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好大一锅粥! > 第13章 学子聚

好大一锅粥! 第13章 学子聚

作者:犹未不之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0-26 14:10:37 来源:文学城

李宏风被两名随从护在中间,陡然想起少年,立刻四下张望,却都没看到少年踪迹。李宏风赶紧吩咐随从找寻,但两名随从被人围着寸步难行,又不敢对真伤到这些试子,急得满头大汗。

重涵与魏老挤出人圈时,早已不见钟承止与景曲的身影,只好在原地等候。既然索性要等,重涵回身站好,准备继续看热闹。

这时,远远一个肃然而威严的声音响起:“谁在闹事?闹事的取消会试资格!”

声音不大不小,足够围在外圈的人听到。取消会试资格可是动了众试子的死门,外圈的人立刻退开。里面的人发觉不对,也相继停了下来,跟随众人的目光望去。

一位身着四品官服的人,从贡院正门方向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名小吏。在场的外地试子多不认识此人,但重涵与李宏风都认识,其正是本科会试的主考官——翰林院掌院学士方晴方大人。方晴乃李云从的得意门生之一,同是耿直方正之人。他在国子监讲过几次学,于是也算重涵与李宏风的老师。

待围闹的人一一退开,方晴走到李宏风面前:“李宏风,你的考凭不是第一日已取走,为何今日又来?”

李宏风行了一礼,讪讪回道:“是带一友人过来……他临时决定参加春闱,已是最后几日……”

方晴看了看李宏风身周,问道:“你的友人呢?”

李宏风四周环望了一圈:“……好像……被人群冲散了,待学生去找找。”

方晴一挥衣袖:“都是读书人,君子怀德怀行,别丢你爹的脸,好好排队。”说完转头望向重涵,“重涵你呢?”

重涵赶紧见礼回道:“学生已取好考凭,正要离开,见到李公子便过来打个招呼。”

方晴也不知重涵是如何取到考凭,点了点头就转身与两个小吏离开了。

钟承止把少年带走,显然是又去翻墙了。少年的考凭也是打过招呼早已备好。钟承止轻车熟路,没一会便取好考凭带着少年又翻了出来。走回偏门附近,钟承止向少年道了别,转身朝重涵与魏老处走。

李宏风正在四处寻找少年,见少年远远走过来,马上迎了上去。

“我已经取好考凭了。”少年拿着考凭笑呵呵地对李宏风说。

“如何取的?”李宏风皱着眉头问。

少年笑而不答。

取考凭这事,李宏风本是想卖少年一个人情,结果人情不成,还丢了面子,也没别的办法,只好带着少年离开。

钟承止走到重涵身旁:“回去吧。”

重涵点了点头,几人便行往马车处,上车驶回重府。

“你带那个少年去翻墙了?”重涵在车里问钟承止。

“嗯。”钟承止点头。

“那少年是谁?”

“不知道呢。”

“你没问?”

“嗯,不过总要认识的。”

重涵听得莫名其妙,又转问别的:“你怎能跳那么高?”

钟承止莞尔一笑:“这不算很高。”

“这还不算高?”重涵早就知道钟承止身手不凡,但今日才深切感受到厉害,忍不住好奇问道,“你功夫怎么学的,怎能如此厉害?”

钟承止又笑了笑:“身体资质得宜,学之得法,持之以恒,人人皆可达此境。”

“我怎没见随便个人能有这么厉害?”重涵一副不相信的表情。

“因为能满足这三条的人就很少。有人空有资质却学技无门,或者根本不知自己资质非凡,埋没人间。有人虽师从名门,但资质愚钝,终其一生也难有高成。也有人生性懒惰,即使前面两条都具备亦无用。其实世间凡事都是如此,想有所成,就须会走路,走对路,走下去。”

钟承止寥寥几句话,却是十分有理。重涵不由点了点头,在心中思考了一下,又皱起眉头:“那我呢?”

