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学霸的速度
“佘凌,外面情况到底怎么样?”
午间十二点十几分,龙柏真推门进来便问。
佘凌扑过去,反锁了门:“妈,你坐下来先吃饭,我们慢慢说,我有好多话要和你说呢。午餐主菜热沙拉,你看怎么样?或者你要吃什么,我们就再换,小智做饭方便。”
龙柏真道:“有什么就吃什么吧。”
佘凌于是打开系统:“小智,一份米饭,一份热沙拉,一份大酱汤。妈,酱汤能喝吗?”
龙柏真皱眉:“一定要汤作什么?喝点水就行了,况且大酱熬汤,总觉得怪,咱们东北就是白菜汤,土豆汤……”
“土豆萝卜白菜,这些东西你还没吃够?”
龙柏真也笑:“那就喝紫菜汤。”
“里面有加海带,还有豆腐和蛤蜊,大酱是好东西,我们东北的黄豆酱啊,故乡的情怀。”
龙柏真挑起眉毛:“所以你这是创新东北菜?”
“韩式料理。”
韩国有名的大酱汤啊,国民食品,昨晚临睡前翻韩漫,《尽管没准备什么菜》,刷目录第三十九话,大酱汤。
小智快捷餐厅,午餐一分钟送到,龙柏真看看桌面:“怎么只有一份,你不吃吗?”
“已经吃过了。妈,你吃饭,我有好多话要同你说,昨天我出去,看到外面巴拉巴拉……”
龙柏真拿起筷子,夹了一点沙拉放进嘴里,热热的小番茄,大约是油煎过的,味道浓郁,又滑又软。
吃了几口饭,龙柏真道:“雨一直没有停,这样的土地,不适合耕种了。”
佘凌连连点头:“或许有些地方没有下雨,但这样规模的核战争,那里出产的东西,可能也有污染。我昨天就在想,食堂的饭菜,都是大战之前储存的材料吧?倘若是外面收集来的,我真有点不敢吃,总觉得里面有看不见的辐射。”
龙柏真沉吟片刻:“没办法顾虑太多,住在这里,就要像其她人一样生活,除非可以离开……”
这个问题,龙柏真考虑了不止一次,基地有基地的优点,但自由度不高,缺乏**,如果离开,独自生存,人身安全风险极大,所以难以抉择。
“没有完美的方案,现在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佘凌噗嗤一乐:“妈,现在你也是这样的想法,从前你顶讨厌‘只顾眼前’。”
母亲的口头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龙柏真扯了扯嘴角:“不然还能怎样呢?我现在理解了你大姨,‘短期计划,机会主义’,那天冠英不是也说,世事无常,就得随机应变。”
自己从前计划得多好啊,保持自己的健康,另外鼓励女儿出门工作,趁自己身体还硬朗,支持佘凌多上几年班,一方面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开阔见闻,免得总待在家里发闷。
到自己没了,佘凌大约六十岁,不必再做饭,社区有老年食堂,她这个年纪,补贴更高,十元就吃一餐,加多一点钱,还可以唱歌跳舞,下棋打牌,就是一个老年活动中心,一整天在那里都好,免得在家中寂寞。
然而突然之间,末世了,什么都说不到了。
佘凌又笑了几声,看到母亲拿起勺子舀汤,便问:“酱汤味道怎么样?”
龙柏真又尝了一口:“倒是也还好,有一点像老家的酱,比你从前点的味噌汤要强。”
一股臭袜子味。
至于豆酱煮汤,乍一听出人意料,再想想也能接受,自己做菜本来也爱放酱,酱烧茄子,酱焖鲫鱼,所以这个大酱蛤蜊豆腐汤,其实也还行吧。
佘凌忙说:“你晚上早一点回来,我们再来吃。”
龙柏真望望她:“看你笑得,脸好像开花的馒头。有这一顿就够了,每天清汤寡水,萝卜白菜,突然猛吃好的,肠胃也受不了,况且你又不吃,我自己一个人,吃着没意思。”
佘凌捂住嘴:“妈,你知道最后这一句话,倘若给人听见,是什么感觉吗?”
特权阶层啊,何不食肉糜啊,看一看沙拉的配料表:番茄、彩椒、芦笋、欧芹、金枪鱼、鸡胸肉、鹌鹑蛋。
法式热沙拉加韩国料理,异国风情,何其时髦,结果妈妈说,一个人吃饭没趣。
但自己已经坐在这里陪她啊!
