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和亲公主生存指南 > 第18章 公主冰雪聪明

和亲公主生存指南 第18章 公主冰雪聪明

作者:懒圈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3 01:29:54 来源:文学城

曲家深耕西域互市销路多年,只要厂子建起来,他就有办法给分拨卖出去。

曲衍二人稍离了近一点儿,嗅到了二人身上的火药味,司明晏捂着鼻子,不等曲衍开腔便问:“你们俩从哪儿来呢,这么浓的火药气。”

曲衍没有正面回答,只作揖道:“公主叫的急,没来得及清洗,冒昧了。”

司明晏哼了一声,眼中有狐疑神色:“看来曲老板的身份,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曲家的商队,有配枪的私兵。他与魏扬又私交匪浅,今日闻到这二人一身的火药气,便证实了司明晏原来的猜想。

丝绸商是皮,给云毅宸倒/卖/军/火才是里子。

曲衍仍旧躬着身子没有多话。

司明晏问:“那我这生意,曲老板可感兴趣。”

一旦布匹批量生产,司明晏能确定不会比军火赚的少。火枪的产量再大,都不可能比得过布匹。只有军队需要枪,但只要是人都需要布匹保暖。

曲衍如此聪明的人,立即明白了司明晏的用意。这种机器一旦投入生产,将是当世领先,少说可带动千百万人的生计。

这盘菜很大,司明晏在邀请他第一个下筷子。

于是曲衍立马巴结上去:“公主能记得小人,小人不甚欢喜。若愿将此事交给小人,小人必定举全族之力,鞠躬尽瘁。”

司明晏笑道:“这就对了,曲老板与我进屋详谈。”

她引着曲衍二人进了工坊隔间后面休憩用的小厅中,铃兰早备好了茶水。云毅宸给她拨了不少银子,邀人谈生意,面子不能丢。她特地命人采购的好茶用来待客。

司明晏做了个请的手势:“二位大人用茶。”

曲衍与魏扬入座后,各端起一杯茶。这是齐国的雨前茶,虽然不是什么稀罕物什,但因路途较远,保存等原因,西域这边多喝易于储存的红茶。雨前新茶是很难得的。

曲衍自是知道司明晏在云毅宸面前得脸,贵人赏脸给好茶,又是开口吹嘘了一通。

司明晏不是那种耳根子软的人,但好话谁都爱听。寒暄过后,来到正题。

司明晏提出了游戏规则。那便是,凡是使用蒸汽纺织机的工厂,皆采用「合资」形式。

曲衍也与其他商人合伙做过生意,各家依本钱分账。

“那依公主看,如何‘合资’呢?”

司明晏道:“即国营参股,朝廷出一半以上的钱,考评工厂领导班子,定员工薪资,晋升方案。简单来说就是,大事我说了算,小事你说了算。我赚大,你赚小。”

曲衍问:“朝廷愿意出钱建厂?”

一旦批量投入生产,至少是二三十万两的投入。需报户部、工部审查,内阁商议,朝廷绝不可能拨那么多的钱给她,除非云毅宸为她私开银库。

曲衍觉得以现在司明晏受宠的程度,也不是不可能。

可司明晏没打算问云毅宸要。

司明晏转着手上的茶杯,那双天生含情的眼睛盯住了曲衍。

“这就是我找你来的目的了。”司明晏道:“我准备先建十个厂,圣托两处,沧州八处。”

司明晏拿出地图,将写好的计划交给曲衍。

曲衍仔细查看后提出疑问:“若是以册上所计的年产布匹数量,沧州并无如此庞大的丝、棉产量。”

“就是因为没有,才只能建八所。”司明晏道:“城破后的那年冬日,沧州冻死了数万人,大汗去年春季便命人在鞜广平原南侧广泛种植棉田,棉田的棉种都是圣托学城培育的新种,去年冬季,又减棉税,普通百姓才勉强能穿上掺棉的芦花冬衣御寒。”

沧州不比淮水南边,冬季严寒,每年冬天都有百姓冻死,若是遇上灾年,人口锐减半数以上都是常态。

自古富贵人家与穷苦百姓过的都不是一个日子。

这些司明晏在现代时也曾看过书上的记录,有关流寇、流民、地主、长工、山川河流、土地森林的归属…

来这儿后,便是从市井书籍中了解,在还有的是亲眼所见。

司明晏住过的北都是经云毅宸精心治理过一年的,但除了朱雀大道的主街外,其余地方的道路下雨依旧泥泞难行,官渠污水横流。

穷人们只能住在城郊的窝棚里,北都人称那作猪栏。

而富贵、官宦则是住在临近朱雀大道的迎鹊井,迎鹊井再往南,便是北都最有名的花街勾栏巷——江陇里。

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奉行「愚民」一说,一旦民众每日只为户口奔波,大字不识,无法开阔思想,就不会颠覆社会架构,这样富贵就永远只属于金字塔尖的少数人。

司明晏继续与魏扬二人讲这她的计划。

“但其实,去年并非没有余棉,我来圣托前也打听得今年的棉种已经种下了。”司明晏道:“而且厂子建起来,也需要时间,若真的棉花不够,以咱们纺织的速度,和我计算的利润,到远西或广南采买棉花都是不亏本的。”

