鬟去取了琵琶来。

古语有言,曲为心声。黛玉的琴如泣如诉,不知爽利妩媚的李玉簪又会奏出什么样的音色来,且见下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