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海蓝之夜 > 第7章 一波三折

海蓝之夜 第7章 一波三折

作者:伟德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0-12-29 06:42:12 来源:转码展示1

楼市日渐火爆,房子卖得越来越好,文韬房地产不差钱儿,170W的二期预付款很快到账,一周后刘锦城带领着技术员丛容、施工队长高朋和安装工人进驻了佳名花园二期的施工现场。xiaodiaodayacom

安营扎寨,吃饭住宿,这些问题在两天内很快得到解决,这方面是刘锦城的强项,躁动的人心很快稳定下来,现场的工作在他的指挥下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胆敢说不字,上前揪脑袋。死在荒郊外,管宰不管埋。送上望乡台,永远回不来。

虽说这是几句江湖中人的俚语行话,但细想想建筑这一行就是这样的一个江湖。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刘锦城明白入乡随俗的道理。

总包单位没变,监理公司没变,人都是熟人,见了面自然相互客气,亲热有加,一团和气。当天晚上,刘锦城、王俊、于海洋、赵培军几个算的上称兄道弟的朋友在德胜楼搓了一顿,第二天正式施工自不必说。

二十九岁的刘锦城,已经快速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项目经理,冷静果断,性格坚毅,有着生意人所没有的统筹协调能力,深受三个股东的喜爱,正应了“你办事我放心”那句话。

正如刘裕后所预料的,工程进展顺利,最多的时候现场工人有三十多个,当然里面有十来个是宝元的,作为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孙道义对刘裕后的做法相当满意。沿用去年的施工经验,分而治之,刘锦城自然把两支队伍的责任和义务划分得很清楚,做到忙而不乱。

工作间隙,刘锦城领着两名安装工人,去了一趟闻涛庄园张波的那套别墅,配合着装饰公司把去年的活儿做了竣工调试,调试比较顺利,他的工作得到张波的认可。

自预付款入账的那天开始,林若然和林若兮也没有闲着。

面对阴晴难料的李闻,林若然还是隔三差五地邀请他,和他一直保持着合适的温度。他不允许这种温度冷却下来,这是他长期以来的公关经验,否则凉气了要再次捂热那可是需要花费不小周折的。

在他的努力下,甲方答应提前办理楼房抵顶手续,340W工程款一次性置换成房子,按照每平米2500元的内部直销单价,一次性办理了1360多平米,共十六套大小不等的房子!

为保证公司资金安全,保养出较好的资金链条,刘裕后对这批楼房打消了囤房升值的初衷,有了地主感觉的他即刻成立了房产推销小组,把林若兮、小鞠、李瑶抓来,通过网上发布、海蓝晚报推广、沿街发放小广告、熟人介绍、房产中介销售等各种方式来推销这些房子,价格定在了3500元上下。

此时的房子不愧为最好的商品!

很快就有人看房了,没出一个月已经卖掉了七套!回笼资金小两百万!这个业绩让刘裕后和林若然大喜!

要知道这部分资金原本要等到年底才能进账的!这不但能够解决很长一段时间的资金周转问题,而且大大减弱了李闻对后期施工过程的牵制,当然这些都是不能明面儿提的,看来李闻的如意算盘又要再次落空了。

尝到了抵顶房屋甜头的刘裕后立即放开了手脚,要求张德仁、林若然和李瑶在确保正常现金流的前提下,适当延后供应商的应付款项的付款日期,在各个工程中全面抵顶房屋。

通过这一阶段的观察,两个合伙人对刘裕后的决策深信不疑,立即开始了各种谈判和公关。

其实,对文韬房地产来说,能够用房屋对冲应付的工程款,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既增加了销售量,又缓解了资金压力,同时也提高了楼盘的开发速度,这的确是一件双赢的大事!于是迅速在其他专业间开始了这种商品置换交易。

进去七月中旬,海蓝市就迈进了多雨的季节。

暴雨如期而至,在狂风的肆虐下,施工现场很快变成了沼泽低洼地,处处道路泥泞,污水泛滥。

三天前入场用于填充保护层的一百吨水泥堆放在场地,瞬间成了滂沱大雨的攻击对象。虽然刘锦城安排工人把水泥码放整齐,底三层,顶三层做了雨布防护措施,但根本无法阻止雨水的侵入!

