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没有永远的幸运
国庆的加餐是蘑菇,元旦的加餐也是蘑菇。
虽然只有蘑菇,但谢挽霞带了一丝笑容:“毕竟吃到了纯粹的米饭。”
冠英看了她一眼:“妈,你能不能有一点志气?只是米饭里不掺红薯,就觉得满足了?而且那是怎样的米饭?东方魔稻。”
口感粗糙,而且完全没有米香。
想一想自家从前吃的米:“崇州米,西昌米,泰国香米,不用配菜,只吃米饭就很美味。”
谢挽霞叹道:“那时候你还要挑剔菜不好,太油了,或者油放得少。”
佘凌连忙说:“要说起米,我们东北大米很不错的。”
薛琴笑道:“五常大米,都知道的,名头很响。”
龙柏真道:“要说五常的米,或者真的很好吧,不过我吃过最好的米,是朝鲜屯大米,那是真的不用配菜……”
佘凌连拍大腿,是的,是的,每次系统点餐,指定用朝鲜屯白米,五常大米可能真的很好,但就好像阳澄湖大闸蟹一样,那一小片出产,哪能行销全国?日本泰国的米也很出名,但自己都不奢望,只要有一碗香喷喷的朝鲜屯米饭,就很幸福了。
张夏乐着说:“然而如今哪一种都吃不到,只有东方魔稻。”
就这还是限量供给,米饭之中掺红薯。
冠英两腮都鼓起来:“为了省米,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做红薯饭?十月末忽然开始。”
嬢嬢搂着大宝:“可不要啊,只吃了这两个月,大宝就瘦成一条条,眼看脸上都有皱纹了,和他爷爷一样。”
佘凌凑过去仔细看了看:“是瘦了,黄黄的,爱娣也瘦。”
比大宝还瘦。
然后转头对冠英一笑:“自然是要十月底呢,红薯生长期一百二十天,六月中旬大战,算一算日子差不多。要说红薯,真是个好东西,超级水稻亩产两千斤很惊人,但红薯随随便便就是四千斤,厉害的亩产万斤,真是个宝贝,只要有它,不担心饿死人。”
张夏挑起拇指:“凌姐有学问。是那位农神讲的?”
佘凌笑道:“她早就出院了。网文里有写。”
《咸鱼大小姐》国破家亡逃难,从空间中获取食物,前世农学院毕业,面对一片菜圃,仰头向天一阵狼嚎:“为什么没有红薯?种植水稻小麦都好辛苦,所以空间里根本没有准备这些,只开了一小片菜园,单吃菜,肚子发空。哪怕有马铃薯也好,虽然比红薯产量略低了些,一亩也有一千多斤。这两样好东西如今在哪里?应该都还在南美洲。”
然后就巴拉巴拉罗列一串数字,对比几种主粮的产量,本来这种单纯的知识介绍,不是很能引起读者兴趣,但作者加入了分析。
佘凌也认同,在这样的末世,假如自己的外挂是随身空间,种植水稻小麦不是好的选择,太累了,产量也低,红薯马铃薯极其高产,也省掉脱壳碾磨的加工程序,红薯倒罢了,自己不很感兴趣,马铃薯泥可以用来做主食,虽然热量低一点,搭配肉蛋也还行。
想到庄园小屋,佘凌的心又痛了,随身空间搭配读书系统,逆天的存在,彻底财务自由,完全解脱末世危机。
冠英一头躺倒在床上:“吃得这样差,每天要工作,全年没有休假,只要能动,就要做事,学校里周奶奶,中风偏瘫才不再来扫地。”
龙柏真默默片刻:“周姐很辛苦,找时间该去看看她。”
大宝的爷爷说:“十几天一根烟都没有抽,我的心里慌啊,日子太苦了。”
龙柏真望他一眼:“与时俱进吧。”
张夏狠狠咧嘴:“阿姨,这个不是与时俱进。”
而是严重衰退。
这一句话,黑色幽默,让人真想哭,心酸啊,这就是社会演化。
第二天,一月二号早上,佘凌与母亲手挽着手出门,薛琴从后面赶来,紧贴着佘凌:“凌姐,马上大夜班,拜托一件事。”
“消炎药?”
