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寡媳 > 第13章 安居

寡媳 第13章 安居

作者:孤猪一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8 15:08:15 来源:文学城

从东华客栈到顺安坊柳条巷不算远,但也不太近。走过去大约要小半个时辰。

宋毅怕天黑了看宅子不方便,便抱起小宝,几个大人加快脚步,不到两刻钟就到了柳条巷。

万柳在顺安坊这里住了多年,他之前也来过柳条巷,这条巷子因为巷中小路特别窄,故而名作柳条巷。

万柳的媳妇儿之告诉过万柳,他们要看的宅子就在这条巷子的最深处,主家姓王,女主人姓李。

三大一小很快走到巷子里面,万柳叩门后,立即有人应门。

这处宅子不大,进去后便是一处小院子,有正房三间,左右厢房各两间。而左边厢房连带着小半边院子被一堵新墙隔开,新墙中间处,有一扇木门。进去便是左厢房两间屋子,带了半边院子。

如此两边院子都显得有些狭窄,但若是不分开来,两家人住一个院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不方便不说,还容易生出龃龉。

李大姐热情介绍:“大门是共用的,但两家院子是分开的,有两间房,靠院子里面还新砌了个灶房,小是小了点,住一家三口、四口都合适。”

李大姐子见宋毅抱着一个女童,他身边跟着一个妇人,便以为他们是一家人。

闻言,锦娘悄悄看了宋毅一眼,低头没做声,万柳也去看宋毅,似乎是想看他如何作答。

宋毅只得开口解释:“大嫂误会了,这是我弟妹,只有她们母女两个住。”

李大姐愣一下,原来不是一家三口啊。

可感觉怎么有些不对味?

这男子抱女童的手势熟练自然,而女童也亲亲热热的依偎在男人怀里,再看他身边的年轻妇人,也是紧挨着他站,似乎对他格外信赖。

这竟不是一家三口?

李大姐马上改了口:“母女住更合适啊。你们母女若是单独住一个院子,那开销太大。若是随便和旁人合住一个院子,不方便也不踏实。但我家这样就正正好了。而且我们夫妻都是厚道人,在柳条巷住了十几年了,街坊邻居都知道的。”

李大姐这话正是宋毅要考虑的。

弟妹母女二人在外,孤儿寡母的,容易被坏人惦记。

这一处地方虽然略微贵了点,但弟妹住在这里他放心。

于是宋毅对锦娘道:“弟妹,我看这处不错,你觉得呢?”

锦娘自然是满意的,她轻声道:“一切都由大伯哥做主。”

锦娘这么说了,宋毅便把房子定下来。

左右锦娘也没什么行李,所以宋毅便决定,锦娘今日便住进去。于是他们又折返客栈拿了行礼,顺便半路买了几个饼充饥。

安顿好锦娘母女,宋毅和万柳这才离开。

锦娘牵着小宝送他们出门。

“大伯哥,万大哥,天黑了,路上当心些。”

宋毅点头:“好,你和小宝早些歇息吧。我和李大姐说了,请她明日得空带你出去逛逛,买些需要的物什回来。”

他先前给了锦娘一袋钱,里头有三两多银子,方才又悄悄放了二两银子在屋里桌上,应该够锦娘母用上一段日子。

锦娘点头,她望着宋毅不肯回去,眼尾一扫却看见万柳正打量着她,锦娘赶紧收回目光,她低头轻声:“知道了。”

“大伯父,明日你还来看我们吗?”小宝问。小宝不用避讳什么,她抬头望着宋毅,满脸都写着依恋和不舍。

如果能天天见到大伯父就好了。

那样天天都有好吃的了。

宋毅笑了笑,又忍不住弯腰伸手揉了揉小宝的头:”明日不来了,有空我再来看你。”

于是小宝母女目送宋毅、万柳两人离去了。

万柳往巷子口那边走了十几步,他悄悄回头,发现那对母女还在门口站着看他们。

见万柳回望,锦娘脖子一缩,赶紧拉着小宝回去了。

万柳收回目光,瞥了一眼身边一脸正经的宋毅,语气幽幽:“左厢房有两间屋子,她们母女住一间屋子,还空了一间,你怎么不搬进去住?”