很快,水泥堆周边的雨水上涨,淋透了一层的水泥,接着二层,三层……然后固化,失效。

刘锦城头疼地看着窗外瓢泼大雨,眼睁睁地看着原材料被浸泡,那样的无助。偶尔“叮咚,叮咚”手机短信的声音,那是林若兮的担心和问候,她的安慰总让他感到暖心,更让他感到爱人的支持,没有了沮丧感。

暴雨下了两天两夜,终于在第三天上午太阳露出了久违的笑脸,雨过天晴了!

刘锦城迅速安排工人掀开包在水泥堆上的雨布,拯救暂未淋湿的水泥。经过清点核算,共计损失六十吨,总造价约两万块钱。

虽然只有两万块钱的损失,但现场的场面是很难看的。六十吨水泥,一千二百袋已经化为“僵尸”的水泥坨堆放在了设备旁边,特别显眼!虽然对环境已经没有什么污染,但水泥坨堆放的位置后期还要进行堆土种植花草树木,所以必须要及时清理掉!

再说了,监理和甲方人员时不时巡查施工现场,废弃的水泥坨子如果长时间堆放在自己的作业区域,也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情啊!

这就是天灾,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显得很渺小,刘锦城第一次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无能无力。

作为现场的生产经理,也作为裕达公司的一份子,他连夜敲了一份情况说明,与其说是情况说明,倒不如说是检讨。第二天他安排好现场的工作后就回了公司一趟,他要向师父和刘总说明此事。

当刘裕后仔细听完刘锦城的汇报后,并没有责备这位年轻干部,也没有追究他的过失,只是安排他动用自己的力量尽快处理已经失效的水泥,并指示李瑶尽快把损失的水泥补充到位。

刘锦城很感动,立刻表示尽快完成。

回到工地的刘锦城为难了,清理这些坨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两种方案摆在他的面前,一种是找专业的清理公司来清理掉,需要花费两三千块钱的费用,这部分费用的出处不好解决,总不能再在损失的两万块钱上继续追加吧?

第二种方案是求助总包,现在总包正在进行三期的人防地下室的土方开挖,赵陪军手里有设备,趁着夜色清除这些疙瘩那应该是件比较容易的事情。

事不宜迟,刘锦城去了总包办公室找到正在和王俊下象棋的赵培军。敬烟寒暄完,刘锦城说明来意,在王俊的帮衬下,赵培军一口答应了他的请求。

事情就这样解决了,当天夜里刘锦城安排了两名工人配合着总包的挖掘机和斯太尔运输车,不到一小时就结束了战斗。

有时就是这样,迷蒙困顿中总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让人琢磨不透,好像此时老天爷正在天空中朝着你在微笑。

面包总会有的,出路也总会有的,只要不放弃,不妥协,最主要的是你要坚强地活着。

刘锦城第一时间把处理结果电话给了师父,师父称赞了一番后让他吸取教训,不要再犯同类的错误。的确,暴雨饕餮,吞没了现场的水泥,可暴雨来临之前是有天气预报的,关注天气,关注风云变幻,是项目经理的职责,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行。

不过,刘锦城还是有间接责任的,要说没有是不可能的,否则每年机关里因为天灾而失职裁撤的官员就不会那么多了。

做好前期规划,做好前期功课,与事后诸葛亮相比,那是不具有可比性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刘锦城刚刚平息水泥浸泡风波后,一场因为水泥的风波又来了,只是矛头对准的不是自己,而是让人眼红的采购部。

