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好事近 > 第20章 相亲乌龙

好事近 第20章 相亲乌龙

作者:羡鹤山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09:56:49 来源:文学城

“好吃啊!”

面前这个小兔子露出满足的笑容,那笑容多多少少带着些傻气。

杨骎也跟着笑了,没想到今天这顿饭吃出这个走向来。

明明刚才还有点生气来着,现下一点也不气了,还有一点开心,只觉得世间事可真有意思。

【一个时辰前——

等了有两炷香的时间了,人还没到。

那就肯定是不来了。

刚刚从东都洛阳搬回长安,府上一团乱不说,一想到要接手的差使,杨骎就感到十分头痛,甚至在东都还没动身时,就有对手暗中给自己使绊子了。

偏偏自己的亲姐姐还着急忙慌地安排了这桩相看的饭局,作为长安城排名头一号的“王老五”,杨骎的亲事早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母亲已经懒得管,于是姐姐就把这摊事给接手过去,誓要给自己找一个弟妇,否则绝不罢休的意思。

杨骎哑然失笑,姐姐搬动了姐夫,金口玉言一下,杨骎想不来都不成,任何借口和托词都算抗旨。可没想到的是,饶是金尊玉贵的姐姐姐夫开了口,对方还是放了自己的鸽子,一点面子也不给国舅爷,可想而知自己现在长安城的名声已经差成什么样。

不仅如此,人家在杨骎来之前就点好了菜,唱了一出空城计,摆明一箪食、一瓢饮的便宜都不要占;更甚还点了一盅聚香楼最有名的“清炖鹿肉”,也不知是听信了哪条传言。

坊间关于自己的传言太多了。

此时无人胜有人,杨骎欲辩已忘言。

他活动了一下腿脚,跪坐得久了,膝上的旧伤又丝丝缕缕地冒出疼痛的尖儿来,针扎似的。

可惜了这一桌子好菜,杨骎心想,现在再去邀人来,显得这个请客的心不诚,况且自己回到长安的消息还没有公开。

突然,雅间的门被侍僮推开,一个半老徐娘风韵犹存的妇人走进来,真是粉面未露笑先闻。

“实在对不住,这孩子出门墨迹,我们来晚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晚了就晚了,坐下聊呗。

杨骎没有起身,但是已经换上待客的神色,听说慎勤伯府的李夫人去世得早,只留下一位小姐唤作“瑶娘”,因为跟母亲那边沾点亲,所以才被姐姐安排给自己牵红线。这个妇人看穿衣打扮应该不是伯府的续弦夫人,看神色姿态也不似坊间媒婆,大约是那位瑶娘的乳母或者姨母之类的亲戚吧。

杨骎把目光移向门口。

跟着妇人走进来的是一个身段苗条的姑娘。

“这是我们家瑶娘。”妇人介绍道。

瑶娘朝着杨骎点了点头。

她打扮得素净,一根银簪挽着个简单的发髻,额如覆肝,明润光洁;一张瓜子脸,下巴颏小而尖,望之十**岁的样子。杨骎伸手示意她入座。

瑶娘用指尖微微提了一下裙裾,然后正坐在杨骎对面。

她的裙子很有意思,蓝色的底,上面印着好些小白兔,配上她自己圆溜溜的杏眼和樱桃小口,整个人看着就跟只小兔子似的。

杨骎突然觉得她有点眼熟——

那是四月间事,杨骎从东都回长安去归元寺参加贺佛诞日的法事,进山前夜下了整宿的春雨,正是清晨骑着青驴上山的时候,遇见眼前这位的。

她当时也是穿着这条裙子,蓝底印着小白兔,杨骎记得很清楚。

样子嘛……当时看着委委屈屈的,毕竟摔倒在黄泥汤里,任谁的脸色也不会好,但是今天看着好多了,有那么点“颜如舜华”、“洵美且都”的意思,而且跟这首诗里说的一样,她也是家里的老大。

