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故人江海别 >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故人江海别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作者:多多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2 01:40:05 来源:文学城

迷迷糊糊的,顾瑜以为自己睡了很久很久,实际上等她醒来,发现锅中的热水尚温,时间最多过去了一个时辰。

她赶紧转头去查看江寄宁,他呼吸平稳,脸上虽然仍有潮红之色,热度却慢慢退了下来。大约是身子骨好,年纪又轻,伤口虽深,但匕首可能被肋骨挡了一下,并未刺到最致命之处。

她放下心来,看来,他一时半会没有性命之忧,一旦松了这口气,顾瑜立刻感觉到饥肠辘辘,胃中疼痛,她已经一整天没有吃任何食物了。

床下的米缸一粒粮食也无,屋檐下只有空悬的铁钩,想来猎户已经许久未至。

顾瑜想站起来,出去寻觅一番,只是脚一触地,钻心的疼,一下子竟然没有站起来,歪倒在一侧。她撕开一块布料,浸在热水中洗净了,咬牙将泥水擦净,这才看到左脚脚心,有一处三寸长的伤口,想来是被石头等尖锐之物划伤,除此之外,其他小伤口大约也有五六处,都已经泡的发白红肿,皮肉翻卷开来。

顾瑜带的药并不多,只有一只小瓷瓶里是外伤之药,江寄宁的药包里也只有内服的丸药。她估量了下,药粉大约够再给江寄宁换上两三次,没有多余,因此只得在最大的伤口上敷了薄薄一层药,又撕了裙子的布料,严严实实的把整个左脚裹起来,至于其他的小伤口,只好由它们去了。

现如今,弄点吃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否则,追兵还未到,他们两个可能会先病饿致死。

江寄宁从昏迷中慢慢醒来,第一眼,模模糊糊看到的,就是千疮百孔的茅草屋顶,好在雨已经停了。挣扎着从草榻上半支起身体,胸口的闷痛让他几乎无法坐起,缓缓又躺了回去。他微微喘着气,喉咙口犹如火灼一般疼痛。

一路上,他并不是毫无知觉。中途,不知是因为雨水,还是颠簸,他稀里糊涂的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躺在一辆板车的柴草上,身上用树枝和衣裳,支了一个简单的帐篷,雨淅淅沥沥的,浸透了衣裳,滴在他脸上。

他抬起头,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死死的拽着牲口的缰绳,在泥地里艰难的往前走。她只穿着里衣,早就全身湿透了,肩膀绷的紧紧的,每走一步,都喘着粗气,好像随时都会倒在路上。他挣扎着想起来,却无法起身,慢慢的又晕死过去。

顾瑜人呢?这是哪里?

屋子里生过火,碳里还有余烬未灭,一只破旧的铁锅里还有水。应该是顾瑜找到了这个废弃的屋子,将他安置下来。

“哎,你醒啦,太好了。”一把沙哑的声音传来,顾瑜推开茅草屋那摇摇欲坠的门扇,一瘸一拐的走进来,蹲下身子把炭火又吹了吹旺,笑道:“咱们运气好,后头有个小溪,竟然被我抓到了鱼,咱们可算有东西吃了。”

她用江寄宁贴身的匕首,削尖了许多树枝,废了好大的力气,才扎到一条鲫鱼,又从一块朝阳的野地里,挖了些野菜。菌子什么的,她不敢动,深怕没饿晕,先被毒倒了。

江寄宁瞧着她,蓬头垢面,一脸憔悴之色,脸上只剩两个黑眼圈了,一身衣裳大概是撕做它用,单薄的里衣已经是破破烂烂,泥污满身,她光着伤痕累累的右脚,左脚用布条包了起来。一个好好的官家小姐,此时和路边的逃荒人也不差什么了。

“你还好吗?是不是受了伤?”沉默了一会儿,江寄宁开口道。一开口,他才发现自己的嗓子,像破旧的风箱一般嘶哑,说一句话都疼的难以忍受。

“还好,都是皮外伤,不打紧的。你快帮我看看,这野菜能吃么?”

顾瑜把用茅草扎成一串的野菜摊开,略微有些羞赧:“我只看过《山居杂记》,实在是有点分辨不出来,只好把看着能吃的,都挖了一点。”

她形容如此狼狈,江寄宁心中触动,一句感谢之语尚未说出,看见这乱糟糟的野菜,一时间也有些发懵,他是豪门世家娇养大的公子,哪里认识这个。

看他并不答话,微微有些窘色,顾瑜也反应过来,笑了笑,心道自己真是发了昏。她先把在溪水边清理过的鱼煮进锅里,然后又将江寄宁扶起,靠在一侧,试了试他的额头:“太好了,不算很烧,你也算十分命大了。”

江寄宁想笑一笑,只是他还是虚弱,这笑容看着也有些苦涩了:“此次,是江某拖累了姑娘。若能平安,江某定会报答姑娘的恩情。”

