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黑与红(二战) > 第5章 雪化

黑与红(二战) 第5章 雪化

作者:v我200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30 17:16:32 来源:文学城

“这孩子刚到家...”老瓦西里耶夫吭哧吭哧喘气,放下一大捆木柴,在毛巾上擦擦手,喜悦地拉住儿子的衣服往前拽:“来呀列昂尼得,见过乌尔里希老爷。”

“叫我同志,伊万,”老乌尔里希端起瓷盘,咖啡的浓香袅袅飘满室内:“劳工最光荣。”

“列昂尼得.伊万诺维奇.瓦西里耶夫,”仿佛松枝被雪折断,寒气沉沉压来:“家父说您找我有事。”老人啜了口咖啡,终于移开挡住视线的报纸。

“你是列昂尼得...”老人急忙戴上单片眼镜,不敢相信眼前的是仆人的儿子,他看看老瓦西里耶夫,伐木工正嘿嘿笑着,用搭在肩上的毛巾蹭手背的污渍,他又看看列昂尼得,呵,瞧这孩子的模样举止,史诗怎么说?“太阳赐予他美貌,风暴赐予他力量”,哪有一丝一毫他父亲的影子?变天了,寒门中竟能出王贵,这世道轮回变化如此。

少年站得笔直,几乎触到门框,军帽托在臂弯中,挺拔若青松,冷硬如岩石:“您有什么需要我效劳?”

“咳咳,没错,没错...”老人不自在地挪了挪:“请坐,孩子,我希望你给我女儿补补课。”

“我们同病相怜,伊万,我夫人就留给我这么一个孩子,”老乌尔里希的怜爱之情溢于言表:“我宠坏她了。” “您又偷偷说我坏话,”米兰娜的脸被炉火照得红扑扑的,一把掀开天鹅绒窗帘,从窗台上跳下,踩着皮鞋噔噔噔跑上前:“我再也不理您了。” “别生气呀米兰娜,”老乌尔里希放下报纸,殷切地伸着脖子:“爸爸以为你在房间复习功课呢。”

“哼,”米兰娜的嘴依然噘得高高的,两条光滑的粗辫子搭在胸前,她牵起列昂尼得的大衣下摆,像只引人情不自禁追逐的蝴蝶,轻盈地闪进房间:“您跟我来。”

“我认识您,您的班主任教完您后又教我,我知道您的算术好极了,”她一关上门就搂住他的脖子,柔声恳求:“可您习以为常的题目会撑破我的脑瓜,我不想进大学,想在文工团当一名舞蹈家。”

他们离得如此近,近得他能听见她睫毛的眨动。“您帮帮忙吧,”她仰起头,金色的双眸热切地望着他:“帮我直接解开那些讨厌的数学题,别理我爸爸了,我没有撒谎,我可以跳舞给您看。”

触到她温暖明亮眼神的刹那,少年因脆弱敏感的自尊竖起的尖刺温顺地垂下,怔怔地坐在原地,紧张地在大衣上攥出一道又一道褶皱。

“我跳得好吗?”她双臂环抱过头顶,腰肢不盈一握,一朵生来纯净优美的雪花,天真地撒娇:“您夸夸我呀。” “您跳得...好极了。”他的声音低沉悦耳,如山谷手风琴的回响,手肘却不由自主发颤,碰到了杯盏。意识到自己干的蠢行,列昂尼得面色一白。

“您没烫着吧?”米兰娜同样惊慌失措:“您不能这样回去,会冻坏的,我得去告诉爸爸。”

“下人房被强拆了,”老人很是为难,看向窗外,原来属于乌尔里希家的麦田已经变成了集体农庄:“伊万回去了,让那孩子在厨房对付一晚上吧。” “您真狠心,他是客人,怎么能让他谁厨房呢?”她还指望他帮她完成数学作业呢!

米兰娜熄了灯,轻手轻脚爬上床,蹬住暖烘烘的热水袋,借着积雪反射的月光,她看见少年一声不吭地蜷缩在她房间的角落,像只生怕引起主人注意的大狗,毛毯根本盖不住他一米九的身躯。“列昂尼得?”担心被父亲听见,她悄声唤他,掀开鹅绒被的一角:“您想上来吗?这里暖和。”

......

他们恋爱后,有一次他们一起读《白鲸》,她问他是否看过海,他摇摇头,替她翻到下一页,那个在旁人眼中冷淡高傲的军官,在她面前总难掩自卑之色,她笑着亲了亲他,对他说等他们结婚,就带他去看海。

去年春天,跋山涉水,他终于看到了海,不过是没有她的海。

此前,他只领教过敌人装甲部队的威力,并未将敌人的步兵放在眼里。尤其是克里木一役初期,苏联制霸海峡,利用舰队源源不断前调新锐部队,己方兵力与敌方对比达2:1,但他还是失败了。

帕尔帕奇地峡太窄,刻赤半岛两面被汪洋环抱,兵力难以侧向展开,敌人却能往往利用较少的兵力出奇制胜,且在空军、炮兵的出色协同下切断了红军的补给线。没有补给...没有补给,弹尽粮绝,再多的人数只是令战争更惨烈罢了。

