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荷包满满 > 第182章 第 182 章

荷包满满 第182章 第 182 章

作者:文筱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7 01:17:10 来源:文学城

迟祝送儿子来面馆,他并不下车。阮弦将吃的喝的装上两小袋,让儿子给爸爸送过去。儿子复述着妈妈叮嘱的话:“爸爸,这是妈妈给你的。这是妈妈让你分给你那些要好的同事的。”

迟祝从车窗看阮弦,连影子都看不到。

阮弦上了早班,才发现这座城市里上早班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中的一部分比她出门还早,站在路边等各路头班公交车。以前面馆九点半下班的时候,她感叹自己是“戴月”归家的人,现在又成了“披星”上班的人。有时想想,起早贪黑的忙于生计,意义是什么?只是每个月到账的工资吗?

上班族的每月工资就像是学生的每月一考,大多数人的付出与收获不见得成正比,可你付出的辛劳一定会大于你得到的收获。儿子考砸的时候,哭着说自己很努力很努力了,可为什么考不好呢?阮弦也不知道怎么劝,便与儿子一同叹气。

阮弦因为在面馆吃早餐的时间晚,到了中午就不再做饭了,随便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便回房间小睡。楼上的小孩子也应该午睡,尤其是三岁前的小朋友,但他总不肯睡,一定要蹦蹦跳跳。关于这个问题,阮弦和迟祝之前上去找过好几回,那时是因为晚上吵闹的缘故,这才注意到,这家人中午的时候也有相同的问题。

楼上有两个男孩子,小的大约两岁多,大的七岁左右,都是活力十足的男孩子。迟祝上去理论的时候,阮弦探头探脑向屋里看,家里没有成年男性。客厅里有两个小孩子、一个老年女性,再就是站在门口轻声细语不停道歉的女主人,她一脸倦容、满脸歉意。阮弦拉了拉迟祝的衣角,悄声道:“算了吧。”不晓得这家的男主人去了哪里。

阮弦对这样的家庭组合产生了怜悯,她不愿再去给女主人添乱,能忍的就忍了。她虽然在这住的时间并不长,但真的没有看到楼上的男主人,只看到女主人与两个小孩子上楼下楼,出门进门。还有老年女性会带着小的孩子出来晒太阳玩耍,但她说的方言听不懂,有时旁边也会跟着一位老年男性,沉默寡言的时候多,一开口也是外地方言。

这天下午,阮弦与这女主人打了个照面。阮弦看着她上楼下楼,一副急匆匆地样子。阮弦想与她微笑打招呼,怎奈人家根本没注意,一脸焦急地往楼上跑。阮弦向着楼上的方向看了看,没再见她下楼来,便去接儿子放学。

选择住宅,二楼是个“禁忌”,现在的建筑,底层排污是单独排的,一楼一根管子,二楼往上又是一根管子。二楼成为了水管的转换层,在其往上的水都要经过二楼这个拐点流出。这一竖排的二楼返水,二楼往上的住客都要受牵连。管道一堵,冲再多的水都不管用。

二楼的住客忍了一晚上,等不到天亮就将楼上的几家人全部从睡梦中敲醒,必须找通渠师傅来解决,大家平摊费用。好容易熬到天色大亮,通渠师傅带着工具就来了,从早上一直忙到下午。其实也不难,但在摊派费用上起了矛盾,谁都想解决生活不便的问题,但谁也不想吃经济上的亏。僵持了大半天,大家才准许通渠师傅开工。看热闹的人不嫌脏,看着通渠师傅从下水道掏出头发、小玩具,还有一大片油污——像是炖肉之类的残渣剩油。

通渠师傅是男性,身材有些胖,许是年龄增长的缘故,却又无法从脸上看出近似的岁数,或许有五十多岁,也可能四十岁左右,他的腿脚麻利,声音洪亮。他或许是个健谈的人,别人问一句,他会多答好几句,却是不说废话。他将自己全副武装,只露了两只眼睛。

邻居们站在楼下看热闹,一见掏出来的东西,再抬头一瞧楼上的几户住客,便将矛头指向了不见男主人的住家。她家有两个小孩子,小玩具一定是她家孩子扔进去的;她是长发,那头发团儿一定是她扔进去的;还有那些油污,一定是她家老人倒进去的。不好的事都是她家的,别人家没有这些特征。

