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好大一锅粥! > 第20章 张海云

好大一锅粥! 第20章 张海云

作者:犹未不之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0-26 14:10:37 来源:文学城

白日走在霞凌道上,天青水碧,视野辽阔,与黄昏夜晚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霞凌阁其实分为内场与外场,先日学子聚会是在内场,而这栋圆塔形建筑外围,亦有吃饭听曲的座位。每座都临着窗户,直对御水珠的水景。内场是绚烂的的华灯流彩,外场则是清幽的诗情画意。

外场没有优伶私室,一到六楼全为客位,越往高走自然风景越佳。霞凌阁乃京城数一数二的高楼,坐在顶楼东南半侧可一瞰京城全貌,西北半侧又能远瞭北山胜景,外场受欢迎程度丝毫不逊内场。不过东北侧由于下视禁中,这侧四到六楼的窗户全部封死,不可让寻常人看清了皇宫大内。

今日重涵几人便是约在外场六层的东南面。重涵、钟承止与景曲到的时候,天色尚明,从敞开的窗户向外望去,栉比鳞次的高矮房屋错落有致地绘出了一座雄伟壮阔的京城,让人不得不感叹当世之隆盛。

自古文人登高望远总爱作诗几首或者落画几笔,霞凌阁外场不知生出过多少名篇佳作,六层墙壁就上挂着不少诗画大家的手笔,加上内场不乏韩玉这种喜欢流连烟花之地的多情文人,又有百姓皆知的风华披靡文武两榜。如此一处本是声色犬马之地的霞凌阁,却给大华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早已不是寻常酒肆青楼可比。

钟承止不禁想到,若不受战火波及人为损坏,千百年后霞凌阁定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传说。优雅的诗词千古传唱,妙手的字画百年流传,向后人绵绵述说着前人的繁华与美好。而政权更迭,改朝换代,今日天下姓谁家,相比之下是多么无聊之事……

重涵三人没坐多久,其他三人便陆续抵达。韩玉忿忿不平地表示,为何不约在内场?外场又见不着繁斐!几人哈哈大笑揶揄了韩玉半晌,又细问了前日晚上的具体情况,弄得韩玉满脸通红,其他人才放过他开始讨论起会试的各道试题,谈了谈各自首艺与策问的解答。

天色转暗,华灯初上,壮阔的京城逐渐变为夜色中的点点灯火,与漫天繁星连成千里星河。御水珠上泛出几艘挂着灯笼的画舫,缓缓推开了星河倒影。

重涵对钟承止说道:“大凡过年、天子诞辰与各种庆典之时,临水道与霞凌岛上入夜就会放起烟花,整个御水珠都能观赏到花火纷呈。那日镇远大军凯旋定有烟花,本想带你来看,可惜遇到刺客,只能等到天子诞辰了。”

张海云与韩玉对刺客一事知道得不甚清楚,此时听到便问了起来。重涵又发挥添油加醋的本领,对着他俩像说书一般将遇刺过程描述得绘声绘色。

张海云这人,简单来说就是一聪明人。

聪明其实有着多种含义,比如才华、伶俐,又比如狡黠、心机。张海云也确实为兼具这多种含义的人——有才气,善观色,懂计谋,多心思。同样都为聪明人,张海云与李章明可说是完全相反的两种类型,重涵则居中带着一点随性。

以重涵的性子,其实本不喜欢城府深厚之人。张海云最初接触重涵也确实带着些目的,但张海云却有着本不该出现在如此一个聪明人身上的直爽性情,还有着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慷慨义气,这两点倒是与重涵颇为投缘。

四人在国子监结为好友开始,凡是李章明与韩玉受点欺负,重涵与张海云必是要出头的,而规规矩矩的李章明与韩玉又时常替重涵与张海云点卯受过。李章明认真安静,平日喜静不喜动,重涵与张海云则相反,玩性颇大,没事就要闹腾一番。韩玉则是随波逐流,若只跟着李章明,定是一安静书生。可重涵、张海云乃两个人,影响更大,四人一起时韩玉便跟着他俩胡闹。但有李章明在,总不至于闹得太过。

这样互补的性格使得少年时期朝夕相伴的四人,情谊愈渐深厚,成了旁人难以插入的死党。当然,重涵与李章明之间的关系更深一层。重涵只有对李章明才会真正地无话不谈,但张海云却经常能看出李章明没发现的一些事情。例如重涵对钟承止的感情早已变化,张海云便再也不会开早前那些玩笑。而李章明还丝毫未察觉,估计要等到重涵做得过于明显或亲自对他说时才会知道。

此时,听重涵说完遇刺的评书,张海云关注点全然不同于李章明,问道:“为何要刺杀你?有何用?”

重涵总想着自己是重家二少爷,被人盯上脑袋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听了张海云一问,发现还真是奇怪,拐去当个人质还好说,杀了自己实在起不到什么作用啊。难道爹与大哥在外面结了什么了不得的仇家?

