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海上遗韵 > 第6章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3)

海上遗韵 第6章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3)

作者:远游客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4-08 10:47:13 来源:文学城

顾周翰从南浔回来后第二天,陈氏来电话说有重要的事要商量,让他务必回一趟大宅。

周翰进了大门,仆人接下外套和包,说太太在书房里,他敲敲门进去。

“东西都收拾好了吗?”屋里正说着话的两个人转过身来,澧兰穿着墨绿色的旗袍,露着雪白的小臂,浓黑的头发很随意地挽一个家常髻,长身玉立、双眸澄深如水。五年没见,他一眼就认出这是澧兰。

“母亲,我出去了。”澧兰走过他身边,微微低一下头算是行礼。

周翰目送她出去。

“周翰,回来了,这几天很忙吧?”

“还好。母亲,什么事?”

“先去换换衣服,一会儿就开饭了。吃了饭我们再说。”

周翰上楼时目光在大厅里四下搜寻,没见到澧兰,等他洗了手、换了家常衣服从楼梯上下来时,澧兰刚好从后园里进来,她微微地仰着脸,腰肢软款、步态轻盈。她的身量长高了,他们大概差了二十公分,澧兰刚好到他下巴的位置,不高也不矮,周翰觉着正合适,这样他随时都可以把吻落在她额上,他还可以把她像小鸟那样揣进怀里,他想得有些出神。两人几乎同时走到饭厅门口,周翰侧了下身子,让她先进,澧兰轻声说谢谢。周末,经国和管彤也从学校里回来,兄弟四个人好一番热络,澧兰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一家人坐下来吃饭, 西式长桌,桌子中间花瓶里插着各色盛开的月季;靠墙的玻璃柜里错杂地摆着精致的杯盘;花气芬芳,从敞开的窗子飘进来。家常便饭,两汤四肴,还有数碟鲜洁的小菜。陈氏坐在桌子一端,周翰、经国、朝宗、澧兰和管彤分别在左右两侧,周翰和澧兰正对着。周翰瞥见澧兰臂光莹然,不由得想起“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诗句来。两兄弟聊起时事: 蒋jie shi 任北伐军总司令、叶挺的独立团攻克湖南攸县、国民军和直晋两军的战事、被张作霖枪杀的《京报》社长邵飘萍、……,经国很亢奋,周翰很淡定,女人们静静地听着。

“兰姐,你在北京时,一定常看邵飘萍的文章吧?感觉怎么样?”经国转向澧兰,

“嗯,父亲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读《京报》,我也跟着看。他仗义执言,鞭挞时政入木三分,快笔如刀,无愧‘铁肩辣手’四个字。”

周翰觉着惊奇,这么柔婉的声音,却有清醒的思路,干云的豪气。

陈氏见管彤、朝宗着急插不上嘴,便指着墙上的画说这些都是朝宗和管彤在学校里的作品,周翰连说好。

“你还没看到兰姐姐的画,那才叫好。”

周翰望向澧兰,只见澧兰冲着管彤微微一笑,明眸皓齿,十分的美。

中间有两次仆人进来回有人送礼,澧兰就出去写回贴,开发赏钱。澧兰每次进出的时候,周翰便看她一眼,墨绿的衣裳衬得她肌肤如雪,长长的眼睫垂着,神情萧然,一举手、一投足总有一份世人不及的风情。

饭后,大家净了手,都来到起居室。管彤开了琴盖弹琴,澧兰站在窗边静静地听,兄弟三人继续闲话,时时微笑。管彤邀请澧兰四手联弹,澧兰却不过,只好加入。周翰起身走到琴边,看着一圈光影里的两个女子,澧兰不傅脂粉而颜色若朝霞映雪,白皙的手指轻盈地在琴键上移动,目光陈然,若有所思。

女佣来请周翰去书房,陈氏一脸端凝地坐在写字台后,“坐吧,周翰。我想跟你谈谈澧兰的事。”

周翰看着她。

“澧兰要离开。”

周翰瞬了下眼睛,他嗓子有些干涩。

“凡为夫妇,三生三世结缘,如果结缘不合,就是羁绊。既然你们心意不同,不如分开。这个离婚协议,澧兰已经签字,你也签了吧。从此你们二人再无瓜葛。”

周翰浑身的血都凉下来,愣愣地看桌上的文件。他已经收拾心情要去面对她,他没想到会来不及,他未料到澧兰会不等他,他们之间有过那么亲昵的过往。是她变心了吗?俊杰说北大追逐澧兰的男子可以车载斗量。这个废物!澧兰有什么风吹草动难道不该第一时间告诉他吗!

