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故人江海别 > 第3章 第三章

故人江海别 第3章 第三章

作者:多多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12 14:31:35 来源:文学城

一晃就到了万康二十四年入冬,顾瑜十岁了。顾琼已然十二,顾琅十四。

十年时光,顾瑜已经慢慢适应了顾家的生活。后来她也知道了,她在江沅被害的同时,转生成为了顾瑜。

顾宣霖是八品县丞,家中有二名柴薪皂隶做杂活,一名马夫,这些都不需要自己出钱,是官中养着。家中自己的奴婢,一共四五个丫鬟,伺候女眷,一个小厮伺候顾宣霖。两处田庄都有自己的庄头,庄头李旺家的在府里做厨娘,庄头吴瑞家的管着家里的杂事。

如今顾家住的地方是离县衙一条街的县丞小院子,这院子也是官中的。一共三进,还有一排倒座和后罩房,家里人少,这屋子也是够的。

顾家的两处田庄,一处在吴兴县郊,是小方氏成亲时的陪嫁,有五十亩水田,每亩原产粮三百斤左右一季,打成细粮大约只有一半。这田里的粮,一半交给顾家作为田租,基本只够田庄和府里的嚼用,多不了多少。另一处田庄在高邮县顾家老家。那处有四十亩水田,因着顾老太太只有顾宣霖一个儿子,顾老太爷死的又早,族里多分了些给他们孤儿寡母,这些田产一年大约有二十两进项。另外还有一片山林,是顾宣霖做了县丞后置办的产业。

小方氏出嫁时另陪了处苏州府的铺子,卖些家酿酒,每年也有百十两进项。这笔钱小方氏和顾宣霖商量后尽数收了起来,留作以后儿女们娶亲出嫁的花销。

方家当时一心想把小方氏塞给顾宣霖,自然是多多的陪送嫁妆。这些产业按理说以后都该给顾瑜,但是小方氏真心疼爱顾琅和顾琼,毕竟是亲姐的骨血,两个孩子也早早的将小方氏当作自己的亲娘。

刚刚成为顾瑜时,江沅听着小方氏跟家里的管事算账,足足崩溃好久才接受了锦衣玉食变精打细算的事实。她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八品官职,一年只有四十两的年俸,虽说柴薪皂隶和马夫的钱不用自己花,官服和笔墨费也是官中供给,这年俸依然低得出乎想象。

一块祥云斋的墨,都要三两呢,顾宣霖的年俸大概只够江沅闺中一月的花销。别说酿酒制香,马球双陆,顾家几乎只供得起顾琅在书院中念书,三个女儿,只在家跟着小方氏管账理家,做做女红。

原本看着小方氏对管姨娘横眉冷对,顾瑜多少觉得有点无趣,毕竟和妾计较,只会掉了主母的身份。

可是了解了家里的情况,顾瑜心里哀叹,家里状况,养个妾,着实费力。

顾家家底实在太薄了些。顾宣霖的同僚李谦李县丞,虽俸禄一样,但他家据说在徽州有良田三百亩,家中还经营着两家布庄,家里的女眷光鲜靓丽,后屋养着数匹好马。

家里境况谈不上好,自然一点子小事儿也有争吵。因着养不起针线娘子,每年冬夏裁衣时,小方氏从外头请针线娘子入府做衣裳。

小方氏这些年管着家事,最会精打细算。给顾老太太,顾宣霖,自己每人做四身冬衣,顾老太太斗篷还是五年前所制,又加了件银鼠皮的。几个孩子正在长身体,去年的衣裳今年是穿不了的,每人也是两身。管姨娘和家里的丫头婆子每人一身冬衣。

两个针线娘子忙活了十来天,总算把冬衣做完了。

顾瑜见那衣裳,领口绣了密密的桃花纹,棉絮得厚厚的,用的也是上好的细棉布,可见不曾偷工减料。只是两身衣裳,去年的也不好穿了,要是碰上阴雨天,便有些愁人。

从前的江沅,活在锦绣堆里,家里丫头也是绫罗绸缎,簪金戴银,从没想过生活需如此勤俭。

顾宣霖尚有一官半职,普通人家更是艰难了。

“来,琼儿,试试这个。”小方氏从扣儿手里接过一顶银鼠皮小帽,边沿细细镶了小米珠:“老太太的斗篷,多了些料子,给你做了小帽,今年风大,仔细冻坏了耳朵。”

