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好事近 > 第63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

好事近 第63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

作者:羡鹤山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2 08:12:45 来源:文学城

距离九月初九的重阳宫宴,算起来也就只有十天的时间了。

青杳一直在帮梁瑶准备出席宫宴的行头。宫宴要持续整整一天,因此早午晚要换三身衣裳,相应的头面首饰也要准备三套,讲究一点的,就连发型和妆面也要换上三套呢。梁瑶没有姊妹,身边也没个信得过的人,于是请求青杳以远房表姐的身份陪她一起进宫,协助更衣换装,必要的时候还得应付一些场面上的应酬。虽然这并非闺塾师的职责,但是出于和梁瑶的交情,青杳还是痛快地答应了。

对于青杳来说,这并非一桩苦差事。小时候父亲顾祥用木头雕娃娃给青杳玩,青杳就喜欢用碎布头给娃娃缝制小衣裳,只是现在玩具换成了梁瑶而已。梁瑶长身玉立,肤若凝脂,五官大气,给青杳发挥的空间更大了。

还有最重要一点,青杳想借此机会作为敲门砖去叩一叩长安贵女的门,为了自己和罗戟那个通济坊200两银子的小院子,青杳要拼命赚钱。只要有女人就会有生意,还有什么比长安的贵女圈更值得拓展的客户群么?还有什么比重阳宫宴能够更集中地见到这些贵女的场合么?顾青杳在女学中学得十八般本事,怎么还不能靠自己的手艺赚点钱了呢?

现在一想到赚钱,青杳就动力十足,热血沸腾。

这几天长安城中叫得上名号的成衣铺子几乎都被踏破了门槛,虽然李夫人开了口随便从公中支取银子,但是青杳和梁瑶逛了又逛,好看的衣裳也不是没有,只是千篇一律的,梁瑶试了一身又一身,在镜子前都失了主意,青杳托着下巴,思忖着,也并不十分满意。

梁瑶气馁:“要不然就这样吧,随便买两身得了,这些花花绿绿的女人东西,反正还不都一样?”

梁瑶生母早逝,从小被当做男孩养,因此在女孩子衣食住行的细节上总是大大咧咧的,身边也一直没个贴心的人替她操心打理这些,日子久了她自己就更是没了兴趣,平素出门也只喜欢穿窄袖轻省的胡服,发髻也只梳平髻,于胭脂水粉香膏香露之类的东西,居然一窍不通,青杳对她这种浪费美貌的行为简直大呼暴殄天物。

就像现在,无论青杳给梁瑶梳什么发髻,画什么妆面,她都只有两个评价——“娘们唧唧的”、“女鬼似的”。

评价完用清水洗了脸上的胭脂水粉,额前的刘海还滴着水珠,就信步往床榻走去,两脚把鞋一蹬,在榻上躺平了。

看着她兴致缺缺、恹恹的样子,青杳知道她又犯了郁证了,当下不好勉强她,只默默把那些环佩珠钗、胭脂水粉收进妆匣子里。

当日梁瑶被李夫人从宫里请来的婆子施了针刑后动了寻短见的念头,虽然被青杳救了下来,又在慎勤伯夫妇那里演了一出戏,再加上重阳宫宴的邀约,短时间内,李夫人不太会找梁瑶的麻烦了。但是青杳看出梁瑶这并非一时兴起,担心她再出事,于是以给梁瑶诊治身上针伤延请女医比较方便的理由,拿着慎勤伯府的帖子把张娘子给请来了。

张娘子把了脉,说梁瑶身上的外伤是小事,严重的是郁证。

由于经年累月的情志不舒,肝失疏泄,导致心情气郁,易怒易哭,情志内伤,连带导致食滞、失眠、喜怒无常,可能前一刻人还好好的,下一刻便有了轻生之念,很是棘手。

青杳第一次听到“郁证”这个词是在妙盈那里。那时自己正值新丧守寡,公婆苛待,娘家也指望不上,最难的一次,公爹挥着拐杖打,要不是罗戟拦在自己的身前挡着,替自己挨了几下还让自己快跑,青杳的腿一定是要给打断了的。所以后来青杳一见到拄拐的男子,都会抑制不住地瑟瑟发抖,近几年好了许多,但见了拐棍,仍免不了心颤颤的。

那日,当青杳拖着一瘸一拐的腿跑出罗家家门,一步一挪地往山里走,想着要是一脚踩空跌到山谷底下就好了;要是被野兽吃了就好了;要是能一了百了结束这人间的苦痛就好了。就在那时被妙盈“捡”到了,不仅给青杳治伤,还请青杳吃饭,最后雇青杳三不五日就去灵都观里干干杂活,有报酬拿,既能躲开公婆一阵子,又能赚钱不至于被苛待。就这么着,青杳熬过了那个坎。

那一次,是妙盈和罗戟救了青杳。

那以后,青杳也曾几次三番地游走在这郁证的边缘,最近一次便是和罗家断离又被姨丈姨母驱赶逼嫁的时候,还是妙盈和罗戟把自己拉回来了。

如果说《咏竹》那首诗断送了青杳的精神意志,那么如果没有他们两个,世上早就连顾青杳的皮囊都不复存在了。

张娘子开了方子,又嘱咐青杳一些与郁证病人相处要注意的地方,最重要就是不要逼着她做不想做的事。

“这不是短时间就能好的病,她须自求多福,你要好自为之。”

青杳看现在的梁瑶,就像看当初的自己,怎么能忍心不伸手拉一把呢?