“周翰?周翰?”

为什么是陈氏来跟他谈协议,而不是澧兰,他至少可以问问她为什么!周翰伸手去胸前摸笔,掏了又掏,忘了自己穿着绸衫,陈氏把桌上的笔推给他。他没去看协议,他不想看,他翻到最后一页,盯着纸上三个娟秀的字,挨着写下自己的名字。她的字一向漂亮,他还记着家信上那手清婉流畅的簪花小楷。他不签可以吗?她们这么决绝,都不给他商量的余地,直接就把文件准备好!

“她去哪里,北京?”

“英国。”

“英国?做什么?”

“去读书。”

是了,这是澧兰的夙愿,他记得她在南浔老宅里说过。“她跟谁去?”周翰控制不住自己的冰冷。

陈氏也能感受到他的寒意,“她一个人去。”

他不信!“……什么时候走?”

“明天的船。”

“我出去了。”

“周翰,”周翰在门边回过头来,“经国他们还不知道,等我慢慢跟他们说。”

“嗯。”

“还有,澧兰既然走了,你就搬回来住,好吗?一家人总该在一起。”

“嗯。”

周翰走到庭院里,他心里堵得要命,有一只手在他心里挣啊挣的,就是挣不出来。琴声已经停了,今晚的月色格外好,树木投下长长的斑驳的影子,喷泉哗哗作响,夏虫们一唱一和。他走到花园深处,回望这灯火通明的洋房,五年里他很少回来,这园子他已经生疏。在他和陈氏的争斗中,澧兰是他跨不去的坎,现在这羁绊没有了,他高兴吗?他望向起居室,窗口上并没有闪动的人影。他走近洋房,看见阿发在擦车,

“大少爷!”

“还没休息啊?”

“我把车子擦干净些,明天送少奶奶走,……”阿发停住嘴。

周翰回到起居室,四个人正在聊天,管彤说中西女塾的饭菜实在难吃,大家都不喜欢,而任何浪费食物的行为都要受到批评;家里带去的零食只有在每天的四点到四点半才可以吃。每天早起必须把屋子打扫干净,书籍衣物摆放整齐;着装不许奢侈……

“你们这些贵族小姐一向娇生惯养,吃不得苦。就该让你们体会一下民生艰难。兰姐也在中西女塾读过书,我不信她会抱怨。”

“饭菜一开始确实不好接受,但有些规矩很好,比如:进、出门时必须礼让他人,在教室和图书馆走动要踮起脚跟,不能大声喧哗干扰别人,总之要处处替人着想。”澧兰说。

“这是在培养你们的品性和教养,”周翰插话,“男子不好,只关系到他一人,女子因为负有生女教子的重责,可就关系到一家、一族。”他谛视澧兰,见她神态自若,量她已经知道书房里发生的事情。

澧兰起身出去,一会儿端来两盘鲜果,“我有点累,先去休息了。管彤早点睡,少年人不要熬夜。”

管彤冲她做个鬼脸,澧兰粲然一笑, 周翰心里紧了一下,盯着她走出去。他很想追上她,问她为什么,奈何管彤、经国和朝宗缠着他说话,周翰常常望向门口,徒劳地希望再见到那个窈窕的身影。很晚了,陈氏来催大家上床,四人一起上楼,互道晚安。走在长廊式的甬道里,周翰望着澧兰的房门发呆。他推开自己的房门,这里他很少来,一套三间的居室,柔和的灯光洒满屋子,托出安静平和的夜。客厅里巴洛克式风格的紫檀沙发上摆着湘绣靠枕,园子里新剪下来的鲜花插在珠山八友王琦绘制的花瓶里,几上程寿珍手制的掇球壶里冲着酽酽的西湖龙井。书房里写字台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书架上分门别类地摆着书,新版的书很多;当天的《申报》搁在报架上。卧室里内衣、睡衣、浴袍、拖鞋、洗漱用品摆放齐整,一切都经过女人的手安排得妥妥帖帖。