暴雨过后重新进场的水泥在做单批次28天强度检测的时候竟然不合格,强度检测满足不了要求!拿到检测报告的刘锦城把这件事情迅速压了下来,并电话通知了采购部经理李瑶。

李瑶虽说是刘裕后的亲戚,沾亲带故,但做事情从来是一丝不苟,特别是采购部经理这个位置,水泥、沙子、管材、保温板等大量原材料经过她的手,无论材料要的量有多大时间有多紧迫,她都能很好地采购到性价比优越的材料。

当她接到刘锦城的电话后,立即给刘裕后和水泥厂的张国庆分别去了电话。

本次进场的水泥虽说数量并不多,只有六十吨,不过,由于是初次使用的外地品牌,本来就心存顾虑的李瑶,采购过程中她是很谨慎的。

前些日子的暴雨袭击了原来水泥供应厂周边的道路,一时半会儿修缮不了,李瑶才重新找了一家水泥供应厂以解燃眉之急,未曾想竟然出了篓子。

水泥厂的张国庆接到电话后第二天就来到了裕达公司,此时刘锦城正在李瑶的办公室等着他的到来。

双方寒暄过后,李瑶把强度检测报告递给了张国庆。张国庆仔细地看了检测报告后,当场表示尽快解决此事,如果复试不能合格将无偿拉走已经进场的水泥,前提是刘锦城必须把这件事情压一压,最多五天时间就够了。

双方协商要完毕,张国庆去了市检测站,那里有他的一个朋友。

刘锦城则找了林若兮一起吃了午饭后去了工地现场,李瑶则把双方谈的结果告知了刘裕后。

作为外地级市进去海蓝市的原材料品牌,张国庆在前期已经铺平了入市的道路,无论是工业产品备案证、工厂安全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还是检测报告,各种手续是很齐全的,他深知做产品的不易,往往一个证件拿不出来,就会制约自己品牌的市场推广和使用。

朋友不在,他急忙去了一个电话。

他的这位朋友,就是海蓝市质检站的王副站长,作为在海蓝市经营的桥头堡,张国庆知道这个人说话的分量。

“啊呀,张总,是你啊,有什么事,说。”都是熟人,王副站长没有客气的话。

“领导,我的产品您是知道的,质量一向过硬,怎么这次在佳名花园二期的一个批次检测却出现了不合格的情况?”

“不会吧,不应该啊!”王副站长接话道,“我现在在外面,等我回去给你查查,放心。”

“那就拜托领导了。”

“哪里话,咱们两个人,谁跟谁啊!”

撂下电话,张国庆心头的石头放下了一半。他找了一家快捷酒店住了下来,他深知与这些官老爷们打交道,是万万急不得的。你越着急,就说明事情越严重,事情就显得越难解决,从另一方面看就显得人家伸以援手的重要性,那后期偿还人情成本就会越高。

所以,他不能催,他能够做的就是等待。

一切交给时间。

等待,是一件难熬的事情,它啃食着你的耐心,消耗着你的精力和体力。

也唯有等待,也只有时间,才能够给予合理正确的答案。

终于,在第二天的晚上八点,张国庆接到了迟迟到来的电话,王副站长让他快速取样,到他那里重新办理手续,进行第二次质量检测,并安慰他事情解决了。

这是个好消息,至于里面的曲折,张国庆不便仔细询问,在王副站长挂断电话后,他愣愣地坐在了床上。

海蓝市临海,气候宜人。第三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复试抽检同样需要过王俊这一关,当刘锦城带着张国庆说明来意时,王俊看了一眼刘锦城后就大笔一挥,签字盖章。

事情紧急,刘锦城不敢耽搁,临走时张国庆从包里掏出两条苏烟塞给了王俊,跟他打过招呼后就跟着刘锦城出了办公室。

在张国庆来海蓝市的第四天下午,检测报告出来了,自然是各种数据满足条件,本批次的水泥是合格产品。

第五天上午,张国庆把复试的检测报告交到了李瑶手中,并说了些初次合作请多关照的话。

等待了五天的刘锦城终于拿到了合格的检测报告,工地又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看来自己今年是与水泥杠上了,刘锦城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事情有时就是这样的,好事来的时候好事成双,喜上加喜,可坏事来的时候就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了。