鞜广平原南侧原本是一处极大的荒地,万里平坦无余,但四周荒芜,没有水源,无人居住。恰巧沧州流民遍地,云毅宸便拨人,带着他们去鞜广挖井开荒,花钱买来棉种,垦棉田。

只要参与开荒劳作的人,一日可领五个馒头,一碗米粥,在入秋后还可领取五斤棉花和八尺棉布。夏季每日添一顿绿豆汤,年节前能领到五斤猪肉和一斤糯米。

若每日垦地、挖井、或采棉超过规定数额的,可将溢出的额度折现钱。

因为此策起了一个好头,今年春种的面积,较去年扩大了两倍不止。有更多的流民逃难到鞜广,参与了开垦、耕种。

司明晏高谈阔论,谈棉纺厂的前途。

沧州男丁多有战死,剩下些女人老人。家里没了男人,孩子养不活,只能浆洗缝补,甚至是卖身赚钱。

等厂子建起来,换纺梭、纺线这些事,就可让那些女子来做。届时只需衙门盖上章,认定家中有人战死或伤残,五十岁以下的,便可入纺织厂工作。

司明晏的想法也是先管吃住,等效益上去赚着钱了,再给提高待遇。

说了一堆,在座众人听了一堆。

曲衍的思虑还是在最前面的合资:“公主说了这么多,还没说您这计划册上的十台机子,十个厂房所需的有零有整二十五万两千八百三十四两八钱银子,从何而来啊?”

为什么是二十五万两千八百三十四两八钱呢?

因为司明晏所有的家当,加上昨晚云毅宸答应给的两千两银子,刚好是两千八百三十四两八钱。

至于那其他的25万,除却合资让曲衍出的十万,计划册上的另外15万两白银,需要朝廷拨款。

而司明晏是来空手套白狼的,她手握科技。

她知道,当别人认为一个人手上掌握着绝对的权利的时候,这个人即使没有钱,也会变得富可敌国。

权利即是财富,她没有权利,但云毅宸有。她是谁,是妖妃,是枕边人,是靠近权利最近的人。

她命铃兰拿来了她设计打磨的钢制硬币:“一枚抵一百两白银,我管这叫「涨钱」,等纺织厂盈利一年后,由朝廷及购买钱币者监督,稽核利润。可凭此硬币,领取相应点数的利润分红,每年限一次。”

司明晏这想法就是股票的最初版本,分股分红,但购买硬币的人,不参与工厂经营。

至于相应的点数,她也是有合算的,一千两涨钱可分成全年利润的千分之一。

但她知道纺织厂是稳赚不赔的,朝廷不能因为刚开始的这十五万资金,永无上限的分红。

于是她又给涨钱定了一个七年之期,七年后,持硬币,按原价一百两一枚回收,不再参与利润分红。

司明晏笑道:“如何?”

看着那些硬币,曲衍不禁对司明晏生出了敬意,他见过敢想的,却没见过司明晏这般敢想的。

十万两白银,云毅宸靠抢的也能抢去。这齐国公主,通了些文墨,抢的更文明。

曲衍拱手道:“公主冰雪聪明。”

司明晏道:“你的资金先到位,我让沈绪平他们先去沧州选址建厂,搬运机器。至于朝廷这十五万的「涨钱」,我会请大汗让宣政司拟一道旨意,你再用你的好口才动员一些商户朋友购买,让富户间互相带动,钱到位后,补齐人员、原料和染坊。最迟到开春,我要看到机器动起来。”

曲衍呆呆的看着她。

司明晏问:“怎么,怕卖不出去?”

曲衍点头。

司明晏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前期能卖多少是多少,厂子十万有十万的开法,届时每半月公开账目一回,根据账目点数,我的「涨钱」顾名思义也要涨价,他们看见飙升的数字,自然会抢着来买的。当然,朝廷允许「涨钱」的互相售卖。”

那钢制的硬币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模具已经被销毁,难以仿制,且有序号,每一个她都能认得真伪。且购买者须在单据上填写户籍姓名,留存底单,拿着单据和硬币一起,才能来兑钱。

司明晏这边商谈结束后,已经是下午了。她为鞜广平原设计的蒸汽机拖拉机图纸也交给了沈绪平。

拖拉机是最适合平原开垦的,若想提升棉花产量,蒸汽抽水泵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据她了解,云毅宸除了打仗、挖矿、建工厂,在沧州时还热爱种田。

圣托学城中有专门研究种子、植物的学者,但圣托城外,多为沙地,和山脉,无法广泛种植。

但沧州不一样,除了鞜广,还有韶江两岸,盛产大米,原先可谓是沃野千里。

但沧州被破时,为了阻止骑兵南下,齐国的皇帝将韶江的堤坝炸毁,江水决堤,淹了下游所有的田地。

不料云毅宸另辟蹊径,他的兵马不怕翻山,才有了凌沧关的大捷。

到如今,云毅宸半夜想起司绍瑜炸了韶江的大坝,都忍不住骂他狗皇帝。

进北都后,没拦着阿史那的人羞辱他,也是因为气他炸堤坝,连自己的百姓都不顾。

韶江决堤,淹死的人比凌沧关战死的还多,衙门报来了四万人,但决计不止。再加上冬天饿死冻死的,已经算不出,也不敢去算总数了。

云毅宸拨了粮,就拿不出修堤坝的钱。修了堤坝就拨不了粮,在两难之间,他还是选择了放粮赈灾,韶江才不至于千里绝户。

后来魏扬的人去设督办府,也是困难重重。

那边只要是活下来的人,皆是结帮为匪,靠烧杀抢掠,吃人过日子。官民蛇鼠一窝,互相掩盖。虽然没钱,成不了大气候,但已然成为一股不小的忧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公主冰雪聪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