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古人天天追我直播[古穿今] > 第7章 第七章

古人天天追我直播[古穿今] 第7章 第七章

作者:暮寒公子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11-21 13:00:25 来源:文学城

云归问出这个问题时,额外运用了一点交谈技巧。

再加上她能说出“秦汉时士人簪笔”这条有点冷门的历史知识,老教授自然以为,云归拥有良好的历史知识素养。她向自己打听的,一定是更深入的进阶知识。

有谁能想到呢,坐在他们眼前的这个女孩,其实连“出土”的意思都不知道。

没有着急探讨恒朝的历史,老教授先讲起了几件工作中的趣事。

“你们年轻人都对考古感兴趣,觉得这行特别神秘,是不是?其实,我们干的都是一些挖地的碎活儿。要做这份工作,需要一点热爱,一点耐心,还有很多的坚持不懈。像我上次去J城,挖中山郡王的3号坑,身边还带着三个实习的学生……”

云归安静地坐着,眼神认真地看向老教授,倾听着对方的小课堂。

少女细韧的腰身挺得笔直,仿佛一棵破土而出的芊芊修竹。

透过外表,没人能看出云归平静表象下的急切和期待。

比起老教授正在讲授的“出土”,她其实对“恒朝”的部分更感兴趣。

有关家乡的消息,或许已经近在咫尺。

但云归硬是沉住了气,端坐在椅子上,没有打断老教授的叙述节奏。

在年轻人中,对考古感兴趣的人很多,遇见了这个职业的,总会多问两句。

老教授对此习以为常,讲起考古过程中的奇妙经历,妙趣横生,如数家珍。

本来,“出土”只是云归打开话题的一个引子。她的心思都在恒朝上。

但在认真听了几耳朵后,云归的表情渐渐地微妙了起来。

等等,这个考古和出土,怎么听起来这么像是……这么像是……

这么像是把别人的陵墓给开了?!

云归抬手,压住自己的眼角,不让表情太过外露。

开坟掘墓之事,自古有之,不是什么新鲜传闻。

汉朝诸侯王室,就是因为陪葬的金玉太过丰厚,致使乱军攻入时,墓穴成为被盗的高发地。汉书云,“宗庙园陵皆发掘”,便是记录此事。

王侯公子的陵墓尚且如此,普通的富贵之家,墓穴被掘的现象只会更严重。

对于类似事件,官方和民间的态度,一向是坚决禁止。

恒朝以孝治天下。所以盗墓贼不被发现还好,一旦被发现,即便被坟墓后人当场打死,官府也不会严重处罚。

可现在,听这位老先生的意思,开坟已经变成一种可以公然讨论的话题了?

还是说,这个地方的皇帝和昔日的赤眉军首领一样,将开坟掘墓作为一项任务布置了下去?

云归心中疑惑,旁敲侧击地问了两句。很快,就得来老教授的大笑作为回应。

“哎呀,这么多年来,向我求证这方面知识的人,没有一千个,也有八百个了。”

老教授感慨地摇了摇头,取下眼镜擦了擦,重新架回鼻梁上。

“有些时候,我常常觉得,是不是我们的科普工作做得还不到位,才让大众把盗墓和考古混为一谈,甚至还有“官方盗墓”这种说法。

“不应该的,这两者完全不能同日而语啊。”

考古和盗墓,在最根本的目的上就截然不同。

盗墓是为了用非法的手段获取财物,考古则是为了保护和考证某段历史。

实际上,现今实行的考古原则,都不是“主动开坟”,而是“抢救性挖掘”。

——或是楼盘开采地基时,一铲子挖开了某个墓穴;又或是盗墓贼留下一地狼藉,考古工作者收到消息后迅速赶到现场,收拢已经被破坏得乱糟糟的烂摊子。

封闭了几百几千年的墓穴,一旦因意外被重新打开,空气重新流通,那些历史痕迹就将在风蚀之下失去原本的模样。

考古工作者必须加班加点,在第一时间对那些器皿、帛书、竹简进行保护和修复,再做上大量繁琐细碎的工作,才能让它变成博物馆里陈列的样子。

比起盗墓,两者根本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考古的工作细节,有些颠覆云归的既定印象。

但在老教授不疾不徐的讲述声里,她一直认真地凝神倾听,中途没有打断,也没有反驳。

直到对方的科普告一段落,云归才慢慢地、郑重地说:“我明白了,你们在做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

这工作风餐露宿、偏狭冷门,没有丰厚的回报,甚至会被很多人深深误解。

“我想请教一下,对您而言,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什么?”

