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鬼灯如漆点松花 > 第2章 鬼灯如漆(二)

鬼灯如漆点松花 第2章 鬼灯如漆(二)

作者:夙夜无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1 03:09:50 来源:文学城

春城每临近中元时节,总会在城中安上无数红头高伞。十八骨轴的伞绕城一周,遮蔽着日光。伞骨下坠着银铃,在血红的阴影中泠泠作响。

春城顶好的茶肆中,二楼今日被贵人包下了。姬青翰坐在四轮车上,靠在栏杆边,面色苍白,只用手托着脸,懒懒地张望着楼下朱红的伞面。

他脸上的擦伤与淤青倒是淡了,只是身上透着一股草药味,绷带一路缠直脖颈,高领都遮盖不住。

楼征将一封缣书呈给他。

缣书是用细绢写的。细绢价格昂贵,只有王公贵族才会使用。显然,这是一封从丰京快马加鞭传来的书信。姬青翰也不着急看,先在侍女服侍下用了药,才接过缣书,缓慢抖开。

绢面微微黄,质地绵软,手感平滑。信上的篆书苍劲有力,落款人是太子太傅周恒公。

姬青翰面无表情地扫完,长眉一舒,身体往四轮车上闲闲一靠,手捏着问安书,胳膊垂在四轮车扶手上,似笑非笑追问。

“前些日子献马的犬丘人呢?”

楼征:“杀了。”

“可惜了。不必留全尸了。孤从河洛白堤那的悬崖跌下去的,也将犬丘人从那丢下去。”他顿了一下,想起那夜遇到的鬼魂巫礼,“罢了,随便挑个悬崖弃了,别扔在河洛白堤外的崖下。至于太傅那里,挑个会说话的,将孤跌下山崖险些丧命的事添油加醋地说一说,哭一哭。太傅他知道在宣王面前该怎么做。”

楼征一一应下。

姬青翰将缣书收入袖中,道:“你去祭坛那边问问,春城除了现任的灵巫,还有没有其他灵巫。最好是,长得好看的,男巫。”

楼征当即跪下:“殿下,您此番到春城巡查。临行前,太傅曾特地嘱咐您,安分守己一些。半月前,您百马虹车出春城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属下失责,没能劝住您。您如今还要大张旗鼓地打听城中男巫,要是传到丰京,恐怕对您不利。”

姬青翰:“利与不利,孤何时怕过。你只管照做。”

半年前,姬青翰因章台一案被宣王责罚,之后又被派到南部春城巡查。离开丰京前,太傅周恒公特意叮嘱太子,此次春城之行不要太过招摇。但姬青翰充耳不闻,行事依然照旧。先是结识了不少宾客,与他们一道游山玩水,而后又是点了百马,驾驶虹车出春城。

现在,甚至还要打听城中的男巫。

外人不知,但楼征却清楚,姬青翰向来不信巫师祭祀一类的鬼神之说。

大周的灵巫以歌舞为职位,乐鬼神、人事。从家国兴盛、战争胜败、农事丰歉,到个**福、婚丧嫁娶、恩怨纠纷,朝中君王乃至民间百姓无不祈祷上苍,希望得到冥冥之间鬼神的保佑,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姬青翰不信鬼神,请灵巫祭祀只是为了国事。他们一行人刚抵达春城,姬青翰便将春城中现有的巫师、方士、道士、僧人名列成册。

太子对城中灵巫数量了如指掌,但现在却要另寻长相好看的男巫。

楼征的脸色变得难看极了。

姬青翰反应过来:“你以为孤想做什么?”

楼征直言:“殿下,您大病初愈就寻欢作乐,恐怕不行。”

姬青翰轻描淡写地一扬手指:“滚出去。”

楼征滚到门前。

姬青翰气笑了:“等一下,滚去把楼下旋伞的行僧给孤叫上来。”

身穿绛红僧袍的行僧被引了上来,与姬青翰之间隔着一张屏风。等僧人行了礼,姬青翰观察着楼下围聚的人群,一面随口发问:“为何立这些红伞?”

行僧:“回施主,春城每逢上元日,行僧们便会在城中立上数千把红伞,与百姓在伞下排成队列,绕着城池环行半月,祈求驱疫避鬼,逢凶化吉。”

来春城的路上,姬青翰便了解了不少关于西南的风土人情,自然知晓春城绕城旋伞的习俗。

他还知道,城门口的灵巫祭坛,同样也是为了安度中元日设立的。

不过这些侍鬼神的人物,太子都不放在眼中,所以直接驾驶百匹马撞得行僧乱了阵型、气的祭司眼冒金星。

至于他跌下山崖,姬青翰心里清楚,那是**。

姬青翰命人撤了屏风,一张脸在日光中略微有些憔悴,礼仪却完美无缺:“我行路不便,劳烦大师随我下楼,也跟着绕城旋伞一番。”

半月前,春城有位丰京来的纨绔子弟驾马冲撞了避鬼的红伞,群僧群情激昂,想找人讨个说法。领头的行僧四处打听,回来时却满面青紫,矢口不言。

群僧以为他被那纨绔欺辱了一顿,没想到领头行僧道,没能打听到纨绔是谁。倒是回来的时候,在城中撞上一位骑马返城的武夫。那武夫行色焦急,怒火冲天,似乎要召大批人马去救什么人,只丢了一代袋钱币让行僧滚蛋。行僧想与他理论,但武夫是个蛮不讲理的,直接一掌拍得领头行僧飞了出去。等他爬起来时,武夫带着人马早已没了踪影。僧人憋了一肚子委屈无处倾吐。

而此刻,姬青翰撤走了屏风,行僧见他眼生,似乎不是本地人,下意识将两者联系起来,有些迟疑地打量他片刻。

楼征泛着寒光的眼神扫过来,行僧被吓得当即放下疑虑,恭敬地跟在姬青翰的四轮车旁。

“施主,是初到春城吗?”

