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国师在上 > 第3章 第三章

国师在上 第3章 第三章

作者:殊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7 15:37:25 来源:文学城

等乔承陵彻底睡下后,雁辞再次前往了未央宫,他今日留在宫中还有要事没有禀报。

乔叶处理完政事,刚用完晚膳,就见雁辞匆匆赶来,外面雨早就停了,乔叶干脆邀请雁辞二人并肩漫步在驰道上,身后跟随的宫人们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步伐缓慢,以照顾雁辞的腿疾。

初春的风带着些许凉意,吹拂过两人的衣袍,卷起几片落叶,在空中打了个旋儿,又轻轻落下。

乔叶忽然开口,声音凝重:“昌平侯一事,别远,你觉得朕该如何是好?”

“别远”是雁辞的小字,乔叶极少如此称呼他。

雁辞微微侧目,目光平静如水,语气平淡:“若查证属实,自然要从严惩治。否则,我青乾军二十万英魂难以安息。”

乔叶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痛色,拳头紧握,指节发白:“严惩!必须严惩!”他的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愤怒,却又夹杂着一丝无奈与悲伤,“他是朕的姐夫啊!朕给了他泼天的富贵,封侯封王,可他……竟盼着朕早死!”

昌平侯本是乡野村夫,因娶了乔叶的姐姐而一步登天。可惜乔叶的姐姐早逝,留下一个嫡子。

乔叶念及亲情,封昌平侯为侯爵,让姐姐以侯妻之礼下葬。却不想此人贪得无厌,竟勾结匈奴,害得青乾军二十万将士惨死广城之战。此战不仅让乾朝元气大伤,国力大幅衰退,损失了两名极有才能的大将军!

“为了那点蝇头小利,竟出卖家国,害我二十万将士埋骨他乡!朕夷他三族都难消心头之恨!”乔叶的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怒火,仿佛要将这愤怒倾泻而出。

今日朝会时,右相长孙辽上奏,斥责昌平侯三年前与匈奴勾结叛乱,导致广城之战大败,乾军二十万战士因错误消息而被坑杀,并向匈奴出售大量铁甲兵马,以谋取私利。

乾朝建立之初,整个华夏大地刚结束百年纷争,正处于百废待兴之态,但匈奴出了位雄主,整个匈奴部落有史以来最为强盛,时常南下侵扰。

彼时乾朝与匈奴国力势均力敌,经过广城之战这耻辱性的大败后,乾朝不仅损失数十万精兵强将,更是将整个国库给打空了,王朝气势已有萎靡之态。

偏偏这两年来天灾频繁,各地暴乱不断,朝堂之上各世族又兴起党派之争,企图把控朝政。

雁辞沉默片刻,低声道:“陛下真的相信昌平侯谋反吗?”

乔叶目光冷冽:“那个蠢笨的家伙,有人将刀架在他脖子上,朕不杀他又如何对得起那二十万将士的英魂?”

雁辞不语,片刻后:“陛下,昌平侯虽罪不可赦,但其嫡子毕竟是您姐姐唯一的血脉,若一并处死,恐伤天和。”

“朕又何尝不知?”

乔叶怎么会没有后手?

回头找个替死鬼,把他那侄儿换替出来也就罢了。

“算了,不谈他也罢,惹的我一身气。”乔叶叹口气。

两人一时无言,只有风声在耳边低吟。

乔叶忽然转移话题,语气轻松了几分:“别远,你今年多大了?”

雁辞一愣,随即答道:“回陛下,臣今年三十有一了。”

“三十一了啊。”乔叶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怎么还不打算娶妻?莫不是还没遇到心仪之人?”

雁辞正要开口,乔叶却自顾自地说了起来:“朕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承陵都四岁了。你也该早点成家,让朕安心。实在不行,先纳几个小的,等遇到喜欢的再娶为正妻。”

雁辞眉头微皱,正欲辩驳,乔叶却已滔滔不绝地为他物色起人选来:

“朕看陈非家的大姑娘就不错,年纪虽小了些,但生得貌美。别远你长得俊,娶了她,将来生几个漂亮小子,朕也好多个俊俏的大外甥。”

“陛下……”雁辞试图打断,乔叶却充耳不闻,继续道:“李御史家的姑娘也不错,听说她写得一手好赋,你平日里文绉绉的,娶了她,定能琴瑟和鸣。”

“卫商之女觉得如何?本来留给承陵的,不过承陵现在还小着,娶妻一事也不急,先紧着你来。”

雁辞的脸色渐渐苍白,心中却是一片冰凉。

乔叶为他推选的都是朝中重臣之女,他明白,乔叶此举并非真心为他着想,而是试探与敲打。

作为国师,他虽无实权,却地位尊崇,乔叶不愿他与朝中重臣联姻,以免威胁皇权。

他深吸一口气,忽然停下脚步,双膝跪地,郑重叩首:“陛下,天下未定,四海未平,南有魏霍二家寄居百越对我朝虎视眈眈,北有匈奴屡犯边境,大业未立何以成家,臣又怎么寄居于儿女情长?”

