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红楼佳话 > 第24章 第 24 章

红楼佳话 第24章 第 24 章

作者:红团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8-04 16:29:05 来源:文学城

月上柳梢头,四下灯火通明,荣庆堂廊上的鸟儿们本已进入梦乡,乍听见脚步声,立刻惊醒,叽叽喳喳起来。贾宝玉正牵着林黛玉过门槛,瞧见她紧张的神情,轻轻捏了捏她的手,好让她放轻松。

瓶中的金背大红菊绚烂地开着,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他和林黛玉请安毕,同林黛玉使了个眼色,见她去碧纱橱内洗漱,笑着向贾母道:“复色菊花本就难得,这红菊还养得这么好,老太太什么时候教教孙儿?”

贾母笑道:“我这把老骨头怎么种得出来,这花是太上皇赏给甄太妃的,我去给太妃请安时太妃随手赏了下来,你若喜欢,一会儿让人送去你房里。”

贾宝玉冷不伶仃听到这消息,心里只剩无奈。贾家竟然还和太上皇那边有牵扯,当今圣上可不像能忍得了下属的三心二意,两头下注迟早要翻船。

屋外清风沿着窗间缝隙吹来,他被激了一下,醒过神来,这事他也管不了,他在心里悄悄叹了口气,把这事暂时搁置不提,回道:“孙儿怎么能夺人所好,放在老太太房里,孙儿时时过来赏玩便可。听说金陵那头有人培育出绿菊,我明年回金陵,给老太太带几枝来。”

贾母笑道:“我不要你的东西,家里都有,你好好考试,回来我还赏你。”

“孙儿亲自选的和下面人采买的能一样吗?不过孙儿还是先谢过老太太了。金陵风土和京城一点都不像,孙儿此前只呆了几天,未免不太尽兴。这回过去,得多去逛逛,雨花石和金陵云锦天下闻名,还有新培育出的雨花茶,也得去品尝一番。”贾宝玉说了半天,忽然道,“老太太,姑父三四月份也会路过金陵。”

他见贾母点头,脸上一丝惊讶也无,就知道林如海定也给贾母去了信。他故意做作地叹了一口气,撑着下巴道:“姑父和林妹妹一年多没见,一定很想她。”

贾母捧着茶杯的手一顿,感伤道:“是啊,敏儿去世一年有余,他们父女也有一年多没见了。”

这话说得他也有些伤心,只是见贾母这般难过,少不得先劝劝她,劝了一会又道:“孙儿预备带林妹妹同去金陵,他们父女见一面,各自放心,也舒心些。”

贾母如贾宝玉猜测的那样皱起了眉:“日后你姑父回京了,自然能相见,不必急于一时。”

这话贾宝玉也猜着了,他笑道:“这可不对,不是有一句老话‘见面三分情’吗?他们父女多见见,姑父见妹妹出落得出息,心里定会高兴,妹妹见姑父身体安康,自己也能放心。”

贾母还是摇头:“见或是不见,对他们父女之情妨碍不大。京城到金陵,一来一回好几个月,我怎么能放心你们两个小孩子呢。”

贾宝玉笑道:“孙儿算过了,三月去,四月到达,考试,见姑父几面,五月份返程,六月份就能回府。船只是现成的,沿着运河走,又不到大海上,出不来什么事。金陵的院子也有人收拾,再派几个老成的仆从跟着,自然妥当。再说了,我们到那时,姑父也快到了,能出什么事?”

贾母这才看出贾宝玉是有备而来,她奇道:“怎么非要你妹妹去呢?”难不成有什么别的念头?

贾宝玉意识到贾母没说出口的话,大感冤枉,叫屈道:“孙儿去年在扬州才呆了几个月,都有些想念老太太。妹妹来了府里这么久,一定更想姑父。难得有个让他们父女见面的好机会,自然要让他们见了。”

他当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绞尽脑汁,才又想到了一个:“妹妹自来府上,这不到一年的时间生了好几次病,虽然有姐妹兄弟们相伴,还有老太太您护佑,到底少了父母陪伴,这回和姑父住上一阵,也能宽心些,心宽了,身子也能好点。”

“且我看了姑父来信,他这段时日一直忙于公事,昼夜不停。姑父本来就身体不好,再不好好保养,以后可怎么办。我不会劝人,只能让妹妹去劝劝了。”

他还想讲出个子丑寅卯来,就看见贾母摆着手让他停下,问他:“你姑父身子不好?”

