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寡夫郎 > 第22章 第 22 章

寡夫郎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老树青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52:27 来源:文学城

今日凌星出门时,徐有芳还不放心的叫凌星在家休息几天再去出摊子。

前面人晕过去,徐有芳心里多少有些担心害怕。

凌星知道自己晕倒是因为低血糖,并没有其他的大碍。给徐有芳保证没事,又说摊子刚开始做,不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容易没客人,徐有芳这才点头。

她叮嘱沈回多照顾些凌星,又叫他回来的时候,顺路去一趟绣坊,接些绣活回来。

凌星跟着沈回走到那条山间野路,沈回背上的背篓就到凌星背上,而凌星则被沈回背着。

凌星有些虚,强打着精神没成功,趴在沈回背上没一会就睡着了。

周围静谧无声,耳边的呼吸声无限的放大,沈回下意识的偏头躲着,加快脚步朝着镇子走去。

今天比昨天早半个时辰,加上沈回走的快,到镇子的城门口时,天还黑不隆冬的。

摊位空着的还挺多,凌星还是选了昨天的那个。今天肯定会有回头客,地方换来换去不易积攒客源。

这次交了摊位费二人直接去就可,先去仓库那边给竹签,取存着的泥炉陶锅,二人直奔摊子的位置。

今天吸取昨天的教训,包子要边卖边包,不能卖一些的时候才开始包。

凌星擀面包包子,沈回在打水生火。

随着时间推移,清冷寂静的街道人越来越多,手里有些钱的富户们出来觅食。

糖水巷子里,卢花婶子挎着菜篮子准备去早市买菜。

站在院子里用牙粉清洁牙齿的汉子道:“孩他娘,昨天买的那包子馒头今日再买些回来。我要去趟县里的书铺核账目,路上做干粮吃。”

云霞镇只有一家书铺,东家是玉州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州府下各个县镇都有书铺生意。

刘桂良就是云霞镇赵氏书铺的账房,每月要去一趟县里汇报账目。

他每月有一两另五百钱的月钱,算是高薪。不过家里花销也大,出门在外,刘桂良也是能省则省的。

昨日吃的那包子馒头,味道很是不错。每次出去都带油饼的刘桂良也想着换换口味。

卢花婶子闻言笑道:“还说要绕一趟远路去给你买糖油烧饼,你爱吃那包子馒头倒是省我不少事。”

“娘,我们也要吃。”

屋里传来儿子闺女的声音,卢花婶子只得应下,“买买买,真是上辈子欠你们的。这次吃了,这月可都吃不得了。”

应下后,卢花婶子想着身上带的钱似乎不够,又进屋去取。

……

不出凌星所料,今天包子摊来了许多的回头客。

因为来的早,又有不少的新客被吸引过来。

第一锅包子馒头卖的比昨天要快很多,因为边卖边蒸,也没有叫客人们等的太久。

卢花婶子到包子摊时,已经有不少人排队在买。

好在那包子馒头不像面条要现下,倒也不用排多久的队。

好不容易排到,卢花婶子算一下家里的人口,还有另要给丈夫带走的量,“小摊主,给我十个包子,十个馒头。”

前面包子都是一个一个卖,馒头是两个两个。这还是第一个一下子买了这么多的。

“诚惠六十五文钱。”

沈回算的很快,用竹夹子夹包子馒头的时候,卢花婶子在那数铜钱。

凌星见是卢花婶子,她昨天就是第一个客人,今日又来买了许多,便对沈回道:“二弟,多装两个包子给婶子,她买的多算我们谢她照顾咱们生意。”

听说多给两个包子,卢花婶子喜笑颜开,“哎呦,那多谢小摊主啦。”

说着又看一眼凌星和沈回,“没想到小摊主长得这样显小,年岁竟是比那汉子大的。”

凌星听出这是误会了,“我是他哥夫,不是兄长。”

