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翰林图画院二三事 > 第7章 第七章:遴考来了

翰林图画院二三事 第7章 第七章:遴考来了

作者:踏泉歌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2 09:22:00 来源:文学城

雨水:一候獭祭鱼,一候鸿雁来,一候草木萌动

今日月中,按惯例休沐日,夫子们早早领了牌子出宫去了。难得今天留在图画院省课的画学生们特别多,翰林图画院第一个遴考在即,大家都很用功,生怕在起跑线被丢下。值得赞许的是,徽宗基本否定前朝和此时的朝野画家,前朝颇为得宠的黄荃、黄居寀父子,到了徽宗这里似乎不大喜欢那种“谨慎富贵风”,他更鼓励画师们自由创作。

此次遴选关系到后面分科学习,虽然不晋升职位,与待遇无关,但大家也颇为用心。学霸内卷,殃及学渣。知命在现代社会算是学霸,但跟这群天才少年在一起,也是拼了命死磕着往前跑的节奏。

帘外雨潺潺,童子们怕雨水打湿桌面,一个挨着一个的把窗户闭住,帘子打开。这节气当真是准,雨水之日,白天下起了小雨,傍晚时候才停,空气里弥漫的潮湿气味冲淡点白天紧张的备考气氛。

是夜,崔白撺掇众人去夜市逛吃,他请大家喝酒解压。紧张的弦崩了好久,压力巨大之下,真的需要一点点酒精释放情绪,再者画院学生们虽已熟悉彼此,但还缺少一个契机更为熟络。每天都跟老牛犁地一般,N拍即合众人速速去领牌子出宫,反正崔白说他请客。

社牛崔白请客地点漫无目的,最终定下来在白矾楼酒店,只因路遇这家时,酒店老板在门口安排了不少颇具异域风情的漂亮姑娘“拦路街道”贩卖美酒。崔白显得颇为难为情,白面皮上透着淡淡的粉色,嘴上边说着“下次下次”一边不由自主“为难”的往里面去,众人也不戳穿他,从善如流的跟后尾随入内。白矾楼酒店窗明几净,珠帘绣额,灯烛晃耀;待众人坐定,灯烛荧煌,上下相照,映衬着大家也气色奕奕。

崔白这人一向招风,点菜时候大家也都没跟他客气。少时,一托盘把上楼来,一樽蓝桥风月美酒;摆下菜蔬时新果品按酒,列几般肥羊、嫩鸡、酿鹅、精肉,尽使朱红盘碟。店家廊道里浓妆的贩酒妓女很多,主动贴过来都被众人拒绝了,今晚是纯粹的同学局。这种酒店公然用妓女来卖酒,看起来像是在涉黄的边缘疯狂试探,但其实官府也是默许的。

第一次聚餐,大家刚开始还有点拘束局促,而酒就变成了最好的人情催化剂。众人抿了酒,就开始互相自我介绍,从年龄到产地,从家世渊源到情感历程,还真的是不拿同窗当外人;一时间酒桌上有认老乡的,有忙着打听遴考要点的,还有勾肩搭背要拜把子的;席间笑语盈盈,似乎感觉不到即将遴考的紧张气氛。勾处士这个滑头,跟在别人后面附和,三句半的开山鼻祖。人家讲,花开富贵。他说‘贵~~’;人家又说云淡风轻,他说‘轻~~’;惹得众人毫不留情的奚落罚酒,他自己似乎毫不在意,被灌了好几盅。易元吉肩上还遛着他的小猴子,这猴儿是易元吉赶考路上捡到的被猴群踢出来的落单病猴,易元吉心生怜悯一边赶考一边给养好了,后来想送走,小猴赖着他不肯走,硬生生跟到了图画院里;当初刚到时候还被众人取笑,说是上辈子欠了花债,这辈子来找易元吉讨情债来了;起初易元吉怕它伤人,就把它成天在笼子里关着,后来发现这猴子颇通人性,不闹不叫,饿极了也不会出去找吃的,乖乖的模样甚是讨人喜欢,夫子见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说什么,也就散养着;现如今它成了图画院众人的开心果和吉祥物,谁见了都给点果子什么的,渴不着饿不着的,已然是团宠。知命瞬间想起来之前她总饿,易元吉就能随时从兜里掏出小零食或者果子投喂她,说的是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感情她一直跟一只猴抢吃的哈!真不知道该生气还是好笑?

知命坐在易元吉旁边,看的真切,且看他照料小猴子像一个尽职尽责的奶妈猴,不禁笑出声来。

易元吉转过头来:“你笑什么?”