“臣一心辅佐太子殿下,愿为大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待天下平定,臣便请辞远离朝堂,还望陛下成全臣一片精忠报国之心。”

乔叶一怔,随即反应过来,雁辞误会了他的意思。他伸手扶起雁辞,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别远,你这是何苦?朕并非疑你,只是希望你早日成家,也好有个依靠。”

乔叶从来不怀疑雁辞的忠心。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他一贯的行为准则。

雁辞抬起头,目光坚定:“陛下,臣心已决,还望成全。”

乔叶甩手:“罢了,你想怎样便怎样吧。朕信你。”

“王荀,差轿撵送国师回府。”

……

乔承陵一觉睡到了第二天中午。

在小六的服侍下用过了午膳。

由于还在病中,太医嘱咐少吃荤腥,所以午膳的菜式也跟着平淡了不少。

两千多年前,物种不似后世那般丰富,调料少,即便是御膳,那菜也好吃不到哪里去,口味早就被养刁了乔承陵,也觉得难受不行。

“小六,你去给我取些纸笔来。”乔承陵在殿外吹了吹冷风,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吩咐小六道。

小六一懵:“殿下,这纸为何物?”

乔承陵嘶的一声。

他竟然忘了这个时代纸还没有被创造出来,思考了一下,内心有了些其他的想法:“你先给我取些竹片来,我要写些东西。”

“唯。”小六行礼退下。

“对了。”乔承陵又唤住他,“你持我腰牌,将右相之子长孙斯年、南阳侯之子刘黎还有农丞侍令桑闲三人找来。”

“农丞侍令?”小六觉得有些奇怪,嘀咕道。

农丞侍令只是大农丞的一个下属小官,以他的位分平常是没有资格觐见太子的,即便太子有事交予大司农做,那也应该是传大农丞。

不过既是太子的安排,小六也没有多虑。。

乔承陵披着乔叶的龙袍,跪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把刀笔,正专注地修改竹简上的错字。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精神已好了许多。

忽然,一阵冷风袭来,乔承陵拢了拢龙袍,端起一旁的中药,一饮而尽。苦涩的药汁让他眉头紧锁,直到将雁辞给的糖果含入口中,才稍稍缓解。

这时,农丞侍令桑闲匆匆赶来,恭敬拜礼:“农丞侍令桑闲,拜见太子殿下。”

晌午刚陪同其他官员下地考察,这刚到家屁股还没坐热乎就接到太子召令匆忙入宫。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农丞侍令,虽位列九卿之中,有管理粮食税收和财政收支之权,但他只是大农丞的下位官属,没有资格直接向皇帝或太子述职。

即便需要述职,也应该是他的顶头上司大农丞来。

桑闲从未与这位太子殿下有过交集,早有耳闻皇帝对这个太子非常宠爱,连龙袍都敢让太子披!

不过他可不是御史大夫那群闲出屁来的谏官,全当没看见。

乔承陵抬眸,目光落在来人身上。

那是一个年约三十的中年男子,肩宽胸厚,身材魁梧,皮肤黝黑,若不是身着文官服饰,乔承陵险些以为他是哪位将军。

乾朝此时文武官员的界限尚未如后世那般分明,即便是文人,也需修习君子六艺,朝中随便拉出一人,都能在演武场上比划几招。

“有劳桑侍令来一趟长乐宫了,赐坐。”乔承陵淡淡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

“谢殿下。”桑闲在宫人的引导下,恭敬地跪坐在下位,腰板挺直,神情肃穆。他微微抬头,试探性地问道:“不知太子殿下召下官前来,有何要事吩咐?”

乔承陵直截了当地:“桑侍令,若孤擢你为大农丞,你可有办法改善国库财政收入低下的问题?”

话音一落,永安殿内顿时陷入一片寂静,唯有炭炉中的炭火噼啪作响,仿佛在回应这突如其来的问话。

桑闲闻言,双眼猛地瞪大,整个人呆滞在原地,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片刻后,他激动得几乎语无伦次:“殿下,您、您……此话当真?”

他早已对大乾国的经济状况有所筹谋,可惜身为农丞侍令,多年来一直被顶头上司压制,满腹抱负无处施展。如今太子竟有意提拔他,他怎能不激动?

乔承陵微微一笑,语气淡然却不容置疑:“自然是真的。不过,孤有个条件——你得让孤看看,你究竟有没有这个能力。

对于桑闲的能力,乔承陵心中早有定论。

毕竟,上一世的桑闲在升任大司农后,深得乔叶器重。

他大刀阔斧地进行财政改革,大力发展商业经济,短短一年内,国库收入便超过了以往三年的总和。

两个月后,现任大司农因贪污案被右相弹劾下台,乔承陵不过是顺势而为,白捡个人情罢了。

桑闲激动得几乎掐烂了自己的大腿,生怕自己失态。他立刻站起身来,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下臣定不负殿下所托!明日便上奏疏,详陈改革之策。”

他丝毫不怀疑乔承陵会食言。

毕竟,眼前这位可是乔叶最宠爱的太子,历朝历代以来权力最大的储君!区区一个九卿之位,对太子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

乔承陵摆了摆手,语气平静:“此事暂且不急,孤还有一事要问你。”

桑闲此刻浑身是劲,仿佛连天上的月亮都敢摘下来献给太子。他连忙应道:“殿下尽管吩咐,臣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长孙斯年与刘黎等人匆匆赶到,身后还跟着一名年约二十的男子,神情略显拘谨。

长孙斯年吊儿郎当的模样,一看到上位的乔承陵,双眼立刻瞪大,瞳孔里好似有亮光:“殿下!”

反倒是一旁的刘黎稍显稳重一些,一把抓住斯年雀跃的衣领,见有外人在此,相视一眼,立刻明白了刘黎的意思,整了整姿态,三人拜礼道:

“下臣长孙斯年,拜见太子殿下。”

“下臣刘黎,拜见太子殿下。”

“草民吴怀,拜见太子殿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