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孤雁归 > 第3章 启程(一)

孤雁归 第3章 启程(一)

作者:顾海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25 10:30:21 来源:文学城

这几日家里都忙着收拾行李,阿茴自然是不用操心这般事的,皆因她有一位熨帖得很的大丫鬟潇湘,不光内外打理得当,更是忠心耿耿。

潇湘的爷爷是杨家的老仆林大宁,可以说是看着杨安平长大的,如今在杨家掌管厨房事宜,自家儿子则是杨家的大管家,孙女是三小姐的大丫鬟。

杨家早就把林家一口子当做了一家人,阿茴也视潇湘为大姐姐。阿茴眼见大家伙忙的不可开交,房里院里都没有落脚之处,本想帮忙抬箱笼,被潇湘一把抢过:“好祖宗,告别添乱了,你去外头玩吧!”

阿茴也知道自己毛手毛脚,干脆跨出院门找乐子去了。

杨家的奴仆个个手脚利落,收拾个行李出远门也不是什么难事,众人此次被打了措手不及皆因这召令回京的懿旨来得着实急了些。原来述职是在正月后的,但是明年适逢今上登基二十年,又遇上各国来朝进贡,礼部有人提议于年末举行宴席以彰显函朝恢宏国力。今上刚刚喜得麟儿,喜上心头,觉得此举甚好,遂下令驻守各处的将军将领一同进京。懿旨到了之后,算算时日也只有三五天时间收拾才能堪堪赶得上年末的宴席。

杨府这是个三进的院子,阿茴住在西厢房,大哥与二哥住在东厢房。阿茴穿过抄手游廊,慢慢踱到影壁处,就瞧见帮母亲掌管回春堂的钱大夫匆忙的身影。

阿茴小的时候就泡在回春堂里,听回春堂的伙计说钱大夫如今稀稀疏疏的胡子自己的功劳也不小,钱大夫每次瞧见阿茴胡子都不禁抖上两抖。

这钱大夫也是个妙人,不像正经大夫那每天坐堂,帮人看病也随着性子来,今天是帮妇人看,明天帮少儿看,后天可能就帮娇俏的小娘子看,其余病人皆交与众弟子。有时候兴致一上来,他带上鱼竿就往落河畔垂钓,也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更不管有没有鱼上钩,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阿茴觉得这老叟的脾气对头得很,当下叫住他:“老钱,我记得你上次说要去桃滩处找金丝莲,你找着了没有,让我也开开眼?”

金线莲生长在人迹罕至处于深山老林内,于调理身心大有益处,是历代皇室宗亲钟爱之物,一棵可值万钱。

钱大夫闻言胡子先是抖了两下:“三小姐别提了,老夫在林子里风餐露宿十余天,到头来反而让秋膘少了两斤,苦煞老夫也!”

阿茴闻言哈哈大笑,“莫怕莫怕,你好好将养着,下回我回来估计你的小瓜又回来啦!”

因钱大夫最贪零嘴儿,无肉不欢,又不时约上三两好友月下共酌,久而久之不可避免这膘就春夏秋冬皆可贴,阿茴就戏称钱大夫这圆鼓鼓的肚子为小瓜,钱大夫听了也不恼,摸着几根稀疏的胡子笑道:“三小姐这回回京路程来回少说两个月,也要在京城呆上月余,老钱我就在这帮三小姐照看那桂树下的玉壶春,等小姐回来我们就……”钱大夫做了个饮酒的动作。

阿茴应道:“那是自然!我听说京城里的鸡架也是一绝,鸡架洗干净之后晾好,加以花椒、姜、茱萸、胡椒、辣椒腌制五六个时辰,裹好粉后放置热油中滚一遍炸成金黄色,捞出后加上芽菜,听说入口香酥无比,想必配酒也是一绝。”

钱大夫闻言不禁咽了咽口水:“那可说好啦,阿茴可别忘了我这酒友,给我捎上一个。”一老一小在影壁处笑得奸/淫无比,大管家林正亮终于看不下去了,咳了一声:“钱大夫,夫人还在等着您呢!”钱大夫听了忙道:“阿茴你自耍去,你走那天我来送送你!”说完就和大管家往前厅去了。

阿茴辞了钱大夫后,就往兴盛坊去找阿陶。阿陶原名谢碧陶,父亲谢咏是父亲麾下的一名良将,四品平北将军,跟随杨安平戎马一生,是杨安平的得力干将,据说谢将军微跛的左腿就是淮水一战中为了护着敌军背后出其不意的一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这致命一击,所以说这谢咏和杨安平那是过了命的交情。

与阿茴不同的是,阿陶小时是与母亲在京中长大,十来岁时才同母亲杨氏来到这漠北城。所以阿茴小的时候最爱缠着阿陶与她说那京中趣闻。阿陶的祖父谢良是京中小有盛名的道士,尤擅卜卦和推算风水。阿陶耳濡目染之下也成了半个道士,逢初一十五就要斋戒沐浴焚香,羽花道袍莲花冠,用阿茴的话说一个月也就这两天像个人样。

