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灵异 > 汉律 > 第七百三十三章 闻聪

汉律 第七百三十三章 闻聪

作者:文浩晚渔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0-12-30 04:28:58 来源:转码展示1

洛阳县令宁宏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立即吩咐几名差役,随他们二人回家,相帮他们二家掘鼠洞,凡是有鼠洞的地方,务必都要掘到,鼠洞里有什么东西,统统拿到大堂上来,老爷要一一过目。xiaohua1000

差役们不敢怠慢,立即行动。不一会,就拿了一畚箕的零碎小东西来。

洛阳县令宁宏让他们二家来认。

一看,不是赵家的,就是蒋家的,内中尤其奇怪的是,有一只迦楠香的扇坠,已经被老鼠咬掉了一小半,还剩下一大半。

赵玉吾一见迦楠香的扇坠,不觉脱口而出:“对,就是它,当初我就是把这个香扇坠和那个玉扇坠放在一起,送给儿媳妇的。”

洛阳县令宁宏哈哈大笑:“清了,清了。想当初,你媳妇把两个扇坠拴在一起,一个是香的,老鼠爱咬,就一起拖走了。

到了洞口,进不去,一拽两拽的,把线咬断了,就把香扇坠拖进洞去受用了。那只玉扇坠呢,大概也是老鼠替它搬家,搬到贴隔壁的蒋瑜书架上的吧。”

这一说,赵玉吾的一颗心顿时狂跳起来,哎哟哟,这个官司可打糟了,这可怎么办呢?一双腿不觉就瑟瑟发抖,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蒋瑜自然又是一番心情,案情大白,怎不感激涕零,也就朝堂上跪了下去。

堂下二人这么一跪,堂上的洛阳县令宁宏坐不住了,不觉也是满脸通红。

他走下堂来,赶紧把二人扶起,一边连声说:“惭愧,惭愧,本府审案不明,冤枉了好人,我也对不起黎民百姓哪。”

说罢,当即吩咐差役,到何氏的娘家去,把何氏传来,对她说:“本府冤屈了你,今天向你赔个不是。”又对赵玉吾说:“她是个好媳妇,又没做错事,还是让你儿子把她领回去,破镜重圆了吧。”

赵玉吾在堂下抖抖索索地说:“小的儿子已经另娶了一门亲事,只好让她嫁给别家了。”洛阳县令宁宏说:“你办事倒也利索,娶的是谁家的女子?”

说到这里,一旁的蒋瑜却大哭起来,哽咽着向钱知府申诉:“赵老板现今娶的媳妇,原本是童生的妻子。

只为童生犯案,岳家欺贫爱富,硬逼我退婚。

赵家又存心呕气,要给我点颜色看看,故所以就把她娶过了门,又在我家门口,吹吹打打,炫耀了三天。童生雪上加霜,痛不欲生,只为大冤未雪,这才不敢轻生,要想等那出头的日子。如今真相大白,还望老爷替小民作主。”

洛阳县令宁宏一听,不觉勃然大怒,一拍桌子,也替蒋瑜打起抱不平来:“赵玉吾你也太过分了。他蒋瑜并没有奸淫你的儿媳妇,你怎么反倒把他的妻子给抢了过来?”

赵玉吾一吓,连忙跪下说:“那陆氏虽然已经娶过门,还没跟我儿子圆房。他蒋瑜要,就还给他好了。”

洛阳县令宁宏不觉“卟哧”一笑,说:“媳妇又不是玉扇坠,可以随便讨还的。也罢,先把陆氏传来,问问她再说。”

陆氏到了堂上,洛阳县令宁宏一看,却皱起眉头来,忽然灵机一动,开口对堂下说:“今天这事倒也有些奇怪。

本府看这陆氏,姿色平平,跟赵家儿子倒也般配。而这何氏,花容月貌,本该配个英俊少年才是。

难道说天老爷有意,可怜你们两家当初错配了姻缘,才故意派只老鼠来做媒人,闹出个玉扇坠的冤案来的吗?

既然如此,本府也就来个将错就错,替你们把姻缘簿改正过来。何氏原配赵家,陆氏原配蒋家,既然都已退婚,也就不再变动。今天本府做媒,把何氏配给蒋瑜。

陆氏已配赵家,仍由赵玉吾领回。蒋瑜此番受冤,本府有愧,特赠银子200两,赐给何氏做嫁妆,也算是略表心意,诸位以为如何?”