钟承止笑回:“你资质上佳,但可惜从小身有顽疾,不宜过于劳累。再来重大人约莫希望你从文而非从武,教你的主要为强身健体自保之术,较之一般人不错,但离高境尚有距离。现在虽旧疾已愈,却过了最好的年龄,根骨以定,以后即使勤加修炼,也难攀高峰。”

重涵听完一脸悻悻,抱怨道:“那岂不是一辈子都得要你抱着翻墙了?”

钟承止笑了出来:“嗯……别长太胖到我抱不住了,跳个宫墙偷看下妃子什么的,随意。”

重涵抱起手臂嘟着嘴:“你啊,倒是很适合去霞凌阁显摆。”

“霞凌阁?”钟承止疑惑地问。

重涵翘起嘴角:“明日不是要去吗,去了你就知道了。”

重涵近日时有问钟承止关于其身上各种疑点的问题。钟承止每次答得并不敷衍,甚至可说认真,但总避过了重涵最想知道的部分,又全然不像刻意避开。若刨根问底,则会显得太过刻意,弄得重涵干脆懒得探究,反正来日方长总会知道。

回到重府,李章明已经来了。这半月李章明被重涵叫来陪读,起先只是觉得哪里温书都一样,再来从小就与重涵一起读书,已成习惯。后来却与钟承止聊得甚是投机,重涵也比过去努力许多,三人一起学习成了乐趣非凡之事,李章明完全成了不请自来。

重涵进屋一见到李章明,首先把早上碰到李宏风之事添油加醋眉飞色舞地说了一遍,然后问道:“明日聚会李宏风是否也去?”

李章明点点头:“去的。明日聚会乃海云起头,邀请的主要是国子监里较为年轻的监生与一些江南书院的门生,都是参加此次春闱的试子。”

重涵:“那好,你说,如果承止这次金榜题名,是不是定能把李宏风那厮从冠玉榜第一踢下来。”

李章明又点点头:“嗯,承止的容貌与才学,只要加点名气,拿个第一无可争议。”

“哼,李宏风能拿第一,绝对做了什么手脚。” 重涵一脸忿忿不平。

李章明笑了笑:“就知道你不服。”

“冠玉榜又是什么?”钟承止听到便问。

重涵回:“京城一个著名的榜单,名曰霞凌四榜,分为男女文武,冠玉榜为其中一榜。榜单就刻在霞凌阁门口,每年清明更新一次。”

钟承止:“男女文武,莫非男女是指俊男美女?”

重涵:“对,一个叫冠玉榜,一个叫闭月榜,京城尚未婚娶的男女只要不是宗室,都有可能登此两榜。”

钟承止:“那文武又如何排?”

“文武榜分别叫风华榜与披靡榜。每年惊蛰与春分,霞凌阁会举行斗诗与比武比赛,乃京城春天的两大盛事。”重涵突然顿了下,想了想,“……我怎觉着,除了闭月榜你没法子,其他你全能揽个第一了,你这家伙……”重涵说着便与钟承止打闹起来。

钟承止一边避着重涵一边问:“风华披靡,你怎不去参加个玩玩?”

重涵还在往钟承止身上抓:“我每年立冬到立夏多在佛山,正好错过了。不然怎能便宜李宏风那厮。冠玉榜第一原来一直是我大哥,后来是我,去年不知出了什么鬼,居然让李宏风拿了第一,你说他凭什么?”

