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寡嫂 > 第22章 灭亲(二)

寡嫂 第22章 灭亲(二)

作者:十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3 21:06:33 来源:文学城

说“良民”二字的时候,洛弢口中的壮士,几乎是咬牙切齿。没办法,同为女子,上官骐最看不惯的行为,就是这种。

——欺男霸女的贵公子,强迫别人和自己交欢。

呸!

当真是恶心透顶。

瞧他那肥头大耳的样,说是猪都委屈猪了。坑坑洼洼的肉脸,难看得紧。腰乍一看,竟比水桶还粗。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个是遍身绮罗也装不起来。

上官骐嫌弃地抓起洛弢的腰带,借着内力使劲儿一翻,才把人从床上拎到地下。实实地踩住他的背,刀随心舞,银芒一点,立刻便有破空的风声入耳。闻声,脸先着地的洛弢咬紧牙关,忍住没有呼痛。

寒刃再次贴上对方有褶的脖子时,上官骐感受到长靴下肉膘堆叠而成的又矮又丑的胖男人浑身一震,连衣摆都跟着抖。她挑了挑眉,鞋跟向下,用力一压,脚居然陷了下去。

“……”

“???”

真是好肥的一只硕鼠!

她拔出脚,在他软肉乱晃的臀上狠狠一碾。这练家子用脚拧,疼是不必说的。洛弢吃痛,撕心裂肺地叫饶:“别!别!壮士、壮士千万脚下留情!”

“啊——”

“吵死了,闭嘴。”上官骐把刀尖往他肉里送了两分,不耐烦道,“再叫把你捅穿。”

“呜呜……”洛弢捂住嘴,眼泪不受控制地往下流。

很锋利的刃,登时就见了血。洛弢虽然手脚不灵活,但身体却十分敏感。所以,在察觉到细微的疼痛和颈间飘来的淡淡血腥味后,他极其老实。生怕刀剑无眼,手持利器的贼人一恼,自己顷刻身首分离。

“我问你,”上官骐压了压手中的刀,“秦府马厩在哪儿?”

她奉父命,前来调查三皇子同北狄首领往来的密信丢失一事。循着线索,一路赶来,风尘仆仆,却一无所获。不小心在膳房那边闹了点动静,还导致秦府戒严。现在,秦家各处都有人把守。

其实,脱身对上官骐来说也不难。只是甩开家丁的时候,她的钱袋不知落在哪儿了。秦家的库房里应该有钱,但那边养了两条耳朵贼灵的狗。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吠,她试了两回,都被烦人畜牲发现了。

至于办冲喜那晚摆在外头的首饰什么的,全是假货。竟然是木头雕的,上了漆,一掰就断。没想到,当家的那个少女年纪不大,却如此精明。

她是暗卫,不是打家劫舍土匪。既然翻过秦怀金的院子,没找到信,还是赶紧回去复命比较好。可她来时,栓在路边的马不知给谁顺手牵走了……这下,她除了趁手的武器,可谓身无长物。

当然,上官骐可以拿房间里博古架上,那些成色不错的瓶瓶罐罐去当铺换钱。只是这样做不方便,容易惹人注意。马是在秦府附近丢的,没准是在秦家下人干的,索性抢一匹就走。反正她已经成了被喊打的“贼”,哪有贼不偷东西?

可惜,她问错人了。

洛弢是纯酒囊饭袋,连东西南北都不分。哪怕顶着利刃,也只能结结巴巴地答:“回壮士,我、我、我也不知道……”

上官骐:“……”

“呵,那就去死。”

话落,不待洛弢有所反应,长刀一翻一挑。只听“咚”的一声,趴跪在地上的男人就成了白眼。然后头一歪,撅着腚昏倒在地。上官骐俯身,仔细看了会儿,才找准对方的百会穴和神庭穴,狠狠点了上去。

她没杀过人,也不想节外生枝。这蠢货敢在此时行不轨,想来外面的人都被他调虎离山。天赐良机,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上官骐挑断男子的腰带,将沾了一丝血的刀擦干净后,收入鞘中。正抬脚欲走,因她之前动作太大而脱离了帐钩的床幔里,传来一阵令人脸红心跳的呻|吟。想起无意间瞥见的那一抹动人春色,上官骐犹豫了。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算了,我也做一回好人。”

她叹了口气,将目光转向外间,挂着死者遗像的灵台上,那支燃了大半的白蜡……

——

话多的袁知一带着俩同窗走后,方才还热热闹闹的灵堂,立刻沉寂了下来。孙华卿知道这人有事要求秦怀玉,主动回避,道:“这两天站得有些久,身子略感疲惫。青瑜,我先去耳房里坐一会儿,喝口茶,你们聊。”

秦怀玉颔首,目送她离去:“好,姐姐慢走,我一会儿去找你。”

倩影一转,消失在门口。局促的戚昌胤,这才松了口气。他捏着洗到衣缘发白的长衫一角,斟酌着开口:“青瑜,明年三月的春闱,我想去试试。所以,你能不能,借我一些银子?”

