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HP霍格沃兹之只上了三年学的我没想到竟然 > 第14章 从天而降的手提箱

克曼德特将贴身佩戴的黄金挂坠盒取了下来,在手里掂了两下,沉甸甸的坠手感令他踏实不少。

他将挂坠盒紧紧握在右手中,屏气凝神将所有的灵感集中在黄金指环上,用玄之又玄的感触去描摹每一处细微。

将灵感与家族指环链接,每个沃尔松格的继承人在继承仪式上都以此为联系上达天听、下及幽冥。如果被别的巫师知道沃尔松格家的这番行为,只怕会觉得不可理喻。

但是指环从奥丁赐予、沃尔松格继承时,每代每世都如此,只有成功链接、被指环认可的人才是真正的继承人。

克曼德特是八岁时从父亲手中继承指环的,年幼的他根本不知道灵感这种形而上学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过自他接过那枚指环时,自然而然的、付诸阙如拥有了。

——他是个天生的使命者。他天生就该继承沃尔松格,承担隐秘又疯狂的重担。

所以他一贯表现叛逆、乖张和溢于言表的厌恶,他害怕来自外界的攻讦,更怕自己预先疯狂。撕开赫尔海姆之门,以活人之躯抵达彼岸,于阿斯加德(神国)尚在、瓦尔哈拉(英灵殿)伫立依旧时,“北欧众神”为了勘破必败的天数,何人不痴狂于此呢。

巨树家徽愈发明亮了,炽如恒星不朽。挂坠盒发出如熔银般的光辉,那些隐于底下的如尼文跳跃而出,它们乱七八糟地排列组合着。有些字母暗淡模糊、一团灰暗,有些则泛起色彩斑斓的奇特光芒。

克曼德特睁开双目,用魔杖搅动那些悬浮混乱的文字,很快便让它们执行起使命来,乖乖地排出正确的顺序,映入眼帘的赫然是一句似诗非诗、又如预言的句子:

“烈焰将之带去赫尔海姆,海拉阴冷如尸的手伸出,神肩头的渡鸦啼叫。”

他皱起眉头看向那句寓意不详的诗句,刚准备用魔杖擦去,字母们又陡然金光闪烁变换身体,重组成了另一句:

“抵达海姆之门的人会折断死亡触枝,重返出口向驱散迷失白雾的人敞开。”

“这句还行,我喜欢,却之不恭了。”克曼德特笑着伸出魔杖,那些字母如同一条波光粼粼的小溪,凝聚在魔杖尖端,随着他的挥动,溅落流光溢彩的水珠。

陡然盘曲蜿蜒的小溪于一点破碎,如尼魔力仿佛烟花一般炸开而去。头顶突然发出“咔吧”一声,他下意识抬头看去,隐藏起来的暗格自头顶天板打开,而一个皮质的手提箱正从里面掉出来,眼睁睁朝他脸上砸去。

“梅林的袜子啊!谋杀亲儿子呢吧?”

克曼德特吃惊地看向那个手提箱,当然谋杀肯定算不上的,但是开玩笑般的整治情绪他还是感受到了。他很快就用漂浮咒稳住动能不小的手提箱,小心地拎在手里,然后环顾四周直接放进之前施展无痕伸展咒的风衣口袋里。

口袋里的重量骤增,他差点一个踉跄摔倒。

“我不就放了本书、一把剑和一个箱子嘛,至于这么重吗。”他站直了身子,将一直紧握在手的挂坠盒重新贴身带好,最后环视了一圈离开了。

走之前甚至好心地朝门锁施展了一个“反开锁咒”:“这样就安全了,我可真是好人做到底啊。”