堂下人人称是,个个说好,一场官司,才算理清了。从此之后,这个洛阳县令宁宏吃一堑,长一智,审起案子来就比以前细心多了。同僚们见了面,问起他为什么如此谨慎小心,他就会一本正经地向他们说起这段故事来。

郅正看后立刻点评道:“这必然是洛阳前任县令义纵办的案子又让洛阳县令宁宏这个畜生给抢了功劳。”

香一子有拿出一份卷宗书简给郅正看:“请郅大人看看,我觉得有问题。”

“好。”

郅正接过卷宗仔细看了起来:

洛阳县令宁宏赴洛阳就任,理政心切,昼夜兼程。

这日,木舟刚入新安江,恰遇雨后山洪,船家牵舟依岸上行,步步艰难,眼看过了茶园镇,再行

洛阳县令宁宏赴洛阳就任,理政心切,昼夜兼程。这日,木舟刚入新安江,恰遇雨后山洪,船家牵舟依岸上行,步步艰难,眼看过了茶园镇,再行便是县城了。突然,一个波浪盖船而来,木舟三晃两颠,把洛阳县令宁宏和海安掀落江中。

两人迅速抓住船帮,刚想拼力翻入船中,身上却被一物撞击。洛阳县令宁宏一看,原来是一具从水底掀起的男尸,虽然难辨生前面容,却分得出是个年轻后生,左臂已不知去向。

水中沉尸有因果,洛阳县令宁宏立即唤船家抛绳索来吊系男尸。船家壮实,拼足气力将船靠岸。

洛阳县令宁宏与海安忙将男尸拖上江岸。

验身细查,男尸除断臂外,致命处便是当胸的一刀,无疑为他人所害。

再看男尸,面容已变,皮肤已呈半腐状,衣发夹有泥污,死亡时间恐有一月左右。

洛阳县令宁宏细验过后,问船家此处何地,又多给了船家些银两,择得岸旁一棵独柳,叫船家将男尸埋于柳树下。

此时水势渐小,海瑞重上小舟前行,不久船已靠上淳安码头。码头上人头济济,都是前来迎接海大人的当地百姓,听说都等候好些日子了。海瑞见此情形,深感自身责任重大,他拱手谢过父老乡亲,便急速奔赴淳安县衙。

次日,海瑞早起,在院里转悠着寻思江中浮尸,忽听衙前堂鼓响了。鼓声便是民冤民情,海瑞即着袍服大步登入公堂。

传上击鼓人后,洛阳县令宁宏大吃一惊,击鼓人咋会也缺一左臂?只听击鼓人禀道:“小民系南乡石赋村人,叫石梓房,我的左臂无端让歹徒给砍了。”

石梓房用手一指百姓押着的一个后生,说:“砍我左臂的就是此人。”押后生上堂的百姓也嚷着:“是他砍的,我们亲眼目睹,这是他的剑。”

洛阳县令宁宏望了眼堂下,又看了石梓房的断臂处,眼前又浮现江中那具断臂男尸。

太蹊跷了,两者会有联系吗?洛阳县令宁宏问那后生:“你是何方人,叫什么?石梓房告你无端砍他左臂,究竟是为什么事?”那后生毫不胆怯,反而气冲冲地说:“他冤我在先,相斗中误伤他左臂。”

原来后生姓冯名志清,是邻县滨湖镇人。

他家世代经商,在滨湖镇开一山货店,店中的生意由父亲冯柏根和兄长冯志康掌管。

冯志清在家排行最小,父亲没让他干店中活,请了先生教他读书,指望生意人家也能出个秀才。一月前冯志康受父命前往石赋采办山货,随身带银500两。

谁知,冯志康一去便音讯全无。

冯柏根心急如焚,本想自己前往石赋探个究竟,苦于年岁已高长途不便,才唤冯志清来石赋打探冯志康消息。

冯志清心急火燎赶到石赋,见这村庄不过数十户人家,心想:小村打探起来也是便当的。又见村下首小溪旁有一家大住户,想兄长倘若到此必住大户人家,便顺着溪流行至大户家门前,想进屋讨个口讯。谁料石梓房却已挡于门前,他凝视一会冯志清,突然向村中呼唤,说冯志清是个白日撞的贼人。