“是啊,小安咳了半个月,我好容易托人拍了胸片,肺感染,但想要开药,无论如何拿不到。这里有一张药方,如果在外面能够找到,我那里还有一只银手镯。”
佘凌看着单子上的药品名:阿莫西林/头孢、布洛芬、羚羊清肺颗粒、板蓝根。
医师署名:欧阳圣蓝。
“未必全能找齐。”
“有什么就用什么吧,但凡拜托给你,总有几分希望。”
度日如年,虽然战后只六个月,却仿佛已经几年时间过去,起初还能拿到药,这两三个月渐渐拿不到了,自己四处请托,零零散散拿到一点黑市药,各路走私商,倒是佘凌这里的渠道最可靠。
龙柏真望着她:“你为小安,很费心了,佘凌小时候,也经常生病,我想一想就头疼,你更辛苦,赶在这样的时候。”
薛琴两个眼圈顿时红了:“阿姨,谢谢你能理解我。小安身体本来不是这样,从小到大很少生病,现在却这个样子,大战那一天,她骑自行车一路回到家里,如果留在学校宿舍……”
龙柏真:“总归都为难。”
走在路上,承受大量核辐射;留在学校,与亲人就此分离。
“居然落到这样,好像做梦,阿姨,你这个年纪,本来应该睡下铺的,只是小安身体不好……”
龙柏真摆手:“我不过七十一岁,每天爬一爬梯子,还能锻炼一下。”
佘凌笑着说:“我妈妈的体力,比我还强呢。”
睡上铺真是不开心,但看一看六个下铺,嬢嬢和阿叔两个老人带着两个小孩,占两个下铺,薛琴与14岁的小安合睡一张铺位,张夏三个小孩,妻子古少芬带着睡在下面,需要两个铺位,还有一个下铺是谢挽霞,常年腰痛,不好爬上爬下。
所以这六张下铺,哪一个也不方便让出。
张夏从后面快速走过,回过头来笑了一下,迈开两条长腿,嗖嗖地向前去了。
薛琴望着他的影子,皱了皱眉:“张夏一直想要香烟。”
佘凌背诵道:“吸烟有害健康。”
烟盒表面常见提示。
薛琴动了动嘴唇,想要再说些什么,却终究没有说。
上午十一点钟,鲍春雷将佘凌叫到身边,低声说:“很快要重新调级,决定给你升一级,助理护士。现在去拿胰岛素。”
佘凌答应一声“好勒”,乐颠颠跑到药房窗前,敲了敲玻璃:“白药师。”
白烨抬起头来:“取药?”
佘凌递进一张单子:“急需胰岛素。阿莫西林没有了吗?”
白烨接过药单,视线从上面药名溜到下面医师签字:“阿莫西林、头孢、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所有抗生素,都严格管控。”
她轻轻一转头,视线向后面飘,佘凌看看她,又看看前方储藏室,一时不能理解。
白烨站起身来:“我拿去给中校审核。”
佘凌瞬间明白:药房从什么时候开始军管?难怪欧阳副主任的签名都拿不到药。
几分钟后,佘凌手捧药剂,飞快跑向病房:“现在注射胰岛素。”
将针筒里的药剂推入病人肌肉,佘凌为她塞好被角:“有哪里不舒服就按铃。”
六十几岁的老阿姨微微含笑:“谢谢你,护士是很亲切的啊。”
佘凌一乐,赶忙跑到走廊尽头,另一个病房,抄起水壶打水。
病床边,两个军官坐在床边,笑呵呵同床上穿着病号服的男人说话:
“首长,这里条件很好,单人间,很清静。”
“您多住几天,好好休养一下,这一阵为了基地,实在太辛苦。”
头发花白的男人笑道:“实在放心不下工作,而且也辛苦医生护士们了。”
对着佘凌微微颔首,和蔼地笑。
佘凌一笑:“这是我们的职责。”
“佘护士是很亲切的人,啊……咳咳咳……呕……”
忽然大口吐血。
少校军官立刻变了脸色,站起身按急救铃。
佘凌转身跑出去找医生。
不多时四五个人冲进病房,病人已经昏迷过去,医生迅速诊断:“肝硬化大出血,注射肾上腺素,紧急输血,马上准备手术室。什么血型?”
