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晃而过,这年小升初,余希柠考上了实中,陈慧柔带的毕业班也有十位学生过了实中分数线,创历年成绩最佳,并获评县年度优秀教师。
可谓是双喜临门。
另一边,黄沐卿已经办妥了手续,这一届毕业生也是她在第一小学带的最后一班学生,新学期开始她就要去广州的小学报道。
这件事,黄沐卿也没瞒着陈慧柔。她和许浩然结婚后就一直是两地分居,后来有了孩子,也是跟她在饶平生活,每年就盼着寒暑假可以去广州一家人团圆。
许浩然进修毕业后分配到广州眼科中心工作,他的工作稳定下来,黄沐卿就开始着手准备广州教师岗的考试,为小家能早日结束异地分居而努力。
眼下考上了,她最舍不得的就是闺蜜陈慧柔。两人打小就在一块,一起上的师范夜校,一起进的第一小学,一起搭档这么多年,早就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真想让你也考广州的教师岗,大城市待遇高,教学条件也好。”黄沐卿拉着陈慧柔的手不放。
陈慧柔笑了:“就这么舍不得我啊?你这么黏我,许医生知道是要吃醋的。”
“那我就是和你分不开啊,这是实话。一想到换了新环境,要和新老师搭档,我这心里都还有些犯嘀咕,不太习惯。”
黄沐卿原本是想劝陈慧柔试试考广州编的,可转念一想,这些年又真劝得动她什么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和选择,不是照搬路数就能活得一样清楚明白的。
“以后啊记得常给我打电话,你家的电话套餐,长途是不是接听免费?是的话我给你打。”
陈慧柔当真思考了一下:“好像是有60分钟免费,平日里也就阿琪会打过来,偶尔。”
黄沐卿:“那我每个月都把这60分钟打满了,超的你就交钱,别抠抠搜搜的,为了姐妹情谊。”
陈慧柔嘴上笑着,心里却很是不舍。
黄沐卿拉着陈慧柔的手不放:“寒暑假有时间了就来广州,顺带去阿琪那住几天,以后你在广州就有两个人脉了,值得来。”
余希柠从外面回来,见黄沐卿也在,乖巧打招呼:“卿姨。”
“哎,和同学出去玩?”
“去吃海石花和拍大头贴。”余希柠给俩大人看了自己刚拍的,“我这去的是红光路那的新店,没选卡通框,就这种纯白底的好看。”
黄沐卿:“啊确实,这姿势就很可爱。”
近两年流行拍大头贴,镇上的照相馆要是摆上两台拍大头贴的机子,生意就很红火。连过胶的膜纸都能选,有透明的、磨砂的、带闪带图案的。
一开始是陈梓钰拍了一套,给了余希柠一张。陈慧柔觉得还挺可爱的,就带着余希柠去拍了一套母女版的。
余希柠还把其中一张照片贴在了自己的书包上,很多人看了都说她和妈妈长得很像。但她其实更像余序洲一些,特别是鼻子和嘴巴。
因为写同学录,会跟同学互相交换大头贴,有的关系好,会多要几张,所以余希柠时常得去补拍。
“现在的小孩啊可比我们那时条件好多了。”黄沐卿看完照片,还给余希柠,顺带问了一句:“屿沉也有拍这些吗?你们交换过没有?”
余希柠:“他没拍,好多同学找他换,他都说没有,就给写了同学录。”
黄沐卿并不意外:“这孩子节俭,平日里给他零花钱他也不要。”
“卿姨,林屿沉真要去金中上学?”
