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红楼佳话 > 第23章 林如海来信

红楼佳话 第23章 林如海来信

作者:红团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6-18 04:26:37 来源:文学城

转眼间又是两月,天气渐渐凉了,心远居里的土豆近日不爱动弹,贾宝玉照往常一样亲自照料,喷喷水松松土,把这一番功夫做完才去王夫人院里请安。

请安同往常一样,说不出的无趣。王夫人高坐在榻上,不咸不淡地叮嘱贾宝玉好好读书,贾宝玉听一句应一句,不过片刻便出来了。

贾政和王夫人的院子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贾宝玉站在门口看去,一边是贾母的荣庆堂,另一头走到底便是贾珠李纨的小院子,他想到多日不见贾珠,抬脚朝那走去。

路边的树木只剩下枝丫,叶子几乎落尽,时辰还早,只要几个扫地的婆子拿着扫帚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见这一行人走过,赶忙拿起扫帚干活。几人踏在石子路上的脚步声格外响亮,混夹着扫把同叶子接触的‘沙沙’声,和脚踩叶子的声音。

脚踩叶子的声音?贾宝玉狐疑,他同丫鬟们走在路的正中间,正中央已被打扫干净,显然不是他们的声音,他又朝婆子们看去,也不是她们。他循着声音的来处寻去,绕过一个弯,见一个小男孩正奋力把婆子们扫成一堆的叶子踩碎,那男童五六岁的年纪,衣裳上已经沾了不少叶子碎片。

男童听到人来的声音,一下子从叶子堆上跳了下来,见是贾宝玉,更害怕了,站在原地不敢动。

贾宝玉让丫鬟上前把人领过来,见他头上沾了零星几点碎叶子,衣裳不知被哪的枯枝刮了个口子,皱眉问道:“环儿,你这是干什么?”

贾环低着头不做声,用手使劲揉了揉衣角,半晌才道:“里头有虫子,我在抓虫子......”

贾宝玉见他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就不来劲,想到他方才那么毛毛躁躁眉头更皱了,年初王夫人借口身子不适把贾环送回赵姨娘屋里让赵姨娘养,没想到养成这幅德行。

丫鬟婆子上前把贾环身上的碎叶子拍下,贾宝玉想到贾环的丫鬟这么久还不见踪影,更闹心了,问他:“你身边的丫鬟婆子在哪?怎么没和你在一处?”贾环这么小,身边竟然没人跟着!

贾环这才抬起头:“她们以为我睡了,在房里摸牌,我偷偷溜出来的。”

待把贾环收拾干净,贾宝玉叫过一个婆子,吩咐她:“去和太太说一声,把环儿身边的丫鬟婆子全换了,这种不经用的奴才就不该进二门。”

婆子不敢多说也不敢求情,应了就去,贾宝玉回头,见贾环又低头不说话,拍了怕他的背:“站直。”本准备送他回屋,见贾环一下子把身子绷直,想了想,问他,“我要去看大哥哥,你要不要同去?”

贾环正是爱说话爱玩闹的年纪,可旁人都不和他玩,故而每日只能和丫鬟小厮混在一起,听贾宝玉这么问,点了点头,喜道:“我还没见过大哥哥呢。”

贾宝玉摇头:“这是没有的事,你小时候大哥哥还抱过你,不过你年纪小,怕是忘了。大哥哥经不起气,受不了累,咱们一会儿说点开心的让他舒缓舒缓,千万不能闹他。”见贾环点头,带他去了贾珠院子。

贾珠院里种了好些树木,看起来比先前那个院子顺眼多了。贾珠正半靠着床看书,笑着让他过去,比了比道:“又长高了。”看到贾宝玉身边的男童,笑道:“这是环儿吧。”

贾宝玉拍了拍贾环的背,让他上前,一番见礼后,见李纨端茶进来,忙站起来道:“大嫂子不必忙活。”

李纨笑了笑,放下茶杯走了出去,好让她们兄弟们自在说话。

贾珠的屋子比起往日更添了几分烟火气,无论是床头的布老虎,还是桌上的拨浪鼓,都在诉说着有一个婴儿时常出入这里。

贾珠自有了贾兰后,身子渐渐好转,偶尔也能出院子转转,贾宝玉见此,心里很是高兴,他瞥见床头的书,笑道:“大哥哥又在看书了。怎么是《千字文》?”

贾珠把书递给他:“这是我启蒙时用的书,前几日让人翻出来,预备着将来兰儿读书,再送给他。”

贾宝玉把书放在膝上翻开,见贾环也凑过来看,稍稍挪了过去,他翻阅了几页,发现里头还有些注解,从墨迹上看,显然是新记下的,且写得简单易懂,连一旁的贾环都看得津津有味。他见贾珠一腔慈父情怀,笑道:“大哥哥真是慈父心肠。”这沉甸甸的父爱是什么奇珍异宝都比不上的。

贾珠看起来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了一声:“我也不会教导,只希望他健康长大,将来好好孝顺他娘。”

两人正聊着,忽见贾宝玉院里的一个小丫鬟好似叫麝月的在外头探头探脑,他让香菱出去看看,才说了几句话,就见香菱一脸笑意地走了进来。

他瞧着香菱一脸喜气,问她:“这是出了什么好事?”

