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花仙草 > 第2章 名额

红花仙草 第2章 名额

作者:随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9 00:49:12 来源:文学城

年关将至,镇上好几家小铺子门口都用大木板撑起来当桌面,摆满年货和红色贴纸,各种喜庆的花样挑得眼花。

老爷宫门口的戏台也都搭起来了,就等过年那几天唱盏仔戏。这几日下午戏团都有排练,基本上围着罩子,只听得见声响,看不见人影。

就这样,陈敬禹还每天都要跑去听个声,回家吃饭跟家里人讲,过年的曲目是《祝枝山嫁女》还是《小刀会》。

陈慧柔对这些是不感兴趣的,她只想吃快些,跟大哥去书斋房看书。

镇上书摊有卖琼瑶的书,一本两块钱,一摆上就卖光,有两本陈慧柔都没看过,只得偷偷写信给陈敬涛,让他从市里买了带回来。

饭后,邻居张婶来串门,徐晓敏拿了张凳子给她坐,又将刚摆好的果盘端出来,瓜子零嘴都有。

“敏姐,大妹呢,不在家?”

徐晓敏:“跟她哥去看书了。”

张婶一脸的惊讶:“哎哟,还看书呐,要不怎么说你家这个基因是真的好,孩子们一个个都好学。”

徐晓敏笑笑没接话茬,只顾着逗弄陈慧琪。

张婶又看向陈镇东:“陈总工,今年听说厂子效益不错啊,你家这拿厂里两份工资,过年得买多两斤肉吧?”

陈镇东摆摆手:“你这话说的,像我们白拿厂子的钱一样,大妹也是从学徒开始做到现在当质检员的。”

“对,大妹名声好,这不,我婶子那儿托我来问问,大妹有对象了不?”

徐晓敏一听,脸色都冷了,怀里的陈惠琪哭闹了两声,她抱起来一边哄,一边搭腔:“慧柔过了年才二十,不急着嫁人。”

张婶听笑了,拍着大腿掩唇:“敏姐家到底是有文化,都疼孩子,这换做别家姿娘,十六七岁早就谈婚论嫁了。”

徐晓敏:“我家大佬还没谈呢,轮不到妹妹。”

张婶:“哎哟,说起敬涛,一表人才的,你家门槛这都是被媒人给踩塌的吧?还没定下来呢?”

徐晓敏摇头,不想聊这个话题,抱着孩子就进里屋。

外屋顿时只剩下陈镇东跟张婶,即便开着电视有声响也难免尴尬,张婶找了个借口就走了,说媒没说成,碰了一鼻子灰,真看不出来,这家还把女儿当宝。

把陈慧琪哄睡后,徐晓敏回到外屋,先是给陈镇东倒了杯小酒,又给掰了一小碟花生米。坐在旁边自顾自地聊起:“过完年,三月份我就要退休了,大佬毕业后有分配,我想让大妹来顶我的职位。”

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相关号文规定,职工离退休后,允其一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顶替安排工作。

徐晓敏要退休了,陈家有一个名额,她想给陈慧柔。

陈镇东抿了口酒,没应声。

徐晓敏起身把电视关上,顺手把门掩合,一屋子静下来,隐约只听得见隔壁播潮剧的声音。

“当初没让大妹继续念高中,我心里一直过不去,眼下有这个机会,我想给她。”徐晓敏轻声道。

这桩事压在她心上五年,好在有政策,也算个机会。

陈镇东:“她又没读过师范,怎么当老师?”

徐晓敏耐心解释:“顶职后有半年的师资培训,然后继续考师范,脱产进修两年。”

“加起来就快三年。”

陈镇东替徐晓敏把后半句说了,仰头喝完剩下的酒。

徐晓敏柔声开口:“我知道你在顾虑什么,大妹这几年在工厂上班,工资到手都会交给我贴补家用,我留了一些攒起来。”

陈镇东挥挥手:“那我没意见。”

1983年,年初一早晨祭祖,晚辈给家长拜年。一大早镇上就有营大锣鼓,有些商铺为了图吉利,会在锣鼓队到的时候放鞭炮给利是,锣鼓队会停下来给他们舞一段献技贺新年。

陈敬涛四姐弟拜完年就去巷子口看锣鼓班,陈敬禹最爱看这些,愿意从巷子头跟到巷子尾。遇上饭点也舍不得回家,非得看完才肯走。

初三走亲访友,陈镇东的老朋友王珣立带妻子来陈家做客,见到了陈敬涛。陈敬涛往那一站就是斯文气派,长相也端正,还是中学教师。

王珣立的妻子一下就注意到了,等着正月一过,就让丈夫来陈家说亲。王家有个小女儿,小陈敬涛两岁,年纪正相配。

陈镇东和徐晓敏一听,拍板答应。

转眼到了七月份,半年的师资培训结束了,陈慧柔顺利考上师范,开始为期两年的脱产进修。

与她同班的黄沐卿是陈慧柔闺中好友,黄沐卿的父母与徐晓敏认识,自小就有来往。

“慧柔,下了课我们一块去趟商店哩,我妈给了我布票让我买两块好看的料子,要给我做裙子穿。”

