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何处飞来双白鹭 > 第105章 轿中闻喜伏延千里

何处飞来双白鹭 第105章 轿中闻喜伏延千里

作者:韶华过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30 13:01:55 来源:文学城

见好哥儿态度尚可,娉姐儿心中满意,便也不再唠叨,就此揭过。是夜姚氏同殷萓沅提起此事,好哥儿少不得又诚恳认错了一番。

他生就一副绝佳的皮囊,再摆出诚恳认错的态度,便是铁石心肠也要软下来。殷萓沅听闻郑琅伤得不重,油皮都未曾磕破,遑论破相留疤,便也没放在心上,非但不去责备好哥儿,反过来倒是去劝了姚氏:“孩子既知道错了,也别训他了,明日我拿了整治好的野鸡,再同沛然配个不是就罢了。”

姚氏便道:“我也备了些礼,明日你一道捎带过去——罢了,还是等回家之后,领了好哥儿一道,正式登门致歉罢。那郑夫人是个严苛的辣子,若不当回事,叫她心里有了龃龉,枕头风吹起来,倒是叫你官场上难做。”

殷萓沅笑眯眯地道:“还是佩璜想得周到。”他如今已是而立之年,正是男子风华正茂的时候,本就是个美姿容的好男子,一笑起来更添儒雅俊秀的风致。

见他笑吟吟地过来伸手揽自己的腰,姚氏不由面上一红,嗔怪道:“我还有一件事同你说呢。”一面推他,一面示意好哥儿自己回去休息。等好哥儿告退了,姚氏才同他商议起今日郑夫人所求之事,末了道:“我看那郑夫人爱女心切,错非有求于我们,今日只怕态度要更冷厉些的。”

殷萓沅闻言,摆手道:“郑家看上的是大嫂的亲戚,这事不归咱们管,回去之后你同大嫂通个气儿,居中递个话,便算是尽了责任了。”姚氏道:“我原也是这样想的,只是有了好哥儿跌着他家女儿这事搅在里头,我们不替郑家说下来这门亲,倒显得我们理亏似的,我怕那郑夫人不依不饶,秋后算账。”

殷萓沅不懂妇人之间那些弯弯绕绕,不忧反笑:“哪有这样的道理,便是谢家无意结亲,也怨不到我们头上的。”

姚氏得了殷萓沅的示意,便也不再担忧,次日等几个孩子玩够了放风筝撵黄狗逗鸭子的游戏,便领着他们打道回府。夜间给花老太太请了安,从春晖堂出来的功夫,姚氏便示意丈夫和孩子先走,自己落后一步,叫住余氏道:“大嫂子且略等一等,我有几句话同你说,不知是否得空?”

余氏便道:“怎么不得空,弟妹请说。”

春夜微凉,二人便走到春晖堂边上的回事厅,在堂屋里坐了,姚氏便开口将郑家有意与谢家结亲,故而寻了自己探口风的事情说了。语毕,见余氏神色讶异,又补了一句:“想必是去岁我们家娉姐儿婷姐儿过生辰,筵席上郑家与谢家打了个照面,这才留意起来。”

余氏闻言,觉得有理,略加思忖,便道:“倒是多谢弟妹替盛哥儿留意着,我虽是盛哥儿的姨母,却也不好越俎代庖,不若等我问过娘家长姐的意思,再劳动弟妹转而向郑家致意。”姚氏便爽快应下:“一家子亲戚,也谈不上劳不劳动的,大嫂自管去问谢太太便是。”

又过了两日,可巧谢握瑜在家中过完清明,要回宁国公府上学,余氏便套了车亲自去接外甥女,顺道同谢太太转达了郑家的意思。谢太太略问了两句,便果断地拒绝了:“此处没有旁人,我也不同你说些打太极的场面话。郑家的官职不高,我的盛哥儿将来大有可为,虽说高嫁女低娶媳,可郑家热络成这样,有失矜持,我是万万不同意的。你回去就推脱我们盛哥儿年岁还小,先立业再成家,不敢耽误了人家的千金。”

余氏点头答应,谢太太见小妹满脸端庄,笑着牵起她的袖子检查她穿了几件春衫,又摸了摸她的手感受温度。见余氏脸上终于有了小女儿的娇态,才笑道:“你的松哥儿比盛哥儿还大了两岁,正是议亲的好时节,你既替外甥留心着,可曾自家相看起媳妇来?”

