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得胜的消息传遍前朝后宫,未央、长乐两宫洋溢着一派喜气,就连花花草草也充满了喜庆。
皇帝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这一仗打得十分漂亮,仅仅用了三个月,就击溃了吴楚三十万大军,各诸侯国尾大不掉的局面得到改变。
皇帝也十分得意,毕竟他是这场战争的总策划,又是以少胜多,他深深觉得,没有经过战争洗礼的皇帝不是真皇帝,现在他是真正的皇帝了。
连日来后宫的娘娘们脸上堆满了笑容,尤其是程夫人,饶是努力克制着,笑容还是溢出了嘴角。
她的儿子刘非在战场杀敌颇多,立了大功,皇帝封他为江都王,接管刘濞的地盘。
程夫人不像栗姬骄蛮,也不像贾姬张扬,向来不显山不漏水,却难以让人忽略她的存在。她当然有自己的如意算盘,是极聪明的,她会先衡量自己的实力,然后再相机而动。
这段时日,娘娘们常聚在长乐公,给太后请安,也是给太后道喜,这么大的胜利,喜悦总要绵延一些时间。太后脸上的笑容比往日都多,由着她们去说笑。
贾夫人总是不藏着掖着,酸溜溜的话张口就来,“程姐姐,这回你可拔头筹了,刘非是唯一一个请缨上战场的皇子,也是第一个被封为将军的皇子,更是第一个打了胜仗的皇子,听说陛下还要赏赐他天子旌旗呢!姐姐这次可给陛下、给朝廷长脸了!不知道陛下会怎么赏赐姐姐呢?”
程夫人轻摇羽扇,淡淡笑道:“非儿不过是有一膀子力气,心里惦记太后和陛下,战场上敢闯敢拼罢了,要不是托太后的洪福,托祖宗的庇佑,哪里就能立下这些功劳呢?我时常写信教训他,不要以为自己在战场上立了些功,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而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要是没有太后、没有陛下眷爱,哪里会有你的今天!”
贾夫人笑道:“姐姐也忒小题大做了,妹妹看非儿就不错,男子汉有几分傲气也不是什么坏事,何必说得那么严重呢!”
说完,又笑问太后:“您说是吧,太后?”
太后本不欲答言,但想到刘非的确傲气太重了,这次又立了大功,恐怕日后会更加居功自傲,遂说道:“皇子们自小锦衣玉食惯了,有几分骄傲是有的,但切不可骄纵了他们,打下什么底子是什么底子,管教严些没什么不好。非儿这次立了大功,确实给我这个奶奶长脸啊,贾丫头说程丫头拔了头筹,这话也没错!”
程夫人笑道:“老祖宗,非儿那点儿功劳算什么啊,要说功劳最大的还得是……”
贾夫人嘴快,“是周亚夫将军,一鼓作气,将叛军打得落花流水!”
有几位嫔妃附和,“对,对,周将军威武,功劳大得很呢!”
栗夫人看不下去,说道:“周将军在前线作战功劳是很大,可是窦婴将军稳定后方,支援粮草,这功劳就不大吗?”
栗夫人在后宫一向骄横,追随的人不少,很多人便跟着附和,“是啊,是啊,窦婴将军功劳也大得很!”
众人附和完,都偷偷瞄着太后的脸色,见太后笑意淡淡的,不高兴,也不生气,只轻轻呷了一口茶后,笑道:“那好啊,贾丫头既然开了头,你们大伙儿就都说说,这次谁的功劳最大?”
有几位揣度着太后的心意,也知道太后最疼小儿子,便抢着道:“当然是梁王功劳最大啊,听说要不是梁王死守都城,消耗了叛军的元气,周将军大军怎么可能一举歼灭叛军呢?”
有几个没眼色的,反驳道:“周将军消灭的可是叛军的主力啊,叛军听说周将军来了,很多都夹着尾巴不战而降了呢,当然是周将军功劳更大啊!”
也有人拿着数据说话,“听说周将军和梁王杀死叛军的数目一样多,那功劳应该一样大了。”
……
众人争论不休,大体都倾向周亚夫或梁王功劳最大,但他们俩谁的功劳更大呢,却没争论出个结果来。
太后听着王娡没有发言,问道:“娡丫头,你说呢?”
王娡微微一笑,“战场上的事是男人们的事,臣妾也说不好,太后让臣妾说,臣妾不敢不说,依臣妾看,周将军和梁王功劳自然不小,但若没有陛下的英明神武运筹帷幄,没有太后坐镇中宫,哪里会有真正的胜利呢,要说功劳最大,臣妾觉得太后和陛下的功劳最大。”
此话一出,众妃都有些鄙夷,明摆着避重就轻,拍太后和皇上的马屁嘛。
没错,王娡明摆着拍马屁,太后受不受用且不说,有一个人却是非常受用的,这个人就是——皇帝。原来,皇帝也来给太后请安,远处偷听到众妃在议论谁的功劳大,便刹住脚听了听,听来听去,多数意见却是周亚夫和梁王功劳最大,那他这个皇帝呢?