“我住官舍就行了。”宋毅平静道。

“哦?官舍两人一间,住着多不舒服,你干脆搬出来吧,又不是没屋子住,你跟你弟妹住一块儿,还能互相照应,多好啊。”

宋毅不傻,听得出万柳话里有话,他不急不慌,只慢慢道:“万兄,你心里想什么我知道。但你想岔了,没那回事。”

万柳不是三岁小孩,他才没那么容易糊弄过去:“你这话我就糊涂了,什么叫没那回事?你说的那回事是哪回事?”

“……”宋毅无奈:“你又何必明知故问呢?我安顿弟妹,一方面她们是我的亲人,另一方面她们如今走投无路,我不得不管。仅此而已,再也无其他缘故。”

万柳见宋毅目光坦坦荡荡,不似虚假,心中不禁狐疑起来:“……所以你对她,的确没那么回事?”

“没有。”"

万柳又问:“那她对你呢?”

这次,宋毅平静的脸上多了几分严肃:“万兄,你说我就罢了,弟妹是妇人,你这么说会坏了她名声。她命运坎坷,诸多不易,还请你嘴下留德。”

“……”万柳便不好在说什么:“……是我失言了。”

可他心里却不这么想。方才田娘子看宋毅的目光,显然有些不一样嘛。

……

这天晚上,小宝睡着了,锦娘睡不着。

她借着窗户一遍又一遍地打量这个屋子。

屋子不大,一张木床、一张桌案,外加两只木凳。家什都是半旧不新的,却整齐干净。

以后,这就是她的安居之所了。

她和小宝,如今有了住的地方,不用时时刻刻担心有人闯进来讨债、把家里稍微值几个钱的东西搜罗一空。

也不用担心被人用恶意的目光打量,就好像她们母女是砧板上的鱼肉。

宋父宋母死后的数年仿佛是一场噩梦,梦中无数的苦难,她和小宝相依为命苦苦挣扎,无数个夜里她抱着小宝流泪。

而如今,是噩梦结束的时候了。

不,她不但要结束噩梦,还要开启美梦。

锦娘两手紧紧握住一个钱袋,那是宋毅给她的钱袋,里面有宋毅两次给她的银钱,她反复数过,一共五两银子外加一百多文。

放在手里沉沉甸甸的,心口也跟着踏踏实实。

她这辈子,第一次手里拿着这么多钱。宋毅给她这些钱的时候,眼睛都没眨一下。

她没有看错人。

宋毅就是那根稻草,是她和小宝的救命稻草。

……

翌日早上,锦娘起来后,隔壁李大姐便喊锦娘母女去吃早食。

“你们刚办进来,也没什么家什,先来我这边对付一口。”

锦娘也不推脱:“多谢李大姐,那我就不客气了。我先带小宝洗漱,稍后过去。”

“好嘞。厨房的水缸里有水,昨日下午你们离开后我给装的,怕你们急着用。”李大姐又说。

锦娘听了感激不已。别的不说,就这打水、喊她们吃早食,便可看出李大姐是个多么周到热心的人。

想来她和小宝真的是时来运转了,又遇到了好人。

等李大姐一走,锦娘先去灶房看了看,这灶房是新砌的,一面借着院墙、一面借着左厢房的墙,里头位置不大,东西却很齐整,灶台、橱柜都有,还有水缸。

锦娘看了稍稍安心,基本的家什都有,她便不必在花钱去买。

锦娘在灶房里看了一遍,心里有了数,便去喊小宝起来洗漱,之后,母女两人去了右边院子。

李大姐把右厢房靠大门的屋子作厨房,院子里有张石桌,她家里的三个孩子便在桌边吃早食。

李大姐让锦娘母女坐下喝粥,然后问起她今日的打算:“昨日听宋青衫说,你出来京都,对这里不熟悉,你要置办什么,我带你去?”

