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院试放榜了,我是头名。」
扬州,早知近日便能放榜的林黛玉甚也不爱做,满心就惦念着云章科举之事。她纵然对云章很信任,也知晓县试府试云章都拔得头筹,不出意外就是铁板钉钉的生员,可她也知世事难料,在定论未出前,一切都有待商榷。她甚至都想好了,万一云章落榜,她该怎么安慰开解他。
就这般等啊等啊,这日终于叫她等来了消息!
看到“头名”二字,林黛玉甚至激动的“呀”了声,脸上是道不尽的兴奋与欢喜。
「恭喜云哥哥,斩获小三元名号!」
看到对方立刻回复的消息,云章心里真是暖暖的,林妹妹怕是日夜都盯着聊天系统吧,就为了早点得到他的科举消息。
云章:「都说了不必担忧了。」
林黛玉心想,说是那般说,可心底就是会不由自主担忧,而这又岂是我能控制的?
林黛玉嘴上不饶人,「云哥哥少年才俊,竟是我多事担忧了。」
云章哭笑不得,「我分明是怕你忧虑过重伤身,你倒还曲解起我的意思来了,我可真是太冤了。」
林黛玉忍俊不禁,「都是身负功名的人了,一点也不稳重。」
云章:「胡说,旁人分明说我年少老成,再稳重不过了。」
林黛玉乐不可支,正想回复甚,就见对面又发来一句,「先不说了,我爹他们过来了。」
林黛玉也很理解,「那你快去罢。」
云章答应下来,「你也把心放回肚子里。」
才看完这句呢,外头已响起黄莺的声儿,“姑娘,夫人来了。”
林黛玉立刻关掉聊天系统,起身理了理衣裳,这才走了出去,眉梢眼角的笑意都还未散。
刘婉莹瞧见后有几分惊讶。
近日黛玉兴致不高,眉目间常有焦忧之色,她和老爷都旁击侧敲问过几次,还赏了不少东西讨她欢心,可熟料黛玉只摇头说无事,不见忧思褪去不说,反倒更重几分。无法,她同老爷只能时时注意着,这不,眼下一有空,便过来看她。却万没想到,黛玉今日竟这般高兴,全然不似先前的忧虑。
“玉儿是有何喜事,说来叫我也高兴高兴?”刘婉莹止不住问道。
林黛玉见了个礼,这才笑道:“是我做了个好梦,忍不住高兴回味一番。”
刘婉莹伸手将人扶起来,然后拉着人往屋里去,面上始终带笑,“甚么美梦,竟叫玉儿这般高兴。”
“梦见自己心想事成了。”林黛玉不想说谎,便只含糊的答了一句,“母亲怎么过来了,今日不忙吗?”
刘婉莹哪能听不懂林黛玉的意思,不过是个梦而已,便也没再细问,“才听了几个管家媳妇的回话,不急着去理事,先来同你说说话。”
她嫁进林家已有近一年光景,执掌中馈的权林如海是早就放给她的,她在闺中时学过,加之林家家风清正,少有刁奴龌龊之事,上手自然极快。
完全上手后,她还主动教林黛玉怎么理事,常叫她一同看账、听管家媳妇们的回话、给她分析某些事……林黛玉聪慧,自然学的极快,还懂举一反三,真真叫她侧目。
内里感叹,真是个聪慧灵巧的好姑娘。
“母亲辛苦了。”林黛玉敏感,知晓刘婉莹是真心待她的,纵然少几分对亲生母亲那般的亲昵,却也给了刘婉莹敬重,“八月过半了,上半月的账册下头应当送来了罢?到时我给母亲帮忙。”
刘婉莹面容带笑,“成,有你帮我,我能松快许多了。”
林黛玉也抿唇笑起来,“是母亲不嫌我愚笨,才肯悉心教我。”
#
话谈两边。
云瘸子带着满身喜意回到堂屋,望着云章的眼睛里都闪着光芒,那模样大有喜的不知如何是好之感。
云章望着嘴角都咧到脑后跟去的云瘸子,心中有几分哭笑不得,倒了杯茶递过去,“爹,喝点水,刚口都说干了罢。”
云瘸子笑呵呵的说道:“他们都在恭喜你呢。”
像这种科举考中的喜事,即便只是陌生人,也少不得有人要来凑个热闹、道句恭喜,并非只是为了那点喜钱,更是为了沾点喜气文气。上门而来,拿了好处,可不得说点好听的?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云瘸子又正逢高兴之时,哪儿能不爱听那些恭贺羡慕的话?便在门口同那一干人说了好半晌,可不是口都说干了吗?
