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孤灯不明 > 第12章 第 12 章

孤灯不明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久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02 07:38:14 来源:文学城

永王府的位置极佳,就在兴庆宫西胜业坊中。

自永王府北门不行,不肖半刻,便是千古第一楼,花萼相辉楼。

“开元二年宁王殿下奉献兴庆坊为离宫,圣人为彰兄弟情谊,才建了花萼相辉楼,取花萼相托,兄友弟恭之意,”永王妃牵了李舒的手,两人慢悠悠走着。

八月十五。

永王早早被召进宫,文武官员也恭候在兴庆宫内朝见皇帝,后妃公主等女眷,都等到了晚上才出发,她们只需参加晚上的赏月宴。

“看来宁王殿下在圣人心中分量极重,”李舒抬头欣赏身旁极其宏伟的高楼。从前晚上惯不出门的,只在白天看到过,却没了此时被灯火映衬下的辉煌之美了。

“才不是,”倩悦笑着低声对她道,“从前花萼相辉楼与勤政务本楼制式相似,都是简朴庄重的样式。前些年扩建,那帮蛀虫只想着怎样从中捞油水,圣人也不加节制——终成了这个样子。”

倩悦说着叹了口气。

李舒也只能是笑笑。近些年此类事屡见不鲜,京城中华丽漂亮的楼阁越修越多,反倒是愈发衬托出天|朝盛世的景象来了。

两人相交不深,却一见面就觉亲切,可能是缘分使然。

“前些日子小煜去找你,你们谈得怎么样?”走了半晌,王妃忽问道。

已经进了兴庆宫。

此时天未全黑,宫中走动的人并不多。

幽幽灯火映衬湖光粼粼之色,竟别有一番清幽的美意。

“啊……”李舒面上一下子热起来,“还挺、挺好的。”

那日与其说是郊游,不如说只是跑马。

终点在骊山西绣岭。

他说此处倒没什么特别,只是看得见华清宫的轮廓,还刚巧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地方。

“峰峦之上,山川景秀,还有佳人在侧,”李舒道,“姬宫湦也算不枉此生。”

“昏聩无道,只图享乐,”郑煜道,“这样的人配不上这山川美景,也配不上佳人。”

“不知圣人同贵妃在此处时,能不能想到往日的情形,”李舒看向远处,心思却不在此间了。

她自小来过华清宫几次。印象中却没有此时看着这般宏伟。从前不过一个泡汤休养的行宫,此时竟然绵延数里,皆是歌舞笙歌之处。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郑煜低吟了一声,“富贵享受,此时和千年前又有什么区别?”

李舒挑了挑眉,“子熙不愧曾为太白同僚,原来今日远游,是因为也生了谪仙人的感慨。”

“感慨随时都有,我不该在你面前说,”他看着李舒道,“来此地只是为你。”

东宫和翰林院简直是两个极端。

在翰林院时闲得身上快要长出蘑菇来,到了东宫却日日脚不沾地。

东宫本来人少,有许些工作都是超额分配。

再加上此地关系深固,人情繁杂,刨除些只拿钱不做事的,再刨除掉被不知什么人安插进来,做事还不如不做的,实干者寥寥。

今日虽然休沐,但是家里的公文堆砌如山。

这样跑出来放纵了一番,回去还不知道要点灯熬油到什么时候。

李舒的心念一动。

父亲几十年兢兢业业,她都看在眼里的,在如今的朝堂之上,无论是想做事的人,还是想要偷懒的人,都能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她看得清他疲倦的神色和眼底的乌青。

“早知今日,你在翰林院时我就该常常约你出门,”李舒笑道,“听说你和俊甫喝了不少酒——其实我酒量比俊甫好不少,和我在一处一定比他开心。”

郑煜也笑了。

李舒悄悄将袖中的手绢拿出来,“郎君的物什,我拿了许久,今日还是归还吧。”

“嗯?”他看过来,“是什么……”

李舒轻笑着打趣,“原来郑公四处留情,连赠人信物都不记得。”

待看清了手帕上的绣字,郑煜眉间的愁绪顿时散了大半。

“原来当日在年尾宫宴上,你便知道是我?”他将帕子好好收进袖口。

“被你美色所惑,”李舒开玩笑道,“我上下求索打听了好些天,才知道你是谁。”

郑煜:“当日告别匆匆,你我又未见面?”

“嗯……”李舒沉吟了片刻,总不能说,她是对着一个背影入了迷,连面孔都未看清,便被他周身气质所蛊吧?