大周会试不同乡试,不是一年一度,是三年一次。学而优则仕,戚昌胤想早点读出来食禄朝廷。毕竟他娘年纪大了,绣花的眼睛也熬坏了,现在每月挣不到多少钱。再迁延日月,实在是负担不起。

自古寡母带孤儿,就活得艰难。尤其是无权无势的贫寒之家的,更百倍不易。哪怕考进州学读书,不需要交束脩,光买文房四宝的花销,都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这上京应举,车马、住宿、衣食、交游等等,更是处处要用钱。

戚昌胤粗略算了一下,参加一次礼部在京举行的会试,他至少需要纹银百两。汴京米贵,逢考更是百物俱涨。若是他提前进京安顿下来,虽然住的时间会久些,但是花费会不升反降。所以,精打细算了一番后,戚昌胤决定找秦怀玉帮忙。

秦怀玉时常接济同窗,方才的孟鸿、程雪以及他,都受过其恩惠。她的母亲、秦夫人洛楹,更是笃信佛教,每逢佳节,都会在寺庙旁支棚施粥。

对平民百姓来说,一百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没个十年八年存不起来。但对本就富贵又常积德行善的秦家来说,这点钱,不过九牛一毛。大方如秦怀玉,肯定不会吝惜。更何况,他会有借有还。

果不其然,秦怀玉闻言,并不顾左右而言他,只问:“好,不知得臣需要借多少?要现银还是楮币?”

楮币,即交子,因多用楮树皮造的纸制作而成,故有此称。它由是大周朝廷在永徽元年,经秘书省宝钞院发行的官方汇票,和银子、铜板一样,可看作流通货币。交子的面值有十两、二十两、五十两、一百两四种,持有者能在户部于各县都设有的钱引司兑换成银两或铜钱。当然,每兑换一千文要收取损耗费三十文。

因为方便携带,即便楮币兑换要收费,也有许多人使用。且大周自建国始,就没有采取历朝历代都执行的“重农抑商”之策。从前严格的坊市制度,也在太宗一朝被取消。

所以,发展至今,楮币早已被百姓接受。而且《周律·刑法》中提到:“伪造交子者,罪同伪造官府文书,首犯枭,从犯绞,连坐父母妻子,岁不足则籍没为奴,家产充公。”法甚严苛,基本上杜绝了私人弄虚作假的可能。比起到手后容易缺斤少两的银、铜,用楮币交易也更安全。

因此,戚昌胤不假思索地答:“一百两即可,最好是楮币,面值……可以小些。”

此去汴京,路途遥远,带钱实在不便。若是日常所需,他家中倒还有些零散积蓄,可以支撑他到京城。至于这些借来的楮币,则可以逢在衣服里,以免遭遇不测。

秦怀玉颔首:“好,我知道了。来人!”

门外侍立的小厮当即小跑着走近,躬身应:“娘子。”

“带戚郎君去账房,先立一个一百两银子的借据,然后支取十张十两面额的楮币。另数六百六十文出来,一并用钱袋装好,交给我这位朋友。”

“是。”

戚昌胤闻言,当即推辞:“青瑜,我……我只借一百两。”

“我知道,”秦怀玉礼貌一笑,温声道,“这六百六十文钱,算是我赠你的。忘记听谁说的了,‘六六大顺’,就当图个吉利。”

“行了,快去吧!天色不早了,别让你娘担心。我也脱不开身,就不留你用膳了。”

戚昌胤心下一动,拱手让道:“多谢……”

步行数十步,送他到灵堂外,秦怀玉也折进来耳房。见她过来,孙华卿放下茶盏,起身问:“结束了?”

“唔嗯——”秦怀玉伸了个懒腰,在她茶案另一侧的圈椅上坐下。

“我来,”孙华卿主动接过婆子拎过来的一壶热茶,替她翻盏倒了七分满,“给。”

秦怀玉接来,仰面一口饮尽,将杯往桌上一搁,神色恹恹道:“讨厌迎来送往,绷着一张脸,好累。看来,比起当家做主,还是读书轻松。”

孙华卿心疼地摇了摇头:“这就觉得累了,以后怎么做官?人心诡谲,变幻莫测,揣摩起来可比这些还难。”

“对了,窜进府里的‘贼’,抓到了吗?”

听她问起,想到亡兄遗言,还有那封藏在小源村后山的密信,原本松松垮垮的秦怀玉面色倏而凝重起来。她坐起身,正要同孙华卿一起分析,外头忽然就乱了起来。

秦怀玉右眼皮一跳,拍桌而起,问去而复返且慌慌张张的婆子:“什么事?”

“回娘子,栖迟轩走水了!”

十在:下章就骟。

秦怀玉:谁在觊觎我嫂嫂?

施芸:你自己。

十在:哇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灭亲(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