等中校率精疲力竭突出重围的残兵撤至濒海时,面对政委,他羞惭得无言以对。

政委四下瞧了瞧,部队两手空空,为了急行军,重型武器被丢弃在了半道上。

“我...您...”, 中校张了张口,政委眨眨眼,抓住他的手:“不必说了,您还活着,从英勇战斗中幸存,这就够了。您在名单上,我专程来接您的。”

“战争的核心是人,”米哈伊尔语重心长:“人类历史上,还没有比战争更壮丽恢弘的景象,像月球的背面,至暗而神秘...您想想,这么多人,截然不同的面孔,形形色色的身份,成千上万具肉身,成千上万个心魂,在同一时刻,抱着一个念头,甘愿为同一个理想献身,那就是为祖国和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

“只要有你们,我亲爱的达瓦里氏,红旗不会倒下,莫斯科不会陷落。你们就是卫城。”他深信以列昂尼得为代表的这一代年轻人,他们是苏维埃的卫士,也是敌人最好的学生,付出血的代价,经历战火的洗礼,他们会迅速成长,成为最优秀的指挥官。

曙光降临,他从冲锋艇靠岸的陡崖俯瞰,终于看清了夜晚涉过的海。

与平原不同,没有轮廓的束缚,汪洋无边无际、恣肆延展。孤独袭击了青年军官,他失去了触手可及的胜利,失去了枕边的爱人,失去了家乡。头顶传来轰炸机的尖啸,什么东西湿润了他的眼眶,被海风带走,同白茫茫飘飞的雪一起,汇入咸涩的波浪。

...我在,哭吗?他木然地想。一朵浪花重重撞碎在岩石上,海危险而平静,粼粼波光下是蛰伏的暗礁,如这片单调、荒凉的土地,隐藏着敌人梦寐以求的石油和脉矿。也就在当时,他想起了另一件年少往事。

一个夏夜,他寄住在舒伦堡家。“不点灯?” “带你透口气,”舒伦堡举杯:“躺着,列昂尼得,不在莱茵河畔看一次星星你会后悔的。”

“我可没钱每个地方都点上灯,”舒伦堡撇撇嘴:“这栋古堡是祖父留给我的,1918年后我家就破产了,要不是那个犹太房地产商价压得太狠,我早卖了它搬到市区舒舒服服住了。”他依然保留幼年娇生惯养的无忧无虑,说完顽皮地吐舌头扮了个鬼脸:“你家住哪儿?说不定哪天我回去俄国。”

“天,这是人住的房子?还不如猪圈...”意识到失言,舒伦堡慌慌张张把后半句话往下咽:“我错了,你别生气...我不是有心的。”

“我知道,”少年收起照片,照片上,一座黏土搭成的小屋坐落在山脚,前方,除了一根电线杆,只有延伸的荒原:“成为预备军官后,我会在城区分到一所房子。” “为房子参军?”舒伦堡坐起来,看向好友野性难驯的绿眸:“你歌唱得好听,手风琴拉得催人泪下,你该去学音乐,列昂尼得。”

“音乐不会让我成为大人物。”列昂尼得很少敞开心扉,他仰起头,将伏特加一饮而尽,盯着闪耀的星河。

舒伦堡觑了一心出人头地的同伴好一会儿:“大人物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长官,德尔维上校春天会再次发起进攻的,对吗?”一个士兵问,到了这个时候,他竟奇迹般毫发未伤,紧紧抱着一张黑黄相间的皮毛。

...春天!这个词舒伦堡太久没有听见了,草木竞发,冰雪融化,每一缕阳光都闪烁着自由、温暖与新生。多么遥远,多少士兵能在呼啸的风中,在断壁残垣下,弹尽粮绝的绝境中等来故国的春天!这只部队曾英勇顽抗,流血、饥饿、寒冷折断了他们的翅膀,窒息了他们的歌唱。

舒伦堡闭上眼,看见了白布下的小伤员湛蓝的眼,属于奥地利最美的湖泊,被斯大林格勒的雪淹没。能抱怨什么?难道敌人不是在浴血奋战,不是在守卫家乡?炮火沉静后,双方都以人的面目,长眠在同一片大地上。

“空军今天送来了七十吨补给,”司令疲乏不堪,指了指地图:“敌人向罗斯托夫突击,已经夺占莫罗索夫斯基和塔琴斯卡亚机场。”

“我们的日最低补给标准为四百吨,”参谋长冥思苦想:“现在只剩下皮托姆尼克和古姆拉克机场...”

“德尔维上校被解职了,”司令示意下属看新发来的电报:“原因是他为解救第六集团军在梅什科瓦河停留时间过长,陆军总司令部命令他立即后撤,支援下奇尔河,防止罗斯托夫被突破。”

“我昨天请求派数百人飞入合围圈,他们说,没有这个必要了。” “没有这个必要...”参谋长不明白似的重复:“没有这个必要。”

“合围圈中还有九万人。” “是啊,是啊,阿图尔,一开始是三十万。”

“下达我的命令,加快速度送出伤员…进来,”保卢斯抬头:“我想见的不是你,少尉,是舒伦堡少校。”

“大将先生,”艾伯特冷静地报告:“长官刚刚自杀了。”

“什么?!舒伦堡他...” “懦夫行为,如果是费因茨...”参谋长不甘心地念叨。“闭嘴,”司令头一次如此粗暴,沉默片刻,他朝向少尉:“恭喜你,孩子,我已是元帅,你被晋升为上尉了。”

他把最后一枚铁十字勋章别在了年轻人的胸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