他直视着顾瑜清亮的眼睛,终于把这句话说出来。

顾瑜似乎是没有听出什么,只道:“现在还说什么谢不谢的。这里看起来也不甚安全,咱们休息一晚,缓一缓,再往山里走走才好。”

江寄宁微微点头,他看了一眼顾瑜布满伤口的脚,从怀中取出装丸药的碧玉匣子递了上去:“这是保心丹,吃一丸吧。”

顾瑜知道这个,这是太医院钱院正的得意之作,光配齐材料,一丸便要百金之数,江寄宁受了这么重的伤,若不是服下此药,此时定是凶多吉少了。

碧玉匣中,只剩一丸了。

“我这都是皮外伤,这么金贵的东西,你再吃一颗吧。虽说现在是退烧了,只怕要再发起来。”顾瑜把脚往裙下缩了缩,只是裙子已经破烂,完全盖不住脚面。

像是要缓解尴尬似的,她转头盯着铁锅里咕嘟嘟翻滚的鱼汤,眼看着差不多了,拿了两只豁着口子的粗陶碗,倒了些出来,捧给江寄宁:“你先喝点汤垫垫,胃饿太久了,不能直接吃肉。”又给自己倒了一碗,也不嫌烫,略微吹一吹,喝了一口。汤没油没盐,一股子鱼腥味,顾瑜却像是没感觉似的,全都咽了下去。

江寄宁也是饿狠了,喝了几口,只觉得胃中更是火烧火燎的饥饿。顾瑜见他喝完了汤,赶紧把鱼捞了出来给他:“快把鱼吃了吧,你伤口太大,得好好补补。”一边说着,一边又把野菜囫囵全丢进汤锅里:“管他什么菜呢,总归不会是有毒的吧。”

江寄宁看着碗里的鱼,他没有再推辞,此时此刻,任何推辞都显得格外矫情。他必须快点好起来,才能不成为他的累赘。

野菜果然采的不算好,有几颗,带着微微的苦涩味道。

江寄宁吃了鱼,又默默咽下碗里的野菜,他似是想起什么,轻声道:“听说灾情最严重的黟县,树皮野草尽数被灾民挖尽,最后只得去吃观音土,胀死者众。”

顾瑜听他说起此事,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其实你此去大兴,并不是要拿住仓司的把柄。或者说,因圣上派遣巡查御史,仓司早有准备,你必然也找不到任何把柄。”

“但是,你发现宜春粮仓,因不涉及赈灾调运,漏洞暂时无人补上。所以霍大人留在苏州,表面是调配赈灾物资,实则吸引众人注意,而你,说是去往大兴,实则转道去往宜春取证。”

“你同意带着我,是为了造成你会去往吴兴的假象。但是,从一开始,你就没打算去吴兴。”

“拿到了宜春的证据,你也并不打算继续查下去。两浙路的官场盘根错节,只凭借你和霍大人,撬不动。你只想用宜春的把柄,让仓司答应,开仓放粮,对吗?”

顾瑜一口气说完,静静的看着他。他几乎就要成功了,这批粮,可以拯救许多人的性命。

江寄宁面色平静,他没有否认,沙哑着声音接上她的话:“可惜,千算万算,没有算到,细作就在自己身边。”

御史台专门用来传密信的飞鸽带来消息,官道上有埋伏,因而他才临时改走水道,最后,落入那些人的网中。此刻,只怕除了他和顾瑜,其他人都已经丧命。

顾瑜知道张恒之事,必然让他痛心,但她仍然要问:“无论如何,你已经提前将证据传出去了,对么?”有了证据,这一切就不算白费。

“是,但是若我们一行人均遇水匪身死,那么这些证据,就有另外无数种理由,可以开脱。”

顾瑜心里沉沉的,她继续问道:“你为何如此肯定,宜春县有问题?”从成舫的反应可以看出,此事确在他意料之外。

江寄宁道:“宜春户房的陈易,是冯鹤之母家的远亲,因为冯鹤之的母亲曾经改嫁过两次,这层关系很难发觉,我也是偶尔得知。光是此事,本也不算什么证据,但他一个小小的户书,去年女儿嫁到江宁,竟然陪嫁了半条街的铺子,此等财力,绝非好好当官能挣下的产业。”

顾瑜微微叹息一声,心知江寄宁说得没错:“当真是,人为财死。”

她勉强站起,收拾了锅碗,又烧了些热水,把炭火拨旺一些:“山里夜间甚凉,可不能再风寒了。”

江寄宁看着她拖着一条伤腿,四处忙碌,心下担忧。他脱下身上的外袍,双手递上:“顾姑娘,权且先用此衣挡寒吧,此衣污陋,但是此时,也聊胜于无。”

顾瑜并未推辞,接过来裹在身上,她找了些干稻草铺在草榻边,躺了下去。他们都需要恢复些体力,应付明日可能发生的状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