周翰一夜未眠,心里很乱。他是名仕的学养,痞子的性情,不管多烦心的事,他总能不管不顾倒头一睡,养精蓄锐,明日再战,可今晚却不行。他记得上一次未能成眠还在七年前,父亲要为他纳聘澧兰,他们等陈家的回复。

第二天他很早起来,洗漱后就坐在窗前看书。四下里很静,没有人声,他拿着一本书,半天没翻过去一页。过了很久他看见仆人打着哈欠去开院门,一会儿园丁们出来打扫园子、清理水池、整饬花木。渐渐地他听到走廊里有轻轻的脚步声,来来回回地,窗外婆子们和长根、阿发陆陆续续地把一件件行李搬上车。再后来,他看见陈氏和澧兰走出来,澧兰穿着杏色的淡素旗袍,斜襟上滚着一道黑色宽花边,轻挽着云髻。陈氏和澧兰站着说话,陈氏拉着澧兰的手臂,后来就抱着她。婆子们陪着澧兰上车,车门打开时,澧兰回望这宅子,周翰的心提了起来,盯着她,可她没有看向这边。澧兰转身上车,周翰的视线追着车子,直到车道上茂盛的梧桐树掩住了它。

他颓然坐下。

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站到了窗边。他觉着心里空落落的,眼前只有澧兰临行前那苍凉的回首。时间慢慢地流逝,他嚯的起身,快步下楼,“长根,开车去公司。”

到了公司楼前,他挥手让长根离开,又叫了一辆黄包车到十六铺码头。黄包车在码头上熙来攘往的人群中穿行,当他看到水上英国太古邮轮巨大的船身时,就让车夫停下来。果然时间尚早,顾家的车子还停在码头上,行李也还没有搬上船,阿发守着行李,无聊地转来转去。周翰远远地坐在黄包车上看着汽车,“老爷,您到了……”

“我包你一天。”

外滩上亚细亚大楼、上海总会、有利大楼、通商银行、招商局、麦加利银行、怡和洋行、汇丰银行、……各式风格的建筑一字排开,沙逊大厦和海关大楼正在翻新重建。水面上泊着大大小小的货船、邮轮,马路上车来人往。短打、长衫、洋装,服饰不同的人从他身边经过,吆喝、叫卖、号子,各种声音从耳边掠过。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正开埠于此, 上海的许多传奇人物在这里发迹, 一个水果小贩成长成一代传奇大亨,那人的仓库就在附近。顾周翰曾在无数个夜晚从汇中饭店的楼上凝望这繁华,而他的家族和他就是这繁华的缔造者之一。

阿发和脚夫们开始往船上运行李,他看见澧兰跟婆子们从车上下来,澧兰和婆子们站了一会,就独自迈步往船上去,他紧盯着那窈窕的身影,看着她上了舷梯,看着她转身回顾,看着她挥手作别。离得太远,他努力想看清她的脸却不能。

太古邮轮巨大的烟囱滚出浓烟,汽笛长鸣声中,巨轮缓缓而去,岸上的人和船上的人彼此挥手告别,可惜周翰连手也不能挥,他知道船上的人儿此去经年,他们之间却不能有从容的告别。他瞪着那船舷上的身影,不敢眨眼睛,直到她缩成一点,直到邮轮远到了天际。周遭一切的繁华与他无关,周翰心中是无尽的落寞,他枯坐在黄包车上,仿佛要坐到地老天荒。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周翰步履沉重地踏上门前的台阶,他路过书房去后园,书房的门砰地一声打开,管彤哭着冲出来,险些撞到他。

“你满意了吧?”她怒视他,他看见管彤手中的信,猜是澧兰写的,伸手要拿,“休想!”管彤劈手闪开,跑上楼去。书房里,陈氏、经国和朝宗站着,经国看到他,就把头转到别处去了。

