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孤筠出岫 > 第48章 老来多健忘

孤筠出岫 第48章 老来多健忘

作者:近古遥音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3-08 19:51:46 来源:文学城

孟修竹去了程之遥所住的“归来居”,甫一见面,程之遥果然便问她眼下一片乌青,是否没休息好。孟修竹道:“我昨晚确是没睡着,却是又想起了聂大哥,还有长青。”

程之遥一愣,叹了口气,“江湖公审的消息传出来时,我当即便想忤逆我爹,就算帮不上什么忙,也要去天河山再见他一面。但……我爹隐退的意志太过强烈,加上阿荇又诊出有孕……后来听闻他被李紫霄带走,我又是欢喜,又是惆怅——为什么偏偏是李紫霄呢?要知道我祖父天来公,便是命丧她父之手,长青姐的死,也是她做下的,他俩之间,以至于我们和李紫霄之间,都隔了太多太多的仇恨,纵是他二人就此隐居、不问世事,我却又如何欣然祝福呢?聂大哥侠义一世,到头来却如此糊涂,天下好女子千千万万,难道便无可替代么?”

孟修竹微微张了张口,默然不语。程之遥问道:“怎么,你还是同情他们的,是不是?所以你甘冒大险,在摘星台侧打了那么一出配合。我甚是佩服你的胆色和义气——可你想过么,这几乎等同你向全武林宣战,你是站在三门五派的对立面了,况且连朝廷的道门也插手进来,现今的局势便越发复杂……此举纵然全了你个人之义,却又将梁前辈、羊掌门还有苍阳派置于何地呢?”

孟修竹缓缓地道:“此间后果,自然由我一力承当,我亦相信该做的事,自有该做的人去妥善解决。北程家既然要追随南程家的前路淡出江湖,这些事情,便不劳程兄费心了。”

阿荇听他二人谈得不愉,忙插口道:“今日孟姑娘来,我还特意备了山楂果鸭胗,是最宜秋冬吃的甜食了。我去小厨瞧瞧好了没。”

孟修竹在堂上坐不下去,起身跟着她出去了。阿荇慢慢地走着,等她追上来,微笑道:“这‘归来居’的小厨,是我嫁过来以后一手置办的,无数回勾起了他的馋虫,我却不许他踏足——咱们女人家,正该有自己的地方,说些体己话儿。”

“你身子不便,何必还要亲自干这干那?”孟修竹瞧她引退了侍女,要自己动手制作装盘,忍不住劝道。

“孟姑娘可有心悦之人?”

孟修竹心跳空了一拍,对上她温婉和煦的眼神,终于坦承道:“有。”

“他待你如何,也心悦于你么?”

“他……对我还不错,却好像……没跟我说过什么。”

“如果二位终成眷属,我想你应该会理解我此时的心情罢——不会觉得劳累,反而是幸福和满足。”

“我有些好奇,你当时为何挑中了程之遥呢?”

阿荇笑了笑,仿佛回忆起了什么乐事,“这可是堪比王右军‘东床快婿’的一段故事。那时候,程家其余未婚的子侄呢,都规规矩矩地等我相看,独他一个,自顾自地在旁练剑,自娱之中,还透着一股不平之气,在一众被仪礼规矩驯化了的儿郎之中,宛若鹤立鸡群一般。我直觉,此人有意气、有己志,可托终身。”

孟修竹想了想,摇了摇头。阿荇轻轻问道:“你是觉得我哪里说得不对么?”

“也许令夫妇是上天牵来的缘分,才能在彼此不知深浅时,便决然无悔地定下鸳盟,婚后反倒愈发的情深爱笃。可对我来说,‘终身’是不必‘托付’给旁人的,那人也绝非因为世上有千千万的好男儿,便是能轻易代替的。”

“噢,原来你是为了他这一句话,替你们那位朋友抱打不平。孟姑娘,你们在江湖所历的事,我是不甚了解的,可是依我对之遥的想法,他只是一时嘴快罢了,终究还是在为那位朋友懊恼、也为你担心,你可莫要介怀。瞧瞧他,倒是敢对我说上那么一句‘天下好女子千千万万,难道便无可替代么’?”

孟修竹也随着她笑了出来,“你自己不介意他说得不合适,那便最好啦。”

“其实呢,男人说了什么,并不重要,得看他做了什么,才能瞧出他对你的心思。假若他真的有将你放在心尖儿上好好对待,那么惶恐、猜疑、烦忧这些心绪,便统统不会无缘无故冒出来的。”

孟修竹细细思量她说的话,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了什么,嘱咐道:“你可别跟任何人说……”

“自然。”阿荇笑着应了下来,用小勺挖了一口山楂莲藕递到她嘴边,“这个可开胃了,快尝尝甜不甜?”

