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关关 > 第2章 三棵桂村

关关 第2章 三棵桂村

作者:园如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5 19:15:00 来源:文学城

周兰英回到家,她丈夫杨有义尚未入睡,听见她推门进来,因问:“怎么去了这好一会子?”

周兰英便将方才的事说了一遍。

杨有义听罢感慨:“那小丫头倒是个有气性的,只是可惜了,不知个来历,跟着个老太婆过活,往后还不晓得要怎么样。”

周兰英脱了外衣,重新躺下,她同样惋惜:“可不是?穷人家的孩子有气性恐怕也不是件什么好事;可要是没有,更是任人揉搓,怎么着这日子都难捱。”

杨有义闭上眼:“罢了,睡吧,咱们自己的事儿都还操心不过来呢,哪里还顾得上旁人家的。”

周兰英没作声。

不多时她便听见丈夫扯起了鼾,心里愈发觉得空落落的。

她翻了个身,到底还是盹了会儿。

雄鸡报晓,炊烟四起,三棵桂村又热闹了起来。

周兰英掀开锅盖,拿勺子搅了搅大半锅米粥,叮嘱烧火的小儿子杨天福:“这把柴烧完就不用再添了。”

话音刚落,大儿子杨天佑捧着只蔑箩进来,里头盛有五六个鸡蛋,其中一只还粘着根鸡毛。

周兰英一看就皱起了眉:“就这么点儿?”

杨天佑点点头:“就这么点儿。”

周兰英骂道:“定是哪只老母鸡要抱窝,不知把蛋下哪儿去藏着了。”说着叮嘱了小儿,“等下你去四周好好搜寻搜寻,莫叫别人家摸了去。”

杨天福一口答应。

气归气,周兰英还是接了鸡蛋,洗洗干净,原本只打算煮三个,临下锅,她瞅了好几眼蔑箩,到底还是全煮了。

吃饭时杨有义看见碗里堆着六个鸡蛋,他很是意外:“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周兰英给小儿子剥了鸡蛋,道:“那三个留着给宝儿家送去。”

杨有义也就不言语了。

吃过饭,杨有义下田去,大儿杨天佑上学堂。

周兰英才要打发小儿子先去给隔壁家送鸡蛋,他家的胖儿子杨天龙就先上门来了。

周兰英懒得同一个小孩计较,拿了鸡蛋打发他走,自己将早上煮好的鸡蛋拿了两个,又捡了一篮四个生鸡蛋,想了想,又添上两个,拿一块旧蓝花布盖了,打算往钱阿婆家去。

临要出门,她看见小儿子在院子里四处搜寻着。三岁的小人了,至今没一件自己的新衣裳,从出生到现在,都捡他哥哥的旧衣裳穿——就连他哥哥,穿的也多是亲戚家不要的。

她又顿住脚,末了折回厨房,将篮子里的鸡蛋又放了两个回去。

行至半路,周兰英遇见杨四公拄着拐杖沿了堤岸缓缓走来——因他与自己的公公是同辈,素日里也与人为善,她便笑着问了好。

杨四公也问她往哪里去。

周兰英答道:“去看看宝儿她阿婆,听说身上不大好呢。”

杨四公年轻时跟着个云游道人学了些看诊辨药的本事,在这十里八村的还颇有些名气,因此听说是钱阿婆身体抱恙,他又正好闲来无事,便主动提及也去瞧瞧。

周兰英喜道:“您老肯劳动大驾,那是最好没有的了。”

他二人遂结伴而行,不多时就到了钱阿婆家。

说是家,其实不过两间茅草破屋:一间稍大些的作堂屋卧室,一间小的充作厨房。无一不是坑坑洼洼,破洞里堵了和草的黄泥,依旧钻风。这时节还好,只是冬日里难捱。

钱宝儿正在小厨房里生火,可惜那木头有些潮,烟呛得人直咳嗽。

周兰英赶紧唤了她出来,塞了个煮鸡蛋给她,叫她快吃。

钱宝儿握着鸡蛋却舍不得自己先吃,跑进屋里要给她阿婆。

周兰英和杨四公跟着她进去,当即闻着一股死气沉沉的霉味,却不是寻常物件散发出来的。

杨四公见多识广,心里已知不妥。

钱阿婆原本卧在床上,虽身子不利索了,眼睛却还亮堂,见有人来,挣扎着要起来见客。

周兰英忙上去扶住她老人家,只看她脸色灰败,像极了当年自己奶奶去世前的样子。她鼻头一酸,慌忙背过脸去。

钱阿婆只当没瞧见,反笑着问杨四公:“您老今个倒是得闲。”