不知道为什么,杨骎把放在旁边的手杖悄悄移到身后,不想让她看见。

还好,她没看见,因为她的眼睛一直盯着桌上的点心。

不过,她倒是没认出自己来。

转念一想,杨骎又释怀了,毕竟自己当时留着一捧十分得意的大胡子。

但是那天被她认作了胡人,可能本来还想找自己理论几句,后面又不了了之了。

回去以后,杨骎就把留了好几年的大胡子给剃了,自己也有点说不上来为什么。

不能是因为她说的一句话吧?不能够的。

是因为自己想剃。在东都当了几年莽汉,现在回长安了,得有个翩翩公子的样子,毕竟自己当年也是——算了,不提当年了。

瑶娘冲杨骎笑了一下。

她还对我笑呢,那看来我在长安的名声还不算太差。一般来说长安的姑娘一听说是杨骎,都会远远避开,有暴脾气的说不定一言不合还会动手。

虽然瑶娘这笑多少有点客套的成分,因为杨骎余光瞄见妇人在给她使眼色。

她是屈服皇权才来的吗?杨骎胡思乱想着,还是慎勤伯的续弦夫人、她的后妈为了攀上和皇后的关系,逼着她来的?说不定已经想站起来打自己了吧?或者想把热茶泼在自己的脸上。

但是都没有,瑶娘看着挺平静的,甚至那客套的笑容里还带着点真心真意的高兴。

杨骎希望自己不是一厢情愿。

她进门后还一句话没说,那跟她说句话吧。说什么好呢?她肯定很喜欢这条裙子,就聊裙子吧。

“你的裙子真特别,”杨骎没说好看,因为说好看太俗了,“是哪家衣裳铺子里买的?”

“她自己在家瞎鼓捣染的,”那妇人抢答,“我说不像话,穿着跟小孩子似的,她非要穿。”

杨骎想,还好穿了。

妇人又问杨骎公务忙不忙,杨骎客套敷衍着,想着得再找个话题跟瑶娘聊,她大约跟兔子一样,胆小得很,话题得小心斟酌,别吓着她。

侍僮端进来了一盅清炖鹿肉,瑶娘的笑容加深了,真诚地喜悦,一对圆溜溜的杏眼放出光彩。

后来瑶娘的目光就再没离开鹿肉。

说实话,瑶娘笑起来的样子和吃东西的样子,看着有点傻。

也不知道这傻是真的还是装的,杨骎觉得多半是真的,平地都能摔倒在黄泥坑里的人,能聪明到哪里去。

怪不得不说话,肯定是出门前家里叮嘱了不让多说话,怕漏出傻气搅黄了这门亲事。

也是挺可怜的。

杨骎就看着她吃饭。

她就跟饿坏了的小孩儿似的,明明小小一张口,非得张得老大,食物塞进嘴里,撑得脸颊鼓鼓的,清炖鹿肉烫的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她的鼻尖上都冒出了细细的汗珠,鼻翼微微翕动的样子,更像个小兔子了。

那边妇人还在说个没完,娘儿两个各忙各的,嘴巴都没闲着。

妇人说瑶娘刚刚因朝廷的新政令断离,又说到和自己母亲从少女时候开始的交情来,又迂回婉转地打听大理寺平素当些什么差,日常当值忙不忙,月俸节礼怎么样……

杨骎听出不对劲来。

坐在自己面前这个吃得香汗淋漓的傻兔子,不是瑶娘。

或者说不是自己要见的、慎勤伯府梁家的瑶娘。

可巧了,她也叫瑶娘,她也是来相看人的。

她要相看的是这妇人,也就是她娘手帕交的儿子,现下在大理寺当差的,姓杨。

可巧了,我也姓杨,我也是来相看人的。

微笑漾在杨骎的唇角。

那她这傻吃傻笑的样子,是真傻还是装傻?

杨骎现在确定了,她肯定是装的,为的就是搅黄这桩相看的婚事。

真狡猾啊,傻兔子,还带骗吃骗喝的。

于是他问:“清炖鹿肉好吃吗?”

傻兔子堆起傻乎乎的笑容回答:“好吃啊!”

杨骎亲眼看着傻兔子连喝了三碗鹿肉汤,鹿肉属纯阳,现在已入夏,这顿饭吃完她回家可要遭老罪喽。

吃白食是会遭报应的哦,傻兔子。

妇人还在跟杨骎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杨骎也有一搭没一搭的敷衍。

看样子,这傻兔子是个没什么主见的小寡妇,才刚断离就被拉出来相人,还有个这么能说会道又强势的母亲,她要再这么没心没肺的全听她母亲的话,往后嫁人还是免不了要吃亏受罪。

这时候,外间突然闹起来,似乎隔壁雅室有个男子等的客人没到,骂骂咧咧地要走,跟他一同在等的妇人好说歹说劝他留下来再等等。

杨骎留意到傻兔子的母亲变了神色,她试探着推开雅间的门探出头去看,恰逢那个劝说男子留下来继续等的妇人也探着脑袋进来张望。

“哎呀!赵媒婆!”