梁瑶躺在榻上和青杳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这穿衣打扮盛装出席,也不过是为了给那个杨国舅看,好像我多想嫁给他似的。”

青杳则把那些华服美饰一件件收好:“穿衣打扮不是为了取悦谁,而是为了自己高兴。一个人总得惦记着去吃点什么好吃的,做两身新衣裳穿出门去,才说明她有活着的奔头。”

梁瑶罕见地没有反驳,而是问:“那你呢?我觉得你活得挺有精神头的,你怎么总是那几件男装袍子换来换去,也不见你打扮自己?我是因为不爱、也不擅此道,但我瞧你很是精熟又喜欢的,为什么?”

青杳的眼眶和鼻头突然酸了一下,赶忙背过身去。

自从经了刘子净和夏怡夫妇安排的那次“遇袭”后,青杳便不敢穿女装了。

偶尔穿一次女装,也只选颜色暗淡、款式老旧,穿上都看不出身形的,而且还要戴上帷帽遮住面孔。

明明知道长安城有金吾卫巡防,光天化日的,女子在市坊中活动也很安全。

道理都懂,但就是很难克服那种恐惧的心情。

过去害怕拐杖,现在连女装都害怕了,青杳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梁瑶见青杳久久不说话,从床榻上下来,走过来扯她的袖子。

“杳娘,你生气了?我不是说你给我梳的头画的妆不好看,是我长得不好看,你别在我身上花心思了。”

青杳吸了一下鼻子,转过身去,拉着梁瑶坐下来:“谁说你长得不好看,我要是能有你这大个子,能有你这高鼻梁,还有这一身雪肤,我做梦都要笑醒了。”

梁瑶做了个鬼脸:“你可别哄我了。”

“我是认真的,”青杳突然灵光一闪,“你不愿意化妆,那咱们就不画了。”

梁瑶点头:“就是,去了点个卯就行,又不是选皇妃,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有什么意思?”

“不对。这是你自那些事情以后第一次正式的公开亮相,当然要重视,只是我之前也着了相,总想着要让你在那群花团锦簇的贵女中间脱颖而出,却忽略了你也有你的个性,我应该做的是要突出和放大你的特点,而不是把你打扮的跟别人一样。”

梁瑶挑了挑眉毛:“我有什么特点?”

青杳把梁瑶的脸掰过去朝着镜子:“你长得英气,个子又高,给你画平康坊那些时兴的花媚妆容你自然不习惯。衣裳也一样,说到底,是人要穿衣裳,而不是衣裳压住人。”

青杳一边说,一边帮梁瑶挽了一个单髻,露出她光洁的额头,又从妆匣中挑出一只金钗簪于发中。然后帮她淡扫峨眉,用银挖勺挖了绿豆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膏,在掌心捂热揉化然后轻轻拍在梁瑶的脸上,立刻显得人气色提升了三分。

梁瑶望着镜中的自己,也感到很满意:“这样好,显得精神。”

青杳跟梁瑶说了自己的打算,就在梁瑶平素最喜欢的几件衣服中自己做些改造和加工,来个旧衣新穿,省得逼自己去适应新衣服。

“说到底,也不过就是个赏菊的宴会,就当是去走亲戚串门好了。”

不要给郁证病人压力,这一点也很重要。

青杳的新思路得到了梁瑶的赞赏,梁瑶提出自己的母亲之前陪嫁里有几匹料子,两人决定去库房找出来,看看能不能派上用场。

杳娘和瑶娘手拉手正待出门,迎面撞上了一个少年,给梁瑶撞得一趔趄。

这少年青杳看着面生,十四五岁的样子,和梁瑶差不多高,在男孩子里算中等个儿。一张线条分明的精致小方脸,下颌角那里有着优美而生机勃勃的弧度;一双柳叶型的眼睛,眼角微微下垂,平添了几分忧郁的特质。

梁瑶不耐烦地提高嗓门:“梁玎!你要死啊,投胎别上我这儿来!”

青杳顿时明白了,这是慎勤伯府的小伯爷,梁瑶的弟弟,李夫人的宝贝儿子梁玎公子,约摸因着太学考试临近,从学堂放假回家备考了。

梁玎则一个箭步冲进屋来,左看看右看看,竟无藏身之地,一脸沮丧。

“姐姐,我救苦救难的好姐姐,父亲拿碗口粗的大木棍子要打我,快容我躲一躲!”

“滚一边儿去,”梁瑶把弟弟往门外推,“我要出门了,省得老头子连我也一块打。”

梁玎不抛弃不放弃:“姐姐,你从前不是这样无情无义无怜悯之心的!”

梁瑶不耐烦地瞅他一眼:“你自己功课做不出来,大罗神仙也救不了你!”

