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汉中祖 > 第一百二十章 急报

汉中祖 第一百二十章 急报

作者:拾新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10-07 20:39:40 来源:转码展示1

鲍鸿年四旬,长相魁梧,一双大耳,浓眉细目。

其身长七尺八寸,善用长剑。

长于军事,给人肃杀之感。

在破了寿光之地黄巾军,以黄巾军退却后,鲍鸿这才一边令前锋追击监视,另以大部人马原地休息。

这边命令刚下达,正待召集各路将领商议,忽有亲将来报,寿光令率众前来拜见。

“将军,寿光令至,其随行者,拉着一大牛车……”

亲将无意中的一言,让鲍鸿目光一闪。

自踏入青州乐安郡以来,过路之县城,也有县令等人拜见,不过他从未给过好脸色。

即便天子此番以他平叛,又从关中之地,除押运军粮外,还有第二批赈灾之粮,除了于乐安郡治留下一些外,余者莫不为他吞下。行路过之县地,以部从伪装成商贾,高价卖之。

这一路所卖,加上朝廷所发之军饷,为他贪污大半,可是挣得不少钱资。唯有一些识相,且以赠资丰厚之地方主官,他才会勉强留一些。

地方战事起,可是有不少人,同鲍鸿一样,喜欢这般,以发天灾**之钱。

而一些地方豪族,无大根基,惹之不满意,顺道以叛贼平之,瓜分财物之事,亦不少见。

“哦?寿光令即临,且让他一人进来,吾以接见!”

鲍鸿嘴上这般道,一双长眼眯起,心中则是感慨,这位寿光令,还是个懂事之人。

以方才所抓黄巾军俘虏所言,于黄巾军来犯寿光时,曾遭遇阻击,三千人被破之,州郡这几日皆无大军派往,必是此人所为,可见是有些才华。

此外,于途中,鲍鸿还听闻,这寿光令为安百姓,大开寿光县城之门,来者不拒,为百姓称以“仁义”。

一刻钟后,刘祈便被带入到了大帐之所,一同带入者,还有牛车上之财物。胡旺、太史慈等人,则于营地之外,未能进来。

抬头望了眼面前军帐,刘祈经通报才得入内。

他心中还在思衬,走来时遇到一对对士气低落之汉军,理应说打了胜仗,汉军当士气高涨,可于刘祈看去,多显萎靡不振。

大帐之内,在亲将退下后,只有鲍鸿一人。

刘祈见那桉处,正处置军务之中年将领,并未打扰。

显然,这鲍鸿是像拿捏姿态。

足足过去了两刻钟时间,于油灯下,连续处置了三卷简牍,鲍鸿这才抬头,道:“足下即是寿光令?”

除看向这寿光令,鲍鸿还是有些吃惊其中年纪,但他很快平澹下来。

刘祈一礼道:“正是,刘祈见过将军!”

接着,鲍鸿与他相聊了黄巾军之事,几十息后,他主动告退。

只是除了大军营地,同胡旺等人汇合时,只有刘祈一人,牛车则是留下。

向城内走去路上,胡旺、太史慈,刘直等人,都没有说什么。

他们如何不知,那一箱财物,为县令刘祈个人筹集,赠予领军主将,是为了防止朝廷军队扰民。这于地方官吏而言,不算什么秘密。

甚至于大军到来时,更因县地贫困,一应县员不得不集资赠与。

一入城内,胡旺等人散去,族兄刘直跟着刘祈巡视城上,忍不住哼哼道:“阿郎,汝此番送了那军将那么钱物,若是放在我等杜乡,都能卖几十头耕牛。

那军将竟也无任何表示,这钱可不是白送了吗?”

刘祈想到离开时,营后一幕幕,摇了摇头道:“大军过境,以此钱物,能让之不搅扰百姓即可,至少这两日,那为鲍将军所率之部,不会入城或是从城内抓仆民夫……”

“罢了,若是之能打胜仗便也可以。

只是,阿郎,汝说朝廷之部,可能平定北海国之黄巾军?

我观之人数,似乎并不多也!”刘直闷声道。

刘祈心知自己这个从兄,自于昌虑跟随自己后,虽说习惯战场冲锋,作战勇勐,然于内心,还是如在乡地般朴实。

关于其中所问,刘祈从城上抬头,下意识看了远处密密麻麻之火光,道:“朝廷之部,战力母庸置疑,若是正面相抗,只要主将指挥得当,即便十倍之敌,必然胜也!

但以大军作战,考虑重多,一句话又如何说得清楚。

总之,即便大军南下北海国,我等寿光,防范亦不能降低。”

隔日清晨。

鲍鸿所领大部,果然没有逗留,兵分两路,以副将贾威所率,一万三千众,北行往都昌一带。其本人所领人马,则直接往益国,并奔剧县而去,最终目的正是为了解决营陵黄巾军。

营陵黄巾军,算上时下从各处涌来的流民,不下十万人。之所以能得这么多人,原在太平道于一地招募,大开郡县粮仓,另有富户之粮,才将流民吸引而至。

而鲍鸿所带,加上从齐国汇集而上之部,不到两万人。

汉军之战力,正如刘祈所言,本就强悍。可惜用将不善等因素,大大削减了汉军实际战力。

鲍鸿能否得胜,战况一时难以送来,至少有三两日才会传来结果。

刘祈可不会在寿光专门等待朝廷大军消息。

趁着这次朝廷军抵御黄巾军之机,他除了继续让县吏于部从护卫下,携一些乡民,往盐所制作并运输已有藏匿之盐巴,作各种物资储备外。

另做了六件事。

一是想郡中求粮。

二是从城内不设上线,按照上次所定规矩,让孙观、李展等,继续从城内躲难百姓中,选取青年,以行招募,作为乡卒储备力量,便于将来护卫乡邑。

三是以王志所领斥候,继续打探前线情况,以不变应万变。

四是同翁氏等还没有撤离之豪族,使王楷代表他前往通信,做好汉军失利后的各项准备,以助之入城。于此,也是刘祈将大户囤积之粮,数目全部登记后,全数运往城内,以做物资储备之一部分。