小皮帽带在顾琼头上,衬着她雪白的肌肤,像画中人。一双水灵灵的眼睛,温柔依恋的看着小方氏。

小方氏手轻轻一颤。年岁见长,顾琼出落的越发光彩照人。小方氏有时候只是奇怪,她的长姐并不是十里八乡闻名的大美人,胜在秀美温柔。顾宣霖倒是一表人才。夫妻俩怎就生出这样无双的美人。

年年县里庙会,总会请上顾琼。前几年是扮作神仙童女,今年扮作小观音,引得半大的小子们一路跟着游街,起哄个没完。

顾琼不光有面容娇美,性子也随了姐姐,女红出众,心思细腻,侍奉长辈无不尽心。老太太自然是偏爱长孙,但也对顾琼青眼有加。上好的银鼠皮,除了给顾琅做了一对护膝,便想着顾琼了。

相比之下,顾瑜只能算清丽,性子更是大大咧咧,常常不服管教,让小方氏操碎了心。

“真好看,姐姐给我也试试。” 管氏生的女儿顾瑛今年也七八岁了,眼巴巴的瞅着顾琼。平日里小方氏自不会短她的吃穿,只是好东西却也轮不上。

顾瑛眼睛睁得圆圆的,并不敢说也想要,像只可怜讨食吃的小猫咪。

“来,瑛儿戴着也好看。” 顾琼温柔的给顾瑛扶正皮帽,只是太大,把妹妹一双圆溜溜的眼睛都遮住了。

看着铜镜中自己奇奇怪怪的样子,顾瑛也咯咯笑起来。

小方氏微笑着拿出三只银鼠皮小荷包:“料子自然不够再做帽子或是围脖了,多的一点子也别浪费。喏,一人一个。”

顾瑛赶紧凑上来,一拿到便急匆匆的系到腰间。这鼠皮的小荷包真软哪,还坠着青色的玉坠子,顾瑛爱不释手的摸了又摸。

顾琼和顾瑜看着露出真心笑容的顾瑛,对视一眼。对方眼中,都有一丝怜惜。

顾宣霖挑了帘子进来的时候,正看到这其乐融融的一幕。

他微笑着,心里竟也有一丝满足。小方氏让丫头把孩子们带下去,亲手端了刚沏好的茶:“老爷在衙门定是用过饭了,喝口茶歇歇吧。”

顾宣霖微微喝了一口,茶浓淡适口,温度也正好。这些年,他看着小方氏勤俭持家,侍奉母亲,照顾几个儿女,并无特别偏私,尤是宠爱大方氏所出的两个孩子。他心里虽无多少爱意,却也是敬重妻子的。

这几年,家里再没有孩子出生。他心里着急,常常宿在小方氏房里。

“我今日让三宝去了书院,给琅哥儿送了新制的冬衣,碳也捎了五斤去,让哥儿安心念书。”

“还是乐仪你多费心。知县家老太太初八做寿,礼备齐了么?”

“下午已经送了八色果品过去,并一卷手抄经。陈老太太诚心礼佛,当是喜欢的。”

“甚好。前日庄上送来的野味,也一并送去吧,算是点子心意。”

“听老爷的。说起庄子上这次送来的田租和孝敬,今年收成甚好。也亏了瑜姐儿帮我理账,她小小的一个人,竟是很长于算术。”

“也是夫人教导的好。只是瑜儿性子甚野,不如琼儿温顺,你可得好好看着她.......”

第二日一早,几个女孩子在小方氏东屋里吃早饭。顾家早饭向来简单,只有炖的稠稠的粟米粥,和几样甜咸果子。

今日有顾瑛喜爱的山楂糕,她却看也不看,只把脸埋在粥碗里。

顾琼细心,一眼便看到她右颊上两三缕红痕。

“这是怎么了?” 她爱怜的轻抚顾瑛圆圆的小脸,这个年龄的女孩儿,脸蛋娇娇软软,轻轻一捏便会有红痕。

顾瑛不说话,一滴小水珠掉进池塘,碗里泛出小小的涟漪。

昨日她叽叽喳喳地回到房里,像一只快乐的小鸟,献宝一样地向管姨娘展示了她新得的小荷包。管姨娘却生起气来,掐着她的脸骂眼皮子浅,还把小荷包剪烂了。

顾琼又给顾瑛的碗里夹了一块小小的山楂糕,抚了抚她的发髻。

可惜了,顾瑛是个好孩子,只是小方式并不想养她,管姨娘也未曾好好教导她。

顾瑜见状,扯下自己的荷包,塞在顾瑛手上。顾瑛一时竟有些呆住了。

顾瑜对这些小玩意儿满不在乎。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今天是初十,每月逢十,小方氏都要去庄子上理账。父亲则一定会在衙门里。