余希柠先前听同学说过,但她也没敢问林屿沉。五年级一次期末考侥幸赢过他一次后就再没有第二次,余希柠到今天都记得,林屿沉说的那句——
“大不了你下次再考个第一,堵住他们的嘴就是了”。
她当时怎么回答来着?我会的。
那会三个字喊得有多大声,现在余希柠躲得就有多远,她希望林屿沉永远不要想起来这件事,否则真的太丢人了。
“对啊,以后只有周末回来,到时候你们可以多交流一下学习,金中的卷子虽然难度高,但胜在题型新,学习笔记你也可以找他要一份去翻翻看。”
一听到学习,余希柠脑袋就炸,好不容易考上实中,她只想松口气。眼下见黄沐卿又聊起卷子、学习笔记,她赶忙找了个借口往房间溜。
房门关上,陈慧柔一脸愁容。
“小升初成绩公布后,她像摘了紧箍咒的孙猴子,完全不受控。她爸帮她借来一套初一所有科目的教材让她提前学习,她愣是说我们是在拔苗助长。”
说起余希柠,陈慧柔就来气:“序洲朋友的儿子,也是刚考上实中,一个暑假把初中物理全学完了。”
黄沐卿安慰陈慧柔:“教育这件事,任重而道远,还得找准办法。原先我建议你让她试试考金中,那会你要是答应的话,我觉得希柠也能考上,因为今年的卷子不难。寄宿环境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上大学不也要住宿,提前锻炼自立能力也挺好。再说了,都是同龄人,自然会有氛围和竞争意识,要比你这么强灌输要来得起效果。”
这些话,黄沐卿之前也和妹妹黄沐冰说过,她们这才同意让林屿沉去参加。
“现在说这个也没用了,要是能再来一次,我肯定选。”
陈慧柔说不后悔,那都是假的。
“所以啊,后面的路就得靠你和序洲老师你俩好好打配合,初中会有青春期这一关,教育得有方法,否则适得其反。”
听黄沐卿这么说,陈慧柔再也忍不住了,靠着她哽咽:“往后没你在我身边,都没人点拨我了。”
“电话,咱电话里能聊。”
黄沐卿走后这晚,陈慧柔的情绪一直很低落,洗完澡早早就回房间休息,也不监督余希柠学习了。
余希柠在客厅里连看了两集《少年杨家将》才被余序洲叫去睡觉,意犹未尽地关上电视。
“卿姨搬去广州,我妈天都塌了一小半。”
余序洲:“毕竟是你妈最好的朋友,你妈生你的时候,还是沐卿老师送去的医院。”
余希柠压根不知道这事,头一回听便觉得不可思议:“卿姨送的,那你在哪?”
“上班啊,那会还没放假呢。”余序洲催促着余希柠赶紧回房睡觉,“别问那么多了,快去睡,明天早起还要爬山锻炼呢。”
余希柠哀怨道:“能不能不爬啊,我想睡晚点,开学就不能睡懒觉了。”
2007年9月,余希柠成了一名初中生,要学的科目翻倍来。从前陈慧柔和余序洲能帮着抓功课,上了初中,家里只剩下余序洲能帮着辅导。
理科依旧是余希柠的弱项,数学、生物和物理全都跟不上,学习状态进入得晚,一下就落后大半截。
都说初中才是学习成绩分水岭,这话一点都不假,稍不留神就被甩在后面,科目一多,累计在一起就是大工程。
一眨眼到了2008年,也是众人期盼的奥运年。
年前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天气摧毁了湖南郴州的电力系统,郴州境内输电塔倒塌,京广铁路阻断,多趟列车失去电力,广州火车站作为京广线的起终点,滞留人员如同滚雪球一般。
站内外滞留人数过十万,广东省内停止发售各车次车票,高速同样陷入瘫痪状态,广州气温一度低至五度。
陈镇东时刻关注着新闻里的消息,盼着她回来,又担心天气和交通影响,思虑再三还是让她留在广州过年。
不仅陈慧琪没回,陈敬禹一家也留在深圳。往年初一陈家都是热热闹闹的,四家人聚在一块吃饭,今年就只有陈慧柔一家过来。
“今年的天气真是冷,往年都说瑞雪兆丰年,今年这头啊,开得……”
“诶,大过年得说吉利话。”
王君拍了陈敬涛一下,示意他说话注意些,又从背后拿出来一个红包,封面写着学习进步四个字。
“来,希柠,这是舅舅舅妈的红包,祝你新的一年学习进步,成绩突飞猛进。”
“谢谢舅舅舅妈。”
自上了五年级,连着三年余希柠拿的红包壳封面都是学习进步。
“轮到我了,我也来。”
陈慧柔从包里掏出两个红包,笑着道:“今年是梓钰最关键的一年,梓钰,大姑希望你高考顺利,考上理想大学。梓航呢,学习进步,向两位姐姐学习,争取小升初也能上实中!”
