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国师在上 > 第11章 还要谁要死谏!

国师在上 第11章 还要谁要死谏!

作者:殊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3 14:05:07 来源:文学城

一言既出,满座哗然!

尤其是长孙斯年已经跃跃欲试起来。

刚才御史大夫喷的那叫一个亲疏不分,喷完皇帝喷丞相,喷完丞相开始喷百官,尤其是一转身看到了他这个队尾最扎眼的存在,一股毛骨悚然的目光恶狠狠的盯着他。

正在他以为要被喷的时候,太子犹如救世主一样出来了!

立刻吸引走了全部人的目光。

御史大夫王谦第一个站出来,花白的胡须气得直颤:"太子殿下!百越瘴疠之地,取之何益?我朝连年征战,民生凋敝,岂可再兴刀兵?"

"臣附议!"太常卿周独上前一步,"百越蛮荒,得其地不足以增赋,得其民不足以充役。殿下年少,不知民生之疾苦啊!"

“够了!”乔承陵呵道,他从袖中取出一块锦帛,重重甩在御史大夫王谦的脚边。

“敢问御史大人,若匈奴人与百越人合作,同时攻打我朝。我问你,此战和解!?”

“这…”王谦被乔承陵威风凛凛的气势吓了一跳,他颤颤巍巍的拾起地上的锦帛。

锦帛之写的内容正是金鳞卫抓住了一个探子,探子供出匈奴与百越人要合作的消息,让上京做好应战的准备。

“此乃金鳞卫所抓匈奴探子的供词,三月后,匈奴人与百越联合进攻我朝国土,王御史我问你,这刀兵,到底兴与不兴!”

百官哗然,低声议论,一时间整个未央宫乱哄哄的全是争吵声。

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金鳞卫!

皇帝亲兵!

所言怎能有假?

乔叶愕然。

金鳞卫抓住匈奴探子这事他怎么不知道!?

他可是金鳞卫的顶头上司啊,就连太子也没有资格指挥金鳞卫。

乔叶当然不知,因为那锦帛的消息是乔承陵伪造的。

他总不能说自己是重生来的,上辈子就发生了这种事,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吧。

那还不如自己伪造点证据,下一剂猛药来的实在。

随即乔叶便明白了其中道理,赶讲话了,这小子借势唬人呢!

他伸手拉住乔承陵的腰带,一使劲儿将他拉倒在自己腿边,咬牙切齿道:“你这臭小子到底想干什么!?”

乔承陵仰着头,目光坚定而又恳切:“阿父,你相信儿吗?”

“情况紧急,此事虽是儿臣编造,但绝非空穴来风,阿父若是不信,也可立即派人前往越地探查,定能查出蛛丝马迹。”

“阿父!”见乔叶又反驳,他冰冷的小手握住乔叶的手腕,眼神坚毅:“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啊!”

前世那样的惨状,再也不可以发生了!

乔叶目光复杂,自己这个良善的儿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坚毅,干脆,分寸不退。

一股莫名的情感在他心中盘旋,不知是惊是喜是悲,或是激动。

先前被竹简砸了个晕头转向,太史令目光一转,想挽回一下面子,上前道:“殿下,臣以为,百越之地虽乱,然其民风彪悍,地形复杂,贸然出兵恐难速胜。”

“不若先遣使招抚,若其不从,再行征讨。”

“太史令所言亦有道理。然孤以为,百越之乱已非一日,招抚恐难奏效。”乔承陵整理衣衫,起身道。

大司农章筹此时出列,双手捧笏,臃肿的身子躬身行礼:“太子殿下,臣以为此事需慎重。近年来天灾频发,国库空虚,若贸然发兵,恐粮草军饷难以维系。还请殿下三思。”

“大司农所言,孤亦知晓。然百越叛乱,若不及时平定,恐酿成大祸。国库虽紧,但国难当前,岂能因小失大?”

众臣每有一人发出质疑,乔承陵亦有理由反抗,俨然一副不发兵誓不罢休的模样。

一时间众臣静悄悄的,没了主意。

乔承陵见没人发声,目光看向太尉岳统:“岳太尉可有信心?孤意已决,若再无其他理由,即刻发兵百越!”

听到自己被点名,太尉岳统双眼瞪大,他抬头看向上位的皇帝,见乔叶一副沉默的模样,又看向国师雁辞的方位,只见雁辞目光坚定地看着乔承陵。

纠结片刻,他选择了沉默。

他虽是太子党一派,但满朝文武都反对的情况下,他贸然支持发兵,有点太惹眼了。

“既然如此——”

乔承陵话未说完。

“且慢!”大司农章筹突然跪地,“陛下!太子年幼,恐被奸人蛊惑。臣等宁可死谏,也不愿见生灵涂炭!”说罢,竟以头抢地。

一时间,数十名大臣纷纷跪地,齐声高呼:“臣等死谏!”

乔承陵握紧拳头,这些老顽固!

他抬眸看向桑闲,只见那人目光坚定,不为众人所动,队尾后的刘黎与长孙斯年亦然。

嗯——等等!

乔承陵眉头紧皱,眯眯着眼,表情古怪。

不对,斯年这小子怎么穿着他爹的朝服!?