钟承止:“人家挺俊的嘛。哎,别挠,别闹。”

重涵挠起钟承止痒痒来,钟承止现在也不在重涵身上使力,由着他去。李章明在一旁看得直摇头。直到先生来了两人才正经下来。

重涵与李章明的第一位老师乃是大儒,只是在重涵与李章明十三岁时,此大儒毅然辞官去往江南开书院,重涵与李章明才会去国子监求学。不过在国子监期间,重绥温与李云从又让重涵与李章明拜于一位致仕在家的老翰林门下。这位老翰林才学上虽名气不大,但写得一手极好的时文。可见重绥温与李云从也是希望重涵与李章明早过科举,走上仕途。

老翰林年岁已高,但身子健朗,性情豪放。愿意教重涵与李章明,除了重绥温与李云从面子,也是老翰林确实喜欢这两个晚生。官场是浊流,少见清泉。

早前钟承止伤还未愈,无法出门,重涵便拉着李章明一起把老翰林请来重府讲学。离会试时日不多,老翰林也乐得提点一下自己两个学生,没想过钟承止也是难得一见的人才,老翰林讲得更是起劲,便每隔两日来重府批阅三人写的文章,评讲一番,再留下新的题目。

钟承止确实博览群书格古通今,但在时文写作上缺乏经验。而且时文优劣标准并非一成不变,依时局变化考官喜好年年不同,这些是难以仅从书本上学习到的东西。老翰林不单通晓时文写作要点与当今时文潮流,还相当了解几名考官的性情。这些正为钟承止所需,可谓如鱼得水,每次都听得十分认真。最后做出的文章,连老翰林都感叹,此生若不上金榜,只能说考官有眼无珠。

离会试还有三日,老翰林今日是最后一日来重府。该讲的这半月都已道尽,最后给三人交代了一些重点,师生以茶代酒喝了一杯,以祝三人金榜题名。

……

次日。

学子聚会约的晚上暮鼓后一更前。但重涵才刚吃完午饭就叫来一排丫鬟小厮,拿出一堆衣裳饰品列了一屋子,亲自给钟承止挑选打扮起来。弄得钟承止哭笑不得地问:“你这是想干嘛?”

“我要看看今晚李宏风还好不好意思拿他冠玉榜第一说事。”

重涵边说边给钟承止挑衣裳,最后选了一件藏青云锦的广袖深衣。其花纹是用深浅差别不大的各种蓝丝交提而成,间插少许银线,远看光暗交叠,极其惹眼,但又显得婉约含蓄,不露锋芒。想必到晚上灯火下更是流光溢彩,熠熠生辉,还不觉张扬。腰间配上同色底料的玉带,又选好了上等玉佩,带好桂花蒸沉香的佩香,外面再罩上浅一色的鹤氅。

钟承止与重涵都未及弱冠,发型无多限制。专职梳头的丫鬟仔细给钟承止梳了个繁缛的半披发髻,配上珠玉银簪及衣裳同料的发带,还给钟承止上了一点极淡的妆容。毕竟钟承止容貌完全没有修饰的必要,只须稍加颜色与装扮融为一体。全部整装完毕后,连近日已把钟承止看习惯的重涵也看得目瞪口呆,只觉得今日出门绝对要被掷果盈车看杀承止了。

随后重涵又把自己整理了下,居然就听到寺院的晚钟。重涵便来叫小厮,与钟承止、景曲一起出门坐上马车,向霞凌阁驶去。

钟承止呆在京城已有半月,却几乎没出过重府。于是刚行到街上,钟承止便掀开车帘往外张望,被重涵一手拍下:“你想被看杀吗?老实点,改日打扮得不这么招蜂引蝶再带你出来逛。”

钟承止继续哭笑不得,这究竟是被谁打扮得招蜂引蝶的?

景曲一声不响地坐在马车内,照说参加这样的聚会,下人不应一起出席。但景曲与钟承止几乎是形影不离,完全不分场合,想必景曲不会一人呆在霞凌阁外。平常钟承止的起居一概由景曲服侍到位,但两人又不似主仆。

重涵自己也有贴身侍卫——长苑。长苑是只要不叫他出来,根本就见不着人,而且长苑并不服侍重涵起居,重涵时常都忘了长苑的存在。有事时一打响指,长苑便会不知从哪冒出来,办完事又消失不见,故重涵实在看不太懂钟承止与景曲的关系。但景曲没事时几乎是一语不发一动不动,形同雕塑。重涵倒也习惯把景曲就当一雕塑,熟视无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