她正从楼上小跑下来,闲言碎语传进了她的耳朵里。那些无聊的人越说越传神,直说到她的家事,猜测着为什么不见男主人,更有难听的话,说她是被藏起来的女人。

她气急了,将平摊的钱交给了楼长,头也不回地上了楼。谁说她家没有男主人?只是人不在而已,要找的话,千里之外是能找得到的!她是个文雅的人,才不会和那些嚼舌根的人一般见识。她有雅致的名字,才不会降低自己的身份与那些无关紧要的人争吵。

她叫时雅。有两个儿子,一个将满三岁,在家里由奶奶带;一个八岁,今年三年级。她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在一家私人广告店里做设计。丈夫耿桑常年在外地工作,每周回来一次。周五晚上临近半夜回来,周一清晨日出之前离家。

时雅常笑称两人是婚搭子。其实结婚最初的一两年,两个人还真的是婚搭子的模式。两人是年龄决定的必须要结婚。第一眼顺眼,第二眼不讨厌,那就一起过呗。那时两个人都在外地,平时互不打扰,一年里只见两次面,一次过年,一次中秋。见了面很客气,合作很愉快。

两年之后,家里的老人说可以生孩子了,毕竟两人结婚时,在老人的眼里年龄就有些大了。时雅和耿桑觉得也行,反正这辈子就这么地了,离婚是不可能的。权衡再三,由时雅放弃外地的工作,因为耿桑在公司也算是位高权重,他可以在十年内凭一己之力养活一家五六口人。

时雅放弃了外地蒸蒸日上的事业,回到本地从头开始。她生了大儿子,又在老人的催促下生了小儿子。这时候再找工作,确实不太好找了。她有一技之长,但人家嫌她年龄大,还有小孩子的拖累,只好“纡尊降贵”,舍弃以前的“光辉岁月”,在私人作坊里伏低做小。

耿桑一周回来一次。回到家里来没感到有多大意思,但不回来也没感到有什么意思。时雅有时希望他能够正常地待在家里,不再回外地,有时又不希望他回来,一到周四就紧张。她与他相敬如宾,双方老人都满意。

时雅的两个儿子,由两边的老人全权负责,老人们分工明确,女方父母带老大上下学,男方父母在家带老二。时雅失去了以往发号施令的权力,但收获了不定时的加班。设计稿一改二改就不知道要改到几时,这时候便会怀念在外地工作的日子,那时候也年轻一些、自在一些,真是好!

可能真的是岁月不饶人。对于工作,时雅当然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周一百分之五,周二百分之十,周三百分之二十,周四百分之六十,周五百分之五。说好听点是循序渐进的展开,真正的原因是脑子不够用。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些事都得等着她拿主意。一个脑子哪里够!她想让耿桑回来。

“你看啊,老大今年三年级,学习上就不能像低年级一样对待了,得抓点紧。他现在成绩不错,但就算他有天赋、脑子活,没有大人在旁指导,也是不行的。我们可以拿出钱来给他报学习班,但我们不可能完全撒手不管。孩子是自己的,我们做家长的得上点心,家庭健全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耿桑是个聪明人,立即明白了时雅的意思,回就回呗,又不是大不了的事。

“我回来也快,申请一递,第二天就能调回来。”

时雅赶忙附和:“那你明天就回去交申请。现在是月初,两边工作都不耽误。”

“行啊!不过呢,你得做好经济下滑的准备。”

“什么意思?你是经理级别的人,回来不还是做管理的嘛,怎么会有经济的阻碍呢。”

耿桑冷笑一声:“哪有那么多人让你管呀?人回来容易,但你是主动,公司是被动,不是正常的工作调动,你是无处安放的人。”

“但你还是经理呀,还能调你的工资?”

“有名无实呗,肯定不会让人拿着高薪坐着玩儿。”

时雅动摇了:“不能吧?”

耿桑嘴角一扬,道:“怎么不能?你肯出力,公司不肯给你回报,现在不都是这样?再说了,一个萝卜一个坑。我这个大萝卜回来了,埋我的坑在哪儿呢?”

“可以调别人去啊!质量守恒嘛。”

“你得明白现在公司内部的处境是什么,只想让人走,不想让人进。十一月了,又到裁员季了。战战兢兢熬了快一年,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时雅叹了一口气:“家里的麻烦怎么办?人家都在传我是个不正经的女人,而你是个不存在的男人,你不觉得可怕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