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人看我做历史考研真题 > 第4章 第 4 章

古人看我做历史考研真题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向学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25 00:17:31 来源:文学城

【又一个众所周知,汉承秦制,大家也不会傻傻的觉得汉朝制度和秦朝相同,尤其是到了汉武帝时候,许多耳熟能详的汉朝制度都是从汉武帝开始的,比如刺史制度和司隶校尉。】

秦,前221年(始皇帝元年)。

嬴政用食指轻叩桌子,无声叹息。

天幕不可控,但不能否认的是天幕的到来于他于大秦而言都是利大于弊的。近几年随着领土扩大,他越发感到吃力,他知道秦要变,但怎么变如何变还要慢慢摸索。想来在他有生之年没有找到一条适合大秦的正确的道路,所以大秦才会在短短时间覆灭。

汉承秦制,汉承秦制啊!

嬴政握紧拳头,他不甘,他不服气。凭什么那个所谓的汉朝继承了大秦的制度可以延续下去,而大秦不能?他要从其中寻找思路,让大秦薪火传万年。

汉,前129年(元光六年)。

刘彻坐直身体听东方辰说话,边听边点头。大汉建国近七十年,许多制度都不再适用,包括治国观念,完善或设立几个职位没什么大不了的。

刘彻骄傲,真不愧是他,哪怕这个时候的他根本没有设立司隶校尉,不过没关系,顾名思义,在司隶设立的负责监察地方的校尉嘛,以后的他能设,现在的他也能设。

[眼熟的陌生词~]

[三国里的高频职位]

[曹老板担任过兖州刺史和司隶校尉]

【是的,司隶校尉就是那个曹操、袁绍、张飞、诸葛亮都担任的职位。】

东汉,200年(建安五年)。

天幕的出现并没有对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决战产生太大影响,袁绍带着八百骑兵北逃,这一战的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袁绍英雄末路,垂泪哀嚎,他曾担任过司隶校尉啊,那时的他有多么意气风发,而不像如今惶惶不可终日似丧家之狗一般。

曹操和心爱的谋士们一起坐在营帐中观赏天幕,这神奇的天幕出现的正是时候,当时袁绍败逃的消息传来,群情振奋,天幕碎裂时令人惶恐,但从天幕溢出来的白光足以弥补那一呼吸的惊慌失措。

曹操和他的谋士们多多少少都获得了一大团,被白光浸润后精神振奋、疲惫全消,就连在战场上受的伤都痊愈了不少,伤兵营里的兵士们也因此受益,重伤员中有八成都转为了可治愈的轻伤。所以哪怕之后分析出那自称小辰的女郎是后世之人,他们也认为天幕是上天的赏赐。

曹操轻抚胡须,颇为疑惑:“袁本初确实担任过司隶校尉,操亦然,那张翼德随刘玄德不知所踪,但其人威猛无敌、粗豪直爽,之后任此职也不无可能,但吾不曾闻诸葛亮之名。”

荀彧微微一笑:“应出自琅琊诸葛氏,其祖诸葛丰曾在元帝时担任过司隶校尉。”

主臣二人都没有去深究其中意味。司隶校尉权力过大,曹操不可能将这个职位交给外人。而张飞对刘备忠心耿耿,在曹操任下,他成为司隶校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诸葛亮倒是不足为惧,紧要程度得看是否能寻到此人。若是寻不到还好,他们能力再大也不能越过时空到未来探一究竟;若是能寻到么,自然就不太好说了。

远在南阳隆中的诸葛亮皱起了眉头,没有一丝被天幕提到的欢喜。这乱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

【这个职位确实是地方监察制度的一部分哦,不过它在专门纠察三辅三河和弘农七郡外,还能纠察三公以外的京师百官呢,权利很大。我当时看到这个职位的职权后就觉得它大的有些离谱了。但设置司隶校尉的人可是那个喜欢一个人就为他新开辟一个职位的猪猪呐,再看时间,发猪瘟的巫蛊之祸时期,怪不得脑子不清醒了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确实诶吃丹药吃多了吧]

[封建迷信害人呐,猪猪需要一点科普知识]

汉,前129年(元光六年)。

刘彻拍案而起,这天幕上的人在胡说些什么?