“谢谢大姑。”
“谢谢大姑。”
陈梓钰沉稳接过,坐回到位置上。陈梓航则约了朋友去放鞭炮,道了声谢就往外跑。
“梓钰一贯不用我操心,就是梓航,看他现在这个样子,以后要能考上实中,我真得好好拜一拜佛祖菩萨。”
王君感慨道:“明明是亲姐弟,怎么能差那么多。”
“梓航也是聪明的,现在还小,等上了初中指不定就开窍了。”
大人们你一言我一句,字字不离学习跟成绩。电视里重复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余希柠在屋里待得闷得慌,拉着陈梓钰往外走。
“姐,你想考哪的大学啊?”
“广州吧。”
陈梓钰似乎心里早已有了目标大学,也是,都高三了,想考哪,学什么专业应该心里都有底才对。
余希柠脑海里关于大学的想象,多半都是从看过的青春小说里提炼出来的。
“好羡慕你,很快就能自由了,而我才刚刚开始,还有三年要熬。”
余希柠双手抄兜,踢着路面的小石子,总觉得有一肚子话要跟陈梓钰说,又怕她不懂自己在表达什么。
“要是真能穿越就好了,我要一秒无痛越过中考、高考,直接上大学。”
陈梓钰轻笑:“那等上了大学,你估计又想直接工作赚钱吧?”
余希柠难得摇头否认:“不不不,我还是想享受大学时光的,指不定还能谈场恋爱。”
“谈恋爱?你不会是……”
余希柠之前就爱看小说,加上人长得也漂亮,初中这会儿正值青春期,陈梓钰瞬间好奇起来:“有喜欢的人了?”
余希柠果断否认:“怎么可能,没有……”
就算有过萌芽,也很快被掐断了。
“一举一动都在舅舅眼皮底下,谈什么,谈理想吗?”
余希柠:“姐,读高中什么感觉?应该也没有松口气的时候吧?”
“高三是最紧迫的,高一还行,二中也有不少社团活动,你可以参加一两个,那个蓝潮我觉得就挺适合你的,写稿发表的。”
“不想,我高中一定要过得不一样才行,起码和初中三年要有区别。”
两人并肩而行,漫谈着对未来的规划。
黄沐卿也没有回来过年,给陈慧柔打了电话,问及余希柠期末考试成绩,陈慧柔头疼不已。全班一共82位同学,余希柠考了班里47名,排在中间。过年走亲戚的时候,长辈问起她是不是又考班里前三,陈慧柔都不好意思回答。
“我让屿沉找个时间跟希柠聊聊看吧,他回家了,都是老同学,应该互相帮助。”黄沐卿主动提议,陈慧柔感激不已。
这天午饭刚吃完,家里电话就响了,余序洲看了眼来电显示,是陌生号码,但还是拿起来先礼貌说了句新年快乐。
对方愣了一下,也回:“新年快乐,余叔叔。”
余序洲还是没听出来是谁的声音。
“我是林屿沉。”似乎是怕余序洲不认识,他又补了一句:“是余希柠的同学,请问她在家吗?”
余希柠正在房间里看书,听说林屿沉打电话来,一双眼睛睁得老大,边走边嘀咕,他找我干什么?
“喂,林屿沉。”
“余希柠,你下午能出来吗?我回来了。”
余希柠好奇地绕着电话线:“去哪啊?”