所以,平常心,很重要,虽然很难做到,但必须要有。

有了上次的教训,刘锦城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格外谨慎,时刻留意天气预报,以防雨水再次浸泡入场的水泥。

对水泥初次检测不合格的事情,张国庆没有给刘锦城做过多的解释,只是说了些可能质检员搞错了的话。虽然复试合格了,不过在刘锦城心中,他对张国庆的水泥还是存在顾虑的。

要知道,水泥质量如果不合格,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填充保护层地面强度不够,开裂、起沙、空鼓现象,这些质量缺陷是无法维修的,作为工地现场的第一责任人,他不得不给李瑶去了电话,把自己的观点陈述了一遍,以引起李瑶的足够重视。

现在正是裕达公司树立口碑,打造“裕达”品牌的关键时期,刘锦城可不想在自己经手的工程上出现纰漏而给公司带来负面新闻。海蓝市本就是小城市,圈子又那么很小,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直接会导致订单的丢失,业务量和年营业额的下降,马虎不得。

既然产品合格,李瑶也无异议,刘锦城就放下心来使用这批水泥,只要现场施工工艺没有问题,即使出了问题,板子不会拍到自己的屁股上。

而处理完事情本该回去的张国庆并没有急于回去,他要弄明白自己的水泥为什么会出现不合格的情况。

近两年随着楼市的疯狂,水泥产业自然成了香饽饽。年产量不断扩大的“宝鼎”水泥厂在张国庆的精心带领下飞速发展,如今已成功打入海蓝市。

由于他有先见之明,相关手续该办的都办了,而且在办理的过程中结识了质检站副站长的王海涛,自然而然,宝鼎水泥在海蓝市就打开了销路。

“领导,到了吗?老地方,三楼306包。”张国庆放下电话后招呼服务员开始上菜。

王海涛准时出现在了索菲亚大酒店三楼的电梯口,张国庆迎了上去,亲切握了手。

二人进了包房就直接落了座,此时酒菜已上齐,有王海涛喜爱的高汤海参和红烧鲍鱼,也有他的最爱,红星二锅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国庆才把自己的疑虑缓缓道来。

“老弟啊,这次纯属误会,误会啊!”年长张国庆五岁的王海涛拍着他的肩膀说道。

“不会吧,领导,这也太巧了吧?裕达公司的货可是我供应的第一批啊,我可是听说了这家公司的口碑,是一支潜力股啊!”

“我知道,真的是场误会,你听老哥儿慢慢跟你说。”

原来检测站要搞创收,就是额外的收入,不挂入正式税收渠道的用于职工收入的福利,对报上来的各种材料采取严厉的质检手段,以致于十有**的材料经历了复试检测,特别是新工程新材料,无一幸免。

检验一次,就有一次的费用,而这二次的费用自然就进了创收名目下了。

宝鼎水泥第一次在裕达公司使用,而裕达公司是去年才成立的公司,还属于次新公司系列,活该在这次创收中吃点儿苦头。

王海涛手里握着可供自己玩的牌不少,多是原材料供应商,在建筑口混了这么多年,这些都是他的“宝贵资源”。由于他的疏忽,竟然忘了跟下面的检测员交代宝鼎水泥的事情,这不事情就发生了。

对宝鼎水泥的质量,他还是很放心的,所以在得到张国庆电话后,立即查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很快修正了复试结果给出合格的报告。

虚惊一场的张国庆自然对王海涛报以感恩的说辞,他太了解王海涛了,性情中人,特别豪爽,从一口一杯的红星二锅头就能看出来,所以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误会尽释的张国庆自然又陪着领导多喝了几杯。酒足饭饱后亲自送王海涛回了家,下车的时候把老家带来的两斤野生淡干海参放到了王海涛的手里。

