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寒门新贵(科举) > 第13章 炼盐大成

寒门新贵(科举) 第13章 炼盐大成

作者:月白作秋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05 22:00:08 来源:文学城

谢容道:“不想去就不去,姐姐不会为难。”

赵正也说:“方才我说的是有时间就过去坐坐,小弟赶着回镇上就没时间了。”

谢熠听他们这么说,便知姐姐和姐夫并非那种逆来顺受之人,他们晓得如何应付赵家人。

这使得谢熠放心许多。

等谢容收拾好桌子,谢熠又跟他们聊了一会,估摸着时辰到了,谢熠便道:“晚上要到紫宁姐家吃饭,我骑马还不娴熟,回去要多废些时间,差不多得走了。”

谢容和赵正便不多留,谢容赶紧将篮子收拾出来,给谢熠备了回礼,说道:“都是些地里的东西,可以长留的,我和你姐夫两个人吃不完,你先带回镇上,得空给爹娘捎回去。”

赵正帮忙将东西搬到外面,小两口将谢熠和董紫宁送到门口。

赵正道:“骑马过来很方便,小弟得空多来走走。”

谢容道:“也欢迎紫宁姑娘来做客。”

董紫宁道:“姐姐姐夫太客气啦,你们得空也来镇上看我们。”

双方说了一轮话别的言语,谢熠也不让他们送到村口,和董紫宁上了马,沿着来时的道路回去。

出了七里铺村,谢熠跟董紫宁骑马并排着走,谢熠说道:“谢谢你啊紫宁姐。”

董紫宁问他:“谢什么?”

“有两处得谢你。”

“这我倒好奇了。”

“一是谢你教我骑马走这一趟,二是刚才你帮着我们说话,把那个嫂子呛走了。”

董紫宁弯了弯嘴角,说道:“那是,你得好好谢谢我。”

谢熠顿了顿,随即笑言道:“好,我欠你两个人情。”

董紫宁吐了吐舌头:“人情说不上,我说的玩笑话你不用放心上,你不用谢我,第一呢我整天待镇上,偶尔到乡下走走也是散心,二呢我看不得那个老嫂子那副嘴脸,呛她我也解气,要不是看在你姐姐和姐夫的面上,我高低得跟她掰扯掰扯。”

谢熠听得哈哈大笑,这种雷厉风行的性格,他欣赏极了。

董紫宁又道:“就是我到底是外人,往后你姐姐和姐夫跟她又抬头不见低头见,我就不好太直白,否则反而让你姐姐和姐夫为难。”

直爽之余还有这样细密的心思,就是许多大人都比不了。

谢熠在心里对这位紫宁姐从欣赏上升到钦佩了。

两人一路有说有笑,傍晚时分回到青川镇,他们将马儿牵回马厩,董紫宁又带着他拆解马鞍,备草料喂马,这些事做完,两人才从后院绕到商行的后厅。

谢熠到得后厅,便看见厅里多了几个人,首先入眼的是一位年约四十的端庄妇人。

董紫宁见到妇人,心上一喜,赶紧跑过去,口中喊道:“娘,你们回来啦。”

又冲妇人身边的年轻男女叫道:“大哥大嫂。”

谢熠心中了然,这位妇人就是董昌浩的发妻许氏了,年轻男女就是董昌浩的长子董墨程和长媳黄氏,先前听董昌浩说董墨程陪黄氏回县城上的娘家,许氏陪同,这几日下来,他们便都回来了。

董紫宁将谢熠向三人介绍:“娘,这是谢熠,爹新招的盐铺学徒,人可好啦。”

谢熠主动拜见:“谢熠见过伯母,见过大哥大嫂。”

许氏打量谢熠一眼,笑回道:“熠贤侄客气了,既然当了学徒,往后便是自己人,不用这样客气。”

她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是猜测起来,她能教出董紫宁这样的女儿来,自然也是干练精明之人,刚才董紫宁说招谢熠当盐铺学徒,可许氏对家里几间铺子一清二楚,盐铺那边不需要学徒,人手一直是够的,董昌浩找谢熠当盐铺学徒,背后定有隐情。