这一日论武一毕,孟修竹早早告辞,回了客房,盘膝端坐在床上,预备抵抗这一晚新一轮的剧痛。此番她提早有了准备,思归掌之伤发作时,虽然依然难捱,但终究能不需师父在旁引导,便能自相对抗了。如梁闻道所说,这掌伤果然是一晚痛过一晚,饶是她凝神运力,也痛得眉头紧蹙,苦苦撑持。

孟修竹分神道:“师父,我渐渐上道儿了,看来也没什么凶险,不需您再整夜守着了。您昨晚就没休息好,快去好好睡一觉罢!”

梁闻道坚执不走,却听门外有人敲了敲院门,朗声道:“梁兄!月夜正宜对弈,怎地将门紧闭,不请人进屋?”

梁闻道低声道:“这老小子真难伺候!你且不要分心,我去应付他。”

孟修竹重又专心运功,只听到院门开关的声音,屋外两人的对答,则没留心半句,梁闻道却再没回到她房里。所幸一夜无险,孟修竹清晨起来活动,只觉得身体比之昨天,又疲乏了许多,对镜一照,脸上有了更为明显的虚困之色,还好昨天已经讲明,今日和师父在一起,不去程之遥的“归来居”了。

她洗漱已毕,推开房门,见梁闻道换了一袭白衣,在院子里浇花,见她穿戴整齐地出来,道:“精神可还好么?咱们今日去办正事。”

两人跟着带路的佣人,来到了程家宅后山坡上的一片碑林,此地遍植高大的柏树,冬日依然青绿,间有几点落雪,在几声清脆的鸟鸣中,显得繁茂又凄清。大大小小的石碑坟头交错在林间,孟修竹逐一扫过去,都是程家的前代祖先,一个个“程”字接连跃到眼前,仿佛快要不认识这个字了。梁闻道对着碑刻上的名字找来找去,无头苍蝇一般,最初还算平稳,渐渐地焦躁起来,竟欲泫然而泣。

孟修竹问道:“师父,您要找谁?把名字说出来,我和您一起找就是了。”

梁闻道不答,只默默地满林子乱转,孟修竹只好跟在他后面。忽然,梁闻道脚步一滞,缓缓抬起微微颤动的手来,指着左侧一株大柏树下一块不起眼的木牌,洒下泪来。半晌,才哽咽道:“孩子,跪下罢,这便是你师娘了。”

孟修竹心头一震,见满山青树灰碑之间,这唯一的这一块木质的墓牌上,只书刻着“南程女见芸”五个字,连立碑人和生卒年都是空白的,竟简洁至斯。她蓦地心中一酸,跪了下来,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头,一旁的梁闻道早已泪如雨下。

“师父,怎么师娘的墓竟落在了北程家?”

“十七年前,我们攻打积圣山落得惨败,当时一同往南逃的,第一站便是歇在莫州北程家。我受了伤,也一路背着她的尸身,天寒地冻里虽然多存留了些时日,可行至这里,还是生了**之象。你师祖劝我将她就地安葬,我舍不得,终是疯了,失了神志,直到被拖去了蕲州,收养了你,精神才复原一些。你师祖言道,南程家始终没派人来接,她只得葬在北程家的碑林了……此后十七年,我一直避居玉女峰,不敢下山,自也不敢前来探望,却不知……这里原来是这么一副景象。”

他抚着木牌,嚎啕大哭。他在玉女峰上,虽也间歇发病或突然哭泣,但没有一次似这般悲切、悔恨,好像将憋聚了二十年的痴狂一并倾泻了出来,实是椎心泣血,孟修竹见他伤怀至此,也红了眼眶。

梁闻道直哭得胸腔中没了气,才断断续续地止下来,抽噎道:“你可曾听闻,‘女子无乡’?一个女子本来是有娘家的,可是她成婚后,便没有家了,只能随着丈夫,搬进一个新的家,而那个生她养她的地方,也便和她没多大干系了。对她来说,她是选择了陪我上积圣山,才没了家的——南程家早就退出江湖,一个跟江湖人走掉去参与武林争斗的女儿,自然也不会再认她了……于是她真的就只能待在堂兄弟这里,像个外人一般,寄居了十七年。”

“女子无乡,女子无乡……”孟修竹将这句话念了两遍,蓦地想起了叶长青:她死在新婚之夜,可她的父兄非但没将她的尸身带走,反而像丢个烫手山芋一般,扔在了任家的墓园——一个根本称不上是她丈夫的男子,他从前的师父那里。再不济,师娘尚且还与同姓亲族葬在了一处,可随着聂兴怀与任毅师徒决裂,叶长青在任家却还有位置吗?想到此处,不免为她不值。

