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闺秀乾坤 > 第37章 过招

闺秀乾坤 第37章 过招

作者:天予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5 19:14:13 来源:文学城

丞相府与当初的侍郎府比起来,人员已经算是复杂了,但与文信侯府比起来,还真称不上一声“人员复杂”。

丞相府只住了凤丞相这一房人,而文信侯府可不只住着凤婵音的大伯文信侯一家,还住着文信侯的其他几房兄弟。

各房的人娶妻生子,子女们又各自成家立业,生了孙子孙女,一代代繁衍下来,人口很是繁盛。

一个侯府里,算上仆从,近有上千口人。

也亏得祖传的宅院够大,不然,都不一定能住得开。

人实在是太多,老夫人回京的这一日,凤婵音光是认识几房的堂姐妹,就花了大半个时辰。

不过是互相叫声姐姐妹妹,简单地说两句寒暄话,就差点把她的嗓子说冒烟。

等把亲戚们重新认了个遍,才终于能坐下来歇口气,凤婵音赶紧接过冬棋递来的茶,大大地灌了一口,润润干涸的喉咙。

这也就是暂时歇口气,侯府的人还没来齐呢,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她还没见着——她的大伯母侯夫人蒋氏,据说是碰上点急事,去处理去了,要过会儿才来。

凤婵音放下茶杯,对冬棋使了个眼色,冬棋瞬间心领神会,转头附在冬画的耳旁低语了几句话,冬画听完点了点头,悄声退了出去。

冬画的祖父在侯府任着一个小管事,让她去打听消息,最合适不过了。

凤婵音非常好奇,究竟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能让她那位惯会处事的大伯母把客人扔在一边,连表面的礼节都顾不周全了。

念谁来谁,凤婵音正想着大伯母,外间就赫赫扬扬地走进了一群人。

凤婵音抬眼一看,打头的那人,正是被丫鬟婆子簇拥着的蒋氏。

凤婵音重新站起身来,同她见礼。

蒋氏扶起她,握住她的手,没急着跟她说话,而是先给凤老夫人请了安。

请安完毕之后,才转头问候道:“伤都大好了吧?没留下疤痕吧?可怜见的,好好的怎么会遇见刺客?”

凤婵音依次回答道:“都好了,没留下疤痕,事情都过去了。”

蒋氏又道:“本来你回来了,又受了伤,我们是早早地就想去看你的。”

“可相国大人说,太医切切叮嘱了,你要静养,不可劳心劳神。”

“我们若是过去,免不得你要迎迎送送、叙话答话的,总是一番搅扰。”

“为了让你清清静静地养伤,我们就没急着过去,想着等你好些了再去看你。”

“谁知,你都好得可以自己过来了,这真是再好也不过了。你母亲也是,应该早点打发人来告诉我们的,你是伤患,该我们先过去看望看望你。”

说着,转头对着凤老夫人道,“母亲,您说是不是?”

老夫人点点头,对凤婵音道:“你父亲就是小心太过,才把你养得自小多病多灾。”

从小就身体强健的凤婵音:“……”您老在睁着眼说什么瞎话?

当初的内情,外人不清楚,您还不清楚吗?

她被送出去,哪里是因为什么“多病”“多灾”?

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她现在还在调查,可即使是凤家内部流传的明面上的原因,也不是她生病,而是她母亲生病啊。

正是因为当初“生病”的人是母亲,所以她才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父亲的提议,才六岁之龄、小不点一个就独自去了明月观。

要是当年是她自己生病,不管说什么,她是都不会同意去明月观当什么记名弟子的。

当初她去明月观,传到外面的说法是她命中带劫,需得送离父母亲人身边,才能化解灾劫,但凤家自己人看到的真实情况是安氏生了场重病,护国寺的老秃驴说是她们母女俩相克,需得把两人分开才行。

后面的这个“真相”,凤婵音信了很多年,但她现在已经不太确定它到底是不是“真相”了。

可她不知道,老夫人一定是知道真相的。

搞不好,当初她会被送出去,就是老夫人的主意!

反正,老夫人从来就没喜欢过她这个孙女。

这不?多年不见,这才刚重聚,还没说上几句话呢,就开始扣名头了。

孙女遇上了刺客,做祖母的,不说心疼怜惜,却说是她被养得太过娇气,多灾多难。

这是什么道理?

面对这样毫无缘由的指摘,凤婵音瞬间有了一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她几乎都不需要思考,下意识地就开始反击。

“不敢劳动长辈们上门探望。”凤婵音先是温温婉婉地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又转述了一遍太医的话,替自己和父亲开脱了一番,这才进入主题,满眼羡慕地道:“我们女孩家,惯来是文静的,不如男孩子们爱动弹,跑跑跳跳的,身体结实,抗摔抗打,也康健有力。”

“我可真是羡慕哥哥们,不仅在府里的时候比我们姑娘家自在,还能随时出府去,想什么时候出去,就什么时候出去,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喜欢念书的,可以去国子监、去天下顶尖的学府,跟着最好的老师做学问。”

“不爱念书的,也可以去酒楼坊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吃喝玩乐,逍遥快活。”

一番话下来,重点就在这最后一句上,她特意把“赌坊酒肆”“吃喝玩乐”“逍遥快活”三个词说得又响又亮,让人想不注意都难。

老夫人果然不出所料地开始皱眉,神色不悦地斥道:“你出去得久了,没有常和兄弟们相处,就是短了见识。”

“如今不是小时候了,你哥哥们都长大了,各自都有各自的正经事要做,不是在勤苦当差,就是在专心读书,哪有那么多时间出去吃喝玩乐?”