董昌浩碍于和谢熠的保密协定,暂时没有跟许氏说清背后原委,他和许氏夫妻多年,许氏又是这样耳聪目明之人,定然是瞒不过的,他得跟谢熠商量将炼盐之事一并告与许氏,有许氏帮着看顾炼盐院子那边,对谢熠来说反而更有好处。

现在却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董昌浩起身说道:“夫人,这位熠贤侄我很喜欢,今天是他正式加入咱们商行,我们摆几桌替他贺一贺,也顺便给你们接风。”

许氏也惯会接丈夫的话:“我们可以不好占了熠贤侄的便宜。”

谢熠道:“刚才伯母还说是自己人,既然是自己人就不说占不占便宜的了。”

听见谢熠这样说,董家人都是一顿,随即都笑起来,董紫宁道:“娘,我就说熠哥儿可以吧,才刚见面他就会拿你的话来接话了。”

许氏只是笑,谢熠道:“紫宁姐,我不是讨口乖,是真这么想。”

董紫宁道:“那更不得了,言口随心,说话好听,说的又都是真话,谁不喜欢?”

董家人又笑起来,谢熠便不好意思了。

董昌浩道:“行了,别拿熠贤侄打趣,帮你娘张罗晚饭吧,我和熠贤侄还有事要谈,有什么话晚上再说。”

董家人说说笑笑离开大厅,给董昌浩和谢熠留出谈话的空间。

董昌浩先问道:“去你姐姐姐夫家可顺利?紫宁没有给你们添麻烦吧?”

谢熠道:“顺利,紫宁姐没有添麻烦,还帮了我。”

董昌浩点点头:“紫宁这丫头是心直口快了些,但大事上总不失分寸的。”

谢熠道:“那是伯伯和伯母教得好。”

提及许氏,董昌浩便将打算将炼盐之事告知许氏一事跟谢熠说了,谢熠一是感激董昌浩对自己这个十二岁孩子的信任,二是佩服董昌浩的诚信,人家夫妻几十年,照理说这样的事根本不需要经过他的同意,但董昌浩还是跟他先商量,可知人家能做成青川镇的富商并非没有道理。

虽说对许氏不甚了解,但因着董昌浩这样的为人,董家人这样的性情,谢熠自然应允。

接下来董昌浩又跟他说了一些炼盐合作的具体细节,都是围绕着如何安全、保密和确定双方利益谈论的,谢熠一一听着,双方相谈甚欢。

到了晚上,商行的铺子陆续关门,各个铺子的伙计、学徒都被叫过来,许氏和董紫宁等人准备了足足三桌饭,谢熠也是见到了董家人和商行其他人,他略微数了下,足足有二十多人。

董家人自是不小气,每桌饭都备了八个菜,荤素搭配,鸡鸭齐备,谢熠甚至看到了鱼干。

作为美食偏爱者的他,感觉自己的伙食越来越好了。

饭桌上,董昌浩向商行的伙计和学徒隆重介绍了谢熠,谢熠一一认识过这些人,众人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谢熠吃得心满意足,与商行上的人都认识过了,入了夜,董昌浩便亲自送谢熠回炼盐房,董昌浩借着酒兴对谢熠吐露心声。

“贤侄,你这炼盐之法是泼天富贵之法,伯伯别的不敢说,咱们一起好好经营下去,保你将来小富小贵不成问题。”

谢熠道:“那就有劳伯伯多多照顾了。”

董昌浩道:“不是伯伯照顾你,倒是你照顾伯伯了,不瞒你说,伯伯一直有心想把生意做到县城上去,让你墨程大哥娶县城上的媳妇为的就是这个,但那县城水深,各家各户盘根错节,没有足够的家底根本插不进去……”

董昌浩是有野心的,但他向来不会把野心轻易说出来,今天跟谢熠说,一是谢熠给他带来了炼盐这个妙方,二来认可谢熠这个人,三则是多喝了几杯,酒兴上来便不管那么多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伯伯常年奔走在府城、县城和青川镇之间,见多了上面的风光,自然想着更进一步,青川镇这点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跟府城县城相比就不值一提,这么多年没能在府城县城立足,实在是伯伯的一块心病,这次有了你的炼盐之法……”

说到此处,他颇为激动道:“贤侄,你当真是老天赐予我的机缘!哈哈。”