“哎呀,我的夫人呐!你怎么在这里坐着?我们在对面雅室等了你们半天啦!”

两个女人扯着嗓子嚎了半天才掰扯清楚,傻兔子要相看的人在对面,而杨骎要相看的人确实没有来。

闹乌龙了!

傻兔子的娘一脸惊诧地问杨骎:“你是杨大人吗?”

杨骎坦然道:“我是杨大人啊。”

又问:“杨大人是在大理寺高就吗?”

再答:“不在啊。”

妇人一副倒了大霉的样子,一只手伸出来拉傻兔子,一只手招呼赵媒婆:“快,快去给我拦住那位杨大人,大理寺的杨大人!”

傻兔子吃饱喝足,跟看戏似的看着她娘着急,露出不那么傻的笑容。

妇人拎着傻兔子的领子把她提溜起来,拽着她的胳膊把她往外拉,走时还不停地向杨骎鞠躬道歉:“对不住,对不住,对不住。”

傻兔子被拉得失去平衡,临走时抓住门框对着杨骎问了一句:“你真不是‘大理寺’啊?”

杨骎学着她刚才傻乎乎的语气回了句:“不是啊!”

傻兔子呵呵笑着被她娘拉走了。

杨骎也笑了,笑得躺在雅间的席榻上,有意思,真有意思,没想到一回长安就有这么乐呵的事情。

哟!忘了问傻兔子姓什么了!

杨骎忙忙推开临街的窗户,可傻兔子和她娘已经消失在人潮涌动的街市了。

还好知道她叫“瑶娘”,可是长安城有多少瑶娘呢?

姚氏出了酒楼就开始骂,青杳捂着肚子,笑得直不起腰来。

闹乌龙了!

那个‘大理寺’等了半天也没见着青杳的面,据说气呼呼地走了,以后也再免谈;赵媒婆被姚氏这顿糊涂饭气得说以后再也不做她家的媒。两相下来,反遂了青杳的心意,还白吃了一顿席面,只赚不亏。

也亏得姚氏健谈,居然能跟不认识的人聊那么久。

“你还笑得出来!我要是你,我现在就去跳曲江池!”姚氏气得鼻子都快冒烟了。

青杳觉得愉快:“我干嘛笑不出来,不管怎么说还白吃人家一顿饭呢。我看那人挺有涵养,也大方,我把案上所有的菜都吃了,他也没说啥,还问我清炖鹿肉好不好吃哈哈哈哈哈。”

姚氏恨不得当街揍女儿:“你可真不要脸!”

“饿着肚子的脸面要了有啥用啊?你看你,唠半天茶都没喝一口,你说你亏不亏?”

姚氏也被气笑了,轻轻打了青杳一下:“我那是为了谁啊?还不都是为了你啊,说得我口干舌燥的。”

青杳说这事反正你怪不到我头上,人家‘大理寺’是羊大人,你也不问清楚就往里闯。

姚氏发了一通牢骚,气也消得差不多了,拉着青杳说那个大理寺不行,坐了那么久,连个果盘都没点,就那么干坐着,一看就抠门,吹了不亏。

青杳附和说就是就是。

姚氏又叹了口气说这个假大理寺倒是真不错,人长得也气派,出手也阔气,一直笑眯眯的,可惜了,不知道便宜谁家姑娘了。

母女两个手拉着手去喝了莓果酪浆、又在街市上逛了一圈才回去。

夜里青杳流了鼻血,汩汩地染红了半个枕头,怎么止也止不住,吓得姚氏以为女儿小命要不保了,急急地请来了郎中出夜诊,问吃了什么,听说白天吃了鹿肉,还连吃了三碗,郎中瞠目结舌。

说鹿肉是纯阳之物,最是适宜老人补气益血,青杳年轻力壮,眼下又是初夏时节,这么吃,搞不好会出乱子的。

郎中医者仁心地给青杳施针止血,又开了几服清凉的苦药,叮嘱近日饮食要清淡后告辞。

出了不少血,吃了好多苦药,青杳遭了吃人家白食的现世报,想着跟这位杨大人应该算是两清了。

骎:音“亲”。“骎骎”:马跑得很快的样子;迅疾;比喻事业发展迅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相亲乌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