周翰坐在花园的凉亭上,夏日的微风吹来,他想起涵碧山房前的水边,澧兰掠开额上秀发,心中百感交集。他于少年时就发起与继母陈氏的战争,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澧兰是他最宝贵的失去。他以为他就要赢了,未料到他尽失其城,一败涂地。陈氏戳了他的软肋,用他的骨和肉塑成的女孩儿,他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难道他不是自那年花下就喜欢上这个女孩儿了吗?他怎么可以无视自己的情感,任凭怨恨和羞愧蒙住他的眼!他是这么的骄傲和自负,这些年来他一味前行,从不肯停下去看看她的心和自己的心。

经国走来拍拍他肩膀说,“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周翰转过头来,经国从没看过那般哀伤的眼睛,他一声不响地走开了。

周翰上楼,敲了敲管彤的房门,没人应答,他推开门,管彤垂着头坐在沙发上。

“她说人生有聚散。”

周翰看着她肿了的眼睛,默然不语,管彤把信递给他。

“管彤亲启,

你知我一直以来都有去剑桥读书的愿望,时间愈久,执念愈深,每每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所幸年岁未长,又有姑母襄助,得偿心愿,幸甚!

凡事有得失,无可抱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无憾。

这些年,有你陪伴真好!人生有聚散,终不能长相厮守,江湖相忘,珍重!珍重!

澧兰顿首。

又及:中西女塾的饭菜虽差,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一笑。”

周翰在长廊里穿行,他推开门进去。这是澧兰的屋子,简洁、雅致,架上是磊磊的书。墙上的字画、案头的陈设无不彰显主人的情趣。是的,这是他喜欢的女孩儿,不琐琐碎碎,不花红柳绿。他扫视案头、翻开抽屉,想寻找她留下的只言片语,却不得。他在筝前坐下,拂了拂琴弦,琴韵铮铮,筝码排成一字雁行,古人叫它“雁柱”,雁去无留意!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澧兰在家信中说,那是他出国的第一年,她新学了筝曲《秦王破阵乐》,还是父亲特地托人从日本捎来的曲谱,弹了很久,总不满意。

他起身到卧室,目光在衣橱、柜子、妆台、壁炉上一一滑过、他拉开所有的抽屉,什么都没留下,收拾得真干净。澧兰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他们相识七年,他除了她的信、他们的结发和几张照片,什么也没有。

他坐到床边,手指摩挲光滑的丝质床单,昨夜澧兰还在上面睡过,“鬓云欲度香腮雪”……,

婆子进来,手里拿着刚洗好的衣物,看到他愣住了,“少奶奶昨天换下来的衣服,我洗好了要收起来。”

“我来!”他一眼就认出那墨绿的衣裳。他把它挂起来,贴身的衣物收到抽屉里,他定定的看着它们,摩挲它们,他的女孩儿不会就这么去了,他们之间终究有牵连。

他一直站着,屋子里渐渐暗下来,一切隐进黑暗中,只剩下大致的轮廓。后来月光投进来,照亮窗前的地面。他走到窗前看月,空中青碧如一片海,月亮对他注下清冷的光波。那年月下,他和陈家的子女们一起畅玩,澧兰把画纸披在墙上,邀他拿了笔同在纸上描绘月影……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这是他的女孩儿。

灯亮了,他转向门口,陈氏看着他,两人不发一言,陈氏转身下楼到餐厅,“不要等周翰,我们先吃吧。”她一眼看尽他的悲伤。

周翰心事重重地踏上大门台阶,他寻了俊杰一天,刚跟他联系上。俊杰在电报里说他妹妹那样冰清玉洁的女孩儿怎会生异心,她对那些狂蜂浪蝶们睬都不睬,他冤枉澧兰了。周翰刚进门,仆人就告诉他老太太来了,和太太在书房里。周翰急忙去书房,却看见吴氏一脸怒气地坐着,陈氏立在一旁。

“你从来就不愿澧兰嫁给周翰!”

“要是我不愿意,周翰去美国前,我就不会让他成婚。澧兰也不会有今天的结局,是我错了!澧兰要走,我拦不住。”

“你应该就没想拦!从来劝合不劝离。我们堂堂顾家居然女子休夫,说出来会让人笑话!”

“周翰同意了。”

“你把离婚协议放到周翰面前,他怎能拒绝?他有尊严!”