第二天,张国庆又出现在了李瑶的办公室,在李瑶的引荐下,他如愿见到了刘裕后。作为海蓝市新开发的客户,张国庆向来都是亲自拜访。

二人说了下前几天发生的水泥检测风波,又说了些以后合作的事项,张国庆当场表示其他工程可以少量进货并做检测,如果再出现初次检测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宝鼎水泥厂一定免费退货并赔偿双倍货款,以后绝不再登门叨扰。刘裕后听着张国庆的表态,当即安排了李瑶在其他工地酌情采购试用。

合作的意向初步达成,张国庆回到公司后很快安排了裕达公司的事情,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李瑶的采购电话。

就在刘锦城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安装的圈子里发生了一件大事,让他大吃一惊!也因为此事,刘裕后把他调回去召开了专题会,三令五申一定要以此为戒!

说起来事情还有些曲折。

原来,作为本土企业的方力安装公司竟然与地暖管材厂商勾结,用价格相对较低的PE-X管代替价格较高的PE-RT管,代替的方法说来也简单,就是在机器喷码的时候改变了标识,并撤换了外层包装袋。

对这种做法,外行人是很难发现的,即使是内行人,不仔细看也是看不出来的。问题的关键是,地级市的质检站一般不做管材化学成份的检测,只做管径、壁厚、静液压强度等的检测,所以很难发现产品假冒的问题。

就这样,方力安装公司瞒天过海,欺瞒了甲方,也欺瞒了监理公司,把整个小区约两万平米的地暖管材换了一个遍,节省了约20万的材料成本,最终得以竣工验收,并顺利交付甲方!

这是去年下半年的事情,已经过去快一年了,正当刘方力以为此事已经慢慢过去的时候,剧情却有了转折。

那问题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原来小区的楼房是按照毛坯房交付业主的,一位业主在装修时拆改隐蔽在地面填充保护层下的地暖管,二次盘铺管道时不够长,需要切断一截地暖管,然后接上自己买的三十米管道,用于铺在榻榻米的床板上。

睡惯了热炕头的北方人有很多都是这样改造管道的,这在装修过程中无可厚非,只要不动梁,不动柱,水电暖改造在行业规范上还是允许的。

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老哥儿却是个安装方面的行家,他买房时特别关心自家水电暖的施工进度,房屋交付之前那可真是盼星星盼月亮。什么时候主体完成了,什么时候外墙保温开始做了,什么时候开始水电暖施工了,他都记得一清二楚,还时不时跑到工地现场看。

终于等到了交房装修的这一天。

拆出来露在外面的地暖管上清晰地用蓝色宋体字写着管材材质、规格、生产商名称和行业执行标准,然后这位老哥儿用笔记下这些文字和数字,便开车到附近的建材市场去买那段需要增加的三十米同材质的地暖管。

一般人家的榻榻米改造额外增加的管都是用铜管件直接接上就行了,用上多年也不会漏,常见的问题无非是铜件被加了药的采暖热水腐蚀后变了颜色而已,最后大不了重新更换一个新的铜件就可以了。

可这位老哥儿就是不同,不走寻常路,也难怪方力公司瞒天过海事情能够被发现。

前面说过,他是个内行,既然是内行当然有作为内行的本领,除了安装方面的经验和必备的安装工具外,他对各种管材还是相当了解的,什么PPR、PEX、PERT、PB、HDPE、UPCV、PA、PSP等等等等,管材的各种性能那都是相当熟悉,不过也说回来,不了解这些也枉费了这位老哥儿在建筑公司混迹了二十年!