“后来到上元时不是见了?”李舒道。

“有点道理,”郑煜道。

他想起上元灯火下的匆匆一面。

她容颜胜雪,就脱出在喧嚣的人烟图画之中。初见时只觉这娘子好生厉害,再见面,却连她花灯被毁都觉得心痛。

分别时,李舒对他说了几句话,讲得颇有些郑重。

“头上愁云密布,便无须想着玩乐事,不论你有忧或者开怀,都可以分享给我,总归我没什么正事。”

“我是个家国无益的人,能派遣你忧思半分,也算做了善事。”

郑煜有些动容。

“若来不及见面,写信也是好的,”她说,“只是我的字不太好看,你不要嫌弃就行。”

“日后教你,”郑煜对她挥手,看她身影渐渐消失在高门中。

良久,郑煜才转身牵马。

我们的日子,还长。

……

“我与容瑾在想,”倩悦继续说着,“是不是提前去信一封给你阿耶比较好,但是之前圣人伤了李尚书的心,听闻前些日子御史前往探望都无功而返,连人的面都没见到。”

李舒听着扶额。

这倒是真事……

自从那日在兴庆宫跪了一日,老爷子已经称病闭门多日,连李舒回去探望都被季叔劝走了。

据说人家在宅院里硬生生辟出一块田地来,终日呼号饮酒,嘴上说要效仿陶潜隐居,做的却好似魏晋时吃了五石散上街发疯的士大夫——总归不太清醒。

“阿耶这些年颇有些难过,”李舒皱着眉头说,“此番难得休沐,兴许是开怀过了头,还请娘娘海涵。”

“诶,我涵什么,”倩悦道,“我只是担心他不收信笺,不然李尚书何时开怀?你提前支会我一声,我和容瑾届时去一趟。”

李舒吓得脚下一个趔趄,差点滑到地上。

“怎能这般劳烦殿下和娘娘……”

“应该的,”倩悦笑着拉住她,“小煜打六岁上就入了东宫,他与容瑾比亲兄弟亲多了。”

“呃……阿耶官职尚在,圣人怕也由不得他这样使性子,过两天他放不下公务堆积,自己也就回去任上了。”

“不急,你二人年轻得很,等一等无妨的,”倩悦道。

说话间一行人入了一座高楼。

灯火不甚明亮,一楼的大厅中却热闹非凡。

“小煜自幼过得辛苦,你也知道,”倩悦带她绕过前面,从暗处上楼。

李舒看向屏风掩住的内里喧嚣,竟是些聚在一处商议庆典诗词的文臣。

瓜果酒香袅袅传来,创作氛围鼎沸。

圣人好诗,喜欢在大殿上叫人即兴奉献词曲。从前朝中文采盛者数不胜数,太白入翰林院时,更是奇妙。

几盏清酒下肚,当着圣人的面,长篇大赋说吟就吟。

还字字句句,都是万里挑一、千古流芳的神作。

现在朝中文人被右相遣散得所剩无几。

为了圣人的兴致,还是提前琢磨为好。

“他和容瑾其实很像的,书读得多了,长的都是一颗出将入相的心思,可出身已定,今生是不可能如愿了,”倩悦叹了一声,“但是嫁这样一个人,今生安定喜乐,你说是不是?”

她回头一笑,李舒微微颔首。

“好了,地方我已经带到了,”倩悦笑着推进开一扇门,“剩下的我也不打扰了。”

李舒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倩悦一伸胳膊,推进了屋中。

不愧是宇文将军的独女,李舒心中喃喃,永王妃身手颇不俗。

内有清香袅袅,琴音几重。

方才在廊上,就闻琴音若有若无。

此时方才听得清晰。

琴音若君,毋虚见面,便已经知道了。

“秋风清,秋月明,”李舒漫步到屏风之后,“郑郎的曲子,倒是应和此情此景。”

郑煜轻轻抬手,余音幽幽绕绕。

“相思人弹相思曲,”他缓缓起身,“既然人来了,曲子就不合时宜了。”

李舒笑着走到他身旁,被他拉着手坐下。

“弹得好听,”她说。

“手法一般,”郑煜坐在一旁,拿了茶具分茶给她,“许久未静心弹琴,现下已经生疏了。”

“琴道不在技艺,”李舒道,“在心。”

“怎么说这样的话,只为了夸我?”郑煜笑了一声,把茶推到她眼前。

李舒端起茶杯闻了闻。

好像没有添阿耶喜欢的胡椒,这是极好的,味道清淡一些才好。

她说:“不是我说的,这话是我阿耶教给我的。”

郑煜:“?”

李舒:“我小时候总缠着阿耶教琴,他说此道不在教而在悟性,因为琴道说到底是一个心性,有什么样心的人,就弹出什么样的琴音。”

郑煜微一挑眉,“那舒娘从我琴音中听出什么了?”

“听出……”李舒托着下巴看他,“听出一颗出水芙蓉之心。”

“行,”郑煜点头,“今日舒娘吃了糖蜜。”

“哪有,”李舒道,“明明是实话实说。”

郑煜笑道,“是不是实话不好说,但舒娘编排瞎话的功力一定是出自李尚书真传。”

李舒:“?”

郑煜:“他那番说辞,明明就是不想耗时间教你。”

“怪不得,”李舒一拍桌板,“我就说这老汉当年眼神闪烁,语句模糊,合着当真是偷懒。”

“你若有心学,入门并不艰难,”他道。

“那你教我啊?”李舒轻飘飘一句滑出来。

郑煜看过来。

视线相交。

李舒的心跳漏了一拍。

只见他的嘴角逐渐上扬。

“好啊,”他轻声。

李舒使了好大的力气,才克制住自己的嘴角,叫它不要上扬到耳根上去。

郑煜比自己先不好意思,他别过眼去。

“咚咚。”

有敲门声。

李舒刚想站起来,被郑煜一个手势制止。

他们没应声。

“舒儿?”

叩门人是谢暃。

感谢,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 1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