几粒花生米啊,敢玩这么大?长孙丞相怎么没抽他!

“章司农丞。”

乔承陵回过神来,他步伐缓慢,一步一步走到大司农章筹身边,从袖口又掏出一块锦帛,丢在他的眼前。

锦帛上写的正是前不久金鳞卫搜查到的关于大农丞的罪证。

一觉醒来后就发现这东西在枕边了,乔承陵既感叹什么事都逃不过他父皇的眼睛,又将这罪证揣在身上,没想到马上就用上了。

咣——

他拔出腰间足有一米二之长的青铜剑,由于是礼剑,刀虽没开刃,里面全是实心的,一柄剑足有六七斤重。

乔承陵大病初愈,力气没有那么大根本举不起来。卸力将整个刀身的重量全部压在了大司农的肩上,剑端挨着他的脖子。

整个未央宫大殿,只有乔承陵一人允许持兵上殿!

这是皇帝对他独有的宠爱。

也是他敢想敢做的所有底气!

大司农章筹看到锦帛上的字,脸色忽然变得铁青,低着的脑袋更低了,感受着肩头传来的重量,心脏砰砰直跳,仿佛下一秒从嗓子里跳出来。

他明白太子这是有意要放他一马。

于是紧攥着那块锦帛,颤颤巍巍道:“陛下…臣…臣年事已高,不宜担任大司农丞,还望陛下允臣辞官归隐…颐享天年。”

一言既出,所有人心中都悬着一块巨石。

章筹才三十岁左右啊!哪来的年事已高!这分明是被太子抓住小尾巴威胁!

“哦?然后呢。”乔承陵冷冷道。

“臣…臣愿捐出二十万石粮食,以解殿下南征之忧!”章筹一咬牙,与全家老乡性命相比,二十万石粮食又算得了什么。

乔承陵满意说道:“章司农丞很有远见嘛,行了,孤替父皇允了,滚吧。”

随后上来几个卫卒,架着着章筹臃肿的身体离开大殿。

“刚才还有谁要死谏来着?”乔承陵高声问道。

未央宫一片寂静。

开玩笑!

死谏=辞官。

这下谁还敢说话。

在场的官员没有几个人屁股是干净的,生怕太子手里又掌握了个什么罪证,再让他们来一手“年事已高”。

“农丞侍令桑闲何在!”

“下臣在!”桑闲激动得抖如筛糠,哆哆嗦嗦出列。

“孤即日擢你为大司农丞,统领大司农内部事务,孤有意要进行经济改革,命你三日拿出几个方案来,拿不出来就给我年事已高滚回原籍。”

“我大乾的俸禄,不养废物!”

“下臣领旨!”桑闲立刻应到。

区区改革方案而已,他早就写好了,这跟照着答案开卷考试一样有啥区别?

无人反对。

乔承陵再次感叹,妈的,杀鸡儆猴可真爽啊!这就是有权力的爽感吗,怪不得历史上的一群反贼都爱当皇上。

见时机成熟,太尉岳统上前一步问道:“既然殿下已决议出征百越,不知道太子殿下可有良策?”

刘黎上前一步:“殿下,臣有良策。”

“百越地势复杂,山林密布,若要一举拿下,必须从东、西两路同时进军,形成夹击之势。东路从临海郡出发,沿水路南下;西路则从苍梧郡出发,翻越五岭,直逼百越腹地。”

这是他琢磨两天舆图摸索出来的打法,受其父影响,战法中多有大将军刘世尘的影子。

岳统满意地点头,与他心中所思无异。不愧是镇国大将军刘世尘的儿子!果真是虎父无犬子!

乔承陵却也一些别的想法。

乾朝毕竟是两千年前的时代,这时候的将士还只知道遵循人海战术,大部队平推的战策,还没后世那么多计谋可参考。

太仓本就空虚,应尽量减少士兵粮草都损坏为上,毕竟只是攻打打百越之地,北方还有匈奴觊觎。

“将军所言不差,但孤有良策。”乔承陵道。

岳统有些不满,这打仗一事本应看将军,太子治国有道,但没上过战场,能有何计谋?

“殿下有何计策?”耐心问道。

“围点打援。”

岳统疑惑:“围点打援?这是何意?”

“百越一地,氏族血亲众多,虽各自占山为王,但依旧遵循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礼制。”

“我的意思是,兵分两路,围攻魏霍二家其中之一,假装佯攻,另一家必然发兵支援,我们可在山下布置大军,痛击援军,这样就尽可能消耗了他们的兵力。”

“所谓擒贼先擒王,百越之地未经开化,最强的队伍不过是当年的魏霍二家败军,只要我们擒主魏霍二家,其他山岳人自然俯首称臣。”

众人震惊在太子的计策之中,一道声音传来:“陛下,臣以为太子所言有理。”

雁辞清冷的声音如玉石相击,让满朝寂静:“百越之地,确如太子所言,乃战略要地。若能得之,可开疆拓土,壮我国威。”

乔承陵他抬眼望向御座旁的国师。那人一袭黑衣,眉目如画,正静静注视着他,三十二岁的国师,气质出尘,仿佛不食人间烟火。

目光交错的一瞬间,他感觉雁辞的目光夹杂几许寒意。

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还要谁要死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