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只到了临海市港口已经快深夜了,坐船坐了很久,尹涵的耳朵终于可以从马达声解救出来,她还没办法适应长期的航行生活。接下来她也得想办法去适应了,按照她的判断:今天也就离开陆地不到一百多公里,进入北部深海,预计也要花个两天以上的时间,接下来在船上的日子肯定更长。
江海说:“今天大家都太累了,晚上先好好的休整一下。”船员们各自离开了,蒋玖也走回他的卧室,江海叮嘱尹涵道:“大家的卧室是个套间,晚上的时候门窗要关好,明天上午十点我们在客厅讨论一下要进入哪一片深海。”
“好的,谢谢江教授。”两个人没有在过多的交流,尹涵走回自己的房间,将书包一丢,整个人瘫在椅子上,一点也没有力气了,沉沉地睡了过去。
翌日清晨,尹涵就在海浪声中醒了过来,她躺在床铺上,看着天边的朝霞发着呆。她觉得自己来到这里,似乎就是为了解决一些事情而出现的。太阳从海平面上露出一截,尹涵起身洗漱,套上外套去了海边。
海鸥在第一缕阳光中,翱翔着,尹涵看着它,突然间直冲海面,猛地一口吃了好几只鱼。虽然大自然的竞争很血腥,一会儿几只鱼就走向天堂了,但是这些都是这颗星球生态的一部分,有食物链的存在,才能支撑起地球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
这几只海鸥,在俯冲过程中,突然减速向上飞起,尹涵发觉不对劲,站了起来,只看见一条深蓝色的鱼尾巴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看来是海鸥察觉到了危险,如果海鸥继续停留,就变成鱼吃海鸥了。
江海站在小白楼门口,大喊着:“小涵的,快回来吃早餐,我们得早点开始讨论”
“好”尹涵一边回答,一边走回小白楼。
吃完早餐,尹涵和江海开始讨论北部深海地区的海域,根据经纬度,按照0.5万公里划分了八个区域船只预计的行驶天数也是按照6天左右的行驶天数逐渐增加的,ABC三个区以原先的捕捞地点成放射状排列,举例临海差不多6天左右的行程,这几个地方也相比后面的D- H区也更加安全,但是两人都推测ABC出现人鱼的可能性也更低。
尹涵看着地图,分析着海洋环境,她说:“首先比较近的ABC区,由上到下就是越来越靠近热带,C区的人类活动区域还是很大的,目前我国深海鱼类也都是在这边捕捞,我觉得这边,我觉得C区能见到人鱼的几率不大。”
江海赞同的点了点头:“蒋玖也跟我说了,他预估的珍珠市值,最多能过租一艘中型的破冰船,也就是说,以目前的资金能力,可以到的地方就在A- E区,所以现在也不用去想F-G这三个地方。”
“好的,江老师,那其实还是时间的问题,如果珍珠能够早日出手,那我们就能够去接近北极地区的深海,我总觉得,人鱼是喜欢温度比较低的地方。”尹涵分析道。
江海是第一次听到这种结论,问道:“能说说你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吗?”
“主要是三个点,第一,人类也不是没有去过深海地区,星球只有一块大陆,这个是上个世纪的环海狂热者们得出的结论,现在卫星技术也证实了这个观点,而且热带深海地区气候是比较正常的,至少不像寒带深海地区,一年四季都是深厚的大云层覆盖,这些都不便于人鱼的隐藏;第二,寒带深海地区,海底地形复杂,至少通过目前的探测技术,我们是没有这些海域细节上的地形图;第三”尹涵说完顿了顿,她在犹豫要怎么解释这一点,江海却很快的接上:“温度?”
尹涵惊讶了一下,但是江海知道也是正常的,他曾经接触过人鱼:“这一点我还不太确定,是根据第一点推断的,既然温暖的热带深海目前还没有发现人鱼的踪迹,可以反过来推断,人鱼是喜欢生活在温度低的海域。”
江海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其实在昨天晚上回来的时候,他已经想好要去C海域了,上一次开展这种捕捞的行动时,这里就是一个待去地点,毕竟是热带洋流的毕经之路,浮游生物多,能够给海里的动物带来足够的食物——串成食物链,任何生物生存都需要食物。在加上他上一次接触到的那条人鱼,这种低体温的动物,一般也适合在温度低的地方生存。
江海夸奖道:“小涵,你在本科的时候,知识点都学习得很扎实。”因为经费的关系,一般来找他做导师的学生,都是准备混个文凭就走人的,这些学生不用心且不努力,所以江海也一直在糊弄着带着学生,反正顺利送他们毕业就好了,可是尹涵不一样,至少她是一个有天分、有上进心的孩子。
“江老师,您这太夸张了,这些也都是海洋科学导论课就讲过的内容,您看看海洋环境、海洋气候、海洋生物,不就是从这些方向来去深化拓展。”尹涵谦虚地说着,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解释——好好学习。说着说着,还讲起了自己大学老师的趣事:
她们的这门课,是一位老教授上的,这位老教授在解释是食物链的时候,就提到过,微生物虽然是食物链最底端的一环,可没有它们,海洋的食物链就无法形成,他要是哪一天死在海里,被微生物分解了,微生物又随着食物链成为人类餐桌上的鱼,那不就是人吃了人。
江海一听就知道这位教授,他说道:“是杨教授吧。”
“您怎么知道。”尹涵惊喜地说道,其实这位老教授在学术圈里,一直都默默无名的,加上海洋生物学本来就是冷门学科,能知道他的就更少了。
江海说道:“当年本科的时候我也听过他上课。”
尹涵很惊讶,无巧不成书,果然人相遇都是有缘分,就是因为这种机缘巧合,她忍不住问道:“我在学校听说过,这位老师曾经因为学校保研暗箱操作,跑去校长室告了海洋科学院的院长,这是真的吗?”
江海点点头,他作为当事人,亲身经历,所以他很感谢这位老师,保住了他的保研名额。
“哇,这也太酷了,要做这种事情,真的很需要勇气。”尹涵感慨着,毕竟她一直都是一个希望人都能有一颗存粹的心,只从实力出发,不要被利益蒙蔽双眼。
“是啊,我也很佩服。”江海感慨道。
两人闲聊了没一会,蒋玖就带了个好消息回来:“江教授,船已经处理好了,也跟新的船长联系好了,就定在后天出发。”
江海皱了皱眉毛,问道:“怎么这么赶?”
“船长在说,那边的海域要去别拖太晚,而且海下还有很多不确定的漩涡,天气一冷受到洋流的冲击,就怕会有危险。”蒋玖解释道
尹涵看到两人一回来就在讨论事情,安分地倒了杯水给两位长辈,自己就默默地坐在边上听着。她第一次知道寒带的深海会有漩涡,也是十分好奇。
“算了,赶就赶吧,航行这块还是听当地船长的话,毕竟我们这些科研人员对海域情况也没有船长来得清楚。”江海也不做挣扎,他外出科研调查一直奉行“安全第一”的宗旨,然后对着尹涵说道:“这次出去是准备能尽量呆长一点的时间,预计要一个月,明天跟着小白楼打扫的阿姨一起去采购一些必要的生活物品,简单收拾一下行李,该带的东西带全了,在海上缺了谁都没办法帮你。”
“好的。”尹涵听到要去一个月,脑袋就大了,三人分散开后,她就开始在自己的笔记上列着清单,希望未来这一个月的海上之旅,能够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