“没什么,你看。这个盘子好看,像一朵莲花。那个盘子不好看。像一坨风干的牛屎中间挖空了。”

“嘘!别让它听到,它会不开心的。”

二人会心一笑。

气氛到了,酒精上脑的速度就快。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很快醉的醉,晕的晕,还有的正在微醺;回去的路上,就像丧尸赶集,摇摇晃晃的一堆人散漫着队伍往回赶。这厢看来,崔白喝酒上脸,脸皮烧的快改名叫崔红了,刚狂喊了一嗓子“我没醉”下一秒就在街角墙壁处喷射呕吐起来,惹得路过的闲人都嫌弃的捂了口鼻生怕污了他们眼睛似的;林椿本来架着他,这会儿怕喷溅到自己身上,又转过去搀扶着微微摇晃的易元吉,吴炳喝了酒就像吃了哑药,这会儿跟在队伍后面沉默不语,一言不发。勾处士本来和吴炳一样沉默中,结果突然嚎了一句:皇恩浩荡,万民景仰。惊吓得路人都侧目过来。知命暗笑:这马屁精连醉了都不忘自己的专业。超师和能仁甫是后面赶过来参与的后半场,没怎么喝酒,跟俩会动的佛像似的一人扶一个往前慢走,画风格外镇静清奇。朱厚土默默跟在队伍里,不疾不徐的走着;大家现在已经改口亲切称呼他阿厚,阿厚这人长相很有特色,就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芸芸众生的长相,扔到人堆里就找不到的那种;如果非要在这个人身上找点什么与众不同特点的话,就是他有时候喜欢讲点荤段子。尤其他酒后或者是画了非常满意的作品出来的时候,崔白和勾处士两个就会一唱一和的双簧让阿厚来一段,每逢阿厚讲完这俩人就兴奋的团在一起窃窃偷笑,仿佛占尽了世间的某种便宜。

知命在队伍最后面手忙脚乱的照应着,生怕遴考在即,大家醉酒有个什么闪失不好交待,也辜负了崔白盛情款待的美意和初衷。卜仲遥醉的歪斜正要倾倒在知命身上的时候,赤霄又稳又准的恰时隔在二人中间,用有力的胳膊搁在卜仲遥肩膀处。这可能是知命离得最近一次看赤霄,短打装扮带着黑色面罩,眼睛狭长,眼神锐利。符合知命对暗卫的刻板印象。

后半夜,绵润的雨又下了一场,淅淅沥沥中的这一夜大家睡得格外安稳香甜。

几日后,遴考如期举行。遴考与入选考类似,是和以诗取士、以经义取士的传统一脉相承的。以诗意为创作内容,具有很高文化含量,考生需充分理解诗意并以智巧的构思才能胜出。不仅考核其画艺,同时也是文化素质和智能的测试。在绘画技能的评判上注重“形似”,即造型能力的强弱,把缺少“师承”和“法度”的作品,视为工匠之作,不予录取,故“多有不合而去者”。画学生们不但苦练画技,还要多翻书,书画是为一体,从诗文、书法中找灵感,补不足。书海漫漫,前些日子画学生们又愁又急,内分泌失调之下头发掉的一个个都快成画学僧了。

有趣的是,按惯例上届的师兄们来给他们宣布考题,这次来的人居然是个二毛。

“啥是二毛?”易元吉问。

崔白在队伍里听得不真切,被打断了有点无耐烦:“哎呀!就是黑黑白白两色掺杂的头发。嘘!”

“你知道他是谁吗?”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唐。”众人皆无声。遴考题目往往颇具创意,多选用古诗句命之,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六月杖藜来石路,午阴多处听潺湲”等。以意境佳者为上。当初李唐应考的题目就是“竹锁桥边卖酒家”,大多数考生是以酒店和端酒的小二或者喝酒的食客为中心,然后通过小桥和竹林来烘染人物和场景,这样的画作尽显繁华和热闹,却有粗浅和浮躁显露于表。李唐已过48岁,作为一个老考生和老画家,李唐对皇帝的心思深有领会,他的考卷在画面上展示了小桥畔的幽深竹林,而在林中隐约画出面斜挑出来的帘子,上有一个酒字,整个画面仅在小桥上有一个戴斗笠的行人,整幅画作立显幽静,正切合“竹锁”的深意,宋徽宗对此画大加赞赏,钦点头魁,李唐因此而进入翰林图画院,成为知命的学长和师兄。

出了考场的众人都不约而同的喘了口粗气。这遴考弄的紧张兮兮,说到底就像小马过河,既不像老牛说的水浅至蹄窝,也不至于如小松鼠说的那样没顶之灾。

画院这几天新来了一个赵宣,字德基,来路不明,只知道和知命一样国姓,搞不好就是哪个皇亲国戚裙带过来的关系户。

崔白又开始八卦:“知道吗?补录的这位赵宣也是画学的上舍生,和勾处士同门,我听说这二人死不对付,这人压根没通过遴选,入学考那日他重病,后来是李公麟大人举荐保荐过来的。”

坐在知命左右的林椿、吴炳也来跟她凑近乎,上次一起喝过酒,算是要好,说话也客气热络很多。“我们都是新晋图画院的,以后还要互相帮扶才是。”感情是觉得她走后门来的不光彩,也难怪,图画院基本都是录入制考进来,不论是文人还是民间,大家都各凭本事吃饭。遇到她这样的特殊案例,心里不得劲实数正常。