黄沐卿挽着陈慧柔的手亲亲密密地往外走,她身形高挑样貌好看,总喜欢给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陈慧柔:“我就不去了,我得去替我大哥送信。”

陈敬涛和王君交往过程里,陈慧柔充当的是信童的角色,每天下课顺道帮大哥送信,约王君出来见面。王君长相秀气,小家碧玉,陈慧柔对她的印象还不错。

“啊?那我陪你一起去,去看看你的新嫂子!”

黄沐卿情绪转变得快,主意一下一下的。

陈慧柔哭笑不得:“还没结婚呢,不好叫嫂子。”

“我看也快了,这原本一周一次信,现在得两三次了吧?净使唤你。”

两人骑车有说有笑地到了纺织厂,没过多久王君就出来了,陈慧柔一眼就看见她,从包里拿出信来夹在一份小糕点下面递给王君。

“米糕粿是我小姑做的。”

“谢谢。”

王君声音听上去软乎乎的,格外小声,黄沐卿都差点听漏。

王君:“辛苦你跑一趟,要回家了吗?”

陈慧柔:“对,那我先走了。”

“等等,这是,这是给你哥的回信。”

王君飞快往陈慧柔手心里塞进一个信封,上面还印了朵小花,陈慧柔点点头收进包里。

车子离开纺织厂大道,黄沐卿憋了半天的话总算能说了:“你嫂子看起来也太小巧玲珑了吧!涛哥个子那么高,这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带着你家小妹呢。”

陈慧柔听笑了:“有那么夸张?”

黄沐卿:“我说的是事实。”

陈慧柔:“没听过一句话?浓缩的就是精华。她性子好,我哥喜欢就成。”

黄沐卿点点头,也没再说什么,她还惦记着商店的新布料,想着绕回去看看店门关了没。

陈慧柔看着天色,有些晚了,回去还得做饭:“今天没办法陪你去商店了,要不等明天?”

黄沐卿想了想:“也行。”

两人的车在后街巷分开,陈慧柔加快速度回家,彼时徐晓敏已经把饭做好,其他的就等陈慧柔回来再弄。

夏天一过,陈王两家商量着婚事,每天晚上,家里不大的外屋挤满了大人商量各种琐事细节,毕竟是陈家长子的婚事,又是这一辈中最早结婚的,重视得紧。

屋里没法待,陈慧柔带着陈慧琪去书斋房看书,陈敬禹刚上初中,功课不算多,趁着大人不注意,溜出去巷子头找朋友玩。

第一天去放炮,第二天去抓鸟,到第三天,陈敬禹和人打架了。一挑三,打着打着变成怂包,被人追着满巷子跑,他想都没想就往书斋房去,叫声惊得一屋檐的鸟都飞走了。

陈慧柔从房里出来,还没看清楚情况,人影就闪到她后面。

“大姐大姐!他们要打我!”

陈慧柔皱眉:“你又干什么了?”

跑进来三个小伙,个子看上去都要比陈敬禹高,一顶头发染得乱七八糟的,一看就是混社会的,不是什么正经小孩。

“陈敬禹,有本事别躲姿娘后面,出来单挑!”

为首的那个人朝陈敬禹吼了声,屋里的陈慧琪都跑出来看热闹,扒拉着门板看二哥跟小鸡仔似的躲在大姐后面,真是新奇。

“你们三个打我弟一个,算哪门子单挑?你这头发上哪染的,不好好学习染什么头发,作业都做了吗?”

陈慧柔好歹也是上过师资培训的,板起脸来是有点老师的模样。

黄毛:“我不跟你这个姿娘理论,让开。”

陈慧柔:“吵什么吵,陈敬禹干什么了?说出来我评评理,要真是他错,任你们打。”

陈敬禹不可思议探出头来:“你是我亲姐吗?”