云章道:“爹你觉得高兴就成了。”
“高兴!”云瘸子咕噜咕噜将水杯子里的茶喝完,眼睛里的光是前所未有的璀璨,“这么大的喜事,哪能不高兴!”
他原本就是个甚也不懂的庄稼汉,现在成了秀才郎他爹,哪儿能不舒坦?
云章便想,因为他考中秀才,爹和林妹妹都这般高兴,那之前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父子俩才说着话乐了没一会儿,廖秀才便带着廖进来了,廖秀才脸上带着喜意,而廖进那笑容简直抑制不住。显然,廖进也考中秀才了。
云章便道恭喜。
到底是个不满十岁的少年,廖进脸上笑容当即更盛。
而廖秀才则稳重许多,“他到底资质愚钝了些,比不得你拔得头筹,得了小三元。”
廖进脸上笑容僵住,有些沮丧的低下了头。
云章见状便道:“先生此言差矣,进哥儿八岁便中了秀才,那已强过世间绝大多数儿郎,是难得的少年才俊,若不懈怠,假以时日定能高中。”
廖进感激的看了云章一眼。
廖秀才虽感叹,但对廖进考中秀才这件事本身是很满意的,“只盼着他能戒骄戒躁,日后更勤勉刻苦些才好。”
廖进当即道:“定不负爷爷看重。”
你来我往贺了半晌喜,又说了些进官学之事,廖秀才和廖进这才起身回村。
望着一老一小离去的背影,云章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当初一同住进家里的三个学子,刘富贵学识最薄弱,折戟在县试第四场;黄百龄沉稳些,平素读书也认真,过了府试得“童生”功名,只可惜没能过这次院试;廖进在三人中年纪最小,但因打小随廖秀才读书的缘故,他的基础反而是三人中最扎实的,这次考试也未发挥失常,便一举考过三关,获得二等“增生”名头,日后不仅能顺利入官学读书,且还有奖赏拿。
三个人,简直代表了整个童试考生的人生百态。
听说这次刘富贵连个童生都没考得,刘婶气的在村里骂了几天,也不知是在骂谁。
八月玉米熟,粒粒如黄金。
云章帮着云瘸子清点好村里送来的出息,又同云瘸子商议着卖掉些,诸事打理好,这才去渝州官学清风书院报道。
云章是院试第一,又连中三元,自然是一等廪生,分班不仅分到甲班,每月还都有六斗粮食领,且特别嘉奖了二十两白银。
也难怪大家挤破脑袋都想考科举,瞧瞧,考秀才考的成绩好,也能给家里省不少粮食了,甚至还能多养活一两个人,毕竟七十斤粮食,一个人一个月怎么也是吃不完的。
报完名,领了赏银、学子服及这个月的六斗粮,云章便回家了。
先前便说过,石榴巷位置好,因而卖价都比别处的宅院贵些。这位置好的其中之一就是它距离清风书院近,走路也就半炷香时间。
因为离家近,云章也就没选择住校,毕竟书院里的伙食住宿肯定不能跟家里比,何况他也不想留云瘸子一个人在家,那样到底孤单寂寞,他也不放心。
“章哥儿,回来了,可还顺利?”一见门,云瘸子忙问。
“很顺利。”云章笑道:“每个月有六斗粮食领,这是这个月的。”
云瘸子望着那已舂好的白米,知晓这米同自家地里的出息全然不同,代表的意义不一样,欢喜的牙不见底,“好好好,这粮食好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红楼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