鲍春雷道:“刚刚入院,还没来得及验血。”
中校挽起衣袖:“没时间验血,用我的吧,O型血,前几天刚刚体检,一切正常。”
“好的,佘护士,准备用品。”
佘凌跑出去,拿了肾上腺素,还有采血注射用具。
中校粗壮的手臂伸到她面前:“快采血。”
鲍春雷将药液抽吸入针管,闻言眼皮一跳,飞快瞥了佘凌一眼,再一看周边,其她人都已不见,她两条眉毛瞬间耷拉下来,缓缓为病人注射肾上腺素。
佘凌捏着一次性无菌针头,看着那粗粗的针尖,再看中校如蚯蚓般的青色血管,一阵头皮发麻。
“快,快一点,抢救首长。”
佘凌替他消毒,手上的针头颤颤巍巍扎进小臂,再一看,管内没有血流。
“你扎歪了。”中校咬牙切齿。
这时医生也发现了异样:“佘护士,怎么回事?”
少校跳过来:“你到底是不是护士?”
鲍春雷说:“这边好了,我来抽血。”
少校抓着佘凌的肩膀,一把将她推到墙上,脊背撞击墙面,“咚”的一声响。
“我要审查你的护士资格。”
佘凌:我后背疼。
医生望着佘凌:“佘护士,你先出去。”
鲍春雷道:“把盼盼和令艳叫来。”
人影、灯光、声音,各种要素在佘凌周围交错,每个人都在走动,每个人都在忙碌,是一幅奇特的影像,在自己周边形成蒙太奇效应。
是梦游的场景。
“佘凌,测体温。”
“佘凌,量血压。”
佘凌一件一件去做,当她终于认清现场,已经身在食堂。
苗盼盼挽住她的手臂:“凌姐,不要担心,护理人手这样紧张,医院很需要你。”
狄令艳也说:“他能到哪里去查呢?最多重新考核一下,凌姐,你练习练习静脉穿刺。啊,护士长来了,问问护士长。”
狄令艳使劲招着手,鲍春雷大步赶过来,劈面就冲佘凌吼道:“贴边待着不好吗?为什么硬要凑到枪口上去?”
“我……”
“也真是多事,人家的护士,要他管么?”
“护士长,帮一下凌姐啊。”苗盼盼一脸焦急。
鲍春雷脸像铁板一样沉:“实在不行,我去找主任。”
端着餐盘坐下来,佘凌一口一口把食物填进肚内,不由自主伸手去揉,胃里发梗。
下午一点钟,号声刚刚响起,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少校如同山峰般移动过来,“啪”地将一张纸拍在桌面:“你假冒护士,触犯基地规则,现在我宣布,你立刻停职。”
附近几个护士面面相觑。
佘凌抬起头:“我知道了。”
护理部陆主任匆匆赶来,鲍春雷紧紧跟在后面。
陆沙伸出手,拦在少校身前:“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她已经能胜任一定工作。”
少校转过头来,在一米八的海拔俯视一米六的陆沙,他抬起下颏,冷漠的目光顺着法令纹向下流着:“三天,给她三天的时间,三天之后,有新的人员补充医院。”
陆沙的手紧紧握住台面上的圆珠笔:“你这样的决定太粗暴了,佘护士已经在这里服务很久,尽心尽力。”
“所以我才宽限三天,否则今天就要离开。”
“少校……”
佘凌缓缓站起身:“我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