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翰林图画院二三事 > 第5章 第五章:遴考在即

翰林图画院二三事 第5章 第五章:遴考在即

作者:踏泉歌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2 09:22:00 来源:文学城

大寒:初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图画院日常就是学习学习学习,努力努力努力,唯一能让大家觉得有奔头的就是每个月两次书考,每三个月一次的遴考,成绩优异者就有机会破格晋升职位,虽然竞争压力大,但胜在机会还算多,因此每个画师都很用功。翰林图画院教授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除了包括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等绘画练习外,另外讲授《尔雅》、《方言》、《释名》等书,以与图画互相印证,扩大学生视野,增长见识。画院学生还要学习《说文》,以练习篆字、通晓音训。

能看的出来,除了对功名有追求之外,尽管每个画师都有不同的经历和人生,大家出奇一致的都是对绘画的热爱,这个是骗不了人的。现在赵知命这一批新晋画学生们还没有分科,所以尽管大家录取方式不同、基础参差不齐,但都从最基础的开始学。

由于这个时代还没有写意和没骨画,只有工笔画。白描课,可以说是所有课的铺垫,也是给后面分科人物、花鸟等打基础,相当于盖房子的地基,至关重要。白描,首先从线条开始的,“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核心,一根线可以通过笔、墨、水、纸的配合,产生千变万化、无穷表现。夫子说,初学者容易在勾线时候屏声敛气,生怕走线歪曲,其实正途应该是气沉丹田,核心力量保持住,再加上长年累月的练习,是不会出现歪线的。

郭熙夫子这会儿不在,今天又是朱渐夫子的课,清汤寡水讲的实在太无趣了,他犹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视底下的动作。尤其是当一群人都显得非常正经的时候,里面总有个别人会慢慢变态为显眼包。

为了召示皇恩浩荡,画院里众人皆来自五湖四海,所以口音复杂。“夫纸!刚才那段我妹听懂。我舅听懂了一湿湿意式。能不能债解释一下?”有个学生好心想提醒夫子,试图打破这样混乱的局面。大家听这口音,都低低的笑。

夫子放下册页:“没关系,你再长大一点就能听懂了。”

接着以书盖脸,兀自投入自我沉浸式教学。

崔白和易元吉两人一旦斗鸡掐起来,就很快白热化。

“我看你像个兔子!”

“我看你像个猴儿!”

知命抬眼,越看越像,所有人都跟着吃吃的笑了起来,实在太像了。

夫子停下声音,难得将眼睛从手上高举的册子上抽离回来,看了看场下没来得及撤回笑容的众人,顿了一下,众人愣在原地,做好准备接受训斥。没想到夫子却露出感同身受的表情说:“对吧?你们也觉得好笑是吧?我当年读到这一段也觉得甚是可笑。我念给你们听啊!……”又进入自己的世界去了。众人心照不宣的回神,接着各忙各的。

第一排角落坐着的那个勾处士,难得还能认真听课,左右都不理会的傲娇劲儿,让知命想到了那个倔强的少年。

易元吉转回身,用干瘦黝黑的手掩住嘴,和知命几个人交头接耳。

“那个人是谁啊?”知命耸耸肩表示不知。

“你不知道吗?”崔白撇撇嘴,两颗大白牙依旧被嘴唇遗忘在外。

“今年咱们图画院招生头筹者,试题首榜就是他。他是画学的上舍生选拔上来的,算是半个天子门生。听说家世门第也很高,诶我说,听说你身份也颇为神秘,也是“走后门”进来的吧?”

知命一愣,愣的不是被人发现身份,毕竟同在图画院有登册记录,再者圈子小,被人知道点大概的个人信息也不足为奇,但“走后门”这个词居然这个时代就有了?

她大眼睛狡黠一眨,装作无辜:“什么是走后门啊?”

大白牙叹了口气,顿了顿,昂了头“就说你们没见识吧?”