“以后再不可以说这样的话了,传出去,还以为我们凤家的子孙都是不成器的纨绔。”

凤婵音嘴角一勾,眉目都舒展开了。

就等着这一句呢!

“是孙女浅薄了。”她状似忐忑地道,“都怪我,听了几句道听途说的话,就信以为真,以为谨大哥哥天天都能在外面逍遥自在。”

“是我想差了,原来谨大哥哥经常逃学、出入赌坊酒肆,也可以是个专心读书的好学子。”

“想来他在读书一途,定是很有天分,只需花费少许的时间,就能赶上其他日日苦读的学子。”

“不像我家大哥哥那么不开窍,日日泡在书堆里,也考不出个好功名。”

说罢,她还犹嫌火候不够似的,转头对蒋氏道,“大伯母真是有福气。”

她这话一出来,别说老夫人和蒋氏了,一旁的武妈妈都大为震惊,她们昨日……不……不是这样说的呀!

不是说好了,私底下找个合适的时机,悄悄禀给侯爷和侯夫人吗?

怎么大庭广众之下就给明晃晃地说出来了?

不仅明晃晃地说出来了,还祝贺别人“有福气”,儿子逃学去赌钱,这算什么福气?

安氏和凤婵韵也惊讶地眨了眨眼,不仅惊讶,她们还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熟悉感。

那种老夫人一给凤婵音找茬,凤卓谨就要倒霉的熟悉感。

在凤婵音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老夫人就时常对她横眉冷对,动辄斥责训诫,用辈分和规矩打压她,凤婵音的性子,老夫人越是打压她,她越是反抗得厉害,根本没有服软这一说。

而她反抗的武器,不是别的,就是老夫人的软肋,凤家的宝贝蛋凤卓谨。

老夫人每刁难她一次,她就会挑唆着凤卓谨干一次坏事,拆房揭瓦的是常事,以把老夫人气到为目的。

因着这个缘故,蒋氏对凤婵音也非常不喜,觉得她把自己的儿子给带坏了。

奈何凤卓谨是个缺心眼的,不管被凤婵音这个妹妹坑了多少次,下次还是会上同样的当。

凤婵音的那张嘴,能说会道,不高兴的时候,能把人噎个半死,高兴的时候,又能把人哄得晕头转向。

再加上她向来胆子大,鬼主意多,小孩子都喜欢跟她玩儿,凤卓谨也不例外,很多时候,明知道前面是个坑,凤卓谨这倒霉孩子还是会乐颠颠地跳下去。

凤婵韵想起这些事儿,就有些忍不住想笑,但考虑到老夫人和蒋氏此刻的心情,她只能把笑意先忍着了。

老夫人和蒋氏此刻的心情确实很糟糕,那句“经常出入赌坊酒肆”,简直戳了两人的肺管子。

蒋氏率先追问道:“你在说什么?什么叫你谨大哥哥经常出入赌坊酒肆?你哪里听来的这些没影的话?”

凤婵音心中哼笑一声,这可不是她听来的,是她亲眼看见的,更是她查来的!

荆三盯了好几天呢,看得真真儿的,凤大世子不仅是赌坊的常客,还是青楼花船的常客,他逃学在外,呼朋引伴,挥金如土,日子过得可逍遥了。

荆三查到了很多东西,但凤婵音是闺阁女子,“青楼”“花船”这样的字眼,不好从她的口中说出来,所以她只能浅浅地提一嘴赌坊的事情。

但仅是这一项,也已经让老夫人和蒋氏心如火焚了。

凤婵音像是看不懂脸色似的,详详细细地说明道:“不是没影的话,是我身边的护卫亲眼所见的。”

“祖母您不知道,因着遇刺的缘故,我心里常有些担惊受怕的,总怕有人要来害我。父亲为了让我宽心,就放了几个护卫在我身边。”

“我日常也不怎么出门,不大用得上这些人,多是打发他们去外面,给我买些新鲜有趣的玩意儿回来。”

“他们出去得多了,就碰见了谨大哥哥几次。”

“谨大哥哥去赌坊,都是他们亲眼看见的,不是道听途说。”

说完,她才好似后知后觉地道,“难道这事,祖母和大伯母都是不知道的吗?”

“哎呀,那我可闯祸了。”

她懊恼地捂了捂嘴,非常体贴地补救道,“不过,你们也别急,我相信谨哥哥的为人,他不是个会胡来的人,想必只是图个新鲜,和朋友们去玩儿两把,是一定不会沾上毒瘾,成为赌棍的。”

“我们凤家再不成器的子弟,也就是懒散了些,没什么上进心,还没出过破家败业的败家子。”

众人:“……”

瞧这话说的,原本不担心的,此刻也要担心了。

本就心焦火燎的老夫人和蒋氏两人,就像是原就燃着的炭火又被凤婵音泼了一盆油在上面,那火旺的,都快把肺腑点燃了。

老夫人立刻叫人道:“去,去个人到国子监,看看谨儿在不在。再把他身边服侍的人给我叫过来,我要问他们话!”

随着这一声吩咐,大厅里嗡嗡地议论了起来,有看热闹不嫌事大,同旁边的人交换消息的;有体贴周到,出言宽慰老夫人勿动肝火的;也有胆小不经事,想要赶紧离开这热闹之地的。

凤婵音几句话煽动了老夫人的肝火,心满意足地咂了口茶,隐在人群中,深藏功与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