“陈家的女孩儿也是人,也有情感和尊严,五年了!”她终于替澧兰说出口。

“都别吵了,是我的错!”周翰转身上楼。是的,五年来他从未考虑过澧兰的感受,他以为她会一直默默地等在那里,等他闲下来考虑他们之间的关系,收拾自己的心情。他是这么的自私和冷漠,他温柔热烈的女孩儿变成目光陈然,平静如水的女子,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死,他不敢去想。

周翰在汇中饭店的房间里读信,他去国四年里澧兰写的信。开始是一周一封,后来改成半月一封,因他很少回信,即使回信,也只寥寥数语。她写自己读的书,画的画、习的曲子,北大的课程、先生们的趣事,祖母、陈氏、经国、朝宗和管彤的近况,还有时事要闻。在北京时,她就描写北京的街景、市井生活给他看;放假时回到上海,就为陈氏代笔,把公司的经营状况、账目报给他。她的信遣词典雅又活泼,所描摹之事,他虽相隔千万里,亦如在眼前。每封信都很厚重,她开始用毛笔,后来就改成钢笔,说这样可以多写些。她尽力把家中、国内发生的事悉数告知他,使他不至于隔膜,不受思乡之苦,即使他鲜少回复,她也恬淡自守,不嗔不怒、不怨不述。

他一封信、一封信地看,她端秀的字迹渐由清晰变模糊,自母亲过世、父亲另娶后,他就不愿再落泪,这一刻却湿了面颊。一百一十三封信,他庆幸自己保存得很好。她把她百转千回的情思赋予书信,“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她说,她捧出一颗心给他看,他却罔视。

陈氏和澧兰在书房里说话,外面车道上有汽车驶来,澧兰透过窗子看见高高大大的周翰从车上下来,五年不见,周翰似乎更雄壮了些。他大步踏上门前的台阶,消失在大门里。澧兰竖着耳朵听大厅里的动静。周翰的脚步声来到书房门外,他敲门进来。她雄姿英发的爱人终于回家了,澧兰等着周翰跟她打招呼,周翰没有,他脸上没有表情,连一声她的名字都没叫。澧兰胸口梗着一块心酸,她若再不出去,她的泪就会掉下来。这是她五年守候的结局,只因为他当年说一句“你等我回来”,她就一年一年地熬,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澧兰走到后园,她把下唇咬得要滴血,她的指甲深陷在掌心里,她生生把眼泪逼回去,她要控制好自己,纵使她什么都没有了,她也要有自尊,她不能让周翰看不起她。待她从园中回来,周翰恰巧从楼上下来,他脸上仍然没有表情,只是快到餐厅门口时,他出于多年绅士教育的本能,让到一旁,让她先进。

澧兰静静地看周翰和弟妹们说笑,心里凉到极点,他对谁都亲切,只视她为无物。她看他,是的,这是她记忆中的眉和眼,还有那高挺的鼻梁。这面貌每天在她心头浮现,在她入睡前陪伴她,出现在她的梦乡里。大家坐下来吃饭,澧兰听经国和周翰聊时政,她喜欢镇定自若的周翰,喜欢这胸中自有丘壑的男子。有人来送礼,澧兰出去打发,她突然发现周翰在观察她,他是什么意思?澧兰不由得猜测。

大家去起居室里闲坐,管彤邀澧兰弹琴,周翰忽地走到琴旁,澧兰知道他在看她,她心中燃烧起微小的火花,也许他还眷恋她,他不会在协议上签字。女佣来请周翰,澧兰心中打起鼓来,她知道决定她命运的时刻到了,她是走是留只取决于周翰,周翰去了很久,澧兰心中的鼓越敲越紧,她的心要从胸腔里冲出来。周翰走回来,澧兰看他颜色正常,他并无气愤的表情,澧兰心中狐疑,他是签了吗?她越想越怕,她要去弄个明白。

澧兰去书房,“他签了吗?”