想到前面东方辰说的那个“刘猪猪”,刘彻的脸已经黑得不成样子。亏他还以为后世之人借猪夸赞他有龙象,原来尽是嘲讽之意,什么“发猪瘟”!更糟糕的是,全天下人都看到了。

卫青闭口不言,心下思索着“巫蛊之祸”和“丹药”。陛下现在已经颇为信重齐鲁方士,但那巫蛊乃是南越邪术……卫青打了个冷颤。

【需要注意的是,汉朝的监察制度发生过多次变化,最主要的有三次。第一次就是汉武帝时期,当时国家的政策从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向有为转变,国家制度也随之变化,州刺史和司隶校尉由此诞生——刺史是州刺史的简称哦,二者是一回事,可不要像当初的小辰一样认为州刺史是刺史的上级呢。】

[明白,州刺史不是刺史上级]

[明白,州刺史是刺史上级]

[明白,刘彘是刘彻的上级]

[明白,刘彘就是刘彻]

汉,前198年(高祖9年)。

刘邦没有针对刘彻的行为发表什么意见,君王么,犯点错误又怎么了?那可是驱逐匈奴的刘家人!他只觉得这天幕极其有趣。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刺史,只是没有形成制度,刘邦也不欲改变,刺史制度听起来是个好制度,但放在现在不合适。

弹幕非常有趣,东方辰无声一笑。

【额,过程有些离谱,但结论正确。《汉武故事》的作者放在当今一定是一名优秀的花边八卦作者,开局一根笔,内容全靠编,刘彻风评被害。我猜《汉武故事》的作者都没想到他编的内容传着传着被人当成了正史。】

弹幕密密麻麻飞一般地划过。

[实不相瞒,我得知真相后依然觉得这是真的]

[我也]

[金屋藏娇刘猪猪啊!]

[猪猪小时候被长公主刘嫖抱着问想不想娶媳妇儿,猪猪说想,刘嫖指着边上的上百个宫女问猪猪行不行,猪猪都不要;刘嫖又问她的女儿阿娇行不行,猪猪说如果娶了阿娇当媳妇儿,他就造一个金屋子把阿娇藏起来。从此,史书上没有姓名的陈皇后变成了陈阿娇。]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觉得挺离谱的,野史还说刘彻是靠刘嫖坐上皇位的呢]

[可是真的好真啊!]

汉,前129年(元光六年)。

刘彻气急败坏,那《汉武故事》怎么净瞎说?他不曾,他没有!他明明是皇考选中成为太子名正言顺登上皇位的,瞎造什么谣?

【不怪大家觉得真,实在是作者写的太真了。】

【先说刘彘这个小名,据传刘彻出生时,他爹刘启梦到了一只小猪,就给这个孩子起名为彘。梦不梦的大家不知道真假,但汉景帝刘启墓里有许多陶猪,刘彻的茂陵里也有很多小猪,刘彻名为刘彘,这不就实锤了?】

汉,公元前148年(汉景帝中元二年)。

刚刚为未来摸不着影的巫蛊之祸教育了太子一番的刘启沉默了。对于墓葬的事情刘启都不想说什么了,再差也差不过那个头盖骨被做成酒杯的宋朝皇帝。猪代表吉祥、财富、勇猛,在墓葬里放几个猪俑没什么大不了吧?后人为何鄙薄可爱的猪猪呢?两千多年的代沟就是这么大。

不过他没给彻儿起个“彘儿”的小名,还有嫖姊并没有一个名叫阿娇的女儿,可见那《汉武故事》皆是胡言乱语罢了。可书名既然为《汉武故事》,此时肯定寻不到书的作者,刘启有些气闷,皇室之事怎能瞎编乱造?

稚嫩的太子刘彻悄悄松了口气,还好阿父不准备给他起名叫彘儿,先前不知道后世对彘的嘲讽还好,现在知道了他可不乐意。

东方辰说的正上头,【再来说金屋藏娇,这个疑点太多,不知道的可以上网去搜。这个故事可信度高一是因为刘彻即位后急于做出一番事业却被窦太后拍了回去——总之他皇位不稳——我不知道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反正大家都这样说;二是那句“吾可三日不食,但不可一日无妇”的鬼畜宣言。】

汉武帝之前的人各种表情失控,天呐,那刘彘究竟是个怎么样的皇帝呀?

汉武帝时期。

各个年轻时期的刘彻都黑着一张脸,这什么狗屁宣言。就算他喜好美色,也不会说出这么这么……的话。

成熟的刘彻们显然继承了老刘家的流氓劲儿,听到这句话后还赞同地点点头,还记下来欲要找人品鉴。

【其实这句话也是出自《汉武故事》。】

[我还真不知道]

[嗯?我觉得刘彻说过这句话,指指点点.jpg]

[肯定说过]

刘彻们暴怒,别让他知道这该死的《汉武故事》是谁写的!

卫青沉默。

“武”是谥号,想必陛下有生之年不可能找到那个人的。

刘彻也意识到了这一事实,暴怒的同时又有些恼羞成怒。

卫青有些忧心,陛下的脾气……唉,未来该当如何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