林屿沉:“就菜场街那家肠粉店,我请你吃肠粉。”
“啊?都过了饭点了,我都吃饱了。”
余希柠觉得很奇怪,从前林屿沉从不会给她打电话,更别说约见面吃肠粉了。
“你有什么事吗?”
林屿沉:“我从金中带了几本书过来,想给你。”
余希柠:“……”
挂断电话后,余希柠黑着脸坐在沙发上,余序洲就站在玄关那观察着,被陈慧柔拉回餐厅。
“你说这电话里都说了什么,希柠表情那么差。”
“估计是沐卿吩咐的,我之前和沐卿说了希柠的成绩,问她在广州能不能找些卷子来给希柠练,或者说有什么学习方法。沐卿就说等屿沉放假回来,让俩孩子交流交流。”
陈慧柔洗着碗,像想到什么似的吩咐余序洲:“给希柠点零花钱,真要出去吃什么海石花小蛋糕之类的就让她给钱。”
余序洲:“行。”
余希柠不情不愿地骑着自行车出门,和林屿沉约在了运动场前面的果汁摊位碰面,没过多久就看见他。穿着一身黑色的冲锋衣,黑色运动裤,从头到尾除了白色板鞋以外,其余都是黑的,大过年这身装扮,格外扎眼。
余希柠穿了件红色连衣裙,围着条白色围脖,端坐在那儿,乍一看像福娃娃,就是表情看上去不太友好。
“大过年的,你怎么想到给我送书?不会又是习题卷子吧?”
余希柠托着腮帮子看向林屿沉,一学期没见,他好像长高了不少,瘦了还黑了。
“金中伙食不好吗?你怎么这么瘦。”
林屿沉拉开椅子坐下,没有回答余希柠的问题,而是把手里的袋子递给她:“这是我们学校峥嵘文学社自己出的杂志,我觉得你应该会喜欢,所以买了几本给你。”
“杂志?”居然不是习题,余希柠接过翻开看了几页:“这些都是你们同学自己写的,自己编排印制?”
“是,金中有很多学校社团,峥嵘文学社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其他乐器社、街舞社、航空社等等。”
余希柠合上书本,感慨道:“你们学校生活好丰富啊,实中就只有学习,也有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反正没听说过有这些。”
林屿沉给她带了好几本杂志,想到出门前余序洲吩咐的,余希柠掏出小钱包:“这几本多少钱,我给你。”
林屿沉:“不用,就当我给你的新年礼物吧。”
余希柠:“可我没给你准备新年礼物……要不,你想喝什么,我请客!”
林屿沉瞥了眼余希柠桌上那杯橙汁:“和你一样吧。”
“行,老板,这儿加杯橙汁。”
因为一本杂志,余希柠对金中的生活产生了好奇,问了林屿沉很多,他都一一回答。但话题最后都还是不可避免地绕回到学习上。
余希柠坦白道:“我期末考考得很差劲,我妈挺失望的。好像上了初中,我就变笨了,不再像上小学的时候,轻轻松松也能考个前几名,初中真难。”
“高中只会更难。”
这话说完,气氛都冷凝了,眼见着余希柠表情越来越难看,林屿沉摸着鼻子解释:“我的意思是,你就是节奏没把握好,每门课都有诀窍,学习也讲究方法。”
林屿沉像变戏法似的从座椅后面又拿出一个小袋子。
“这是我的笔记,你看看有没有帮助,这几天拿回去抄?”