“晚间不比中午,有人可能回来得早,况且这种事做多了,难免给人发现,那可是后果严重。”
佘凌叹一口气:“好吧。”
本来晚上的菜谱已经拟好,还是热沙拉,材料替换一下,西洋菜、牛油果、西兰花、虾仁、扇贝、牛肉,至于奶酪就不加了。
哪知母亲却不赞同。
龙柏真笑一笑:“来日方长,不值得冒这种风险。”
佘凌重重点头:妈妈,我一定努力读书,早日实现居住独立。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龙柏真站起身:“我去上班,你好好休息。”
“妈,我送你。”
佘凌挽着母亲的胳膊,万分依恋,两个人来到分岔路口,余凌挥手道别,然后转身一路狂奔向食堂。
当她冲进食堂,已经只剩下五分钟,佘凌抄起餐盘,就去打饭,阿姨大钢勺“嚓嚓”刮着车底,最后的午餐。
好容易递了出来,佘凌一瞧,居然还蛮多。
“你赶得好,剩下的饭底,都给你。”
佘凌一乐:“下次我还在这个时候来。”
抄底。
阿姨一摇头:“昨天这个钟点,没饭了。”
佘凌:那我还是不冒这个险。
端着餐盘,佘凌放眼左右望,忽地眼睛一亮,快步朝一个方向走去:“白药师,你在这里。”
青年女子抬起头:“你刚刚吃饭么?起床迟了?”
“懒得动。咦,你吃完了么?”
盘里只剩一点点米饭。
“回去也是无聊,只我一个人在宿舍,又没有电,不如我们就聊聊天。”
闲谈就从供电开始,是一个很可以聊的话题:“宿舍里太暗了,看书费眼。”
所以尽量听书。
白药师手托着腮,点一下头:“所以等一下我去服务社,借那里的灯看书。”
“呀,服务社可以让人蹭灯光吗?”
“可以的,只要够位置,许多下了夜班的人,在那里打发时间,反正不耽误她们理货就是了。”
总睡觉毕竟也够烦,比如自己,昨天睡了大半天,晚上失眠,今天上午还在睡,再看到床铺,就觉得头疼。
佘凌登时精神振作:“那很好啊,是一个自习室。哎,这么一说,图书室也可以的啊,要整理书籍。”
药师笑了一笑:“只那么几本书,而且那里更多人。”
佘凌笑道:“也有三四百本。”
三四百的藏书量,听起来吓人,其实的确不算很多,看网络小说,两三天轻松读完一本,末世前自己家中,也有上百本书。
“没什么可看,要么没意思,要么是我以前看过的,现在这本书,是在看第二遍。”
她举起手里的书,封面名字,《阿尔萨斯的一年》。
佘凌接过书翻着:“你看过好多书。”
“也没什么,我读书速度快,我是说,有些书没必要精读,快速翻一遍,掌握要点就好。”
“你多久读完一本书?”
药师指一指她手中的书:“这一本,半天,小姑娘写得很有意思。”
“一个女孩子写的书?”
“父女两个合著。”
佘凌抬起头:“你是学霸。”
自己此时一定满脸膜拜,三百页的书,半天读完,自己不要说现在,二十年前也没有这样高效,倘若给自己这个速度,还有什么可忧愁?指日可待。
“我是博士。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佘凌从桌面伸过手去,握住她的手:“白药师,不要灰心,总有一天……”
药师笑了一笑,反握住她的手:“没什么的,毕竟我还活着,这已经很好了。不要再叫我药师,没有在上班,你叫我白烨吧。”
“你就叫我佘凌。”
记下书名,把书还给白烨,佘凌匆匆吃了饭,便与白烨一起走去服务社。
她是第一次在这个时间来,服务社的门仍然大敞开,隔壁图书室的门也开着,灯光照耀。
佘凌先是巴着图书室的门,往里面看,人影晃动,管理员把几本书摆在架上,稀稀落落,皮包摆在桌面上,看来是马上准备下班。
然后她便转到服务社,果然有二三十个人在这里,柜台前的位置很小,长不过三米,宽一米多一点,这么一点点空间,挤了这样多的人,差不多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本书在看。
白烨站在门口,借着散射出来的一点余光读着书。
佘凌:这个地方也好累眼。
倘若给挤在外面的话。
白烨抬头朝她一笑,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
佘凌踌躇一下,张口正要说:“我先回去了。”
隧道里一个人快步赶向这里:“关门了,关门了。”
白烨霎时抬起头来,皱眉道:“正在理货。”
“只那么几件货,有什么可理?不要在这里白白耗电。”
里面的人很快给驱赶出来,场地清空,视野明朗,佘凌两眼一溜货架,确实少有商品,军人服务社的架子上,比隔壁图书室还要空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