卢花婶子昨日就看出凌星是个哥儿。

虽然外在没有明显遮挡孕痣的痕迹,但嘴角无须,无明显喉结,就是哥儿的外在特征。

她原先还以为这是一对夫夫出来摆摊子,没成想是哥夫和二弟。

这话再心直口快也不能说出来,卢花婶子只笑着回上句话,“瞧我眼拙,闹了笑话。”

今天面团和馅料的量和昨天一样,包子馒头加起来也就九十多个,原料有限,卖不了太长时间。

一个时辰不到,包子摊就收摊了。

后面有些被买过的食客推荐过来的也没能买到,都对凌星说叫他明日多备些。

凌星想着眼下有二两银子,倒是可以多备些原料,多卖一阵子也能多赚钱不是。

他点头答应下来,说明日会多做些,请大家再来捧场。

因为包子摊,多少还是影响了周围的一些吃食摊子。

面摊子的影响算是最大的,毕竟都是面食。

凌星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昨天还请人帮忙关注一下凌月来着,今天就叫对面一个时辰没卖出几碗面去。

不过心里过意不去归过意不去,叫他不摆摊是不可能的。

他也要活着,面摊摊主日子苦,他日子也过的没好到哪里去。

做生意就是这样,总不能因为觉得人家也不容易,自己就不做生意了。

凌星在心里默默的劝解自己,消化情绪,在成功说服自己后,把专门留下的包子馒头递给沈回。

“二弟快吃。”

沈回以为那是凌星留着自己吃的,没想到是给他,“我不用,留着卖钱吧。”

凌星直接塞到沈回手里道:“你体力活干的多,家里的糊糊吃着哪里顶饱。”

在凌星的视线注视下,沈回轻笑一声,觉得凌星这盯小孩吃东西的目光很有意思。

沈回没有全吃,每样都掰了一半,将大点的给凌星,“你吃些,别再晕倒了。”

对于昨天发生的事情,沈回一直没有提起。此时突然一下说起,凌星还愣了一下,他以为沈回不知道。

因为昨晚直到家里人都睡了,沈回都没回来。

想到自己低血糖,凌星怕再添麻烦,也没有拒绝沈回。不过他拿了小一点的那一半,直接塞嘴里,没给沈回换回去的机会。

“二弟怎么知道昨天的事?娘做饭时候和你说的?”

沈回先是盯着手里留下的大半包子和馒头看一眼,随后才往嘴里送,他嚼着馒头摇头,“沈归说的。”

凌星哦了一声,心想沈归睡觉还挺晚的。

吃完包子馒头,摊位也收拾好。路过面摊子的时候,摊主王有麦实打实的松了一口气。

这包子摊昨天的时候还没以为怎样,卖的和他都不是一个东西。

结果今天他这面摊子就因为包子摊少了好多生意。

镇上的人是比村民有点钱,但也没奢侈到早上又吃包子馒头,又吃面条的。

只能二选一的情况下,基本上都选了包子馒头。

这叫王有麦心里很不是滋味。

虽说这做生意有赚有赔在所难免,有竞争更是无法避免。

但是这种突然过来,强压一头的滋味很是叫人不好受。

好在是人卖的快走了,要是再多待些时间,真不知道要怎么办。

王有麦擦着桌子心里叹气,早知道昨天就不收那包子馒头了,叫他如今连想发火都不好意思发。

包子摊收摊,面摊的生意上来了。

很快就有了两名食客坐过来,点了两碗素面,另加鸡蛋。

王有麦没那空闲再想别的,麻利的擀面下面。

那边沈回把东西又送去仓库存放,之后二人没急着回去,而是去绣坊和粮铺。

从绣坊给徐有芳接了绣活后,二人才去粮铺买面粉。

凌星想着这次想着多买点,到时候坐牛车回去,也省的后面隔三差五的再买。

这个想法说给沈回后,就从沈回那得知,货超过五斤的话,牛车也是要另外收费的。

每五斤一文钱。

牛能拉的量有限,货重就只能少拉人。且牛不能太累,赶牛车的每天也就来回两趟,拉的人也有限,因此要价也高。

按着距离,坐牛车从镇上到小柳村一人八文。

沈回给凌星说完,低头问他,“我力气大,即便是背你再加百斤的面粉也觉轻松,哥夫还要花钱坐牛车吗?”