陈氏点头,把文件递给她。澧兰不相信,她翻到最后一页,看见他挺拔的字迹。这一刻她只觉得万有皆空,心如死灰。她本欲以一纸协议搏她的命运,只要周翰不肯签,不放她走,她就立即打散行囊。剑桥虽好,可与周翰相比微不足道。结果她满盘皆输,无路可退。

澧兰把协议交还陈氏,“姑母收着吧。”这是他们之间的决断,她不愿留着这明证。

澧兰去厨房准备水果,仆妇们见她神情有异,连忙接过刀。她把水果端到起居室,她告诉管彤要早睡,管彤冲她做鬼脸,她凄然一笑。澧兰上楼到周翰的房间里,为他打开灯,把内衣、睡衣和浴袍从衣柜里拿出来,放到床上,她把拖鞋和洗漱用品都摆放整齐。她复又下楼去为他冲茶,她出于本能做这些事,心里只有一种麻木的感觉。她在离开前扫视这屋子,屋里的一切都由她亲手打点,尽管五年来,周翰极少在这儿过夜。那么这是她最后一次为周翰做这些事了,她心中的麻木开始转变为剧痛,她的泪滚滚而下,痛彻心扉。

澧兰回房,她在床头坐了一夜,这一夜,她把一生的眼泪都流尽了。她回想周翰在关帝庙前的注视和回顾;广玉兰树下,他倾听她细说英国,那时花开得正好;小船上,他怕她跌入水中,揽她在怀;朝宗当众小解,她害羞地捂住脸,周翰拥她在怀安慰她;她在中西女塾上学那一年,周翰周末都去接她,他虽坐在前座不说话,可她知道他是欢喜的;周翰千里迢迢接送她往返北京,他们在车上的缠绵;还有新婚燕尔,他对她流露的热情……她凭借这些温暖的记忆支撑了五年。她恨上苍不能令两心相换,使周翰体会她的相思成灾。他们之间怎么了?他在美国时发生了什么?她曾以为他们是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如今他们却成了陌路。

天亮了,澧兰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她去洗漱、沐浴,又坐下来给管彤写信,她不能一走了之,她要对亲爱的妹妹有个交代。仆役们来运行李,她跟着下楼,走过周翰的门前,她幻想周翰开门拦住她,他什么也不需要说,他只要给她一个眼神,她就撕毁那协议,留下来。

陈氏看见她眼里的血丝,说澧兰别走了,“姑母,我无路可回了!”,她亲手剪断了她与周翰的联系,她仅存卑微的自尊,其它的都已灰飞烟灭。陈氏抱着她哭,说“来信啊,澧兰,一定要写信啊,别让我挂念你!”澧兰上车前,回望这承载着她喜悦悲辛的洋楼,她硬着心,不肯去看周翰的窗子,可在她心中,已把那些窗户看了千百回。车子驶上车道,她终于忍不住回头看周翰的窗子,它们在她泪水中模糊。

澧兰的车停在码头,她迟迟不肯上船,也不让家人往船上搬行李。她寄希望于周翰赶来码头拦住她,她不信他那么薄情。

邮轮出发的时间就要到了,她拖无可拖,她后悔自己不肯听吴氏的话,不肯伏低做小,可她已经回不去了。她终于明白自己的痴心都是妄想,周翰回国一年都不肯回家,就是不愿见她,他逼她自己做了了断,他是不愿背负休妻的骂名。

澧兰迈步往船上去,一步一泣血,她不能回头,她若是回头,她就离不开了。难道要她飞奔回去伏在周翰脚下哭,有用吗?若是有用,她也肯的。澧兰走上舷梯,她终于转身回顾,她挥手向她的爱人作别,他在哪里,在做什么?他由此解脱了,他已释下重负。她亦挥手与过去作别,她知道从此以后,无论她逃到哪里,无论经历多久,她的心俱是死灰。

太古邮轮缓缓离岸,渐行渐远,澧兰和爱人相隔的水面也越拉越宽,外滩上那些高楼渐渐模糊,最后缩成一线、一点、至没有。剧痛袭上澧兰的心扉,痛彻骨髓。那在关帝庙前凝视、回顾的男子,她的爱人,她今世还能再见到他吗?她知道当她快要踏进坟墓时她想的还会是周翰。他毁了她一生,可她就是不能不爱这个不爱她的人。

她回到房间开始哭,她用手帕掩住嘴,怕别人听到她的哭声。她哭得撕心裂肺,锥心刺骨,自她出生后,她从没那样哭过。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