翰林院画家录用一般有几个渠道。除了正常考入制以外,大致还有补入制可以挤进图画院。补入制大概有几类:一类是从前朝直接接收过来的,比如后蜀、南唐的归顺画家;第二类是荐入或者诏入制,荐入是民间社会地位底下但画艺高超的画师,把他们从社会底层挖掘到图画院效力,诏入是皇帝下诏直接录到图画院。最后一类最特殊就是保荐,赵知命老爸是徽宗兄弟兼旧友,关系非同寻常,所以赵知命尽管是个见不得光的庶女,也可以保荐进来。

补录来的赵宣这人比勾处士还要让人有距离感,本来大家注意力都在保荐的赵知命身上,自从知命隔三差五给大家改善伙食、各种糖衣炮弹加持,人缘不错。有了新来的赵宣、勾处士两个斗鸡,大家焦点火速转移到“赵勾之争”上,尤其到了课业点评和每日夫子提问环节,二人每每争锋相对,画学生们课业压力大之余有这样日日出现的情景剧,一时之间,没人再理会知命走后门问题,搞得知命竟然有种失落感。

今天二人又因为画人物的线条明暗意见不同,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勾处士:现在日中,日头自上而下,线条应该有所变化,日光近则虚浅;日光远则实深。

赵宣:日头变化但衣服未变,动作未变,线条为何要变,且日头也还是那个日头。

勾处士:日光虚浅处着淡墨,日光背阴处则线条浓重,以此绘外事,方得本真。

赵宣:非也非也,日光无处不在,以肖像本真为真,不受天地万物所扰方为写真。

众人听“两小儿辩日”一会点头一会摇头,说起来这题超纲了,近实远虚、近暖远冷、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是到了15世纪以后才慢慢在西方应用到绘画中,中国画的透视是散点透视,尤其长卷,人如同旅游,着眼点不拘泥于一处。而且也几乎没有用颜色在画面里表达距离和空间的画法,所以什么高光、灰面、明暗交界线之类的大概也只有知命能解。众人听他二人辩不出结果,遂散去。

每十日可以出宫,每逢休沐,知命会约上崔白他们几个一起去夜市解馋;虽是女子,可能是装扮的比较成功,似乎大家谁都没有发现,依旧每日课上认真用功、课下嬉笑打闹,逐渐地和大家融为集体,平时也会聚在一起品画,论画,互相给提提意见和建议,日子就这样流水一般,寻常日子里大家一起画画,一起进步。

吴炳的花鸟画日益精进,知命常看他在花园池塘边勾稿子;超师、能仁甫依旧把道释人物画作为目标,已经大有追赶李唐之势;易元吉每天忙于鼓捣草虫、果品,常常摆了一堆在案子上。听邓椿说,易庆之同学本来在郭夫子的鼓励下,想攻花鸟,待后见到赵昌作品,觉得难以超越,耻为第二,于是想办法画点别的。至于画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每天郁闷时候会和小猴子说话,话说多了,那猴子也嫌烦,跑到院中树上不肯下来;邓椿绘画功力一般般,那本随身携带,睡觉洗澡都要盯着的册页倒是越写越厚;就连一向圆滑狡黠的勾处士如今也变得真诚了一丝丝,只是依旧馋嘴偷吃,尤其爱吃炒豆子,豆子吃多了,屁就多;他偏还不好意思偷偷放,搞得室内乌烟瘴气,大家也都忍得很辛苦,只有崔白丝毫不留情面当众吐槽:勾处士,你干什么事能不能大大方方的?好好一个响屁,让你夹的稀碎……

如果能过了这次遴考,合格者就可以分科然后分院了。大家既是同门,经过了几个月的磨合之后,同门之谊渐多,互相铆足了劲往上冲,这种良性竞争关系简直太棒了。

赵知命属于内卷受害者,不过她深知处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画画不行,人缘来凑。好在她想得开,秾芳又是个勤快的,经常给大家分送些吃食,今天巧果子,明天绿豆糕的,大家也都对她有所关照,双向兼容。翠萼到底年纪小,有一次看到卜仲遥拿了那巧果子狼吞虎咽大口的吃,还掩了袖子偷笑卜仲遥失礼,知命微微瞥了她一眼,秾芳回去郑重其事的给翠萼讲了规矩。这皇城里面,处处都是眼睛,面上秋水无波而已,若平时不注意收揽自己言行举止,那真到裉节上,那都是能要命的作为。翠萼后面被教育的,也越发出息了,知道谨言慎行。

除了那个晚到早走的走读生赵宣,虽然和大家走动较少,专业能力也过关,之前见他手绘一幅美人赏花图,画中一温柔娴静的女子独自于黄昏后立庭院之中赏花,目光似乎有意的飘向远方,似在寻觅某人的身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