凌星先是惊讶沈回的大力,然后心里算了一下帐,最终摇头。

坐牛车花的太多,还是省下这些能省的钱吧。

粮铺里面空间挺大,地上摆着一排又一排的大木桶,里面装着不同的粮食。

凌星直奔面粉区域,他没有买百斤,压根没钱买那么多。

赔的银子也就二两,一百斤的面粉就全花完了。凌星不想把银子都花在这上,后面要是有点什么事,手里都拿不出银子来。

他还是只买了二十斤的好面粉,花去四百文。这样的话虽然每天要来买一趟,但反正也都来镇上,也算方便。

钱数好送出去的时候,凌星只有一个念头。

这里还真是赚的少花的多啊,这钱也太难赚了些。

东西全都买好,凌星空着手跟在背着竹背篓的沈回身后。

他脚上的草鞋不跟脚,是沈还以前穿的。他那双草鞋昨天砸出去后,没能及时捡回来。

徐有芳把人背回家躺着才发现凌星鞋子不见了,再回去找哪里还能找到啊。

谁看着了捡了就是谁家的。

加上鞋跟被踩在脚下,防止磨损脚后跟,因此走的有些慢不说,鞋子拖地的声音也有些重。

“哥夫在这等我一下。”

沈回让凌星坐在茶摊,给摊主掏了两文买茶水。

不等凌星问他去哪,人就快步离开。

离茶摊的一条街外,有一家卖鞋履的铺子。

里面布鞋,绣花鞋,无跟履,布靴,皮靴应有尽有。

鞋履铺子的伙计没有因为沈回衣着破旧而有所怠慢,他笑脸相迎,询问着沈回需要什么。

“要双布鞋。”

伙计知道需求后,带着沈回到布鞋的区域,“这种布鞋一双五十文,鞋底子是千层底,耐穿不易坏。边上这种贵五文,脚后跟和鞋子顶部内里另缝了软绒布,防止磨脚,且更耐穿。”

“要五十五文的。”

伙计笑道:“好的,请问要多大的码?颜色又需要什么样的?”

沈回不知在想什么,沉默片刻后,他伸出左手,右手指间对着左手掌心和手腕处比划。

“这样的码数就可以,黑色。”

知道鞋码和颜色的伙计去仓库找鞋子,回来后把鞋递给沈回检查。

沈回用手量一下尺码没问题,从他那破旧的荷包里掏钱给了伙计,拿着布鞋离开。

回去的时候,凌星的茶也喝完了。

茶摊可以续茶,凌星看到沈回,见他额头有汗,气息也有些乱,估摸着是跑回来的。

便问他要不要喝茶,可以再续。

沈回看一眼凌星手边空掉的茶碗,又看凌星,见他面容没有任何的异样,神色坦诚,便对茶摊摊主说了再续一碗。

他是有些口渴,回去还有一段路,还是先喝点水比较好。

续的茶水,只能是之前的碗。另起一碗,要再给两文。

沈回端着凌星喝过的茶碗,也不顾茶水是否烫口,直接一饮而尽。

喝完茶,二人离开茶摊。

出城门的时候没看到许七,估计是带人去摊位了。

又到无人的小路,沈回把竹筐换到凌星的背上,将他身上的褂子罩在凌星头上,背着人大步回家去。

路上凌星一直在与沈回说话,问他关于村子里的事情,着重问了方家。

他昨天以为方家多了不得,叫家里人如此忌惮。结果听沈回说完,才明白也就方秀霞嫁的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不得不说方秀霞的命是真好,她年轻时在村子里容貌是数一数二的。