几人已喝得有些微醺,随便讨论了下没出个结果,也没太过深究。反倒聊起了钟承止与景曲功夫怎能如此了得。钟承止则讲了一些寻常人难以听闻的武林中事,四人全都听得津津有味。

张海云不由多看了钟承止几眼。近些年想加入重涵四人党的人可谓挨三顶五,但还没人成功过。不是话不投机,就是性情不合,毕竟想让四人都认可并非容易的事。钟承止短短数日就折服了重涵、李章明和韩玉,又能与每人都相处得融洽无间……张海云默默心道,这人不简单。不过张海云看得出钟承止是值得真心相交之人,倒也放下最初的戒备,如对待重涵三人一样对待钟承止。

既然从正事聊到了闲事,话题便越扯越远。钟承止用《京城轶事》上的事迹来调侃几人,果然不少都是坊间的夸大,但真相有时更有趣味。就如“风流跌宕重二少,十女送别南熏闹”,原来是重涵去年回佛山那日,马车行到南熏门门口碰到一支迎婚的队伍。新郎家请了十数名女妓与乐官引迎,可其中几名女妓不知为何在路中间吵了起来。南熏门门口本来就人来车往道路拥挤,这一闹就把路给堵了。重涵下马车看看情况,没想有两名女妓认识重涵。一见重家二少爷走来,两人架也不吵了,赶紧跑来见礼,结果几日后就传成了如此滑稽的事。重涵还是今日才知道。

几人越聊越起劲,酒喝得也越来越多。备考多年的会试结束,连李章明都觉得要放纵一回,一坛坛酒接连摆上,誓要一醉方休。韩玉果不其然又喝吐了,几人便开始揶揄其幸亏没约在内场,不然要被繁斐看了丑态。

最后喝得空酒坛子在桌旁堆了一地。几人才出霞凌阁,沿着霞凌道离开。

李章明始终是李章明,放纵开来依然点到即止,酒有上头,但神志晴明。钟承止与景曲虽喝了不少,却好像完全没喝酒一样,毫无醉意。而韩玉吐了两场,夜风一吹酒也醒了大半。只有重涵与张海云两人歪歪扭扭地横着走,钟承止与李章明只好各抓一个,生怕这俩家伙一不小心横到水里去。不过还好两人酒量甚佳,无外人劝酒之时喝得尚有分寸,没到酩酊大醉的份上。

回到马车里,重涵酒劲之下不住地往钟承止身上蹭,紧紧抱着钟承止的腰,手各种不老实,唇不停在钟承止颈间鬓旁流连,醉醺的靡音打在钟承止耳边:“……你不要忘记,殿试过后……什么都要答应我的……”

钟承止靠在马车内的榻后靠上,手臂搁在靠沿上撑着脑袋,由着重涵在自己身上胡闹,低头笑道:“当然,不过你得考在我前面。”

景曲一改平常端坐直视前方,换为抱臂面朝钟承止与重涵的方向,双目死死盯着重涵,一动不动。

这等注视之下,重涵就算再醉点也做不出更出格的事了。

回到重府,魏老叫来下人把重涵扶到房里去。钟承止与景曲则自行回房休息。

京城又度过了平静祥和的一个春日。

……

后几日,重涵每日带着钟承止在京城四处游逛,连好多重涵自己都没去过的地方也踩了一道。后来城内逛得差不多了,又去了京郊的诸多名景,除了皇宫大内与皇家庭院,几乎把京城内外给踏了个遍。

钟承止对所有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好些在重涵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东西,钟承止也要去探个究竟。于是去任何地方钟承止都兴致勃勃,什么都问,什么都要看个明白。对于向导重涵来说,这当然是最大的动力与乐趣。

而且重涵发现,与钟承止出门会不断在其身上发现各种出人意料之处。例如去到梨园之地,会发现钟承止熟知古今戏曲,甚至帮戏班子改了戏本。去到道佛之地,钟承止能对着大师方丈谈得头头是道,惹得对方不住赞赏。这种近乎无所不知知无不精的境界,已经不能说是异于凡人,而是根本非人可为之。

重涵不禁觉着,自己中意上如此一个内外皆非凡的人,恐怕一辈子都不可能再爱上别人了。

不过有一处地方颇为有名但没去,便是大赌庄——臻融庄。

钟承止与重涵学子聚会拿的三张闱票,不约而同都为钟承止、重涵、李章明三人各一张。重涵总觉得自己这三人应该不会落榜,可此时杏榜未出,不知结果,无法兑现。对于重涵来说,几张闱票兑的钱实在微不足道,不过能亲自兑一下自己大名的闱票也是乐事,便与钟承止一致决定,殿试过后再去臻融庄。

霞凌阁每年一届的风华榜与披靡榜擂台,分别在惊蛰与春分两日举行。今年为闰年,节气都较晚。其中惊蛰正好在会试的九日间,无奈错过。而春分则在靠近月底。

重涵往年惊蛰春分都在佛山,尚未回京,一直无缘得见两榜擂台。今年终于能观看一番,岂能错过?早早就要魏老去备好披靡擂台的座位票,与李章明几个约好了一同前去。重涵还问了问钟承止是否要去打擂台,被钟承止笑着摇头拒绝了。

不过重涵现在并不想要钟承止出去显摆,开始觉得钟承止是自己私有的东西,不愿他人观赏。于是仅仅只是问问而已,丝毫没有劝钟承止去打擂台的意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张海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