阿陶一家就住在官府统一派放的屋舍里,但因这漠北城人少地多,官员人数也不算多,加之军中将领时常呆在营中,故而阿陶家虽不及自家大,但这二进的房子还是比较阔落的。

阿茴还未走到驻所,便听见阿陶和一名妇人的交谈声:“这宅子坐北朝南,是个极好的朝向,所谓大门朝南,子孙不寒;大门朝北,子孙受罪。采光也是不错的,只是你这祖宅和新房子接一起格局上略有冲突,用青砖写上“通天”,字朝天上,摆在两交之处,血光之灾便可化解。”

又听见一老妇人回道:“小道长所言极是,老妇回去这就照办,上回你与我媳妇用的符纸真够灵光,我媳妇两个月后就怀上啦!”

阿茴倚着脱了灰的老墙,瞧见阿陶笑得人模狗样地送那那穿着灰布麻衣的老妇人慢慢离去,这才上前做了一揖,:“谢道长今日又做善事啦?啧啧,想不到道长竟还有送子之能,想必回京之后会被诸府夫人踏烂门槛啊!”

阿陶闻言把手里的拂尘换了个边,笑道:”给我打住,这粱家娘子得以顺利受孕还得多亏你家的钱大夫呢!”

阿茴听了摸了摸下巴:“你这话有歧义啊。老钱听了估计想打人!”

两人嬉笑间进了正厅,只见厅前也摆满了大小箱笼,阿陶的母亲杨氏正在指点下人收拾,阿茴与杨氏见了礼后就就往后院去了。

“你们明天晌午便出发了么?”阿茴问道,阿陶颔首:“母亲身子刚好,须得比大队伍先出发几日,我们先行一步,父亲和你们一起出发,你们的脚程快,想必很快就可以追上我们。”

瞧见阿茴的青色圆领胡服腰间还缠着一条九节鞭,鞭头还有一条红绸带,阿陶便指着那条九节鞭问道:“你准备带着这鞭子上京去啊?寸步不离身的?”

这九节鞭以铁环串连九节金属短棍,周身通红,舞起来好不威风,是阿茴十四岁生辰是李彦兮所赠。

“自然是要带着的,想想也要有三月余不见阿彦呢,所谓睹物思人,带着这鞭子就如同阿彦在我身边一样。”

阿陶听了这话,不禁做了一个酸倒牙的动作:“人家这一个多月和你说过的话十个指头都数得过来,话说也是奇怪的很,从前也不见他如此啊。”

阿茴听了也不禁叹气:“谁说不是呢,一个多月前阿彦与我父兄在书房中不知道密聊了什么,出来之后阿彦就渐渐不同我讲话了,此次回京匆忙,也没有机会细细问他究竟发生了何事,不过来日方长,等我回来了好好问上一问便是。”言毕还摸了摸腰间的九节鞭。

阿陶听了点点头,阿茴看着阿陶这两年出落得越发别致,不由得调笑道:“我听说你在京中还有位打娘胎定下的未婚夫?此次回去该不会不回来了吧?”

阿陶斜了阿茴一眼:“不过是小时大人戏言罢了,连个信物都没有的,做不得真。”

阿茴还想接话,被阿陶一个抬手给爆栗的动作给止住了,嘟囔道:“还成日说我粗鲁,你还不是也一样?幸好有副好皮囊,不然也是个打光棍的主儿。”

这漠北城风沙大,日头也大,饶是阿茴得了母亲遗传的白皙皮肤和时常备着的各式养肤药膳,这些年来上蹿下跳没个正型也把皮肤折腾到介于白皙和小麦色之间,可这阿陶来了漠北城五六年竟好像没受到影响一样,脸儿白白的,一双桃花眼和眼眸下的一颗痣更是让她平添几分媚态,幸而得了谢咏一双英气的剑眉,生生把这媚态压了下去,端正时冷清得让人不敢轻易接近。

“不过......”谢碧陶停下往前走的步伐,轻轻地拽下身旁一朵盛着寒露的怏怏的梅花,“我应该会在京里待上一段时间,祖夫年纪大了,这些年越发没精神打理身边的庶务,想到太行山清修去了,我与他打理得当之后再回漠北。”

因谢家子嗣单薄,谢碧陶有颇有道根,故谢良就将她带在身边养直到其跟随父亲去了漠北,但是遇上要紧之事,谢良显然不把谢碧陶当做小女儿家,每每都要她帮衬上一二。

阿茴听了颔首道:“如此。听起来你回京后有得忙呢!”又嬉皮笑脸指着阿陶说:“你回京帮那些贵人们卜卦必然可以搜罗到许多小道消息,什么落魄书生携贵女私奔,孀居夫人红杏出墙......到时候可别忘了与我说说啊。”

阿陶闻言板着脸说:“咳!我可是很有职业道德的!”又对视一眼,绷不住和阿茴笑成一团。

好喜欢新文的封面,不如大家移步看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启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