梁闻道以袖擦泪,续道:“我本也是个无家的浪子,游戏人间近三十年,直至遇见了她,方知何处为家——你知道么?并不是你生在何地、长在何地,哪里就是家,而是看你此心安于何处……因而她死后,我除了回过一趟南程家负荆请罪,此后也便成了寄在玉女峰的空壳一副了。”

孟修竹有感于人世的蹉跎和深情,不禁热泪盈眶,垂首低泣。良久良久,才轻轻问道:“师父,咱们要带师娘一起走么?北程家一代一代地接下去,后人只会跟她越来越疏远。”

“昨晚我正是跟程见秋在聊这事。那老儿说,当时是烧掉了,将骨灰和泥土一起埋了,只存留了几块骨殖,放在了盒子里。只是不知,开墓掘坟,会不会惊扰到她?我将她撇在这里一十七年,她会不会怪我、不愿再见我?”他直直望着写着亡妻名字的木牌,喃喃自语,竟似痴了。

“不会的。咱们不是故意要打搅她的安宁,是要带她回家啊。况且您这十七年也是如此折磨,师娘若泉下有知,也只会心疼您的,怎么舍得怪您呢?”

这坟头简陋矮小,师徒二人没用工具,徒手清去地面上的一层薄雪,又挖开泥土,每一捧都小心翼翼,终于在日落时分挖出了一个小铁盒,里面共有五小块灰白色的骨殖。梁闻道轻轻抚摸着,眼中柔情满溢,又滑出连串的浊泪,口中喃喃道:“咱们回家啦”,不料已然哑声。他脱下外衫,将那几块未被烧化的白骨拾起,又捧了一抔墓土洒于其上,这才郑重其事地包裹起来。师徒俩又将坟墓重新理好,彼时斜阳淡照,透过密林间隙,将木牌连同这一片青山雪地都染成了浅红色。

梁闻道背着包裹,在空坟前驻足许久,直到红光渐褪,才叹道:“走罢。”

梁闻道在北程家赖着捱过了孟修竹思归掌发作的第四个晚上,即痛感最强的一个晚上,才动身告辞。

出了程家大宅的大红铜钉门,梁闻道才说:“咱们白天慢慢赶路,不用着急,等你彻底熬过了思归掌的发作之期,再出力追上。第一次是这般情状,我心里也就有了底啦,看来还是可控的。随着你功力渐长,往后只会痛得越来越轻——就算一辈子背上了这个枷锁,那也不用太过于担忧。”

孟修竹点头道:“师父为我如此费心,我更当好好练功、好好活着,绝不会步迟前辈的后尘,忍受不了便一剑自尽的。”

“闻道,慢走!”身后一人叫道。

师徒二人回转过来,却是程见秋和程之遥父子。程见秋携来一壶酒,递给梁闻道,“尘路难走,有酒傍身,总是个安慰。”

梁闻道转了转酒壶,洒脱一笑,“那可多谢了。”转身欲行。

程见秋道:“却不是叫你带走的。”赶上前来,又从他手中拿过了酒壶,扔掉封嘴,自己先咕嘟咕嘟喝了一半,才又递到他手里,道:“咱们都已老啦,你重入江湖,我却要自此远别、不见旧人了,这便是最后一顿把酒言欢。”

梁闻道笑看着他,也举起酒壶一饮而尽。两人手掌抵住壶身,顷刻间,那壶在两人内力相激下,从内部爆开,几乎碎成粉末,簌簌落在了雪地上。

两人一同仰天大笑,程之遥却见父亲腮边滚落了几滴眼泪,滑入了颏下长须中,隐而不见。

程见秋顿住了脚步,程之遥却将孟修竹拉到一边,悄声道:“那日谈起聂大哥,我情绪激动,请你勿怪。”挽起袖子,露出了手腕上所系的一枚狼牙,孟修竹立时认出了这是聂兴怀在方山篝火烤肉那晚赠予二人的。她将脖颈中自己的那颗掏出,因有笑方所加的一层银衣保护,色泽比程之遥手腕上的这颗洁白许多。

“我和聂大哥自小相识,怎忍见他万劫不复?如我当时也在江湖公审的摘星台,你那样做,我只会暗暗叫好——不过眼下都不重要了,咱们已注定分道而行:我往后居于室家,你此去山长水远,他则退隐无声,除了颂祝各自得偿所愿,实是没什么能说的了。”

“既如此,程兄,阖家安康。”

莫州的田野苍茫之上,梁、孟师徒如两粒随风吹起的芥子,负剑踏雪,径往江州拂屏镇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