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夜幕终于降临至1890年的第一天了。

这一天对于克曼德特或许有些长了。

他在拜罗伊特随意闲逛着,甚至开心地哼起了《欢乐颂》。

拜罗伊特的清新冬日空气直接迎向他的目光灼灼。

街边的屋檐都是人字形的,整体的风格同样明快鲜艳,即使在暮霭沉沉中,也能感受到那种迥异于柏林的风格。

比起柏林那种老练含蓄、沉浸肃穆政治氛围的冷然气势,他显然更钦慕于这座可爱的小镇。甚至心下升起了,魔法学校毕业以后就在这里度过余生的摆烂想法。

不过幻想的憧憬总是如泡沫清风,到头来只有一空。

蜡烛燃起的微弱清辉,穿过透明的玻璃投射在窗沿上,那些从里传出的孩童玩闹声、各式乐器声,在他耳边时明时暗。这一切都留给了路过之人对窗内节日庆祝场面的无限遐想。

也有一群讨饭的孩子在大街小巷跑来跑去,偶尔凑到窗台边伸长头往窗户里看,又在赶骂声响起前嬉笑着跑进阴影里。

克曼德特小心避开那些孩子,自顾自地东瞅西瞧,忘乎所以。

来自东方神秘帝国的佩尔妮拥有一颗悲天悯人的赤诚,虽然她从不会将那样的思想强加给克曼德特,但是在言行举止间难免会感染那个缺乏关爱又孤僻的孩子。

他曾一味试图模仿,想成为他老师那样的人。毕竟他只有这一个学习的对象了。

察觉到的佩尔妮,只是和蔼地摸他头:“我不知道我这样的性格,能不能让你更好的在巫师世界生活下去。我更希望你,能够只做克曼德特。不过无论你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老师都会为你骄傲的。”

如果此时是佩尔妮在这,她说不定会给那些小孩几马克的巨资,而不是像自己那样躲开。

“小心。别再这样莽撞了。”身后传来熟悉的温和嗓音。

克曼德特赶紧回头,果然看到了那个身穿长褂的纤细身影。

佩尔妮弯着腰扶起了一个跌倒在地的孩子,温柔地替他拍去破衣服上的灰尘,蹲下去平视瘦弱矮小的孩子:“摔疼了吗?”

讨饭的孩子怯弱地摇头,转身就要逃跑。

佩尔妮拉住了他,塞了几个银币:“去吧。买点吃的吧。”

克曼德特目视着小孩从自己身边跑过,他慢慢走了过去,轻声说道:“老师,你即使给他十马克也改变不了他以后的命运,德国政府如果不……”

佩尔妮微笑着看向他,洁白如象牙、细腻如瓷的脸庞被街边的光线模糊了轮廓,看上去像是一副中世纪金边勾勒的古董画像,华美又有历史的厚重感:“我知道。可是他能因此吃饱好几顿饭,也许就能等到德国政府实施有效新政、等到对孤儿的救治了呢?”

“您相信我的预言术吗?”

“我当然相信。你的预言术一向很准,你之前不是还预言赛里斯将陷入战火吗?”

“我、我想德国恐怕……不,算了。所以老师你也看到了,是吗?”

“我的占卜之术可不得道行。只不过历史有其发展的规律,而社会发展跟它息息相关。古也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只是从历史长流中窥视到了而已。”

“那这么说你找到答案了吗?从史书中?”

佩尔妮表情有些沉重,但是又笑了起来:“我曾在特里尔找到过。我觉得那是正确的方向,但是还缺乏更多的实践。我不知道那究竟是不是我的答案,但是这也正是我的时机。”

两个人沿着街道缓缓朝萨尔薇尼的那间屋子走去,一路上佩尔妮反而与他讲起了在特里尔的游历见闻,说到特里尔的葡萄酒特产时,她甚至面露醴红,直称那是夏日里最红艳、最迷醉的,是酒神狄俄尼索斯赐予的礼物。

“其实,我当初是‘逃’出祖国的。我说我要去番邦,学以致用外族的知识,再回去帮助大家。”佩尔妮站在花园里,抬头看向冬日低垂黝黑的天空,眸中泪光闪烁。在外颠沛十数载的她,提起自己的祖国依旧忍不住热泪盈眶。

赛里斯人对于祖国和土地有种令人无法理解的深深眷恋。

“您已经学习了很多了。”克曼德特走到门口,用钥匙打开门后,弯腰躬身,摆出一副迎宾的姿势。

“远远不够。但是我必须得回去了。”佩尔妮笑着应邀迈进屋子里。

“我想我毕业以后还是会去找您的。”

“克曼德特,我真的很感谢你。但是还请容我拒绝,我们要打败的从来都是那个落后的自己,这只能靠我们自己。所以你来帮助固然很好,但是于整体来说,个人并不能改变大局的方向。你应该去做自己事,过自己的生活。”

“那您会写信给我吗?”

“待时局稳定会的。我希望你来的时候,赛里斯战火平定,河清海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