锦娘可不敢乱花钱。虽说她有了救命稻草,但也不能逮着救命稻草薅呀。

“买些煮饭的家伙就成。”一日三餐要用的东西,省也省不了。

“那是要添置一些。对了,我这里还些闲置的陶锅陶盆,你若是不嫌弃可以拿去用。”

“不嫌弃,不嫌弃。李大姐,我这都不知要怎么谢你,我初来京城,花销的地方实在太多,能省点就省点。”锦娘也没藏着掖着。她身上的银子都是宋毅给的。

她和小宝那是穷得明明白白。

李彩霞见她这般坦诚干脆,忍不住笑了:“行,你要用尽管用。”

李彩霞男人一早出去干活了,他在城里一家酒楼当杂工,家里三个孩子,大的七八岁、中间那个五六岁,还有一个三四岁,和小宝同岁。

吃过早食,李彩霞让在家大哥照看二弟,然后抱着小妹,带着锦娘母女出门。

顺安坊出来再穿过一条小街便有条大街,主街两边店铺林立,五花八门,茶楼、酒楼、食肆,还有杂货铺、金银店、胭脂铺等等,一家连着一家,锦娘牵着小宝,眼珠子都看不过来了。

而小宝更是像做梦了一样,被锦娘牵着走,看到什么新奇的事物瞪大眼睛,然后兴奋地“哇”一声。

昨日下午她们虽然也出门了,可那时宋毅赶时间,抱着小宝走得飞快,母女哪里顾得上看。

今日却能好好看了。

于是一路上,锦娘听见小宝一路都在“哇、哇、哇”,锦娘还没笑,李彩霞都忍不住笑了。

“锦娘,你今日先记记路,等有空了再带小宝到附近逛逛。远些的地方先不急着去。”

锦娘点头应下。

李彩霞带着锦娘去了一家杂货铺,很快买到了锦娘需要的一些锅碗、木铲等物。

随后,锦娘又跟着李彩霞一道去了粮铺买了些米粮、油盐等物。

菜却不必到主街上来买,每日清晨到上午,巷子口就有附近农人摆小摊卖菜。

于是锦娘回去的时候,便在巷子口买了些菜,她瞧见有农人提着篮子卖山桃的,锦娘买了几个。

“公井就在巷子中段,一会儿经过的时候我会指给你看,每日去打水需去公井。”李彩霞一边走一边告诉锦娘一些日常需要知道的事情。

锦娘一一记下。

这一早上下来,锦娘买了好些东西,幸好有李彩霞帮忙提着,否则她带着小宝,还真拿不了这些东西。

回到家后,锦娘不急着收拾屋子,她先把山桃洗了几个,用陶盆装好,让小宝端去了右边院子,和几个小孩子一起吃。

小宝看着粉嫩水润的桃子,有点舍不得。这么好吃的桃子,她只想自己和阿娘吃。

“阿娘,这些桃子我不想给别人吃。”小宝抱着陶盆,一脸不舍。

锦娘并没有责怪小宝。

她们在北林镇的时候,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小宝在每日饿肚子的境况下,自然把吃的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她只是拍拍小宝的毛茸茸的脑袋:“小宝,今日早饭谁给我们吃的?”

小宝抿了抿嘴答:“是李婶婶给的。”

“李婶婶对我们好,我们也要对他们好。你放心,以后我们再也不会挨饿了。”

小宝乖巧点头:“我都听阿娘的。”

于是小宝抱着陶盆去了隔壁院子。她人小小的,却牢牢抱着大陶盆,脚步稳稳的。

李彩霞屋里忙活,三个小孩子在院子里玩,他们见小宝抱着一盆山桃过来,都围了上去。

很快,四个孩子便围着小木桌坐着 啃桃子。

分享了山桃后,四个小孩子迅速成了好朋友。

李彩霞的大儿子叫做王山,今年七岁,他问小宝:“小宝,怎么就你和你娘住在这里,你爹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