说完拉着青杳要走,两人的袖子被梁玎分别拉住。

“姐姐,杨国舅可是太学的学监大人,手里握着免试推荐的名额,他要是成了我姐夫,我就能直接进太学了,姐姐,宫宴上好好表现,千万救我一救!”

“我九月初九宫宴,你九月初十考试,来不及了,你还是去庙里拜文昌菩萨快一点。但不是我说你,咱们家的人就没有念书的脑子,你还是趁年轻想点别的出路吧,或者就等老头子蹬腿你直接继承爵位就好,别费劲瞎折腾了。”

梁玎两手一摊:“我也是这么想的,结果父亲听了,就要拿大棒子打我!”

梁瑶把袖子从他手中抽出:“我可帮不了你。”

梁玎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转而攻略青杳:“这位姐姐好像见过的,你一定就是府上请来教我姐姐念书的先生吧,虽说她那个脑子估计也学不会什么……”

梁瑶举拳头在梁玎的脑袋上敲了一个爆栗,梁玎痛得“嗷”了一声,给青杳逗笑了。

这两姐弟虽然不是一个妈亲生的,但好像处得比青杳想象中融洽。

梁玎从怀里摸出一张纸,举到青杳眼前:“为今之计我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这是我们学堂的先生拟的一份太学考试的策题,往年他总能押中那么一两道的,别的题我都东拼西凑要到了答案,唯这最后策论一题百思不得其解,求二位帮忙想想?”

梁瑶不屑地嗤了一声:“你都绝望到来问我了?我劝你赶紧收拾细软跑路吧,省得考完试老头子把你给打死。”

青杳从梁玎手中接过那份拟题,迅速浏览了一遍:“这道策论,五月份的长安月旦上讲过,智通先生和当时请来的大儒争论得很激烈。”

梁瑶和梁玎姐弟俩停止吵架,盯着青杳。

梁瑶问:“长安月旦是什么?”

梁玎说:“我怎么还能记得五月的长安月旦上智通先生说了什么?”

青杳把策题还给梁玎:“我做了笔记,拿来给你参考一下。”

梁玎看完青杳的笔记,眼珠子差点掉下来。

“顾姐姐,这都是你记的?”

“可以借你抄一份。”

梁瑶翻看着那份长达几十页的笔记:“你就现场记的?这手都得写断吧?”

青杳给梁玎找出纸笔让他誊写:“现场不是站着就是跟人挤在一起坐,肯定记不了那么多,我都是记一下大概,回来再补全。”

梁瑶长大嘴巴:“全记脑子里啊?!”

青杳浅浅地笑了。

当年自己还读书的时候,立誓要像智通先生一样渊博,于是刻意训练自己在听月旦时精神高度集中,回女学寝舍后便将当日讲评全部手录下来,以备日后时时翻看。一开始总是记不全的,而且好多用典的地方自己不懂,记得糊里糊涂,后来慢慢训练,记得也就越来越细致了,没想到这么多年下来,这副童子功还在。

梁玎抄完,满意地舒了一口气:“这回总算可以应付夫子了。话说顾姐姐,你可知现在长安月旦的一份手札可是能卖不少钱呢!别说你这种记得详细又清楚的,就是那种记得乱七八糟的都能叫到几两银子一份呢!”

青杳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但一听说能赚钱,脑子里迅速浮现了那个心仪的小院子,浑身都是劲儿。

“二公子,那以你的经验,我这样的一份能卖多少钱?”

梁玎柳叶眼一眯,笑着说:“我给你牵线,少说也能卖几十两。”

几十两!青杳的一间书房有了!若按这么算,年内就能把小院拿下!

青杳的心砰砰砰直跳!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梁玎神秘兮兮地说:“我知道有一位重金求购太学考试前最后一场长安月旦札记的大买主,好多做这门生意的人都摩拳擦掌呢,但他们的水平跟顾姐姐你没法比!”

青杳尽量控制自己激动的情绪:“可九月初一这场长安月旦早就一票难求,大家都指着智通先生能押押题呢,恐怕到时候连个站的地方都没有,根本听不到在讲什么。”

梁玎笑得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青杳发现他们姐弟俩笑起来还真挺像的。

“票?我有啊!包厢座儿,父亲高价给我买来的。”

梁瑶“啧”了一声:“给你买了你听了也考不上啊,白瞎。”

梁玎不服气:“我们现在有了顾姐姐,这场月旦的札记我估计能卖到200两银子,轻松赚回票价!怎么样顾姐姐,咱们谈谈分成?”

青杳现在已经满眼、满耳朵、满脑子都是200两银子了。

待回过神来,青杳和梁玎约定,札记卖的钱刨去包厢座位的钱青杳承担一半,剩下的纯利润梁玎和青杳三七开。

“成交!”

梁玎热情地和青杳握手,约好了次日三人一起去听九月初一的这场长安月旦,然后一蹦三尺高地跑了。

梁瑶有点担心青杳:“不能有危险吧?”

青杳虽然决策做得很快,但是前后的风险都在心里过了一遍,这事没人管、不犯法,自己最多算个中间商。

风浪越大鱼越贵。

青杳决定干这一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