香菱满脸写着迫不及待,噼里啪啦说了出来:“爷,小红差人来告诉爷,外头收到林老爷的来信,已经送到您书房里了。”

贾宝玉一下子站了起来:“果真?”林如海自孝期过后,便被皇帝起复,去往各地巡查,常常是一个地界待不了几月便要去下一个地方,居无定所,贾宝玉不知他在哪,自然不方便寄信过去。这回这桩差事又严密得很,林如海也许久没有来信了。

一旁的贾珠见了,笑道:“赶紧去看看吧。”

贾宝玉行了礼就要走,见贾环还在看那本贾珠标满注解的《千字文》,叫了他一声,准备一起走,好让贾珠好好休息。

贾环扭捏着,贾珠见了,对贾宝玉道:“你先回去吧,让他再待一会儿,我恰好有空,还能教他认点字。”

贾宝玉见贾环一脸欣喜,又记挂着那封信,叮嘱了几句‘不准吵闹’之类的话,便同贾珠告辞离开。临出门前,他回头,见贾环待在贾珠身边满脸高兴,想到他见到自己时那副害怕模样,有些疑惑,自己很吓人么?

他记挂着那封信,出了门又问香菱:“请了林姑娘没?”

香菱小跑着跟着他:“小红已经去请了。”

贾宝玉这便放心,还未到心远居远远便见林黛玉站在大门口等他,他笑着走进去:“妹妹来的真快。”

林黛玉脸蛋红红,问他:“你们院里的晴雯方才来说,爹爹来信了?”

贾宝玉脚步不停,一面应‘是’一面同她走了进去,见书房的大书案上放着一封信,看了信封,三下五除二把信拆了开来。

两人一目十行,匆匆扫过一遍,领略了大意,又细细地看了一遍。这封信不长,一页都没写满,贾宝玉道:“依姑父所言,他这趟差事明年明年三四月便能完结,到时候还回扬州。”

林黛玉拿着信细看,找到身体康健的字样,放下心来:“爹爹还说,他要先回苏州见见娘亲。”

贾宝玉唯恐她想起贾敏不快,岔开话题:“姑父又升了,虽只升了半品,却是实职。”他读了信,想到这段日子林如海踪迹难寻,有一个不可言说的念头,林如海好似在办什么事,只是这事不能放在,至少现在不能放在明面上说,故而一点风声都没露出来。林如海有不少故交旧友,如果被逼或者不情愿,那一定不会去做,能让他心甘情愿办事的,只有当今圣上。

他又忽然想到什么,就着林黛玉的手仔细看那封信,食指一行一行往右划,直到一个点:“你看,姑父说他去扬州前要路过金陵一趟,在当地办事顺便修整一番。那时是三四月份。我明年的院试也是三四月份,也在金陵,不出意外定能同姑父见上一面。”

林黛玉也算了下时间,惊喜道:“真是。”又道,“你见了爹爹,到时候回来,一定要说与我听。”

贾宝玉心里计较了一下,笑道:“怎么就说与你听?你难道不一同前去?”他三月份去,五六月就能回来,带上林黛玉未尝不可。

林黛玉呆了半晌,贾宝玉从没见过她这副模样,笑着看了她老半天,才道:“如何,这主意不错吧?”

林黛玉回过神来,扯着帕子道:“自然不错。”

贾宝玉指了指她扯着帕子的手,问道:“口不对心,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成?”

林黛玉把帕子扯了又扯,忽的掷了过去,贾宝玉伸手接住,见她转过身子,闷闷地不说话,有些疑惑。转到她面前,见她眼尾带红,慌张道:“怎么了?可是想姑父了?咱们明年就能见到他了。”

林黛玉有些气鼓鼓的,红着眼道:“你非要说瞎话哄我,我知道我是见不到爹爹的。”

贾宝玉急着分辨:“怎么就见不到了,船是现成的,路也通,再修书一封到扬州,姑父给姑姑扫完墓,自然会看到。”

他见林黛玉开始流泪,急的团团转,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哄她,电光火石之间突然猜到,忙问:“可是担心姑父不同意?”见林黛玉哭得更凶,“那就是担心老太太不同意?”

林黛玉的哭声渐渐止住,抽泣了几声,贾宝玉放下心来,觉得有些好笑,用帕子擦干净她脸上的泪珠:“老太太那里我自然会去说,你就是信不过我,也该信我的三寸不烂之舌。”

他故意说得好笑,见林黛玉笑了,劝道:“若有下次,妹妹一定要说与我听,我是个笨头笨脑的,猜了半天也猜不着,这么大半天,妹妹哭累了可不好。”

林黛玉听他说了半天话,不好意思起来,又听他劝,更不好意思,认真地点了点头,伸出小拇指道:“咱们拉钩。”

贾宝玉疑惑,却也伸出小拇指:“约定什么?”

林黛玉仔细想了想,郑重道:“我方才不好,咱们往后好好说话,若是谁不好好说话,闹别扭,就罚他,罚他...剪花枝。”

花园里头有许多奇花异树,两人常剪来装瓶。贾宝玉笑道:“好,就罚剪一个月的花枝,每日去园里剪带花的枝丫,送到另一个人房里插瓶,接连一个月。”

秋风习习,从窗外吹进来的风绕着两人转悠,两人约定好,勾着小拇指认真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骗人是小偷。”说毕,把大拇指狠狠压在一起。

这便是一生的约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