余氏便叹息道:“不瞒姐姐说,我正发愁呢。松哥儿是长房长子,他的媳妇是未来的宗妇,半点轻忽不得。可太后娘娘行事低调,葶甫没有出仕,将来松哥儿也要远离权力中心避嫌。殷家虽有个国公之位,却是外戚新贵——论起亲事来,颇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

余氏的话点到为止,谢太太却很明白个中的无奈:京中炽手可热的权贵,看不起殷家是外戚,没有底蕴,传承也不过五代;若与小户结亲,又有些辱没了太后母家的身份,也怕媳妇没有挑起宗妇担子的能力。

谢太太便也跟着叹了一句:“外人看来你们家有太后娘娘庇护,又得皇上敬重,最是风光不过,实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实在是不容易。”

到余氏如今这个身份地位,要听到这样贴心的话实属不易,闻言便红了眼圈。诚如谢太太所言,上至太后,下至殷家,但凡灵醒些的,哪一个不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太后于皇帝,没有生母之血缘牵绊,没有养母之恩义维系,只有一层嫡母的礼法约束,不宜过亲过疏。与之相对的,殷家这个国公之位,也只有富贵,没有荣宠,更无实权。唯有如此,才能让皇帝放心,也只能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延续家族的平安清贵。

倘若看不破眼前这一重重花团锦簇的迷障,去索取,去僭越,去追求不该有的权势,轻则头破血流,重则粉身碎骨。

是以殷家如此小心,连子女的嫁娶之事都要再三权衡。

谢太太见小妹难得地露出荏弱之色,心中愈发怜爱,便摸着她的鬓发,柔声道:“你可有人选,若需要我帮着打听、相看,自管开口,非但我,连同家中的几个嫂嫂弟妹,想必也不会推脱的。”

余氏便笑道:“从前桃姐儿的亲事,已经多承姐姐和嫂嫂们操持,如今我没什么不便的,自该亲自打理。姐姐膝下有盛哥儿,嫂嫂们家中也有适龄的郎君,没有为了我们松哥儿,使你们把好姑娘的人选相让的道理。”

从前桃姐儿的亲事托了舅母、姨母相看,是因为余氏身上有重孝,事出有因,如今松哥儿的亲事却不能再依赖亲眷。

谢太太见余氏拒绝,也不执意劝说,便笑着提点她道:“天子脚下这一块不好寻,亦可寻些外放大员家的千金,如此既不委屈了松哥儿,也算是你们家避嫌的诚意。”

余氏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慎重地答应下来,回家之后果然往这个方向寻摸,过得月余,也算是有了眉目,心中拟定了几个人选。正欲寻了由头设宴相看,忽而接着杨府传来的喜讯,安成公主分娩,诞下一位千金,已是儿女双全的有福之人了。

余氏连忙将相看媳妇的事情放在一边,先打点洗三满月的贺仪。听闻安成公主这一胎分娩得十分艰辛,幸而有惊无险,又加倍加厚了贺礼,以求个好口彩。

好在杨家那新添的琛姐儿是个有福之人,因为难产的缘故,倒是得了皇帝舅舅的怜惜,破例封为郡主,封号怀庆。

明面上看,是皇帝与安成公主姐弟情深,故而爱屋及乌,福泽到了新出世的晚辈身上,实则细论起来,二人名为姐弟,却并非在同一位母亲膝下长大,绝少交集。故而说得通透了,依旧是殷太后的面子。皇帝是将对殷太后的感激孺慕之情,推恩到了她的外孙女身上。

殷太后带领殷家安分守己,不涉朝政,投出了馥郁甘甜的香桃,皇帝心领神会,也报之以李。殷、杨两家心领神会,愈发感沐皇恩,便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怀庆郡主的洗三礼办得颇为盛大,殷家身为至亲,自是举家相贺。吃毕筵席归家的时候,姚氏坐在马车里,隐隐听见外头传来锣鼓之声,十分喜乐,却又与杨家不在一个方向,便揭开帘子向外张了张,笑着问道:“今儿倒是个好日子,这是哪一家子也有喜事呢?”

今日跟车的是青山,听见姚氏问话,赶紧使了婆子打听,过了片刻便笑着回话道:“是帽儿胡同的昌其侯府娶亲呢。”

这昌其侯郦府姚氏也曾有所耳闻,初代的昌其候也是于国有功的,这才为儿孙挣下了这份基业来,只是传承到这一代,已有些日薄西山的光景。如今当家的昌其侯已经是爵位的最后一代,等他故去之后,郦家的嫡长子——亦即今日娶亲的新郎官——就不能以侯爵自居,身上只剩下一个四五品的都尉虚衔了。

郦家与殷家,一个譬如西山落日,一个却是旭日朝阳——虽是个单单发光不敢发热的假太阳——故而两家从无往来,偶尔见了,也不过是客套一番罢了。

姚氏也只是一时兴起才会打听,见是不相熟的人家,点了点头,也就不再问了,倒是青山谈兴很浓,不待姚氏发问,便道:“娶的新妇倒是与他们门当户对,太太道是哪个?是平阴侯房家的嫡女。这房家的境况倒是与郦家相似,当家的侯爷唯盼着高寿些,才能多多荫蔽后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