皇帝当然生气了。他的女人背地里崇拜别的男人,怎叫他不气?还是他的娡儿最好,至少她心中他永远是第一位。
窦太后只含笑听着,任是说谁功劳最大,她都不生气,她心里自有一杆秤。
正值盛夏,草木葱茏,华英成秀。周亚夫大军返朝,刚入城,百姓自发夹道欢呼,“大将军威武,大将军威武……”。
周亚夫威望如日中天。
皇帝亲率大臣到朝堂外迎接,君臣二人携手共入朝堂,皇帝下诏封赏。从大将军到士兵,一众人在战争中获得功名利禄,当然也有许多人长眠地下,看着地上的人封功受赏。
不几日,梁王刘武也来朝了。皇帝让秋来率天子驾乘去郊外迎接。梁王一时风光无限。手下的人也自鸣得意,出入宫门手续简化了许多。
窦太后盼着这一天,盼了许久,母子甫一见面,抱头痛哭,惹得众人也跟着落泪。
窦太后抚摸着梁王的脸庞,想要知道他是不是瘦了,是不是憔悴了。
梁王抹着眼泪,笑道:“母后,儿臣好着呢,儿臣一点儿都没瘦,还是以前的样子,倒是母后头发又白了许多,一定十分担忧儿臣。”
窦太后满面泪痕,“儿啊,娘本就老了,还怕有白头发吗,娘只担心你,吴楚三十万叛军主力啊,都压在梁国城下,巴巴地都想要你的命,这些日子的恶战得多难,多苦,多累啊!来,让娘再好好摸摸你的脸,娘想你啊,娘担心你啊!”
梁王极力忍着,却没能忍住,又哭了出来,一头滚在窦太后的怀里,“娘,儿子也想您,儿子也担心您啊!”
窦太后拍着梁王的后背,放声大哭,触手处一道道伤疤都结痂了,颤抖声音道:“儿啊,身上的伤都好了吗,还疼吗?你可得当心啊,千万不能再劳累着,要好好养着,知道吗?”
梁王脸上犹自布满泪痕,“娘,您放心,身上的都是小伤,不碍事的,儿子当心就是了,您千万不要再挂心儿子了!”
窦太后哭道:“什么小伤!娘不瞎,娘知道梁城是你拿命守住的,拿命守住的!”
说着又抱头痛哭起来。众人忙拿话解劝,劝了一阵,方劝住了。
皇帝进来说道:“太后,家宴都准备好了,您和老三入席吧。”
宫女捧过水,服侍太后重新梳洗装扮了。梁王也洗了脸,方同着一道赴宴。
宴席十分丰盛,菜品都是皇帝一一过目的,大多数是梁王喜欢吃的。
梁王见了,笑道:“臣弟谢陛下如此厚爱,又能吃到这么多可口的家乡菜!臣弟在梁国,没有一日不思念母后和陛下,也常常想着家乡菜,可梁国的厨子就是做不好,总是少了点儿家乡的味道。”
皇帝笑道:“这有什么难的,等过段时间你回梁国,朕拨几个庖厨给你带回去,想吃什么家乡菜没有呢!”
梁王离席子跪拜,“臣弟谢陛下!”
皇帝示意梁王起来,梁王起身回席,还没坐定,就听窦太后说道:“皇帝,你说什么呢,什么‘等过段时间回梁国’,武儿这次来朝,还回去干什么?”
皇帝听了,微一出神,众人也都一愣,不知太后什么意思。窦婴反应机敏,笑道:“梁国乃交通要道,又是长安的东大门,梁王回去当然是继续镇守梁国啊,只有梁王镇守在梁国,陛下才是最放心的,太后也是最放心的。陛下,您说微臣说得对吗?”
皇帝知道窦婴的意思,连连说道:“魏其候说得对,说得对!朕说老三过段时间回梁国,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太后要是想让老三陪您多呆些日子,那就多呆些日子,朕也有好多话想和老三说呢。”
太后将筷子重重往案上一撂,沉着脸色道:“窦婴,哀家看你是糊涂了,皇帝刚封你做了魏其候,你就找不找北了,是不是?”
窦婴尬笑道:“微臣不敢,微臣不敢!”
太后道:“不敢?哀家看你敢得很!你明明知道哀家想说什么,你却偏违着哀家的意思来。上次,哀家就提议要立武儿为太子,你就极力反对,哀家都把你削除族籍了,你怎么还不长记性!”
窦婴看了一眼皇帝,皇帝似有似无地递了个眼色,窦婴忙笑道:“太后错怪微臣了,臣侄不是反对太后提议立太子,臣侄蒙太后和陛下的厚爱,从江山社稷着想,也觉得太子之位不能一直空着,尤其这次吴楚七国叛军起了觊觎皇位的心思,这和太子之位一直空着不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所以微臣怎么会反对太后提议立太子呢?”
窦太后听了,愈加气愤,“窦婴,你少在哀家面前咬文嚼字,耍嘴皮子,哀家是说要立武儿为太子,你为什么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