听到这个纯粹到甚至有点天真的问题,老教授弯起眼睛,脸上浮现出浓浓的笑意。

当这个老人露出微笑时,原本饱经风霜的脸孔,也浮现出了一种重返青春似的神色。

他缓缓地说:“在我们过去的历史记载里,有王侯将相的详细列传,却很少以百姓作为主体。他们通常作为‘征发民夫三万’里的数字、‘青州尽屠、青水尽赤、泗河不流、亡者几十万计’中的亡者被提及。”

然而要想还原完整的历史风貌,那些曾经鲜活存在的芸芸众生,才是最无法忽视的一笔。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历史学者们只能从时人笔记、戏曲诗文中,还原那些普通百姓、普通市民的生活风貌。

而考古所挖掘出的物件,则作为佐证和拼图的一角,还原出那个时代的民俗和风尚。

就像是被云归辨认出的那片“饮墨”——

老教授含笑说:“我们考古,还原历史讳笔,推测王公故事,也看见曾经发生在日常生活里的一点一滴。”

而这,对于老教授而言,就已经是全部的意义。

*

如果换做别的古人在此,即使认同老教授的人文精神,价值观也没有这么容易被扭转。

但云归就没有这种烦恼。

可能是因为年轻,又或者是身为将门之女的缘故,云归对于鬼神坟茔之事看得很淡。

实际上,她想不看淡也不行。

这是因为,云家已经没有祖坟可以给人挖掘了。

天下之间,爱朝别人祖坟下手的,不仅有盗墓贼,还有敌军首领。

这不止是为了盗出陪葬品,聚敛钱财,充盈军费,更是为了削弱对方主将的士气。

当年,云归的太爷爷,也就是云归爷爷的爷爷,认晁公为明主。

云太爷爷击败了旧主梁州军。在他夺得了军事要地博望津后,无能狂怒的对方主将,反手就刨了一次云家的祖坟。

云家从此迁坟云州边城——也就是当时的云家军驻守之地。也算是另一种变相的祖坟随身携带。

但就在云归曾爷爷,即云归爷爷的父亲那一代,云老将军明明驻守边城二十三载,最后却因为卷入朝中政斗,在政令之下,被从云城调走。

朝廷派来接任的新太守是个草包,云老将军一走,边城就被匈奴人攻占。

这还不算,被云老将军拒之城下二十多年的匈奴人,对云家恨之入骨。刚一入城,就迫不及待地刨了云家的祖坟。

“……”

一个两个的,怎么都跟云家的祖坟过不去呢?!

建安城内,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云归的曾祖暴跳如雷,当朝狠狠地发了一顿脾气。

京都的这些纨绔子弟,一年内在穿戴上就花销万金,华衫美服从不上身第二次,衣服堪称日抛型。

而他们云家呢?在边关吃风喝沙不说,祖坟都成日刨型了!

更重要的是,边城失陷得容易,可若想夺回,又岂知要耗费多少心血?

云家几十年来铸就的边防、恒朝的良民百姓,就那样暴露在铁蹄和屠刀之下!

最终,云老将军还是重整旗鼓,夺回了边城驻地。

但或许是受此事影响,曾爷爷过世时留下遗嘱,言明自己不入祖坟,云家子孙也不再划治祖坟。

他死以后,找个山清水秀之地入棺下葬,只让亲近之人知道,聊表祭奠,也就是了。

在边城,老百姓间有句土话,叫做“死不死,谁家孩子呢”。

这话的意思大概是,反正死的不是我家孩子。

现在,云归的心理状态也有点类似之处——刨不刨,谁家祖坟呢。

反正,他们云家已经没祖坟了。

可见古人虽然没有“躺平”这个词语,却能无师自通躺平的精神。人类,果然是由同一群猴子进化而来。

现在,比起祖坟不祖坟的,云归更关注另一件事。

——须知,出土便是考古挖掘先人陵墓。

那么,“恒朝出土”的意思岂不就是……

难道说,现在已经是……

不会吧,她中箭昏死,倒在了袁家的大门前,总不能一转眼就来到、来到……

云归脸色隐隐发白,但还是克制住了自己。她站起来,双手在背后握拳,口吻听起来却非常平静。

带着三分藏而不露的忐忑,云归艰涩地问道:“您手里的这件‘饮墨’,可是从恒朝古墓中挖掘出来的?”

老教授上了年纪,眼睛昏花,竟也没注意到云归脸色不对。

“是啊,最新的394坑嘛。”

“那恒朝……”

这一刻,云归不止脸色发白,就连嘴唇也失去了全部血色。

她喃喃道:“恒朝,又是怎么回事?”

老教授乐呵呵地,用慈爱的眼神看着云归。

“小姑娘是在考我吗,恒朝是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的朝代。这么简单的答案,可不能算是一个问题啊。”

“!!!”

天崩地裂,也不过如此。

霎时间,仿佛有千百面铜钹在脑海中齐齐作响,云归神魂俱震,不能自已,一下子坐倒在身后的椅子上。

自从来到这个地方起,云归一直为这个国度的强大和富饶感到惊叹。

可她从来没有想过,原来此处仍是她的故土,只是时间已经飞渡到近两千年以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七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