五是得晓太史慈一定要回往黄乡看看后,刘祈当日亲将之送出城,共行十五里。告之太史慈,若是局势恶化,可随他族兄等人一道,护卫家人来寿光避难,他将大力用之。

从黄县到寿光,直接距离不到三百里,日夜兼程,数日功夫。

太史慈对刘祈仁义,对刘祈于他关怀,感激无比,满口应下。

六是完善寿光城防卫,趁此号召众人,将城墙修补,并将防御器械补充。

除了上述七件事。

对于眼见黄巾军退去,准备离开返乡之百姓,刘祈还让官吏告之,小心黄巾军再度攻来,时可于城内继续避难。只要寿光城在,便是乐安百姓安歇之所。

……

两日过去,经过紧锣密鼓之安排,孙观、李展等部将,再度完成了刘祈交付的艰难任务。

看着黄巾军撤退,虽然有临近的益国、利县近万众百姓陆续返乡,但留下之人,已经是大多数。而干旱加上黄巾军叛乱,耕田等事,自无法进行,所有男丁,皆在于此。

继而,孙观等人这次挑选所募乡卒,大大超过前次,足有三千多众!

算上已有之亭卒等近两千人,近寿光一地,便有五千人可用,余者万众,莫不是年迈妇孺。

三千人中,除了一千人交给县衙,以做安排外,其余两千,给孙观和李展,继续拉到巨淀湖一带训练。

站在高高的城池上,看着城下孙观率众再度离开,往北寻水湖。待他走下城池,望向老弱百姓的麻木眼神,内心实则迫切希望朝廷军赢得胜利,平定叛乱,而苍天能下一场大雨缓解旱情。

但直到鲍鸿率部往北海国五日,也未有大胜传来,更别说下雨了。

平寿城东二十里。

鲍鸿站在丘山上,居高临下,看向平寿城,还有远方小股黄巾军,一双浓眉,迟迟没有松开。

鲍鸿很厉害,至少在凉州战场上,有击败过韩遂叛军,所以的军事能力,母庸置疑。

可现在,在连续数日内,难破黄巾军主力后,鲍鸿早收起了轻视之心。

诚乃黄巾军首领,在发现无法从正面击败汉军,即选择守城、分散袭扰、从后游击汉军粮草,三步走战略,同汉军周旋。

这也是随着时间推移,鲍鸿感到压力,不得不认真对待战场,重新审视敌我力量之由。

“黄巾军狡猾至极!”

鲍鸿向地上重重地吐了一口唾沫,而今他身边部众,除过伤亡,还有一万五千人。

最使之操心的即是粮草,这原本该成为克扣而“致富”贪污之手段,现在成了大军被掐住之命脉。

“我军粮草,还能管多久?”鲍鸿骑马而上,问向旁边的行军司马计正,语言破又急躁。

计正下巴胡子早已花白,旁人看去,或以为有五旬,实际上,计正不过三旬。

不同于主将鲍鸿之贪婪,计正是个性情耿直之辈,但因于计数等方面,确实有才华,才常于鲍鸿顶撞间,鲍鸿还将之留下。

他沉吟道:“回将军,因黄巾军昨日切断我等由剧县而来前线的运粮之道,以现今剩余,还能坚持两日!”

“两日啊,剧县已为我等收复,花费时间长了些,但以那管亥退守平寿城中不出,但且放弃此城,争取两日内,夺回营陵。”

鲍鸿咬牙道,心中实则有些担忧,在他当日从寿光离开,而定益国后,以数百兵士守卫间,转移其中的一些财物安全。

而见主将所言,计正从大局考量,不得不劝谏道:“黄巾军今次改变战术,将军不如等贾司马汇合后,再做南下决定?”

鲍鸿想到了今晨收到的朝中命令,摇了摇头:“我来北海国战场,已有数日,除了寿光之胜,其余皆是小胜,实无拿出手之战果。

朝中,乃至于天子,已经有些不满。

两日之内,必须拿下营陵,取得管氏首级,还有一定一应黄巾军首领首级,好为天子送去。

若是不如此,雒阳难以交代!

且我手上,还有一万五千强军,何惧之!

若非黄巾贼避战,早将之破也!”

计正劝之不动,只能领命而去。

远在东来郡,不同于北海国,鲍鸿副将贾威几乎没有遇到多少黄巾军。

原来这两日内,在得闻朝廷大军到来后,黄县等地黄巾军掠夺完,并吸引万众流民加入罢,便带着粮草物资,受营陵黄巾军所召返回。

贾威于黄县,同东来太守唐熙方一会面,得晓此事后,心有焦急,马上为鲍鸿送信而去。

他在补齐粮草后,甚至没有停留,即迅速胶东方向移动,打算尽快同主将汇合。

然于贾威到达下密不久,一道急报向朝廷送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