四轮车被抬下楼,姬青翰睨了他一眼,唇边带笑,张口就来:“不错。我自小身体不好,腿脚疲软无力,只能依靠这四轮车出行,让大师见笑了。”

楼外红伞下,百姓们正垂首前行。楼征推着姬青翰的四轮车跟在队伍旁前行。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绕着红伞旋城,过城门口,见到一座三丈高的祭坛。

祭坛四面点着红烛,每面上下共有四排,烛排高低错落,火光长明,供桌上摆满了茶酒、三牲盘。二十六堆燃烧着柏枝冒着浓烟的火盆落在地上。

祭台有一角生了裂缝。

是姬青翰驾虹车撞出来的。

姬青翰别过眼:“大师,我从丰京来,丰京的蜡祭为岁终之祭,意在答谢百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祭典举行时,舞、技、戏,样样不缺,你们春城有什么不同吗?”

行僧:“春城的蜡祭不仅仅是每年年末举办,因为祭祀对象是白洛河堤的堤坝神、射牛山的昆虫神等,所以几乎月月都有祭典。”

绕城队伍的前方出现了一支逆行的队伍。

姬青翰偏过身子,瞧见最前方有两人穿着一身花花绿绿的戏装,面上戴着肥大的面具。两人共提一根木竿,木竿中间挂着一个火盆,当中的柏枝燃烧起腾腾的烟雾。

红伞下不见日光,百姓垂着头向前,偶尔抬起头,也是一张忧心忡忡的脸。铃声中夹杂着几句零碎人声,姬青翰身处的这支队伍,沉默得好似一条红色河流。

而旋伞队伍对面,喧闹的傩戏队伍喜洋洋地走过,一面敲鼓打锣,唱辞神词,演着五花八门的戏,彩布编织的神龙随着抬轿人的步伐左右摇摆。整条队伍穿行在充满柏枝香的烟雾中似真似幻。

咚!

大鼓重重一响。唱戏的队伍里,十个人抬着一张红漆大鼓,鼓上架着一顶双层楼的华丽小亭。

他们路过姬青翰时,彩旗哗啦啦的响,雾气若腾蛇飘荡,一阵高昂的乐声后,亭上的人站起了身。

姬青翰正巧抬起头。

只见那人身披彩鳞羽衣,面上戴着一张红面吊睛的古怪面具,面具后红布遮盖住长发。他双臂一展,舞姿夸张得似熊熊燃烧的烈火。

姬青翰没能移开目光。

他只觉得被一种莫名的视线锁定,肩臂上的箭伤生出密密麻麻的瘙痒感,指尖发麻,似是一座雕塑僵在四轮车中。

他听见了飘忽的乐声,不是两支队伍里的任何一种声音,那乐声似乎从遥远的山谷密林传来,时而在身后,时而又跳跃到耳畔。

他循着声音转过头,一张脸徒然出现在眼前。

卯日的脸,那个巫礼。

他的脸在日光下流转着光,一双眸子含着笑,就弯着腰站在姬青翰面前。

两人面颊贴着面颊,呼吸交织,亲昵得仿佛情人之间耳鬓厮磨。

姬青翰脊背生寒,双眼快速一眨,猛然回神,但面前根本没有巫礼。他左右张望,对面的队伍跳着舞走过,那亭上的人也见不到了。

隔了片刻,队伍突然躁动起来,伞下受惊的百姓连忙跑开,剩下的人堵在路上不再前行。

跳舞队伍的乐声戛然而止。

后面的队伍似乎凭空消失。

日头高照,姬青翰额上却浮出一层冷汗。

有一声突兀的尖叫声:“死!死人啦!”

姬青翰朝楼征递了一个眼神:“过去看看!”

楼征一把拨开人群,推着姬青翰挤到拥堵的前方,却见绕城队伍外,香柏的烟雾逐渐散了,白洛河堤上落了一地彩旌。

堤坝上站着一个身披戏装的女人。

女人神色惊恐,正指着河里漂浮的一颗头颅叫喊。

姬青翰神色一变,却不是因为那颗被丢弃在河中的头变的。他一把按住楼征拔剑的手,手上青筋暴起,神色隐隐激动,克制着声音说。

“楼征,那有个人。”

那个神秘的巫礼,就站在河洛白堤上,与喧闹的众人格格不入。

楼征却问:“您说的,是那个女人吗?”

姬青翰诧异无比:“那是个男人,你看不出来?”

“大人,别说笑了。白堤上除了一个女人,河里有一颗头,没有别人了。”

注释:1、“从家国兴盛、战争胜败……保佑,希望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出自《中华巫傩文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鬼灯如漆(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