陈慧柔回头瞪了陈敬禹一眼,她对自家弟弟还是了解的,调皮但不至于主动去惹是生非。

黄毛几个面面相觑,站在后面那个扯了扯他的袖子,小声说:“我听说陈敬禹的大哥跟大姐都是当老师的,凶得狠。”

“就是,别真找家长了到时候把我们牌都给收了,要不这次就算了。”

黄毛抹了把鼻子,抬手指了指陈敬禹:“你小子够没胆的,下次要再多管闲事,我打得你鼻孔血流滴答!”

“威胁谁呢!你爸妈哪位啊,我得找他们说道说道怎么教育孩子的。”陈慧柔攥紧了拳头挺胸回应,气势足得很。

“老子没妈!”

黄毛吼了一句,带人离开。

书斋房里的小孩都跑出来看热闹,有两三个大人闻声也出来,本想护着陈家俩姐弟,发现根本都不用,陈慧柔三言两语就把人给吓退了。

林老伯乐呵呵地竖起大拇指:“大妹啊,有你阿姆的样了。”

陈慧柔颔首道歉:“不好意思阿伯,吵到大家了。”

陈敬禹站直了身,理了理领口和头发,松了口气,见陈慧琪鬼头鬼脑地躲在后面,拉着她警告,回家不许跟阿爸阿姆说。

陈慧柔揽过陈慧琪,拧眉:“你干什么惹那几个人?”

“他们卖假牌!我那一套就差个小王就齐了,他们说有,就是要两块钱才肯出,结果给的假牌!”

陈敬禹气死了,两块还是他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弹珠都舍不得买新的。

陈慧柔:“你都上初中了还玩公仔牌,小心被阿姆没收了去。”

“大姐,今天的事别跟阿爸阿姆说,不然我又得挨阿爸打。”

“知呐,回家吧。”

陈慧柔回屋里收东西,陈慧琪打着呵欠闹着要二哥背自己回家,姐弟仨并排走在巷子里,陈敬禹望着路灯,扭头问陈慧柔。

“大姐,等明年开春,大哥跟君姐是不是要结婚了?我昨天听二姑说了,婚房就设在小阁楼,那你跟慧琪住哪?”

陈慧柔愣了愣,不知道陈敬禹连这都听见了。双手抄在兜里,踢着路面上的小石子,喃喃道:“我也不知道,听阿爸阿姆的安排吧。”

陈慧琪揽着陈敬禹的脖子,睡着了,嘴里还叫着大姐。

路灯将三人的影子拉长,主动挑起话题的陈敬禹很快就忘了这件事,只觉得背上的陈慧琪沉得很,不由得加快脚步。

陈慧柔满腹心事,越走越慢,距离一下就拉开了。月光清清冷冷地照在她身上,一个没留神,踩到了一块不稳的青石板。

石板哐当一声闷响,在这黑长的巷子里并不突兀,就连走在前面的陈敬禹都没听见,唯独陈慧柔自己吓了一跳。

回到家,客人都走了,桌上凌乱堆着花生皮和瓜子皮,茶杯也都还没洗,徐晓敏正把拿出来的椅子收好,陈镇东则坐在主位上,翘着脚听收音机。

“你们仨一块回来的?阿琪睡了?”

徐晓敏拍拍手,接过陈敬禹背上的陈慧琪,抱回里屋去。

陈敬禹给自己倒了杯水咕噜噜灌完,看了眼屋子,问:“大哥呢?”

“出去送客了。”陈镇东指挥着陈慧柔:“大妹,把桌子收拾一下,地也扫一扫,别晚上馋老鼠。”

陈慧柔正想着坐下,卷起裤腿看脚踝,隐隐有点疼。结果被陈镇东这么说,又直起腰来:“好。”

陈敬禹放下茶杯,主动拿起扫帚:“我帮大姐。”

陈镇东看了他一眼,露出新奇的表情:“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

陈慧柔没觉得有什么,她知道陈敬禹就是在谢自己晚上帮忙解围罢了。

除夕快乐~[垂耳兔头]

1、营大锣鼓、潮州大锣鼓——非遗文化(和今天的日子好相配,会找些图和视频给大家看看~)

2、盏仔戏——又叫铁枝木偶戏 也是潮汕地区传统文化

3、关于职工子女顶替zc——

① 1965年,依据广东省劳动局(64)劳配字第440文规定精神,县劳动局对老弱病残职工,退、离休后生活有困难者准予一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参加工作。(WG期间暂停)

② 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国发[78]104号文规定:职工离退休后,允其一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顶替安排工作

③ 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劳动制度改革“四项暂行规定”,最后一次照顾吸收和顶替,年底起废除此项制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名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