如果一开始就把笔记拿出来,以余希柠的性子肯定要不耐烦,所以林屿沉先把文学社的杂志给她,博些好感。
林屿沉的字很好看,像练过的楷书字帖一样,余希柠翻了翻,发现他笔记里除了有重点标注,还有考法题型的罗列。
“林屿沉,没几天就要开学了,我抄不了这么多。”
余希柠瞳孔是深棕色的,日光下特别好看,像一枚琥珀玉石。她不笑的时候常给人一种高冷严肃的感觉,但只要望入那双眼,紧张的情绪又会被一一驱散。
“我生物和物理最差,我先借这两本吧。”余希柠把其他还给林屿沉,“你什么时候回学校?我抄好了还给你。”
“正月十一我就回去了。”
“那还有几天时间,我回去就抄。”
林屿沉叮嘱她:“不单是抄,你记得理解,有不懂的随时打电话给我。”
余希柠歪着头看向林屿沉,视线总是很容易被他长卷的眼睫毛吸引过去。
“怎么了?”
余希柠:“你为什么要给我笔记啊?好学生不都是最宝贝自己的学习笔记吗?生怕其他人看了去,比他考的分数高。”
余希柠同桌的笔记就从不给她看,生怕她抄到了什么重点,考多几分似的。
“是不是沐卿阿姨让你给我的?”
林屿沉沉吟一下,坦白:“我大姨只跟我说你期末考考得不太好,问我有没有跟你联系,毕竟是同学。如果回家了有时间,就互相交流,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地方。”
他犹豫了几秒又补充:“我们俩现在不在同个班,也不算竞争对手,我愿意帮你。”
余希柠若有所思地点头。
林屿沉:“初二还会多一门化学,如果现在这几科的功课不补齐,后面很容易就被落下了。”
余希柠捏着吸管喝完橙汁,只觉得心口一阵凉:“被你说得我更害怕了。”
“宋乔考得怎么样?你不是和她关系最好吗?”
余希柠的朋友里,林屿沉就记得宋乔,以前也没怎么留意她都和哪些人玩,好像也只是前后桌这样。
余希柠:“她考得挺不错的,班里前五应该有吧,她英语都能拿满分,听说暑假会去上新东方。你知道新东方英语吗?”
林屿沉点点头:“有听说过,挺贵的。”
一提贵字,余希柠立马知道这话题不能继续往下。
“还有什么新概念英语,反正就是有去上补习班,化学也是,我们学校有个老师在外面办了辅导班,去读的同学还挺多的。”
说起这个,余希柠就气鼓鼓的有很多话想说。
“你知道我们学校老师多夸张吗,十个里面有九个都在外面开了辅导班,连语文这种科目都有。然后出的考题,都是课外辅导的时候给学生提前练过的。就拿语文来说,古诗词十分,文言文阅读十四分,她们补习课上都练过。”
林屿沉一下就愣了:“还能这样?”
余希柠点头。
“我也纳闷语文有什么好开班辅导的,顶多补一补作文吧,但后来我发现其他题型他们也练,而且每次考试前一个个都神神秘秘的。后来是我前桌说漏了嘴,她就有去上补习班。”
余希柠晃荡着脚,踢了踢前排椅凳,掰着手指头给林屿沉数:“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物理,就政治历史地理这种文科的没听说过开班,其他都有。”
林屿沉:“你报了吗?”
余希柠摇头,报班费用不少,平日里她还要练琴,如果还上补习班,那就真的没有什么自由时间了。
“还是先把基础练扎实,知识点悟透了,多做练习题就行。”林屿沉又强调了一次:“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我,要不你加我□□号?”
余希柠上四年级的时候就随大流申请了一个□□号,但家里电脑没装宽带,她平日里也没使用过□□。只是别人有的,她也要有,像是身份象征。
之前填同学录的时候,就有□□号一栏,几十份写下来,这串数字早就背熟了,脱口而出背给林屿沉。
“行,我回去后加你,记得通过。”
余希柠:“我设置了免申请添加的,直接就是好友了。”
和林屿沉分开后,余希柠又去了趟书店,买了几个新本子用来抄笔记。回到家,刚好有客人在,余希柠打了声招呼就回房学习。
“你家孩子过年还学习啊,真勤奋,期末考考得不错吧?”
关门前,余希柠听到了这句话,嘴角往下撇了撇,沮丧又丢人。
[可怜]妈妈要和闺蜜分开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