接着掩口低声给知命普及“咱们蔡相规定哲宗朝的旧吏其子女不得为官和入京,甚至连其诗文也不准流传。一次宴会,聪明的艺人们借机演出了这样一幕戏:一个大官坐在公堂上,传判各事。有个和尚要求离京出游,可是由于其所持的戒牒是哲宗年间的,结果被判令还俗;一个道士遗失了度牒请求补发,但是由于他是哲宗年间出家的,所以立即被剥下道袍,复为百姓。这时,一个属官上前低声问道:“今国库发下的俸钱一千贯,皆为旧时钱文,如何处置?”这个大官略作沉思,悄悄地说:“那就走后门,从后门搬进来吧!”大白牙描绘的眉飞色舞,知命听得心花怒放,以前真的没有去细考究过这些民间歇后语和俚语,当真有趣。

知命面上作恍然状,转移话题:“哦~~~~~~~怪不得他那么傲气!”

“是吧?”大白牙挑挑眉,一脸的“信我的准没错”的自信表情,和知命迅速结成同盟般会意的点点头,偷看了一眼前面勾处士板正的背影,又转过来补充:“还有啊!听说勾处士是个庶出身份,他母亲在家被大娘子看不起,处处刁难,他想要出职做官,不蒸馒头争口气。所以比咱们几个都用功。”知命不敢苟同的面无表情:我可是很用功的,只是你们这些老东西们天赋异禀,显得我有点像笨蛋而已。

此时他们议论的那个人竟然在跟夫子探讨或者说“辩论”。鲶鱼精和他正在辩论,本来就是话痨的鲶鱼精夫子此刻兴奋异常,似是棋逢对手,渐渐的屋子里的人都开始注目二人,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二人辩论越来越激烈。

崔白适时出现解释:我朝有例,不杀士及上书言事者的太祖遗训。

怪不得,所以这些太学生或者上舍生们肆无忌惮的宣泄嘴炮,因为因言获罪的风险降低,所以这个时代的太学生嚣张的很。

勾处士不仅是徽宗的死忠粉加迷弟,还是戴高帽高手,不仅迂回着和夫子辩着山水画与花鸟画之高下,临了还不忘对赵佶表爱意,官家如何如何睥睨天下,堪比尧舜,他年我若得其髦髴,幸甚至哉。啧啧啧啧……知命和崔白、易元吉一起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

“咕噜咕噜……”

“你们谁听到什么声音了?”崔白坐正了身板,严肃的竖起了耳朵。

少年正在长身体,知命身子板小,偏偏饭量挺大,每顿吃到饱,却常常觉得饿。

“崔白,小声点,是我。”知命心虚的悄悄举了举手,同时努力的捂住肚子。

“你饿啦?”

“嗯,常常觉得饿,现在饿的心慌呢!”知命红了脸。

易元吉从兜里掏出来一小把炒蚕豆。“喏,给你,没什么大不了。以后你饿了就跟我说,我兜里还有不少呢!”

自此之后,易元吉常投喂她,知命很感激,她不好意思跟秾芳说这事,一直忍着。没想到遇到了暖男。

今天郭夫子课业:界画,“来!画学生赵知命上前来,给众人做演示。”

前几天夫子找她恶补开小灶提前学了很多界画,所以稍微有点底子。知命站起身,突然想到:糟糕!来的匆忙,少了把界尺,住所远又来不及取。刚想问右边的丁阳借用,他似乎没听见。又用眼光询问左边的卫庆,卫庆却赶紧把脸转过去。这是什么毛病?这时候夫子在前面清了清嗓子,示意她快点。此时有人点了下她后背,知命回头看到卜仲遥温柔的递过来一把界尺,知命也回以温柔的笑容,谢谢他及时解围。

界画算是山水画其中一个部分,指的是山水图画中如果涉及到亭台楼阁的建筑或者船只桥梁等人工建构的带有直线条的物件,在画的时候用界尺比着画线条会画的圆润丰满,不歪不曲。有效还原实景。界画不易在于如果线条过于追求工整,则画面显得呆板,参考清代宫廷画家的《清明上河图》;而界尺使用不当,则会让线条走墨、弯曲,达不到写实的效果。