有着这么多的宝贵经验,此时正是自己大显身手的好时机。他认为铜管件连接弊端太多,远没有焊接的牢靠,就如PPR管一样,几乎没有后顾之忧。

他拿来自己买的地暖管,又拿来热熔器和管剪,就在他进行焊接的时候,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

两种管材根本不能熔接!他尝试过几次,都是同样的结果!

满头大汗的老哥儿愣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根据自己的经验,PE-RT管是绝对能够相互熔接的。遇事特较真的他以为自己买了伪劣产品,所以又开着车子去了另外两家水暖五金店,每个店里各自买了一段长度一米的地暖管,回到家后他进行了相同的熔接操作,与原来的地暖管同样熔接不了!

他又把买回来的三段管相互熔接,彼此竟然能够熔接上!

他坐在那里好半天,终于一拍脑门,靠!一定是埋在地面下的地暖管出了问题!!!

他像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那样兴奋不已,什么情况?这是什么情况?!开发商竟然如此造假!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吧!太欺负咱们普通老百姓了吧!真是不把自己这个业主当回事了!

义愤填膺的老哥儿立即剪了一段带字样的原装地暖管,又拿了他购买的三段不同厂家的地暖管,还有他的宝贝热熔器,急匆匆地就来到了小区物业部。

把业主看成上帝的物业部经理热情地接待了这位老哥儿,了解了情况后不敢怠慢,马上找来了工程部的负责人,就这样,一级一级地找,事情也就传开了,最终找到了地暖的施工单位,方力安装公司。

东窗事发的刘方力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是事态已经在业主间扩大,业主联合起来到物业公司去维权,一直蒙在鼓里的甲方对此异常生气,虽说PEX管也普遍在工程上用,但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的行为,是严重的恶劣的欺诈行为,为了平复业主的愤怒,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交代,同时挽回些自己的声誉和颜面,甲方动用雷霆手段严肃处理了方力公司。

就这样,灰头土脸的刘方力为了蝇头小利,用自己的小聪明和小智慧把自己出卖掉,也出卖了自己经营多年的公司信誉,虽然最后赔偿了60W勉强了事,但方力安装公司在圈子里名声一落千丈,臭味熏天,再也无人敢用,目前就差关门大吉,破产倒闭了。

这是血和泪的教训啊!刘方力不能怪任何人,只能怪自己的愚蠢和无知!

刘裕后在专题会上结合水泥复试和方力丑闻两件事情对李瑶和刚刚招聘来的仓库保管员小朴特别点了名,要求她们引以为戒,务必擦亮双眼,抓好原材料采购质量关。

生意场虽是名利场,但没有了口碑和信誉,就没有了好名声,就没有了生意,就会走出这个名利场,就会失去在这个圈子混的资格。所以,信誉很重要,诚信才是企业得以生存的法宝。

裕达公司是刚刚起步的公司,公司的信誉高过一切,刘裕后不允许手下员工在信誉方面犯低级错误,所以专题会结束后,包括林若然和张德仁在内,每人递交了一份心得体会,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让大家都记住这个事件,记住只有公司生存和发展了,才有个人的发展和利益所得。

昨天发生的事情今天已经成为故事,也有可能被当做一个笑话很快被人们所遗忘,但作为前两个故事的当事人,刘锦城告诉自己要铭记。

马上到而立的年龄,减少错误的发生几率,才是步入成熟稳重年龄的标志,才能更加接近人生的成功。只能是接近。

三十而立,是的,真快,自己已经二十九岁了,时间过得真快。

匆匆那年的时候,自己才刚刚毕业投入社会,那时的自己,青葱少年一枚,多么的风华正茂,多么的意气风发,一晃快十年了。

刘锦城有些忧思。

只有投身到紧张的工作,他才能忘记时间的流淌,忘掉身心的疲惫,用自己的坚实脚步去踩踏每一个过去的日子。

快三十啦,早已过了婚娶的年龄,是该考虑终身大事了。

刘锦城摸了摸自己的脸,他想到了林若兮,微微一笑。

她是个美丽的女孩,让人心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