他这么说,也就难怪他对谢熠如此看重了。

谢熠也是知恩图报之人,说道:“董伯伯有这样的心,我自然尽力相助。”

董昌浩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伯伯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两人说到此处,炼盐房就在前面了,谢熠见天色已晚,董昌浩又在酒兴上,便不多留他,让他先回去,且告诉他明天傍晚时分过来看新炼的细盐。

董昌浩听见如此更是兴奋,连连约定明日相见。

当晚回到院子,谢熠关好门,回到自己的房间,一番洗漱躺了下来,这一天就算圆满了,奔波劳累都值得,他无比向往着后面的日子。

谢熠睡足了精神,第二日早早起来,简单到外头吃了一碗面,便回到院子准备起炼盐来。

董昌浩已经运了三百斤粗盐到另一间房里备着,谢熠称了三十斤,这分量可不小了,需要花费的时间也就更多,由于不确定多久能完成,谢熠便是争分夺秒,也当做后面的一个经验积累。

三十斤粗盐,他分成三份融化成盐水,先过滤一部分开始蒸煮,其他的再过滤,这样可以最大限度节省时间。

“呼——”

到了中午,谢熠长长舒了一口气。

“当时跟董昌浩说每天只炼三十斤盐是对的,少了不经济,多了一个人忙不过来。”

这半天下来,谢熠炼好了二十斤盐。

算上中午吃饭休息的时间,下午再炼十斤也就差不多了,当然后面流程娴熟了会快些,但三十斤是他目前比较合适的数量。

“贪多不得,慢慢来。”

谢熠如此想,由于跟董昌浩那边约好了早饭中饭都不必给他送,他也不到那边去吃,就在附近解决了。

中午吃过饭小睡半个时辰,他起来继续炼盐。

下午就快一些,十斤粗盐一个多时辰就完成,他将炼出来的细盐集合到一起称了,共得二十二斤细盐,和原先估算的数量大差不差,这样的话也相当不错了。

三十斤粗盐按照市场价算是一千五百文钱。

二十二斤细盐按照市场价算是三千五百文左右。

这中间就有两千文的利润差,合计二两银子。

按照他和董昌浩的约定,他可以分到一两银子。

如此丰厚的利润,谢熠可以畅想下未来了。

不过他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将细盐装好,将炼盐工具收拾起来,琢磨哪里可以改进,以增加效率和出盐率,毕竟往后他不可能每天都耗在这里。

如此忙活了一通就到了傍晚,董昌浩准时过来看。

当看见谢熠炼制出来的二十二斤细盐,纵使前面已经见识过谢熠炼盐之法的神奇,董昌浩仍然是大为惊叹,在他的计算里,这种量级的炼盐之法可就不仅仅是多少利润上的事情了,而是具有战略意义!

一天产二十二斤细盐,一个月就是六百斤打底,每月拿得出六百斤如此品质的细盐,足够他在县城上站住跟脚了!

“不错不错!这样的成色,这样的斤两,当真是神仙手段!”

董昌浩有一种得遇千里马的激动,谢熠就是他的千里马。

既然是千里马,他这个伯乐就必须更加善待。

“熠贤侄,每天炼这么多盐可不是小数目了,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

谢熠道:“还可以,过几天再看看,如果当真太累,我再向伯伯要人。”

董昌浩:“好,伯伯还是那句话,有任何需要尽管跟开口,伯伯这边第一时间给你办妥。”

谢熠点了点头,董昌浩满脸欣喜望着那二十来斤细盐,像是老农民望着自己新打的粮食。

“咱们先把青川、白盐和寺口三个镇的细盐生意拿下来,稳定之后再往县城走。”

他已经在初步展望,“当然,到时候如何去县城,还是跟贤侄商量。”

谢熠道:“买卖上的事伯伯来定,我这边每个月保证有足够细盐就是。”

董昌浩道:“对对,就该如此,就该如此。”

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董昌浩在商场打拼多年,也不是没有跟人合伙做过生意,但他最怕就是遇到那些外行指导内行的合伙人,那些所谓的金主,看起来还不如谢熠懂得其中的道理。

“走,到伯伯家吃晚饭,今天也得贺一贺!”

谢熠笑了笑,他的伙食果真是越来越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