贾宝玉点点头,林妹妹一家三口身子都不怎么好,林如海也是个常吃药的,他叹道:“姑父身子本就弱,姑妈去世时又受了那么大打击,现如今又整日天南海北的跑,身子怎么吃得消。”

贾母听贾宝玉说一句叹一句,渐渐严肃起来,林黛玉已经丧母,再没了父亲,可就惨了。虽说贾府也能收养,可那和家里不可能一样。她在贾府这么多年,知道贾府主子下人都是一双富贵眼,她就算时时刻刻护着,也有不周到的地方,林黛玉到时候定会吃亏。还有一点,林如海是贾家从勋贵世家转型为书香门第的一步路,就同贾珠一样,现在贾珠已经不中用了,林如海难道也要倒下吗?

贾府的路线先前一直走得很稳。勋贵那头,四大家族皆联络有亲,贾琏的妻子王熙凤,就是四大家族中最受太上皇重用的王子腾的侄女;四王八公虽然不如贾代善在世时热络,因着贾母在,也常常来往。宫里有甄太妃,是老亲甄家的女儿,又有贾元春这步棋子,说不定也能用上。书香门第清流世家那头,和几代列侯又是新秀的林如海结亲,又给准备科举出身的贾珠聘了国子监祭酒的女儿为妻。这一步步下来,很好地巩固了贾家的地位。可现在,怎么一切都变了?

四大家族里,贾家不说,余下三家,王家只有一个王子腾出息,薛家只剩下钱,连皇商的位置都快保不住,史家官做得不错,经济上却已经撑不住了;而四王八公,同贾家人几乎断了联系,尤其是几家王府,若不是有贾母这个国公夫人在,早就不会来往了。新帝登基后,宫里甄太妃的权势逐渐变小,帮不上什么忙,而且自从赖家那事后,虽说明面上照旧来往着,实际上关系早渐渐淡了;贾元春一个小丫头,能做什么?

一个厉害的姻亲能带来许多助力,更何况是林如海这种科举出身的探花郎。原本指望着让林如海带带贾珠,可现在却是妄想。贾珠已经不能在科举上有所作为,小一点的贾宝玉又还没有成长起来,林如海若是在这时候再倒下,贾家就真的起不来了。

这些都是后话,贾母现在最担心的是,林如海要是不在了,林黛玉可怎么办?贾母派人去接林黛玉,是心疼自己小女儿留下的唯一的孩子,可怜她幼年丧母,但还存着几丝‘用林黛玉加强同林如海的联系’‘帮林如海带带孩子林如海将来也能帮贾府忙’这类的小心思。可自见了林黛玉,早把那些小心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只觉得她哪里都好,又是可怜又是可爱。

更别说这一年来她同林黛玉同吃同住,越看越觉得她像自己的小闺女贾敏,只是少了几分富贵花的模样,多了些伶俐和清贵。贾母本就喜伶俐会说话的小姑娘,现如今越看越喜欢。

林如海若是不在了,林黛玉一介孤女,寄人篱下,多的是各种磨难等着她。

贾宝玉不知道贾母想得这么深远,见珠帘晃动,又闻到袅袅的香气从碧纱橱内飘出,敛去脸上悲伤的神情,笑道:“妹妹好了。”

贾母抬头,林黛玉因着孝期未过,身上只有青白二色,一身清丽脱俗,正同贾宝玉说着什么。她看两人言笑晏晏,拉着手说着悄悄话,心里起了一个念头,只是想到贾家的状况,又有些不放心,她按下心里的心思,笑着让林黛玉过来,问她:“明年四月,你哥哥要回金陵参加院试,届时你爹爹也在...”

她还未说完,见林黛玉一脸惊喜地看着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她的头:“你们两人都没有意见,我这老婆子自然也没意见,只是要再去信一封,问问你爹爹。”

她的目光流连在远处,没见到林黛玉正趴在她怀里和贾宝玉挤眉弄眼,她方才有一瞬间想给两人亲上加亲,只是想到贾府,又把这个心思放下。贾宝玉是良配,贾府却不是个好地方,贾府人太多,势利眼太多,关系太复杂,有一大堆繁文缛节要守,做媳妇还要每日在婆婆面前立规矩。她的敏儿就是特意挑了家庭关系简单的林家,怎么能让敏儿的孩子再受这种苦呢?还不如回扬州,回到她父亲身边,挑一个家世清白德才兼备的上进子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