杨四公看她还能说笑,精神尚好,知她自己心里大概也有数,他也就不多言,只笑笑说:“都一把老骨头了,还能干什么,可不就闲着了。”

一旁钱宝儿剥好了鸡蛋,一双小手举着,递到钱阿婆面前。

“阿婆吃。”她说。

钱阿婆爱怜地摸了摸钱宝儿的头:“阿婆不饿,宝儿吃。”

钱宝儿哪肯,举着鸡蛋非要她先吃。

钱阿婆无奈,颤抖着骨瘦如柴的手,将那枚鸡蛋掰开,自己拿着小的那块蛋白,将大的递给了钱宝儿:“阿婆只能吃这么多啦。”

钱宝儿这才罢了,坐在床前一只破旧的小板凳上,安安静静吃着那半边鸡蛋。

杨四公感慨:“你倒也没白疼这小丫头,点点大的小人,就知道孝顺你了。”

钱阿婆心酸:“早知道当日就不捡她回来了,这往后我要是去了,她小人儿一个可怎么办呢?”

周兰英很想说她愿意照顾宝儿,可自家情况摆在那儿呢,再多个人,实在难养活,只好沉默。

钱宝儿却像是听懂了她阿婆的意思,走过来爬上床,依偎在钱阿婆怀里,死死抱着她不肯松手。

钱阿婆欣慰,拍着她的背叹了口气:“少不得我还得跟阎王爷再借几年寿命吧,就算是为了这小丫头,也要熬下去。”

杨四公话到嘴边,几经还转,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一时他们出来,周兰英悄悄地问杨四公:“依您老看,这钱阿婆……”

杨四公摇头:“只怕是不大中用了。”

周兰英的心猛地往下一沉。

杨四公又叹道:“若是在富贵人家,拿参汤吊命,或许还能捱个一年半载,可咱们这样的老百姓……”

周兰英无奈:“别说人参了,人参渣渣都摸不着。”

她说着回头看了眼,却不防那小丫头就跟在他们身后,倒唬了一跳。

钱宝儿捧着周兰英带来的那只竹篮,里头蓝花布被叠得整整齐齐,她一齐都交给了周兰英。

周兰英怕她都听见了,忙道:“我们才说别人家的事情呢,你快回去看着阿婆吧。”

那小丫头也不言语,听话地转了身回去。

周兰英这才觉得手里的竹篮重量不对,她将蓝花布掀起,里头四个生鸡蛋还放得好好的。

“这……”她看向杨四公。

杨四公抚着胡须摇了摇头:“这也是个犟的。罢了,她既不收,你也别硬送了,她祖孙俩能活这些年,也不至于真饿死。”

周兰英无奈:“若是我家能同有根家一般,在哪儿发上一笔横财就好了。”

杨四公呵呵地笑:“各有前因莫羡人。有横财,也得有那个命去载啊。”

周兰英苦笑,她也不过说说罢了。

只是他们谁也没有料到,钱宝儿还真将那些话都听了去。

以前她跟着阿婆上城里去,路过一家铺子,飘着奇异的味道。说是香吧,还带着点苦涩。那时阿婆就告诉她:“这是药铺,人生病了,要抓药吃,就来这里买。”

看她不解,阿婆还给她打比喻:“昨晚给你讲的小人参精,这里就有,吃了啊保百病不生。”

如今听杨四公周大娘提到“人参”,她当即就想起了这个。

屋里阿婆已经重新躺下了,她双目闭阖,应是睡着了。

钱宝儿自院中望了望天,日头高悬,她小人儿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毅然决然出门往桃源县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