顾瑜套上丫鬟的布裙,找块手帕包了头发,从角门溜了出去,像个寻常人家出来采买的丫头。

吴兴县是个邻水而建的小县城,物产颇丰,也算得上富庶,一条通向运河的横浦河穿城而过。顾瑜转过几个弯,就到了吴兴县东西主街马市街,街头的大盛兴是吴兴最大的酒楼。楼下散座,喝茶餐食均有,楼上还有雅舍。最重要的是,这里是吴兴的消息中心,常年有说书人,品讲时兴故事。

距离江沅成为顾瑜已经十年了。头几年,她什么也做不了,这一年来,只要有机会,她都会来这里,喝碗粗茶,从说书人夸张的言辞和南来北往的商客中分辨一点她想听到的消息。

这些年,她时常梦到那个悬崖,被抛下后失重的恐惧,牢牢缠住了她,从噩梦中醒来,她几乎无法呼吸。

顾瑜时常想,若是不能知道真相,只怕此生也无法安眠。

“豆儿姐姐,您来啦,还来碗茶,上碟子豆糕?” 跑堂的伙计见了她,熟练的堆起笑,招呼这位县丞府上的“丫鬟”。

顾瑜找了个僻静角落坐着,等了一盏茶功夫,说书人赵老爷子就来了。

“各位客官,过了年节,朝廷最大的事儿是什么?当然是选秀了。本朝惯例,三年一选,但今年,又格外不同喽。”

本朝并不禁止民间议论,当朝天子更称“当纳天下言”。顾瑜竖起耳朵。

“咱们圣人,最操心的是什么?定是要抱孙子呀。这不,宫里已经颁下御旨,此次选秀,不为充实后宫,乃是为宗室选贤德之人。说是宗室,大家都是明眼儿人,这是要给太子殿下选娘娘啦。”

“呵。”底下有人怪声怪气的说:“跟谁不知道似的,选多少娘娘,也不一定顶事儿啊。”

顾瑜只觉得今日茶水微微苦涩。

她还是江沅时,她的长姐江凌和太子青梅竹马,一及笄就被册封为太子妃,舆入东宫,何等风光。江家更是烈火烹油,在朝中风头,一时无两。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太子成亲后,数年无子。

刚开始的一两年,大家还勉强坐得住,期盼一个名正言顺的嫡子。太子与长姐,感情甚笃,誓要一生一世一双人。

可是,第二年,第三年,时间一天天过去,长姐的肚子毫无动静。逢年节,江沅和母亲福宁县主入宫拜见,长姐的笑容越发勉强。

等到江沅出嫁,东宫已经纳了数个美妾。

江沅出事前半年,东宫终于有个美人有孕。圣上大喜,立马提拔了她的父兄,只是才五个月不到便小产了。

这么些年下来,太子一直无嗣,侥幸生下的两个孩子也早早夭折。民间的传闻,也从议论太子妃无子善妒,到暗暗揣测太子无能。

这次大张旗鼓的选秀,等于把这层遮羞布硬生生扯了下来。

太子若是无后,日后就算登基称帝又能如何?京中定然早就人心浮动,太子和江家若是还压得住场面,绝不会任由这道御令弄得天下皆知。

或者,江家也已经放弃了吗?

茶楼里议论纷纷,全是嘈杂的人声。

“这选秀,一看就不是好事,让京都那些尊贵的小姐们去选罢了,别拉扯我们这的好姑娘,跟谁稀罕似的。”

“嘁,这选秀岂是想去就能去的?本朝规矩,要上数五代清白人家,还要州府举荐呢。娘娘岂是随便就能当得?”

顾瑜不想再听,桌上留下五文钱后,悄悄的走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