若没有那骇人的脾性和嘴,那真是没得挑。

方家子嗣众多,都还小的时候养起来是费劲。

但随着女子哥儿到了年岁出嫁,家里靠着他们的彩礼钱慢慢的积攒出一笔财富。

有一年粮铺的小管事带着伙计来收粮食,突逢大雨,正巧收到了方家,就在他家躲雨。

没两天,那粮铺的小管事就找媒婆去方家提亲,说要求娶方秀霞。

这还是小柳村第一个嫁去镇上过好日子的,嫁的人还是粮铺的管事,在村民眼里,这简直就是嫁到天上享福去了一样。

后来小管事成了粮铺掌柜,方家在小柳村的地位也因此变高。

那赵家看在方秀霞生儿育女的份上,也愿意拉扯一把岳家,方家的长子和次子,现在也都在粮铺做活。

方家这两年也越来越富。

凌星听完,叹了一口气。

沈回忍着耳边陌生的温热,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觉得地位压人。”

方家说到底也只是寻常百姓家,不过是比其他的村民们日子过的好一点。

但仅仅是这样,也足够压小柳村所有人一头,逼的人喘不过气。

沈回垂下眼眸,“嗯,不过不必多畏惧方家,赵凡只是粮铺掌柜,给别人干活的。他们再来找麻烦,直接打出去便是。粮食他们不收,我背去县里也一样卖。”

凌星被沈回的话引回心绪,“那么多的粮食背去县里,二弟是想累死自己不成?”

“我以为哥夫会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凌星摇头,“二弟,人善被人欺,越弱小越不能展露自己的胆怯。”

沈回一副受教模样,点点头问他:“哥夫明理,读过书?”

想到自己虽然大一下半年休学,但肯定也算读过书的,原身也有读书开蒙的记忆,凌星嗯了一声,“是啊,听你大哥说你小时候也念过几年书,都学了什么?”

然后凌星就听沈回像报菜名贯口一样的,报了一堆的书名。

“你那么小的年纪,竟然看过这么多书!”凌星有些惊讶。

沈回声音低沉又平静,“自幼记忆便好,书看几遍就能如数记得。因此,慢慢的看的便多了些。”

这话听的凌星有些羡慕,他要是有这样的好记性,肯定能考个更好的大学。

快到家时,沈回突然道:“背篓里有双布鞋是买给哥夫的,哥夫别叫娘他们知道是我买的。”

凌星一愣,“怎么给我买鞋了?”

说完后又道:“哪能花你的钱,多少钱我给你。”

“是我给哥夫买,没道理叫哥夫掏钱。”沈回拒绝道。

“你哪有什么钱用……”

快要到家,沈回只能先打断凌星,“哥夫无需担忧我银钱不够花用,昨天上山,在深山里挖到些草药,顺便卖给邻村的大夫,我这的银钱足用。”

凌星是真不好意思收下布鞋,沈回似乎感受到凌星的纠结,又开口说:“大哥托我照顾哥夫,我做这些是为了大哥,哥夫不必有心理负担,收下就好。”

闻言,凌星心中默默感谢一遍沈还,替他想的面面俱到。但也很奇怪沈回竟然如此的听话。

他看起来不像是那种会乖乖听话的人。

凌星不再推拒布鞋,而是问出心中疑惑,“二弟,你为何那么听你大哥的话?”

沈回道:“大哥救过我的命,三次。”

到家了,沈回没有继续说下去,凌星知道他不想说,也没有再追问。

这两天没更新实在不好意思。

周日那天提两袋猫砂上楼,结果竟然黄体破裂,人疼晕过去了。

晚上来了姨妈,直接痛经。昨天以为能更,但痛经太疼,请假都忘记了。

今天不疼,跑来更新了。

在这也想说一下,女生来姨妈前真的不能干重活,剧烈运动。

稍有不注意,真能黄体破裂,痛不欲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