童子已经铺好了宣纸,用镇尺压好边角,知命立在人群前方,坐定,专注的画出来,一堂课下来总算没有辜负夫子的好意。

散了学,知命不想欠人人情,让翠萼过去还礼送了卜仲遥酸梅汤和无患子皂,怎知卜仲遥又转送了一条丝织手帕回来,上面有一朵清雅的兰花,看这绣工和图案,像是风月场里那些给恩客们留情用的帕子,这年代有些妓女会批量定制些绢帕,给恩客们留点念想,万一广撒网之下,真有头脑昏昏的男人愿者上钩将自己收为妾室也说不准。知命转念又觉得自己腹黑多想了,就好笑的收下了,本来是还人情,结果成了互送礼物环节,这样送来送去没完了还,就将手帕丢给翠萼,吩咐她收起来。

春天快来临了,干燥的微风开始有了一点暖意,知命换下厚厚的丝棉衣,穿上薄棉的更轻便舒适。她已经慢慢开始适应这个时代,作息规律、待人接物、口音称呼、语言习惯、日常细碎都已经渐渐习惯。不但功课完成得好,也能早睡早起,没有手机、电视的年代,杂念少也格外自律和规矩。

日子就像日晷上的推移的影子,昼夜不停,有序推进。它既是阿甘说的巧克力盲盒,不知道哪一天你会尝到哪种味道;又像是罗曼罗兰说的,不论身处何方,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要去热爱生活:勾处士因上次当众向皇帝“表白”,有好事者竟八卦给官家,不知是否过程中有添油加醋成分,最后就连官家都忍不住召见了这位粉丝,其中内容不得而知,只听说官家特许其到龙图阁观摩前朝一众大作,并授意勾处士行花鸟科;崔白和易元吉会结伴悄悄跟在赵昌夫子屁股后面,偷师看他如何写生;听说那个被夫子赶走去文书库的孩子没日没夜的用功,誓要回翰林图画院;邓椿眼睛近视度数貌似又高了,前几天看他撞到一棵树慌张的给树作揖道歉;杜孩儿偷着去卖的照盆孩儿画又收回了一点银子,他悄悄的放到寝房床铺角落第2块砖里面,装作一切都没有发生的样子;刘益依旧每日咳,拿着手绢掩口的样子,知命生怕他半口气上不来,私下里送了好多枇杷膏给他;杜孩儿最近中意画竹,疯狂迷恋,竹枝摇曳,精致富丽,枯盛相间。有蜻蜓、螽斯、细腰蜂等昆虫,能仁甫看中了,要杜孩儿随便送他一张,杜孩儿不肯,只说要么能仁甫花钱买,要么等能仁甫哪天死了,一定会挑一张最好的烧给他。气的能仁甫要跟他绝交……

每日寅时末了,知名已经洗漱穿戴整齐,去图画院见郭夫子。翠萼仍贴心的把玉佩在腰间挂好,鬓边的碎发也梳理整齐。因知命勉强算是皇亲国戚,拿着徽宗给的令牌可以随意进出画院和皇宫,书画院上下都紧守着规矩,没人敢提出质疑。但知命已经领了这么高调的特权不想处处搞特殊惹人厌烦树敌,所以日常还是书画院的画学生装扮,遇到前来替赵令穰或者官家赏赐的东西的尖嗓子宦官们或者小黄门也是手松的很,不计较这些碎银子,所以上下人缘都不错。

有钱有势真好,生活处处美好。

这天写字,秀气的簪花小楷写的人背疼,腰疼。不知怎地,突然就想到冬至前那次临时取消了夜市之行,时隔多日的知命心痒难耐,此刻胳膊、手腕都酸胀,只想赶紧奔赴夜市大祭五脏庙。来到这个时代最让她心心念念的就是夜市上那些美食佳肴了。自从第一次替夫子回家取东西偶然看到夜市那琳琅烟火以后,就一直惦记,要不是身份限制,知命恐怕都要支个帐篷住在夜市里了。现在天气逐渐暖和,不知道夜市里的那些乡亲们有没有想念她的银子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