冯志清平白受诬刚想分辩,石梓房却横挑鼻子竖挑眼地骂得愈凶了,于是双方便争执起来。

此时,村里人也相继赶来,石梓房对众人念叨一番,便动起手来。冯志清一时难忍心中冤屈,出于自卫才拔出宝剑抵挡,怒气在胸力气倍增,一失手才误断了石梓房的左臂。

洛阳县令宁宏听着冯志清的诉说,突然打断他的话,问道:“石梓房左臂被砍断你可看清?当时石梓房神色如何?”冯志清细思后说:“慌乱中不曾看清,剑落时石梓房的左臂是断落了,他们人多就把我绑了,以后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洛阳县令宁宏沉思了一会便宣判:冯志清误断石梓房左臂,以民间纠纷断处,判冯志清牢狱半载,罚银300两。

洛阳县令宁宏宣判完毕,双方倒还服判,冯志清即被押入监牢,石梓房领得县衙代付银两,与村人一同返回石赋村中。

冯志清没能打探到兄长消息,自己反倒进了牢房,他前后思量,总觉得石赋这地方有些古怪,石梓房这人心怀鬼胎。

自己无端受辱,事情又闹得如此之大,不由得担忧起兄长的安危来。

想着想着,迷迷糊糊刚有睡意,狱卒将他唤起,说宁大人叫他去书房问话。冯志清到了书房,洛阳县令宁宏喝退狱卒,认真地问:“冯志清,本县对你的判决可还公道?”

冯志清不假思索地回答:“公道,公道!”洛阳县令宁宏哈哈大笑道:“当真公道么?本县却认为不公。

你仔细想想,石梓房若不是一个疯癫之人,对一个上门问讯的路人会如此蛮不讲理吗?你再仔细回忆,一剑砍断石梓房左臂时手感费力吗?”

冯志清不解地问:“大人认为判得不公而又判了,这是何意啊?至于石梓房的左臂,大人这一提醒我倒想起来了,当时石梓房单用右手和我打斗,左臂垂直挂着没见他动过,剑砍时也没费多大劲,对啦,当时剑上连血污也没沾上,他们一哄而上就将我绑了。

我压根就没去想这些。”

洛阳县令宁宏点头,又问:“你再回忆一下,你兄冯志康上石赋时身着打扮如何?500两银子有没有什么标记?”冯志清细思后说:“那日我在书房读书,兄长的穿着未曾注意,至于银子嘛,以往兄长出门办货带的都是10两一锭的整银。”

洛阳县令宁宏舒一口气,接着问:“你兄长大你几岁?个头长相是个什么样子?”冯志清答:“说来兄长其实只大我1岁,今年二十有一,个头长相与我一个模样,生人是难分我俩的。”

洛阳县令宁宏想了片刻,说:“你在牢中先住着,我会命狱卒单独安排你的伙食,本县另有公务在身,需要时会找你的。”

问罢冯志清,海瑞又连夜召来刑房司书童明、捕快领班闻聪。命海安、童明连夜化装,带冯志清前往男尸埋葬地,又命闻聪次日一早化装成采办山货的客商,前往石赋村与石梓房打个照面。而后又如此这般作了一番谋划,海瑞才回房休息。

石梓房从县衙回村后,把300两银子挨家挨户全给分了。

像这种事以往石梓房常这样做,村里人并不感到奇怪。不过,村里人心中是有疑惑的,他不挖山种地成天在山溪旁的林阴小道上游逛,他的银子是从哪里来的?石梓房说是祖上留下的,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要许多钱干啥?村里人常得他的恩惠,对他印象极佳。

石赋村旁的山溪直通新安江,溪旁的那条山道弯曲延伸,绕过石赋村再翻座山冈便是邻县。虽说山道窄小,但行人商客常有进出。

差役闻聪一身平民打扮,在茶园码头上岸后,往石赋村的山道走去。行至20余里,山道转了个大弯,只见弯道处古木参天,陡壁悬崖。

闻聪心想:此处若躲藏劫贼,遭其伏击呼天不应唤地不灵,路人难逃一劫。寻思中,忽见陡壁对面溪旁杂木林中有一人影,细细一瞧那人颇似石梓房,闻聪便以问路为由朝石梓房喊道:“这位大哥,这路能通邻县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